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晶晶
(唐山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北 滦县 063700)
以群众音乐文化活动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
赵晶晶
(唐山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北 滦县 063700)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音乐文化活动对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开辟一条以群众音乐文化活动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新思路,来推动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
音乐文化活动;精神文明创建;思想道德素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音乐文化活动对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中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因此群众音乐文化活动在推进精神文明创建中还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我们需要开辟一条以群众音乐文化活动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新思路,来推动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完善,人们的思想意识、精神状态发生深刻的变化,同时也对精神文明创建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想适应这种要求,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改革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文化条件和社会环境,有力地抵制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腐朽思想,①就必须做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而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的发展对于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构建是必不可少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的发展能够充实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内容。
(一)群众音乐文化活动是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中的基础性一环。
当前群众音乐文化活动已经有了普遍提高,不论幼儿园的小朋友,还是职场的年轻人,亦或是老年人都会哼唱几句、都能跳两下,用音乐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才艺。通过各大媒体的报道我们不难发现,各种针对群众音乐文化的活动也越来越多。仅中央电视台就针对群众音乐文化活动开展了星光大道、中国好歌曲、黄金100秒等百姓参与的电视音乐节目活动。电视媒体为群众音乐文化表演搭建了越来越多的平台,让更多的群众亲自参与到各种音乐形式表演中来。群众用音乐的方式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用朴实的语言歌唱新时代的新生活,甚至有不少地方还产生了一大批草根音乐人。这种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的普及性、广泛性,使其成为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中的基础性一环。
(二)群众音乐文化活动是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形式之一。
近年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在城市建设中悬挂精神文明创建标语、加强精神文明在教育中的作用、创建文明家庭、文明楼院到创建文明小区、文明城市等形式,但最具体的体现还是在我们的广场、公园和一些休闲娱乐场所,所见所听还是以群众用音乐文化活动的形式来表达出的群众性精神文明。这些群众性音乐文化活动大多数是群众利用自己休闲时间,通过参加各种赛歌、广场舞、文艺表演等形式,来强身健体,陶冶自己情操,歌唱美好幸福生活。这些活动的开展大大丰富了广大群众的休闲生活,也大力倡导了具有时代精神的社会核心价值观。通过音乐的形式,广大群众对音乐欣赏能力和艺术素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据统计,近几年来,某些村镇群众自发组织的文艺汇演已经超过百场,各类其他文艺表演数量也在以可观的数量增长。②由此可见,群众音乐文化活动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并成为了重要形式之一。
(三)群众音乐文化活动是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实践的重要方法。
群众音乐文化活动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进一步巩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成果。在实现“两个一百年”进程中,大力发展群众音乐文化活动不仅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身心的愉悦,还能够通过音乐作品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对社会建设的人文关怀,让他们在遭遇困难与挫折时能够得到心灵的慰籍和激励。③例如《走进新时代》、《五星红旗》、《我爱你中国》等歌曲,这些歌曲传递正能量,对群众精神起到疏导作用,激励了一些在困顿迷茫中的人。音乐不仅能够寓教于乐,还能够有效地推动人民群众价值观念的提升。由此可见,群众音乐文化活动是精神文明创建实践的重要方法。
随着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的巨大群众参与数量使各地政府开始意识到群众音乐文化活动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的开展已经从群众自发自觉逐步向政府引导支持转变。但其进一步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群众音乐作品数量有待增多、质量亟需提高
在当前的音乐市场中,很难找到旋律和内容都适合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群众音乐。以广场舞音乐为例,很多人还在使用八九十年代甚至更早的乐曲,不能反映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当代流行乐曲中既接地气、传唱度又高的乐曲屈指可数,为数不多的几首还都存在质量不高的问题。
(二)群众音乐活动的场地紧张、平台缺失
一方面。与数量巨大的参与群众和不断高涨的参与热情相比,政府和社会能够提供的活动场地十分有限。在城市里,除了广场、公园外,很难找到其他适合开展活动的地方。其他公共场所普遍的高额收费将很多群众拒之门外。在农村场地问题更为突出,很多村庄根本没有公共场所。另一方面,群众音乐活动缺少比赛、联谊、交流的平台,没有组织和个人去搭建这类平台,这也制约了群众音乐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三)庸俗音乐文化侵蚀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
群众音乐的快餐化、扁平化使很多“神曲”得到广泛传播。特别是在网络文化的影响下,很多网络歌曲靠恶搞、改编、翻唱、歪唱等广为流传。这其中不乏精品,但更多的是没有营养甚至充满负能量的庸俗音乐,这些音乐正在侵蚀群众性精神文明的创建。去年,文化部公布的那批包含120首歌曲的网络音乐产品黑名单,正是此类音乐的代表。
(一)创建群众音乐文化活动品牌效应
首先打造和建设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感的现代新群众音乐文化品牌,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群众音乐文化活动要具有分享性才会有更大的传播力。这个分享性在于民族性和时代性,这样群众音乐文化活动才能更好地适应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其次加强群众音乐文化艺术创作,提升品牌效应,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群众音乐文化活动也需要实施精品战略,力争推出一批有质量、有水平的音乐精品力作。只有音乐创作者能够做到写群众身边的人,唱群众身边的事,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最广大群众对音乐文化的喜爱,激发他们参与其中的热情与兴趣,这样的群众音乐文化活动才会更好地体现精神文明创建的内涵和实质,才能经久不衰。
(二)强化群众音乐文化活动设施建设
首先加大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硬件设施的投入。当地政府要用足用活政策投入,加强社区、乡村音乐文化、文化中心项目建设,提升城镇综合文化站功能,有效发挥其作用。新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和投入使用,将提升整体群众音乐文化活动基础设施水平。其次要利用好省市所有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对外免费开放,加大群众的音乐文化生活投入。再次要强化群众音乐文化活动软件设施的投入。加大喜爱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的志愿者的培训力度,提高其音乐文化的技能和服务群众的水平。
(三)加大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监管力度
要加强群众音乐文化活动市场的日常监管,责任到人。必须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努力提高综合执法水平,完善“办公信息平台”的建设。要加强群众音乐文化活动发展要着力加强新市场的培育和管理。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大力开展“扫黄打非”工作,提升音乐文化的品味,促进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使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真正成为人们的精神大餐。
总之,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的核心价值取向,是能够更好的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引导社会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从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以群众音乐文化活动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各级政府必须切实负起责任,加大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不断提升音乐文化的品味,促进音乐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日益丰的音乐文化需求。
注释:
①《指导科学、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纲领》,林立,马名驹,1987年3.2。
②《新农村建设中的音乐文化:现状、问题及对策思路》,张亚玲,2013年,硕士论文。
③《音乐文化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发展策略》,王丽,大众文艺,2013年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