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华肖秋兰赣南医学院,江西 赣州341000
地方医学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路径研究
钟华肖秋兰
赣南医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改革也愈加深入,因而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现今,对于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并且也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地方医学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路径
高校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进行人才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而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创业的能力,这和高校教学的目的基本一致。因此,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而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等各方面的发展,医学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医学不断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这就要求医学专业的相关人才必须具备充足的创新精神,对于新的医学知识的接受水平很高,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医学的发展。另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入,对于我国的高校学生来说,正面临一个严峻的就业形势,针对这种情况,对医学院校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也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可以说,对我国地方医学院校的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
现今社会,世界上最重要的资源不是能源,而是人才。因此,要想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升,就必须重视对人才的培养,提高我国各行业专业人才的知识水平,培养创新思维,从而更好地迎接社会的各方面挑战。对于地方院校来说,必须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培养加以重视,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创新性医学人才上,从而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
另外,现今我国高校招生的数量不断增长,因而,医学专业毕业生的数量也在逐年增长,全国的大中小型医院对于医学专业学生的需求已经趋于饱和了,医学专业的毕业生正在承受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对于医学专业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不仅使得自身的就业压力得到解决,另外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岗位,缓解全社会的就业压力。因此,对于医学专业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对于医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我国现今的医学教学中,一般只注重对于医学理论知识学习以及一些基本技能的学习,对于创新思维以及多元化思维等能力缺乏必要的教育,并且,对于医学生进行的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切实贯彻到医学教育的各个方面。因而,对于医学教育者来说,如何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仍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改革医学的课程设置
在医学教育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对于专业的基本知识以及一些基本实践技能进行详细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且很多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对于学科基础尤为注重,每一门课程对于自身的完整以及系统性,而忽视了相关的课程之间的联系与交流。这种界限分明的教学课程设置,导致了我国医学教学出现了很多问题,对于学生整合医学专业知识很不利。另外,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对于所学课程的成绩尤为重视,而对于一些边缘课程的教学放松,这样长此以往,就会导致我国的医学教育与社会需要之间产生脱节。
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在课程设置方面,就需要改进原有的设置模式,对于学科间的界限要打破,注意每一门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性,对于课程中的重复内容进行删除。并且,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对于现今医学的新发展要积极融入到新课程之中。通过改变教学课程的设置,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学习的热情。
(二)改变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于书本上的基础知识一味的记忆,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长此以往,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因而在现今的医学教学中,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要进行积极的改变,营造一个开放轻松的学习环境。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对专业知识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思考,让学生在积极的思考讨论中,学习知识,并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改变,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三)积极引导医学生开展创业活动
为了使得我国医学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更上一个台阶,学校对于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要加大投资力度,为学生创设一个可以积极进行创新创业活动的场所,让学生可以参与到老师的科研活动之中,从而使得学生的各方面专业知识可以得到一个很大的发展。另外,鼓励学生积极利用学校的社团活动开展各种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老师对于学生的这种实践活动要给予充分的支持鼓励,并且对于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
总而言之,对于我国现今的医学教育来说,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医学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只有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加以注重,才能使得现今的医学专业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进而我国的医学教育取得进步。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医学教育改革的过程,要充分考虑到我国医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他们的自身特点来开展各种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只有这样,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培养我国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各方面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厅木.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J].中国高等教育,2014(12) :4-6.
[2]曹思贝.高校需进一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5 (18) :28-30.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4-016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