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雅娜
(合肥市逍遥津小学金都华庭校区,安徽 合肥 230000)
泗州戏艺术的继承和创新探讨
张雅娜
(合肥市逍遥津小学金都华庭校区,安徽 合肥 230000)
本文从泗州戏的起源以及唱腔的艺术特点为切入点,分析其在继承和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才能更好地将其传承下去提出建议。
泗州戏;艺术特点;问题;创新
泗州戏作为苏北地方剧种之一,距今已两百多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发展,现代人对传统戏曲的兴趣逐渐减弱。而要想做好泗州戏艺术的继承与创新工作,就需要全面了解其文化起源及文化内涵,并从市场角度出发,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泗州戏作为一种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的戏曲形式,其在唱腔的艺术表现上也呈现出了鲜明的特点:一、拉魂腔的特点。拉魂腔与民间的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艺术起源来讲,这种唱腔是人们将生产中的嬉笑怒骂等声音进行提炼和加工的结果,而在表达中一般将女声设计成翻高八度,而男声则采用拖后腔,因此具有强烈声音与情感对比的表达方式使拉魂腔从整体上显得更加豪迈与粗犷;二、气息与声音之间的配合。泗州戏为体现其独特的演唱效果与艺术情感,常常利用气息来调动声音,即演员在未发出声音之前,先利用一定的技巧进行运气、存气,然后根据戏曲内容及情感进行吐字、发音,最后再根据情感变化进行气息调整,从而实现演唱的准确性;三、方言的运用。方言的运用是地方戏曲的一个重要的艺术特征,对于泗州戏而言,由于艺术的加工的需要,它不仅要求演员要利用这一地区的百姓所熟知的语法习惯和发音习惯进行演唱,还要求保证语言的清晰准确。
(一)市场需求下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艺术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而泗州戏在新的艺术形式的冲击下,市场不断缩小。泗州戏市场需求下降的情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观众的不断减少。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越来越多,而泗州戏作为一种地方戏曲形式,其市场本来就局限在某一特定区域,而在市场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对泗州戏失去了兴趣,同时由于泗州戏表演经费不足,许多人没有机会或者不愿意走进剧场去观看;二、剧院安排的限制,泗州戏需要一定的演出场所,而在目前的剧院安排中,由于受市场调节影响,管理方通常都会迎合观众需要,利用其他的艺术种类来挤占泗州戏的演出时间,从而压缩了泗州戏的市场需求。
(二)演员与剧目的发展出现断层
上个世纪中期,泗州戏之所以会“大热”,不仅是因为人们娱乐方式的选择有限,还因为当时观众的艺术欣赏水平与演员的演绎水平之间形成了共鸣。但是对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艺术审美的追求也发生了变化,而在这一时期,由于市场调节的作用,使得泗州戏对新生代演员的吸收出现问题,而老一辈演员的表达技巧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无法迎合现代观众的需要,从而导致了泗州戏演员的青黄不接。而从剧目上看,对传统剧目的反复表演,缺乏新剧创作,使得观众逐渐对泗州戏失去兴趣。
(一)明确发展方向
目标是实践的指引,对于泗州戏而言,只有在明确其未来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进一步的继承与创新。目前,随着我国对文化传承的重视,泗州戏的发展目标也逐渐清晰,即一方面要确定继承传统的目标。对于传统戏曲形式而言,其诞生和发展的灵魂存在于传统之中,而在继承中,我们不仅要看到泗州戏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还要看到泗州戏独特的艺术内涵;另一方面要确定创新的理念,创新是一种艺术形式存在与发展的根本途径,结合市场需要,泗州戏应该积极吸收其他戏曲形式中在舞蹈、唱腔、伴奏等方面的经验,以保证泗州戏的与时俱进。
(二)注重剧目的创作
创作新剧目是泗州戏落实创新目标最直接的表现形式。而只有实现了对剧目的创新,才能够让泗州戏的内容与现代人的生产、生活建立联系,进而提高对现代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吸引力。其实对于剧目的创作,泗州戏一直都在进行着实践探索,例如在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泗州戏演员们创作了《全家抗日》、《打濠城》、《打泗州》等剧目,用生活化的艺术形式来激发人们的抗日情感;在建国初期,泗州戏艺人们又创作了《女社长》、《拾棉花》、《打干棒》、《拦马》和《结婚之前》等剧目,来表现这一时期社会变革的主要事件,以及人们的情感变化,而到了改革开放之后,艺人们又根据社会现实,创作了《老板娘》等剧目,以表现经济体制变革阶段,下岗就业等现实问题。但是进入新时期,泗州戏的创作要么停滞不前,要么只是对现有剧目进行简单的修改,而这种创作态度导致了泗州戏内容与现代人生活的脱节,而为了突破这一困局,泗州戏的创作者们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并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加强对新剧目的创作。
(三)提高演员的专业水平
演员是艺术表现的基础,没有演员的准确表演,任何艺术形式都是没有意义的。对于泗州戏而言,演员专业能力的断层为其继承与创新带来了巨大的阻碍,因此要推动泗州戏的不断发展,我们必须要注重对演员的培养。在演员培养过程中,首先要重视对其传统文化的培养,从而保证其能够在文化底蕴中理解泗州戏的艺术内涵;其次,注重对表演能力的提升,即通过对不同剧目、不同人物的演绎、揣摩,来实现对表演内容的准确把握;最后,加强演唱技巧的培养,即结合演员的声音条件,来实现对泗州戏的特色唱腔的展现。
总之,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是要固守陈规,而是要在继承传统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实现创新与发展。泗州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文化继承者们如果一味地固守传统,不做出相应的而改变,必然会被市场淘汰,因此,我们要想保证泗州戏的生命力,就必须从创新的角度出发,实现对剧目、演员素质、以及艺术形式的积极探索。
[1]戴岚岚.泗州戏音乐唱腔发展与传承的思考——以《秋月煌煌》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2013,(02):121-123.
[2]乔秋梅.试谈泗州戏艺术的继承和创新[J].大众文艺,2013,(05): 158.
[3]钦媛,金玥.泗州戏的发展与传承之我见[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