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整合教学的误区与应然追求

2016-02-04 08:18:12
北方音乐 2016年18期
关键词:多媒体学科音乐

陆 华

(无锡市八士实验小学,江苏 无锡 214192)

小学音乐整合教学的误区与应然追求

陆 华

(无锡市八士实验小学,江苏 无锡 214192)

本文试从学科整合的角度,由当前音乐学科整合教学病例分析入手,结合教学实践谈音乐教学整合策略。

整合;目标;尺度

新形势下,教育教学倡导为学生营造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鼓励教师打通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关节,寻找有效的学科整合的节点,打造高效课堂。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科整合给我们的音乐课堂带来了很大变化:课堂氛围更加生趣盎然、师生互动越发水乳交融、教学视域愈加开放博大……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所获得的发展是多向性的,综合性的,无疑是一大进步。然而,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追求学科整合时,因把握不住度而在课堂上出现了很多不协调的“音符”——乱花渐欲迷人眼

镜头一:一位教师在教学《春天在哪里》一歌时,学生刚刚唱会歌曲,教师便让学生朗读诗词《春晓》画自己喜欢的春天、情景剧表演、制作风筝等。

镜头二:在一节《苗岭的早晨》欣赏课上,初次欣赏音乐片段时,伴随着音乐,课件展现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接着电脑提出了一个个问题,学生根据所看到的画面一一轻松作答,整节课教师主要的教学任务便是电击鼠标,学生的思维也是跟着电脑走。

当然,还有其他多种问题,不过,以上这两种现象突出体现了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科整合存在的问题。细加思考,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老师没有正确理解音乐课堂中整合资源的意义,没有正确把握多媒体资源在教学中运用的尺度,具体分析为:

一、盲目,缺少目标意识

众所周知,在音乐课上,教师如能借鉴语文教师精雕细琢自己的教学语言,用富有诗意、饱含情感的语言去感染学生,把学生带入所授内容情境中去,那么,会提高学生对歌曲歌词的敏感度,提升对歌曲情绪的理解力,还可以营造浓郁的课堂艺术气氛。

如上述镜头一中,教师只图课堂气氛活跃,追求表面上的热闹。但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是偏离的,教师在教唱歌曲还没深入处理时就盲目让学生进行朗读诗歌、画图、情景剧表演、制作风筝。试问:这到底是什么课呢?教师一味追求于课堂形式的多样化,而慢慢偏离了教学目标,结果音乐课堂上充斥着越来越多的非音乐活动,消弱甚至干扰着正常的课堂教学深入。

二、过度,减弱主导意识

第八次课程改革较大的一个特色,便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理念深入人心。诚然,恰当使用多媒体,能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效果,使课堂焕发出一派生机,尤其是其音像互容的特点,成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剂良药,更是低年级音乐教学的一个有效抓手。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音乐老师们有的为了追求课堂大容量,让媒体“统治”课堂,有的将它视为点缀、装饰,更有甚者将其作为一种风尚——不用多媒体就不能上课。殊不知。如果教师将每一内容都用多媒体展示,本应成为课堂的引领者的自己隐身到了幕后,又如何来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况且,如果让学生的思维整齐划一地随着画面走,又怎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何能感受到音乐特有的美呢?

如上述镜头二中,这节欣赏课过度使用多媒体,淡化了音乐的主体,忽视了对乐曲的诠释、视唱、欣赏、领悟和对音乐内涵的关注,注重了表面上的认识,颠倒了主次。如果我们合理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欣赏,遵循以音乐为主的原则。如同样是《苗岭的早晨》欣赏课教学,我从音乐欣赏为侧重点。首先在音乐的背景下,利用多媒体向学生简单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乐曲的结构。紧接着,我又回到《苗岭的早晨》欣赏上,通过对乐器的介绍,每部分节奏的聆听、分析,体会乐曲的情绪及表现手法,体验管弦乐的艺术特征,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意境。多媒体是辅助、促进音乐课堂教学,所以,多媒体要把握好“度”,要确保音乐课程的学科地位,突出音乐教学的“音乐性”,绝不能喧宾夺主。

鉴于此,我觉得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学科整合方面要做的是——咬定青山不放松。

在以上的两个案例中,多余的、不恰当的学科整合使“1+1≠2”,甚至小于“2”!怎样有效进行学科整合教学?以下是我的几点尝试:

三、音画互补,强调一个“思”

美术能以清晰的画面使抽象的语言变得形象。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用画笔把音乐的意境描画出来,运用色彩、线条、图象、造型等手段来解析音乐作品,现象直观,有利于学生丰富而深入、准确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开发。

例如,我在教学一年级音乐《海上风暴》时,我先告诉学生这是一首关于大海的音乐,让学生直接聆听,说说大海有什么变化,你感受到什么?有的说大海爷爷的心情不好,很生气;有的说海面上的风越刮越大,浪好大好大,还有着恐怖的电闪雷鸣……接着我让学生用笔画线条表示自己对这段音乐的感受时,他们很兴奋,有的画出了小船被浪花抛上了天,还有的用线条和图形的逐渐变化模仿出了海上风暴渐渐平息的渐弱。

细品以上课例,利用美术的特点来把是抽象的音乐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解决了教学难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地气氛中不知不觉体验和感受音乐,更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四、视听交融,体现一个“博”

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是教学现代化的一个标志,假如教师在使用前先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突出音乐学科特点的基础上确定好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目的和方法,并且精心设计、操作,那么这样的整合便有利于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实效。

例如,《我是草原小牧民》一课中,明朗豪放的旋律和欢快活泼的节奏表现了小小年纪的蒙古族儿童对草原、家乡深深的挚爱之情和自己身为草原小牧民的自豪之情。为了让学生了解蒙古大草原,感受蒙古族儿童对家乡的挚爱之情,表现出嘹亮、宽广的蒙古族歌曲风格,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围绕重点,大胆地整合素材,扩充信息,向学生展示了蒙古的地理、风俗和歌舞信息,使课堂充盈着文化和艺术气息。学生沉浸其中,对蒙古民族音乐及地域风情都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为他们的后续学习打下一定基础。

五、语音相通,突出一个“情”

古今中外的名人大家都将诗歌视之为最能表达人类心灵的方式之一,强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是诗歌最显著的特点,且诗歌与音乐相通的地方便是它有明显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在音乐教学中以“情”为基点,将诗歌恰如其分地融合进去,便能激起学生对音乐的强烈共鸣,使学生更好地感受、理解音乐。开放进步的时代,给我们的学科整合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素材和信息。只要我们立足音乐,有目的地融合进来,那么肯定会产生1+1=2甚至大于2的效果,我们的音乐课堂将会散发出前所未有的无穷的魅力!

猜你喜欢
多媒体学科音乐
【学科新书导览】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28
圣诞音乐路
儿童绘本(2017年24期)2018-01-07 15:51:37
“超学科”来啦
音乐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河南电力(2016年5期)2016-02-06 02:11:40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语文知识(2015年9期)2015-02-28 2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