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靖 张国林 贾立平*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0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调查与教育对策*
陈靖**张国林**贾立平*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保定071000
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认同情况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在理性认知和普遍奉行的背后,还存在着显现价值多元、偏向实用主义、存在知行脱节等问题。分析社会转型、网络冲击、高校教育偏向等现实因素,提出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内修与外练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即通过社会活动融合、专业课程融入、日常生活融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渗透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教育过程,促进认知认同、情感认同乃至行为认同和身体力行。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活跃的群体。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关乎个人的素质和发展,更关乎社会的文化建设和民族的兴盛。因此,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其成为青年学生共同遵守和维护的行为准则,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为准确把握大学生个性特征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探索最合适的思想教育方式,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本文通过抽样调查和随机调查的方法,针对河北省3所高校的近1000名大学生开展了调查。
近年来,社会及高校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宣传,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了普遍认知的程度,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认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也呈现较好的一致性。多数大学生对国家层面的目标认识趋于理性,对社会层面的价值导向充分肯定,对个人层面的道德准则普遍奉行。但调查中也发现一些大学生意识形态表现出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的特点,在价值追求上呈现出实用化和多样化的趋势。这些与主流价值观相矛盾的现状,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一)显现价值多元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提高,在校大学生社会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同时外来文化的影响和不同价值观念的渗透,使求新求异思想的大学生面临更多的价值选择。调查中,近80%的学生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政治信仰,也有6.7%的学生选择“个人主义”的信仰,还有一部分学生表示“无信仰”;对于“你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吗?”的回答,有个别大学生表示“不愿意”或“无所谓”。还有一部分学生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复杂关系只看表象,对国家发展走向认识不清,多元化非主流价值观开始抢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内心的信仰空间。
(二)偏向实用主义
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正在日益发生变化,注重满足感官享受和个人眼前利益,强调个人发展和实用主义,弱化了社会奉献和集体责任。在看待“个人和集体利益关系”上,12.3%的学生选择“个人利益优先,兼顾集体利益”,在学生职业规划选择时,13.5%的学生重点考虑经济收入。当前在部分大学生中也流行着“开心就好”和“及时享乐”的思想,学生把“个人发展”作为成长奋斗的目标已不少见。
(三)存在知行脱节
调查中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较强,知道应该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但面对现实问题需要做出价值判断和选择时,因受社会环境的影响,部分学生出现不能坚持自己观点或矛盾心态。例如知道“考试作弊”是违纪,但看到有人在作弊自己也就觉得没什么。对于如何看待“雷锋精神”的回答,32.5%的人表示“想要学习但视情况而定”。
(一)社会转型的影响
当前社会正处在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阶段,社会转型必然导致各种结构性矛盾的存在和多元价值体系的生成。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着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大学生的价值观极易受社会环境变迁的影响,特别是面对升学、就业等重大问题,或是精神生活出现危机时,使一些大学生对国家前景及个人前途产生困惑,容易出现价值冲突。
(二)互联网的负面影响
互联网信息繁杂多样,传播迅速广泛,西方意识形态、价值观及不良信息通过网络大肆蔓延,并渗透到大学生日常行为和社会认知中。加之目前面对互联网占领思想政治教育阵地重视程度不够,高校有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还不够多,没有充分发挥网络传播媒介的广泛性和实效性,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实践。部分大学生淡化了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并产生一定程度的价值观困惑和精神空虚。
(三)高校教育手段的不足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诸多教育方法不尽人意的地方,内容空泛、手段单一、缺乏系统规划,不能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求,造成部分人产生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的错误思想。传统的说教式、会议式、报告式等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很难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大学生更希望从亲眼观察、亲手实践、亲身体验中完善自我,认知社会,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学校的课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内化于心”,贵在“外化于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内心期待和利益诉求,才能在青年学生群里产生共鸣,进而获得广泛认同,在实践中由认知认同延展向情感认同,将主观意志和内心信仰相结合,在价值认同上,更好地符合实践性的内外统一,通过实践来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一)社会活动融合
要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认同,不仅要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学习,更要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实践体验。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锻炼成长、认知社会,使他们自觉地接受价值教育,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一方面要深入发掘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资源,通过文艺体育、环保科普、创新创业等活动形式,结合传统节日、重大事件、开学典礼等重要节点,引导大学生端正思想,塑造人格,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体验和践行信念。另一方面要积极搭建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平台,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社会调查、公益劳动、志愿服务、实习见习等活动,帮助大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感悟和体验,接受生动的价值观教育,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潜移默化地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二)专业课程融入
要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认同,不仅要依靠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还要发挥专业课程时间长、载体多、空间跨度大的教育优势。一方面积极引导专业教师深入挖掘专业领域的教育素材,揭示事物本质、弘扬社会正能量、传承民族文化、彰显时代精神。如借鉴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即注重在专业教育中渗透道德教育,其方法是对每一门主修专业,都要从历史、社会和伦理学的角度学习研究。[3]将本学科领域的历史和传统、伦理和道德思想、社会和经济问题等内容融入到专业学习中,促进学习效果和价值提升。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门课程所蕴含的丰富思想教育资源,通过介绍专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典型方法、宣传专业领域中的杰出人物和道德模范等,开展专业实训实习和社会服务等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劳动意识,树立责任担当和荣辱观念,促进诚信品质和工匠精神的养成,进而提升他们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
(三)日常生活融汇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4]生活是价值观形成的沃土,大学生感知生活色彩、探究生活意义、思考生活价值的过程就是价值观形成的过程。要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认同,一方面要坚持生活化的教育理念,从广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另一方面要拓展生活化的教育渠道,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将传统的优良民族文化教育与现代的网络全媒体手段相结合,将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相结合,将单方面的说服灌输与双向的交流互动相结合,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日常化、实时化。只有从立足现实生活的角度,才能让大学生更真实地感受到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的力量;只有来自现实生活的亲身体味,才能使共同的理想信念、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社会荣辱观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内在信念和行为指南。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5.8.
[2]龙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路径探究—基于价值认同的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
[3]李春梅.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J].湖北社会科学,2010(9).
[4]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150.
陈靖(1981—),女,河北武安人,河北农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讲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管理;张国林(1962—,)男,河北卢龙人,河北农业大学,农业推广专业硕士,高级政工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管理;
贾立平(1963—),女,河北蔚县人,河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G641A
1006-0049-(2016)16-0024-02
*该研究成果作者系河北农业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创新研究中心成员。该研究成果为“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ZD201452)”经费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