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万,买学区房还是移民
近日,一位中产代表,北漂成功典型,原本打算用500万给6岁儿子买学区房,却遭房主临时加价30万,遂愤而决定移民美国。临走前一篇《再见北京》刷爆朋友圈,其心路历程在大量中产家庭中引起轩然大波,这位爸爸也被网友亲切地称为“移民爸爸”。
这位“移民爸爸”在文中写道:说起去美国,其实早在上中学时我便诞生了一个模糊的移民梦。近些年来,那个梦依然时常会出现在我脑中。只因尽管北京让我过上了还不错的生活,但仍有很多时候让我不由烦躁、不由想逃离。想不到最终点燃我、让我勇敢决定迈出这一步的,竟是因为给儿子选的学区房。在去银行办理购房的前1天,我给中介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他房子不要了,他问那孩子不念这里的学校了?我说对,不念了,我们去美国念。
对,去美国念!决定全家移民,有两个重要催化剂。第一,很长时间以来,我都认为移民是属于那些千万富翁的游戏,没有雄厚的资产,移民就像蛤蟆想吃天鹅肉。不仅如此,移民还很麻烦,我有个很早以前一起玩耍的伙伴,为了在美国留下来受尽了委屈与折磨,最后依然被遣送回国,折腾了8年浪费了自己最好的年华。
但最近一年我却发现,移民似乎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如今投资移民绝对是中产阶级的上乘之选。就在前不久,在世贸天阶那边一家全国很有名的移民公司推出了一个很不错的投资移民项目——重修时代广场百老汇皇宫大剧院,这个项目连纽约前市长朱利安尼都出来做了背书,费用仅为50万美元。50万美元!全家都能移民美国,之后这笔钱还全额返还。这就好比投了一个很好的项目,资金没有任何风险,还能有点收益,最后全家都拿到了美国绿卡。
第二,我和孩子妈看了许久的学区房,房东竟趁火打劫、临时涨价。房子在西城一个老街、周围电线杆和电线密集到足可以栖息一整排信天翁,临近30年的房龄让整栋楼看起来就像邻居90岁的爷爷一样苍老,64平500万的房价……总之,花大几百万还要背贷款换这样一套小学区房,真是离谱到不行。
说来也巧,当我们终于决定为了不让儿子输在起跑线上而买下这套破房子时,房东竟然临时涨价30万,原因是有另外一个买家也十分中意这套房,房东放话加价30万,谁出就卖给谁。
这30万,加没了我买房子的想法,也加定了我全家移民美国的决心。如今300万人民币,不算少,也不算多,能在北京付学区房的首付,也绝对可以让你带着老婆孩子全家移民。
这位“移民爸爸”可以说是被“天价学区房”逼到了美国。而国内近几年的房价持续高涨也确实催生了很多“天价房”。这一个是“大城市化”的必然趋势,另外,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国民基于通胀预期的资产保值和投资需求,也是房价上涨的推动力。两者叠加,便是一线城市房价本轮暴涨的根源。
当前,中国楼市出现了两个以前不曾有过的现象:一是,二三线城市和一线城市之间,出现了“非对称性”房价上涨,前者房价出现停滞,去库存变得缓慢,而后者房价却快速飙升,地方政府不得不出手调控。
二是,经过多年政策的“空调”,以及楼市唱衰论的不断“落空”,很多购房者对购房保值的态度变得更加笃定,这是一线城市房价暴涨的根源之一。
可以说,中国楼市的房价“逻辑”正在发生变异。因为经济增速的放缓,以及全国产业分布的定型,中国的城市化正在逐渐进入“大城市化”阶段,而以上两个现象正是它的“阶段性特征”。
“大城市化”是全国要素资源在地理空间的配置上变得更加理性的过程,它的到来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这两年,公众也越来越承认,一线城市房价走高是正常的“市场现象”,中西方大城市都有“高房价”。此外,中央政府决策层也很少强调“楼市调控”。
但当实体经济下行,楼市成为资金最喜欢的去处,而实业投资热情淡漠,这绝非可以等闲视之的“正常现象”,它可能危及实体经济的根基。在这种情况下,以往那些投鼠忌器式的楼市“空调”政策,可能真的到了要做出改变的时候。
值得注意的是,经济领域的“供给侧”被谈了很多次,但调控楼市,目前还只针对了“需求侧”。3月底,房价最火的“一线城市”上海和深圳陆续出台了调控措施,并且双双都被称为“史上最严厉”。
但根本来说,这些地方政府楼市调控的着力点只有一个,即对购房者进行“准入限制”。换言之,从楼市的“需求侧”入手调控,而不是“供给侧”。
上海、深圳的“史上最严厉”调控措施是否能够真的遏制房价上涨,还需要时间检验。但过去的经验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光从“需求侧”入手的调控,要有效遏制房价的上涨并不容易。
其实,在中国高房价“逻辑”变异的过程中,房产中介发挥了“重要作用”。很大一部分房子的价格本已处于高位,再经中介一操作就变成了“天价房”。而中介炒房牟利也隐藏了很多猫腻。
玩弄心理战,变身大忽悠。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房产经纪人直言,房产中介炒房现象一直存在。他们对房主和购房者,使用了不一样的手段。
对房主,他们一般强调该套房源如何如何糟糕,尽量压低房价。一般房主的心理防线在两名房产经纪人的游说下都会松动。此时,一名或多名由中介工作人员扮演的房托会适时出现,大多数的房主在两方软硬压力下都会中招。
对待买主,一般房产经纪人会带他去看不同的几套房源。比如,先带他去看一些不符合需要的房源,然后再去看目标房源。经过比较,目标房源自然突出了它的优势,而买主也容易忽略它的一些缺点,于是在房产经纪人适时的游说下购房。
低买入高抛出,变成炒房客。一位中介的经理说,炒房在行内称“接房”,把房子接到手再转手卖出去。
他举例说,有一套房子,当时房东急需用钱,打算稍微便宜一点,单价1.2万元卖掉,他就找了5个人分别约房东出来谈价格,每个人都挑了毛病,比如楼层不好、采光不好,户型不好,大家都和房东说你这房子最多也就值1万元一平方米,等几次这么洗脑以后,房东碰到了单价1.1万元的买主,当然是马上就急于成交了。
他这套房子总价104万元。他按揭7成,自己只要花30万左右,2个月以后办好手续就可以卖到132万左右,除掉税费后赚了20万元,利润有60%多了。
银行、炒房团,与中介形成共生链。对于炒房团来说,中介几乎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如果炒房团想做无本买卖,也只能靠中介来实现。无本买卖,主要是指中介可以帮炒房团实现“低首付”甚至是“零首付”:中介通过评估公司,将房屋的估值做高。
在这个过程中,银行也与中介形成了共生链。有个形象的比喻,在炒房团的运作中,银行扮演“输血”的角色,而中介公司则是“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