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绑架”了中老年朋友圈

2016-02-04 05:25:10本刊编辑部
新传奇 2016年9期
关键词:舞队团费绑架



谁“绑架”了中老年朋友圈

曾开梅今年56岁,家住重庆江北区南桥寺。前不久,她刚结束和坝坝舞队“姐妹”们的中秋区县之旅回到家中,就接到老同学陈碧兰的电话,约曾开梅到泰国旅游。“5天时间,团费才1000多元哦!”尽管这样的价格听上去很诱人,却怎么也没能让曾开梅高兴起来。

“这已经是这个月的第三次旅游邀约了!”曾开梅说,9月初,小区的坝坝舞队才组织了为期四天的九寨沟团队游,她和她的“老伙伴”一行近20人参加,团费500元左右。中秋前夕,坝坝舞队长又召集大家到区县二日游。“这样频繁活动,一个月光是团费加起来就两千多,确实有点‘抗不住’!要是不去,又怕同学情谊难以维系。”曾开梅无奈地表示。

“就因为抹不过面子,只好为外孙女买了保险!”家住重庆南岸区的周艳华退休在家,喜欢跟小区那些大妈一起打麻将。麻友中恰好有一名退休后兼职推销商业保险的“姐妹”,经不住软磨硬泡,碍于情面的周艳华最终只好为外孙女参投了一份商业保险。

相比微信朋友圈营销,中老年间的“朋友圈”营销更为直接而精准,小到清洁用品、保健药品、衣物服饰,大到景区度假房,都有人在进行“营销”。

家住重庆江北区鹿角湾的邱丽对母亲的“朋友圈”有些哭笑不得。今年夏天,母亲和邻居们一起赴泰国旅游。“团费价格低廉,却花上万元买了一堆乳胶枕头、床垫。”邱丽认为这些东西根本不适用,像那个乳胶枕头,根本没有吹嘘得那么神奇,睡上去与平常枕头没多大差别!

重庆师范大学情感专家周小燕认为,“其实任何圈子都有一个生命周期。”中老年“朋友圈”要想维持良性运行,大家最好“约法三章”。首先是时间设置,大家约定聚会不要过于频繁,建议以一个月一次为宜;其次是规则设置,大家要明确任何推销、交易都禁止在圈子内进行,一旦违反予以提醒乃至劝其退出;最后,不要过分依赖这些“朋友圈”,防止被情感捆绑,留给他人“杀熟”的机会。

(《老年学习生活》)

猜你喜欢
舞队团费绑架
姐妹舞蹈队掠影
核桃源(2022年5期)2022-09-22 06:54:54
宋代“元宵舞队”在郎溪梅渚镇“降福会”里的延续
黄河之声(2021年8期)2021-11-28 03:12:30
安徽花鼓灯舞蹈——宋代“舞队”的遗承
艺海(2019年5期)2019-06-26 19:16:14
《武林旧事·舞队》之“大小全棚傀儡”等名目研究述议
戏曲研究(2018年1期)2018-08-29 01:18:38
农民团员每月交团费最高1元
新农业(2016年9期)2016-05-14 22:12:42
港书商亲笔信让“绑架”谣言不攻自破
环球时报(2016-01-05)2016-01-05 18:19:18
“特别团费”有了特别规定
中国青年(1997年2期)1997-08-20 08:57:40
并非小事
中国青年(1996年9期)1996-08-28 03:47:20
团的组织应重视团费的收缴和管理工作
中国青年(1952年2期)1952-08-16 02:3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