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军费背后显智慧

2016-02-04 08:54:37本刊编辑部
新传奇 2016年10期
关键词:军费驱逐舰航母



低军费背后显智慧

尽管2016年中国军费7%至8%的增幅为多年来最低,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军费不够用。事实上,中国大幅增加军费,正是中国诸多对手所期望看到的。

军费并非越多越好

众所周知,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中,中国不仅在南海的填海造岛工程陆续完工,国产航母、055型驱逐舰、052D型驱逐舰的初期与批量建造都在积极推进。与此同时南海方向的美国军事威胁也随着“拉森”号驱逐舰、“里根”号航母以及此次“斯坦尼斯”号航母战斗群的频繁入侵而凸显。

面对这种情况,不少人认为中国在2016年较大幅度提升军费开支是理所应当的。但7%至8%的降速增幅或许能令大多数人在回归冷静后再回头看时,为刚刚避开的陷阱而惊出一身冷汗。

众所周知,军费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够用就好。在2015年中,以052D型驱逐舰为例,该型驱逐舰在经历了052B与052C的两极跳后趋于成熟,成为中国海军区域放空舰的目标舰后,本年度已签订了不少于10艘的建造订单。这种规模的订购,对包括美国在内的任何一国而言,都是相当可观的。

而对于正在建造的航母而言,持续的军费投入是必要的,但作为与2015年类似的“建造年”,航母项目在2016年对经费投入的需求,不会比前一年有明显的数量级似的提升。至于南海的填海造岛工程,此前中国已再次展现出了令世界惊叹的“中国速度”。而在2016年中,中国所要做的,不是继续“开疆拓土”,而是在整体大战略的指导下,寻找下一个立足点,而这也不需要在2016年相比前一年投入更多。

避开南海竞赛陷阱

从最根本的角度来讲,无论从需求还是自身实力而言,中国在2015年的军力发展,已接近极限,中国需要消化、强化现有成果。如果盲目贪大求全,很可能脱离健康发展范畴,走上苏联的老路。但从美国自身以及其团结盟友不断在中国南海炫耀武力的行为来看,其或许就是要将中国引向苏联这条,无节制增加军费、沉溺军备竞赛,最终将自己拖垮的老路。

2012年,石原慎太郎制造的“购岛”闹剧为中国整合、发展海上执法力量提供了理由,从而令中国史无前例地投入大量精力发展海上执法力量,从而获得了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

站在美国的角度上,其在南海的所作所为,就是要给中国一个类似“购岛”的,发展在南海军力力量存在的理由。但这种“好意”背后却隐藏着美国的阴谋。

对于中国组建“中国海警局”以及整合发展海上执法力量而言,这方面的投入不仅符合中国的国家根本利益,符合中国既定的东海中日博弈战略,更在中国的国力承受范围之内,因此这只能是日本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但南海不同,我们不否认在未来的某一天,中国的国力与海上力量会强大到可有效控制并捍卫南海的每一寸海疆与岛礁,但显然今天的中国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最有趣的是斜屋。这个屋子地面是倾斜的,门口低,里面高,如果你走上去再走下来,会感到头晕脑胀,并且你下去的时候一定要扶着中间的梁,否则很容易摔倒。斜屋的墙上有一个槽道,上面写着“球往高处滚”。我问妈妈这是怎么回事?妈妈说是视觉问题,其实高处就是低处,低处即是高处。你说有趣不?

因此,美国就要通过军事上的耀武扬威,来挑动中国的民族情绪,干扰中国的南海战略的制定与执行,意图将中国过早的拉入到中美的南海博弈中来。一旦中国选择错误的时机在南海与美国进行全面角逐,则中国将不得不被动地大幅增加军费,从而陷入到极为被动的中美军备竞赛中,并进一步地影响中国经济。

但从2016年7%至8%的低军费增幅来看,中国显然并未受到美国的蛊惑,军费在保证够用的情况下,保持了与放缓发展的国民经济一致的步调,保证了中国经济的整体健康发展。

但即使如此,着眼于2015年的大发展,2016年仍将是中国军力不断震惊世界的一年。

释放五大信号

我们可以从中国军费连续5年两位数增长之后下调到7%-8%解读出以下信息。

第一,中国决策者对国防力量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并且有能力捍卫国家安全充满信心。

中国年度国防预算位列世界第二。近年来中国高技术武器系统呈快速研发和部署之势,解放军的战斗力大为提升。尽管中美军费总额仍相差很大,美军实力遥遥领先,但是美军以维持全球霸权为目标,中国军队的使命是捍卫本国安全,在中国核心利益地区,解放军的战略威慑力已经形成。

第二,即使增长7%至8%,这样的增幅若能保持,10年内就将再翻一番,使中国军费逐渐靠近美国军费的一半区间。

这样的增长具有更强的可持续性,不仅经济上更可支撑,政治正当性也更加坚实。

第三,政府看来并不想让军事成为当下中国最抢眼的领域。

一方面不愿刺激外界,引发国际间军备竞赛。另一方面也不想在国内烘托国防形势严峻的紧张氛围,好像大的军事冲突可能性正在迫近。

第四,国家重视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致力于改善民生,视解决好国内矛盾为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出发点。

中国的内外挑战都很多,而且有相互交织的趋势,然而未来的大国竞争将首先是它们国内团结的竞争,这一点正越来越成为中国社会的共识。

第五,由于基数已经比较大,7%至8%的增幅也意味着新增约100亿美元,这个数字大约相当于日本或印度年度国防预算的1/ 4。

如果它们都用在刀刃上,对进一步提升解放军战斗力将能使得上劲。中国二次核打击能力需要加强,航母等远海作战平台需要发展,以歼20为代表的空军突防能力需进一步增加,这些关键项目所需军费应都能得到保障。

公众希望军费能增加更多,这反映了人们与国家的休戚与共感,是有益国家治理的正能量。美国在南海的挑衅不断刺激中国社会,增加了大家的危机感,政府掌握的信息更多,站得更高,因而做出的决定更加稳健。这样的一种格局应当说是健康的。

中国国家利益的内容和维度都在增加,中国国家安全的挑战也更加多样化。国防力量是构筑中国安全的基础,打牢这个基础与构建其他安全体系都是国家的长期任务。

因此,不用太在意外界怎么说我们,最重要的是我们相信自己做得对,并且义无反顾地前行。

(新浪网2016.3.5、《环球时报》2016.3.7等)

猜你喜欢
军费驱逐舰航母
052C型导弹驱逐舰
科学大众(2022年17期)2022-09-22 01:37:44
航母召唤,舰载机返航
101舰之雷霆万钧
潜艇怕驱逐舰?
军事文摘(2019年18期)2019-09-25 08:09:10
全球军费支出创30年新高
环球时报(2019-04-30)2019-04-30 06:15:12
航母爱出糗
特朗普又改口未来军费要大涨
环球时报(2018-12-12)2018-12-12 04:23:18
我爱航母
中国“最强驱逐舰”下水引热议
环球时报(2017-06-29)2017-06-29 07:15:38
在航母上起飞
学与玩(2017年3期)2017-02-16 07:0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