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信息化下民办传媒高校摄影专业改革与转型发展的探索

2016-02-04 07:12帅国庆
山西青年 2016年6期
关键词:传媒摄影转型

帅国庆

四川传媒学院摄影系,四川 成都 611745



全球信息化下民办传媒高校摄影专业改革与转型发展的探索

帅国庆

四川传媒学院摄影系,四川成都611745

摘要:教育部公布2015年工作要点提出,在全球信息化的浪潮下要出台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试点的指导意见,启动改革试点。有序引导部分有条件、有意愿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一个信号,说明高校转型改革已经迫在眉睫,而民办传媒高校转型改革则首当其中,民办传媒高校摄影专业在转型中又是处于风头浪尖的位置,原因在于摄影专业是所有高校专业当中最具有应用型、创意性的影视专业。

关键词:信息化;传媒;转型;摄影

针对民办传媒高校当中的摄影专业在改革和转型这一点上则更加突出,专业转型需要培养对准社会、企业岗位的需要的人才;社会实践应用引领学科建设;由符合时代精神的经验教师任教;让有一定实践经历的学生入学;实际联系理论;追求知识全面、能力综合;教学内容能与时俱进的与实践相连。增加与时俱进的实际内容,学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合办,这才是民办高校,特别是传媒类摄影专业高校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的关键所在。下面针对摄影专业的应用型特点和转型方向,以作者所在的单位(四川传媒学院摄影系)为例,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应用型院校的文化氛围

摄影专业原本属于美术类体系,在高校的艺术类教育当中当中属于发展比较迅速的一门专业,专业培养具备广泛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具备电影、电视、广告、图片摄影摄像能力.能在电影厂、电视制作部门、广告宣传部门、音像出版部门从事摄影艺术创作、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在中国高等院校当中,开设摄影专业的学校有很多,这与当前社会发展的高度需要是密不可分的。

四川传媒学院摄影系深刻认识到专业转型对专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同时秉承学院里以“着力培养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在校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将来岗位工作能力零距离接近”的教学目的与要求,突出“三化”既“理论与实践融合化,拍摄与制作全程化,教学与展示常态化”,根据摄影系专业的特点,把产,学,研融入到了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实践拍摄和操作中学习,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的能动性,让学生扎实的掌握当代传媒影视行业所必须的艺术手法和技术手段,与市场和社会无缝结合,让学生学有所得,得有所干,干有所成。

(一)理论与实践融合化

在教学模式当中,力求创新,力求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当中,应当先提出“阶梯式提升”方法,既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再理论学习——再实践操作——理论成果总结,五步走的方法,理论学习:既基础理论学习,一般在规范理论的分类时,常常分为两类,既学术性理论和实用性理论,我们在理论课部分时,用基础理论开篇,然后大量案例解读,让同学们看更多的范例,如摄影专业学生在大学一年级的学习当中,主要的教学模式侧重为基础理论学习,让学生首先接触到最基础,最易懂,最有兴趣的知识。无论从摄影专业和平面摄影专业来说,都是如此,安排理论功底深厚,授课方法多样的老师来进行讲解,安排学生早、晚自己的功课内容,由教师无偿的为学生进行晚自习的授课。且授课内容都为基础理论。如:大学语文,艺术概论,名片分析等课程。

实践操作:既单元式实践操作,在学生进行完基础理论的学习后,由教师开始安排实践操作课程,但此实践课程为单元式,既针对某一个单元来进行实践,如《名片分析》课在讲完经典影视片段后,安排学生针对某一经典影视作品的经典场景来进行仿拍。《摄影构图》课讲完光线构成后,就安排学生对各种光位进行拍摄练习,这一过程的实践训练能极大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每个学生能最大限度的初步形成自己的拍摄风格。

再理论学习:既提升、印证式理论学习,学生经过了单元式理论学习以后,随即进入在一次的理论学习过程,教师针对学生进行的单元式实践,找到学生在专业学习当中的问题,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同时学生自己也能通过个人拍摄的作品,结合理论学习的过程,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

再实践操作:既综合性实践操作,这一实践过程,一方面是对学生所学所有知识的整体考察,一方面是为了形成可视的教学成果,这一过程的实施主要是在学生进行大三下学期时,由系内统一指导,专业教研室具体负责,上报学院,形成正式的教学任务后,安排具体教师具体带队,指导每一个学生完成自己的毕业作品。根据摄影专业的特点,参考美国、韩国影视专业教学工作坊的形式,指导学生完成图片摄影及影视摄影的毕业作品,在具体实施上,力争完全按照专业剧组的要求,从前期剧本、创意方面就带领学生进行撰写,指导学生如何选择拍摄器材,拍摄期间,在发挥学生能动性的前提下,老师充分的参与指导,包括场景的选择,演员的选择,与拍摄地点的外联协调工作等,让毕业作品改革变为常态教学。

理论成果形成:既深层次综合理论成果的形成,在学生完成上述四步之后,已然对所学知识了然于胸,并能通过拍摄的作品外化的表现。下一步就是要求学生必须根据自己的毕业作品,来完成其个人的毕业论文。这样的话,就避免了学生论文的“空话、大话、虚话”等缺陷。在学生离开学校,走向社会之际,既有优秀的毕业作品,又可以高质量的完成毕业论文。

(二)拍摄与制作全程化

1、学生拍摄作品的全程化:摄影专业的同学在专业的学习当中,应当侧重于实践方向,首先,根据学院定位于应用型传媒学院的特点,在制定教学计划和安排教学内容里,体现了应用型教学的特点,在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分配上进行的调整,理论课方面要侧重应用型理论,实践课方面要侧重于应用型实践。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最大程度的得到锻炼的机会,另外,根据当代商业市场的要求,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现在是市场的翘楚,根据这一特点,在安排课程的时候,让学生在学习摄影摄影知识的同时,也要熟练的掌握“编,导,录,后期”等相近专业。让学生在拍摄和制作当中真正的做到全程化。

2、专业教师指导学生的全程化:同时要求专业老师在学生完成作品的时间内,要全程指导,教师的天职既“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任何疑惑,教师都应该全身心的去为学生解答问题,全程的指导学生。

(三)教学与展示常态化

把教学模式与教学成果进行常态化展示,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展示自我的与实现自我的平台。旨在提高学生走进社会后的核心竞争力,而摄影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高尚的艺术道德、熟练的实践操作、优秀的影视作品。在这一要求下,应当安排学生作品小型的展映,如校内廊柱、校园广场展出,班级内的观摩交流。而后是整个学院内的展出,完成教学与展示常态化的最后一步,既把学生以及学生的作品推向社会。得到社会的认可。

通过以上的努力,来完成应用型教学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逐步融入到应用型教学的模式当中。

二、传媒教学向创意文化转型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显著提高,广大居民的消费结构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用于文化、內容类产品或服务的消费比重明显上升,增长的速度不断加快,为文化创意与传媒市场的繁荣提供不竭动力。与此同时,面对当今世界瞬息万变的竞争态势,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不仅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还需要有强大的文化实力做支撑,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是增强国家文化实力的重要途径。可见,文化创意与传媒产业的兴盛和发展,不仅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潜在要求,也是关手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大战略。

三、传统的教学方式向高水平应用型创新团队的转型

全面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逐步使大多数教师既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并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

针对摄影专业来说,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用于新时期现阶段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计划,如何培养更具有社会竞争力的人才将成为摄影专业未来的目标,为了达成这一目标,首先要调整的就是教学方式的变化和改革,向应用型转型的基本既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首当其冲的就是建立和完善高水平应用型的教学团队。让先进的社会一线资源和信息更直接的传输高校,更有力的保证人才培养的方式不断层。

四、措施:应用型教学改革当中的“三个继续”

四川传媒学院摄影系在历年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过程当中,与社会密切结合,实行了一系列独具匠心的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方法创新,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利用广阔的社会环境和科学的管理方法,积极推行本科职业教育,让学生具备了扎实的基本功。让他们在校内就能与用人单位的要求零距离接触。实行了多种措施有力的教学措施,在今后的教学改革当中,实行“三个继续”模式。

(一)继续坚持“三化”、“三新“

继续“理论与实践融合化,拍摄与制作全程化,教学与展示常态化”的教学模式,保持“教学内容新,教学方法新,教学措施新“的教学思维,根据摄影系专业的特点,把产,学,研融入到了教学之中,让学生在拍摄和操作实践中学习,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的能动性,让他们扎实地掌握当代传媒影视行业所必须学会的艺术手法和技术手段,与市场和社会需求无缝结合,让学生学有所得,得有所干,干有所成。

(二)继续完善应用型教学

继续提出的应用型教学理念,提升学生在理论学习基础上的应用实践,增加实践课程的教学比例,完善摄影专业的入学采风实践与毕业联合作业实践,增大在实践过程当中的教师队伍建设,形成拍摄经验丰富的专家指导,中青年教师带队的教学方法,整合教学与师资资源,最大限度的完善应用型教学的广度和力度。

(三)继续“三个一”工程

继续“三个一”工程,是摄影专业提出的根据专业发展特色和专业发展轨道的新举措,既“一乡、一展、一片“,为四川各个市县,各个地区,针对特定的乡镇,做一个图片展览,拍一部剧情片或纪录片”,做到学生实践有基地,乡镇宣传有平台,百姓精神有展示。

五、应用型教学改革当中的“三个关系”

在摄影专业的应用型、实践性教学改革当中继续处理的三个关系,既产与教融合的关系、校与企结合的关系以及教学与后勤保障的协调关系。

(一)产与教融合的关系

提倡和秉行的产业与教学相结合这个方向,也是在教学当中一直主张的方法和模式,因摄影专业的特殊性,实践课程相对比较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我系专业的方向和特点,针对如何加强和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就是要全面的,合理的把校园教学与社会产业相溶,重点发挥实验实践工作室的能力和作用,出产品,与社会轨迹一致。提前一步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进而为他们走出校园做前期铺垫。

(二)校与企结合的关系

校园与企事业单位向结合,充分利用双方有力的资源,让校与企双赢,加大教学力度,增强教学投入。

(三)教学与后勤保障的协调关系

在应用型教学改革当中,教学后勤资源的保障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关系到能否完成教学改革得以实现的关键所在,因摄影专业的特殊性,在教学后勤方面的要求更为突出。

在全球信息化的浪潮下,目前全国有22个省市启动了高校教学转型改革,涵盖了所有类型的大学,那么传媒类高校的转型也势在必然。以一点窥面,摄影专业的应用型教学改革已经是大势所需,那么整个传媒类行业的转型与改革已经是大方向,尽快的完成、完善与解决转型期间所遇到的问题,将是传统高校专业向应用型、创意性高校专业转型的重大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另辟蹊径的教学应用型大学转型之路.中国教育报.

[2]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将向应用型转变重动手能力.新华网.

[3]谢坤.地方高校应用型教学团队建设要点和途径.教育与职业.

中图分类号:J41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6-0004-02

猜你喜欢
传媒摄影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以高铁为媒介的辽宁城市旅游广告投放效果分析
领导干部如何提高媒介素养
大众语言艺术与现代视听传媒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