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祎清 徐 红
(凯里学院音乐学院,贵州凯里 556000)
黔东南风格音乐元素在钢琴作品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钟祎清 徐 红
(凯里学院音乐学院,贵州凯里 556000)
钢琴音乐虽起源于西方,但是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也比较久远,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钢琴音乐也开始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通过我国音乐家的不懈努力,也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可事实上,我国钢琴作品教学以西方风格音乐元素为基础,对于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忽视比较严重。本文将详细介绍黔东南风格音乐的文化背景,了解黔东南风格音乐元素在钢琴作品教学中的发展现状,以及其存在的价值,深入分析黔东南风格音乐元素在钢琴作品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黔东南风格音乐;钢琴作品;思考与实践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是全人类沟通的桥梁,即使我们国家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是,只要有音乐的地方,就有沟通的存在。黔东南风格音乐元素是我国民族音乐的分支之一,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形式,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近几年来,钢琴作品教学受西方音乐元素的影响比较严重,为了将我国的传统民族音乐发扬光大,将黔东南风格音乐元素和钢琴作品教学的结合是非常必要的。
(一)黔东南风格音乐的历史传承
我国不仅仅拥有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底蕴,还是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组的大家庭,每一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特色,他们的生活环境也许没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也没有先进的数码产品,但是他们拥有我们都向往的民族文化。在所有的民族文化中,黔东南地区的民族文化所占比重比较高。黔东南地区就是今天的贵州东南地区,众所周知贵州地区是我国苗族的主要聚集地,所以黔东南风格音乐元素主要是就是指苗族的音乐文化。苗族的人口数量相比我国其他少数民族人口数量来说相对较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苗族人的居住地发生了多次的改变,在今天的贵州地区比较常见,也是苗族人口数量最多的聚集地。苗族人民是非常自由的民族,他们凭借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一直在与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作斗争,在不断的反抗中充实自我,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精神文明。从古至今,民歌一直是苗族人民沟通与交流的纽带,使他们表达爱意、抒发情感的方式。对于他们来说,唱歌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苗族人民的歌声中承载着苗族几千年的历史文明[1]。
(二)黔东南风格音乐的文化传承
我国很多的少数民族都是没有文字的,所以唱歌成为了他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沟通方式,苗族就是其中之一。没有文字就代表着无法记录民族文化,也无法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苗族的民歌就成为了记录历史、传承历史的主要方式。所以,黔东南风格音乐具有非常强烈的文化传承功能。苗族民歌中的内容包含的方面非常的广,生活方式、情感表达、交流沟通、生产方式、历史文化等都是常见的苗族民歌的内容,由于没有文字,所以苗族民歌的传承方式就是“口口相传”,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唱,将苗族传统文化发扬光大[2]。
(三)黔东南风格音乐的多样性
由于苗族民歌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内容,因此,多样性是黔东南地区音乐的主要风格之一。苗族民歌的歌谣形式有很多种,其中以飞歌、苦歌、情歌、叙事歌等为主,不同的歌谣形式表达歌者不一样的情感,也表现了不同的文化特色。由于苗族始终生活在绿水青山之中,因此,苗族民歌受到大自然的影响比较大,一个民族的生活环境能够直接影响着民族未来的发展走向。苗族人的生活依山傍水,所以,民歌中也让隐隐约约透漏着对自然地歌颂,给人一种清新宁人的感觉。苗族民歌就再这种地理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今天我们所接触到的民歌形式[3]。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片神州大地上生存着五十六个民族,每一个民族各不相同,都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与生活方式,以黔东南地区为例,其中以苗族的人口数量最多。黔东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普遍没有他们自己文字,他们的语言不同,他们的生活方式也不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拥有悠久的民歌文化。对于他们来说,音乐不仅仅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他们交流与沟通的媒介、文化传承的方式。由此可见,要是能够将黔东南风格音乐元素与钢琴作品教学结合在一起,对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承都有着积极的影响[4]。
(一)加强高校对于黔东南风格音乐的重视程度
我国黔东南地区拥有丰富的音乐资源,这些音乐资源对于钢琴作品的创作与教学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是,由于我国高校对于黔东南风格音乐元素的了解不透彻,所以,对黔东南风格音乐元素的重视程度远不如对西方音乐元素的重视程度要高,对于优秀的黔东南风格音乐元素的利用不充分。由此可见,要想让我国钢琴作品教学发展的更好,首先要加强高校对于黔东南风格音乐元素的重视程度,高校要定期组织与黔东南风格音乐元素有关的音乐活动,提高黔东南风格音乐元素在钢琴作品教学中的普及,只有让更多人了解黔东南风格音乐元素,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5]。
(二)将钢琴作品教学与黔东南风格音乐元素相结合
我国的钢琴作品受西方音乐风格的影响比较严重,有脱离传统民族文化的趋势,这种现象对我国钢琴作品的发展十分不利,对于我国中华传统民族文化也是一种浪费。所以,为了能够创造出不同于西方国家的钢琴作品,首先要找到我国钢琴作品自己的风格。将钢琴作品与黔东南风格音乐元素结合在一起,创作出具有“中国风”的钢琴作品,为我们的民族文化增添光彩。另外,要想将钢琴作品教学与黔东南风格音乐元素结合在一起,单凭对黔东南风格音乐元素的研究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只有在了解了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之后,才能拥有更多创作的灵感。
(三)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钢琴作品
我国的钢琴作品中,常常效仿西方作品的结构特点,在音调、音律上面也与西方钢琴作品大同小异,这种现象丝毫体现不出我国的民族特色,钢琴作品所受到的关注程度也不是非常高。因此,要想推动我国钢琴作品的教学,首先要加强对民族音乐的关注程度,尤其是黔东南风格音乐元素的运用。在进行钢琴作品创作的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钢琴作品教学形式,以中华少数民族的民歌作为基础,将我国的民族特色在作品中充分表现出来,这种做法不仅能够让钢琴作品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还能够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
(四)对传统钢琴作品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与创新
受到传统的钢琴作品教学体系的影响,学生普遍会认为西方作品才是钢琴艺术之大乘,忽略了我国传统民间音乐的内涵,所以,我国黔东南风格音乐元素在钢琴作品教学中的应用少之又少,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将我国钢琴作品教学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传统钢琴作品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与创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尽可能的多接触少数民族的歌曲,经常给学生欣赏少数民族的歌曲,在欣赏的过程中对少数民族的文化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只有学生在充分了解了黔东南风格音乐元素的魅力之后,才能将其与钢琴作品融合在一起,从而创作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钢琴作品[6]。
[1]肖育军.贵州民族民间音乐保护传承发展策略研究——以黔东南苗族民歌为例[J].音乐创作,2013,(02):146-148.
[2]肖育军.贵州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以黔东南苗族民歌为例[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05):46-51.
[3]钟祎清,孙远轶.论黔东南民间音乐元素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运用[J].凯里学院学报,2015,(05):166-168.
[4]韩东.黔东南苗族侗族民间音乐文化问卷调查研究——以凯里学院音乐学院民族文化传承班为例[J].民族音乐,2014,(02):43-44.
[5]袁园.为革命而文艺为人民而音乐——冀洲对贵州民族音乐文化之贡献[D].贵州师范大学,2014.
[6]张雪梅.民族地区高校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培养模式探讨——以凯里学院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班为个案[J].凯里学院学报,2011,(04):143-146.
钟祎清,女,凯里学院音乐学院,讲师;徐红,女,凯里学院音乐学院,讲师。
2013年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2013C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