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视阈下的高职思政课改革探索*

2016-02-04 08:41吴晓亮刘文光
山西青年 2016年16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思政核心

吴晓亮 刘文光 吕 品*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朝阳 122000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视阈下的高职思政课改革探索*

吴晓亮**刘文光**吕品*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朝阳122000

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造成当前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不足。高职思政课应坚持政治目标导向,同时肩负提高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任务。在思政课中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要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进行改革。

职业核心能力;高职;思政课

社会职业结构、人们对待工作岗位的态度等因素不断发生变化,凸显了能够适应不同岗位的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近年来,高职院校开始重视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但就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学界并未达成共识。

一、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不足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综合学界的研究,多数学者将职业核心能力定义为: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适用于不同岗位、不同职业。在这一观点中职业核心能力区别于专业技术能力。笔者支持此观点。在有关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都提到了1998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对职业核心能力的界定,具体包括: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八项核心能力。而当前高职学生在以上八个方面的表现差强人意。

(一)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不足的表现

调查表明,学生对职业核心能力了解不多。在问及“职业核心能力包括哪些内容”时,有26.2%的学生表示非常清楚职业核心能力的内容,73.8%的学生表示完全不清楚。在交代职业核心能力的八项内容后,有92.3%的学生表示希望职业核心能力得到提高。

职业核心能力不能量化,调查表明学生的自我评估与用人单位评估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学生的自我评估中,认为外语应用能力较弱,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能力较强。而用人单位评估毕业生的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能力较弱。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干部或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经过锻炼,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而无以上经历的学生,多数表现为依赖手机网络社交,严重影响了职业核心能力的形成。很少有学生注意到数字应用、信息处理能力。当前外语学习占用了高职学生大量的时间,但学习内容集中于A级、B级、四级考试,口语、听力等应用性能力偏弱。同时,受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影响,高职学生已经习惯于接受课堂理论知识灌输,自我学习能力偏弱。

(二)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不足成因分析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不足是由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

从家庭因素看,独生子女一代缺少与人合作等能力。当下,各工作岗位有大批工作人员为80后、90后独生子女一代。其在家庭中的唯一性,使他们在无意识中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父母对其周到地照顾,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其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部分独生子女形成了遇到问题找父母帮忙的习惯,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被削弱。

从学校教育因素看,应试教育大背景下,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养成了只学习课堂上老师所讲授知识点的习惯,课下多数学生缺少对知识的探知,没能形成自我学习能力。此外,基于其“职业”的标签,多数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实行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将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提高放在教学的首位,忽视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形成。

从社会因素看,各企业、公司等用人单位没能给高职在校学生提供较多的机会。职业核心能力不是知识教育,而是一种养成性教育,养成教育最好的方式即为实践,即实践是职业核心能力形成的关键因素。而当前各用人单位较少提供兼职岗位给在校的高职学生。这种现象在中、小城市尤为明显。加之很多家长在选择家教时,更倾向于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因此高职在校生缺少走上岗位,参与实践、锻炼的机会。

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视阈下高职思政课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在岗位竞争中,职业核心能力尤显重要。从提高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视角看,高职思政课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学目标有待完善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其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教学目标是不可替代、毋庸置疑的。而高职教育的特点、社会各工作岗位对毕业生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促使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并完善高职思政课教学目标。2014年沈阳一所高职院校针对“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的调查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受访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沟通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评价为“一般”或“较差”,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职学生在校三年的时间,其所学习的课程涵盖了专业课、以及包括英语、心理健康、安全教育等在内的公共课程,若再单独开设一门有关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无疑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因此,应将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纳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目标体系。

(二)教学内容有待整合

目前各高职院校所应用教材与本科院校一致。教材本身理论性强,对于高职生来说,这样的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进而影响了教学目标达成。挖掘地方文化,纳入到思政课教学体系中,同时将各项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纳入到思政课教学内容中,整合教学内容,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与职业核心能力有机结合,既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又贴近学生的实际,这也是思政课改革的应有之意。

(三)教学方法有待丰富

高职思政课基于课时少、教学内容多等因素,大部分仍以教师课堂教授的形式来完成。单一、乏味的教学形式很难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多数高校对教师授课的评价方式单一,如学生在课堂中参与多可能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评价。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做了改革,如举办情景剧、微电影、PPT展示、辩论赛等各种活动,寓教学内容于活动中,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上述活动的宗旨往往更多的倾向于思想政治导向。比赛过程中学生在与人沟通、协调、合作等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但举办方往往忽略了对这些能力的引导,活动中这些能力没能上升到理论层面进行强化。

(四)评价体系有待改进

高职思政课成绩考核一般由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两部分构成。试卷主要考查学生的记忆力、理解分析能力,占了成绩很大比例。平时成绩由出勤、课堂发言、作业等构成,所占比例较少。基于思政课大班上课的特点,出勤、发言等考量难免存在不全面的问题。而这些考查内容都不包括针对八项职业核心能力的考查。

三、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思政课改革探索

坚持思政课的政治目标导向,同时肩负提高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任务,双重目标下,高职思政课要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提高教师职业核心能力

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所学专业及研究方向主要为思想政治教育、伦理学、法学等。他们对职业核心能力的涉猎较少。而课堂的各个环节是由教师设计、组织、指导来完成的,教师掌握了职业核心能力,才能将其更好地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因此,提高教师职业核心能力是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题中之意。通过培训、组织学习、外派学习等多种途径,使思政课教师对职业核心能力有更深刻的认识。职业核心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养成性,教师对职业核心能力的理解越透彻,越能更好地设计教学环节,这样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思政课的双目标。

(二)完善教学目标

当下高校思政课偏重于思想政治目标的实现。而高职院校生源质量略低,办学定位具有明显的职业性特征。因此,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中应充分考虑高职生源及办学定位,使高职思政课教学目标区别于本科院校,即完善高职思政课教学目标体系,由偏重于思想政治目标轻职业核

心能力目标,调整为思想政治目标与职业核心能力目标并重。在这一目标体系指引下,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将职业核心能力的八个方面结合教学内容,具体地纳入每一章节的教学,使思政课在提高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同时,也培养其职业核心能力。双重目标的实现大大提高思政课堂的育人作用,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整合教学内容

思政课教学区别于专业课。专业课强调理论性、知识性。思政课的教学不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而在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养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尤其要注意整合教学内容。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一章的教学中,把学生关注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热点问题带入课堂,让学生充分地讨论某一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与人交流、解决问题、创新革新能力得到培养与提高。同时其在探讨解决方案的过程中,更能理解国家在改革中遇到的难题、政策在执行中可能遇到的阻力等,能够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学习,投身到国家的建设中去。

(四)丰富教学方法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的“教”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双主体作用。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充分应用案例、专题研讨、问题调查等方法,使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各个教学环节当中来。如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把与每一学期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带入课堂。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某一热点问题,开展社会调查。学生在制作调查问卷、发放问卷、回收问卷并归纳数据的过程中,其与人交流、信息处理等能力得到培养与提高。实践性比较强的教学内容可采用参与式教学。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一章,涉及到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采用参与式教学,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形成课件并讲述,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对改革开放理论有更深刻的认识,职业核心能力得到锻炼。

(五)改进评价体系

改进教师、学生评价体系。从教师评价来看,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师评价体系由教师基本功竞赛、学生对教师评价、发表论文、承担课题数量等要素构成。这一评价体系忽略了教师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评价。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核心能力均是不能量化的。这也给高职思政课教师评价体系的改进提出了新的要求。将思政课渗透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纳入教师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

从学生评价来看,将职业核心能力八项内容的考查纳入学生评价体系。缩减卷面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加大平时考核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同时将自我评价、同学评价纳入学生评价体系,督促学生以口头或者书面报告的形式做自我评价、同学之间互评,能够使学生不断进行自我教育,极大地提高教学实效性。

[1]朱振玉.思政课改革与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2(10).

[2]张涛.高职人才的职业核心能力构建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5).

吴晓亮(1982-),女,辽宁锦州人,硕士,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刘文光(1981-),男,辽宁朝阳人,硕士,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吕品(1985-),女,辽宁朝阳人,学士,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G711A

1006-0049-(2016)16-0019-02

*2014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基于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编号:L14BSZ030)阶段成果。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思政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