浅谈国企改革

2016-02-04 12:46:35齐傲雪
山西青年 2016年4期
关键词:研发制造业

齐傲雪*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河南 开封475000



浅谈国企改革

齐傲雪*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河南开封475000

摘要:2013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民资入国企,但效果不尽如人意。近期国务院提出鼓励国资入民企,改革之风主要吹向四大类制造业。国资入民企之后面临的是新形态的制造业竞争,要靠国家的力量推动研发,靠研发力量取胜。

关键词:民资入国企;国资入民企;制造业;研发

2015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国企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将管制产变为管资本,将国企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新一轮的国企改革大风已起,但风向已由民资入国企变为国资入民企。

一、政府对民企的态度

2015年3月6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鼓励发展壮大民营领域就业机会,中国经济不再依赖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重工业和低端出口业。2015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随行的15位企业家只有5位是央企一把手,其他10位均为民营企业家。这充分表明了政府积极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

二、国资入民企的目的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提出发展制造业的目标。2015年6月24日国务院宣布成立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希望继续坚持政策导向,把社会资源集中到制造业中。由此可见这次国有资本进入民营企业是要促进制造业的发展。这次新的改革之风主要吹向四大类制造业。第一是公共服务类,第二是高新技术类,第三是生态环保类,第四是战略产业类,包括新一代的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

三、新改革的历史背景

为了推动制造业的发展,2013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里提出一个政策,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决议》明确指出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制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但效果不尽如人意。

以山西五大煤矿集团为例,每家集团资产动辄几百亿,民营企业没有过多资本入股,即使入股占有的股权也是很少的一部分,因此民营企业没有动力去参与改革,这是最大的问题。中石油的下游改革将30%的股权让渡给25家投资人,最大的投资人也仅仅持有2.8%的股权。除此之外没有大的进展。民营资本进入国有企业遇到困难。结果是制造业的持续下行。

2013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由于无法推动民营企业发展,民营资本入股国有企业遭到困难。制造业民间固定资产的投资增速到了2014年首次降到14.2%以下,2015年4月份降低至9.9%,2015年8月份降低至8.9%。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在2012年6月份是49.7%,自此以后一直维持在低于50%的水平,到2015年8月份为47.9%。制造业的经理人采购指数(PMI) 2014年12月首度低于50,为49.6,2015年2月突破50,为50.7,到2015年8月份降低至47.1。PMI一旦低于50则表明下行压力大或者进入萧条。由此可见制造业下行压力极大。

此外,民营企业危机四伏,其严重性不容忽视。从2011年开始,民营企业在500强中制造业的比重从62%持续下降到2015年的54%,这个现象令人担忧。原因是制造业利润较低,因此部分企业家选择退出进而投资地产等虚拟经济。根据胡润富豪榜的配资图,制造业有58个企业进入100强却只创造了43个首富。地产只有7个企业进入百强却创造了37个首富。其他虚拟经济,如软件信息,有3个企业进入百强创造了15个首富。根据新华网2013年4月9日的报道,大量民营企业被收购,目前已开放的产业中前五名的企业基本都是外资控股,而已开放的28个产业当中有23个产业外资具有控股权。民营企业前景堪忧。

四、面对新形态的制造业竞争要靠国家的力量推动研发

通过分析这次指导意见我们发现政府让民企自己决定稀释多少股份、如何定价以及入股后的决策模式,而且合作的方式可以很多元。这是一个改革的新方向。但是民企与国企捆绑之后会面临一个新的问题,他们面临的竞争不是过去的竞争,而是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工业物联网,面对新形态的制造业竞争,我们必须靠研发优势取胜。

国企与民企结合后如何形成互补优势?市场经济所主导的研发已经失败,市场经济无法使得国企与民企注重研发的发展。在民企中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1%,国企中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是1.86%,而国际制造业平均水平是5%,美国德国等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甚至达到10%-15%。由此可见,民企国企对于研发的投入都不够。因此我们需要考虑利用国家的力量推动研发。

2015年7月4日,公信部部长苗圩写了一篇文章,建议利用国家力量推动国企与民企一起进行研发,和德国美国新型的制造业进行竞争。称国家研发有三板斧:第一板斧,在2020年以前,设立15个制造业创新中心,2025年增长到40个;第二板斧,制造业智能化,到了2020年希望能够降低成本的30%,制造流程缩减30%,次品率缩减30%,到2025年这些比例调整到50%;第三板斧是打好基础,即高端零配件和新材料要自己能够掌控和生产,2020年40%要能够掌控,2025年这个比例要上涨到70%。

这次改革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型尝试。制造业目前也处于艰难的境地,德国和美国等也给予我国制造业很大压力,对于目前这一波的改革,我们应该抱着审慎乐观的态度,希望能够一改民营企业不愿入股国营企业的情况,而由国有资本推动民营企业的发展,希望新一轮的改革可以为制造业的江湖注入一股新风,让中国制造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参考文献]

[1]李强.国企改革与国企治理研究[D].云南大学,2015.

[2]李维安.深化国企改革与发展混合所有制[J].南开管理评论,2014,03:1.

[3]吕大忠.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反垄断和市场化[D].天津:南开大学,2010.

*作者简介:齐傲雪(1996-),女,汉族,河南新乡人,河南大学经济学院,2013级本科生,金融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F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4-0170-01

猜你喜欢
研发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走向世界(2022年3期)2022-04-19 12:39:10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华人时刊(2019年15期)2019-11-26 00:55:50
小水电高周高压保护装置研发
直流系统绝缘监测装置试验仪探讨与实践
浅谈供电企业工签证审计系统研发的必要性
时代金融(2016年27期)2016-11-25 18:44:01
配变终端与用电采集设备现场检测装置研发
科技视界(2016年25期)2016-11-25 09:29:52
幼儿园童趣打击乐活动的研发
技术管理在化妆品研发中的应用探析
大数据对制造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专用汽车(2016年1期)2016-03-01 04: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