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光礼 张淑芳
(临朐县畜牧局,山东潍坊 262600)
犬传染性肝炎及其防控疫苗
郭光礼 张淑芳
(临朐县畜牧局,山东潍坊 262600)
近年来,随着宠物犬养殖规模越来越大,犬传染性肝炎的发病率日益升高,不仅影响了家庭宠物犬的养殖,也给规模犬业的养殖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犬传染性肝炎是由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是危害犬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本文从其疫苗研究进展入手,以期提高对该病的预防和控制。
犬传染性肝炎由犬腺状病毒第一型引起,属于腺病毒科乳腺病毒腺病毒属,DNA型。主要表现为肝炎和眼部病变(蓝眼病),该病无明显季节性,各日龄犬均易感染。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也可以以外寄生虫为媒介传播,但不能通过空气经呼吸道感染,本病为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该病自然发病潜伏期为 6~9 d。症状轻者表现呕吐、腹泻、眼和鼻流浆液性分泌物,食欲下降、饮欲增加。右腹有压痛,不表现神经症状,比较特殊的症状是头、颈、眼睑及腹部皮下水肿,可视黏膜轻度黄染。病犬凝血不良,一旦出血,往往流血不止。患病犬单眼或双眼表现角膜浑浊水肿,也称为“蓝眼病”。
急性病例中病犬剖检见有血样腹水,肝脏肿大,色淡呈黄褐色并混有多量暗红色斑点,胆囊壁水肿、出血和肥厚。
该病的预防首先要禁止从该病发生区域引进犬种,防止病毒传入;其次对于从外引入的犬种,应做好检疫监督工作,并做好隔离防范措施;最后对于患病后康复的犬一定要单独饲养,最少隔离半年以上犬传染性肝炎的危害性非常大,在实际养殖中要定期给犬做健康免疫,一般多用灭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市售的多为混合疫苗,而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基因治疗研究领域中发展起来的核酸疫苗能有效诱导宿主产生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已成为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3.1灭活疫苗
灭活疫苗是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接种于动物、鸡胚、组织或细胞培养物中生长繁殖后,经灭活处理使其失去致病力,但仍保留免疫原性而制成的生物制剂。近年来,公安部警犬研究所用南京农业大学分离的犬传染性肝炎病毒株,经MDCK细胞增殖,制成了犬传染性肝炎病毒细胞培养灭活苗,实验结果比较满意。犬接种后,无明显的负反应。免疫后血清抗体下降至1:14时,仍能抵抗强毒的攻击。
3.2减毒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是通过不同的方法手段,使病原体的毒力即致病性减弱或丧失后获得的一种由完整的微生物组成的疫苗制品。常用的有犬传染性肝炎弱毒疫苗,断奶后每只犬皮下注射1.5ml,间隔3~4周再注射2ml。以后每半年注射1次,每次2ml。
3.3核酸疫苗
又称为基因疫苗、基因免疫或核酸免疫,目前研究最多的就是DNA疫苗,所以一般泛指的核酸疫苗就是DNA疫苗。
3.3.1DNA疫苗的免疫佐剂研究
有实验证实DDA、CPG-ODN、Lipofectamine TM 2000 三种免疫佐剂均能增强DNA疫苗pVAX1-CpG-Loop对小鼠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免疫的小鼠能够产生对 Loop 蛋白特异性免疫记忆。证明免疫佐剂与低剂量 DNA 疫苗共免疫结合低剂量DNA疫苗加强免疫的策略是一种非常有效和有潜力的免疫策略。这一方面肯定了DNA疫苗pVAX1-CpG-Loop 的研究思路,为疫苗制备时佐剂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另一方面,也为 DNA 疫苗pVAX1-CpG-Loop 的免疫学评价积累了数据。
3.3.2DNA疫苗的安全性研究
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DNA 疫苗对 BALB/c小鼠的健康状况、体重增长和血常规均没有显著影响;DNA疫苗pVAX1-CpG-Loop对生殖及F1代无明显影响;多次免疫实验中末次免疫后12周所有的被检组织均没有扩增出Loop基因,说明DNA疫苗没有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末次免疫后4周组织病理观察结果均显示BALB/c小鼠存在肝和肾损伤,但这种损伤在末次免疫后6个月恢复,表明该DNA疫苗对肝和肾损伤是一过性的。
3.3.3DNA疫苗在宿主体内的生物学分布
采用高剂量和低剂量免疫小鼠,均在肝、脾、肾和注射部位肌肉中发现质粒DNA的存在,其他脏器未检测到质粒DNA,说明免疫剂量的大小与其在宿主体内的生物学分布无关。
采用肌肉注射免疫和联合免疫两种免疫方法,用于检测不同免疫途径对其生物学分布的影响,结果发现肌肉注射免疫组,质粒DNA存在于肝、脾、肾和注射部位的肌肉;联合免疫组包括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和滴鼻三种免疫方式,除在肝、脾、肾、注射部位的肌肉外,肺部也发现有质粒DNA 的存在。质粒DNA在宿主体内的分布表明其在体内的分布与免疫方式有关,且不存在于生殖器官。
目前对于核酸疫苗的研究,已涵盖病毒、细菌和原虫在内的多种传染性病原的预防。现有报道核酸疫苗对狂犬病、猪瘟、结核病、鼠疫杆菌等感染都有预防作用。针对犬传染性肝炎的核酸疫苗仍在试验阶段,市场对于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问题比较关注,前期的实验室工作已证实该疫苗具有较好的保护性,目前为止也没有关于DNA疫苗毒副作用的报道。在投放使用以前,完备的临床前研究,并辅以大量的试验工作可能建立对DNA疫苗风险性的全面认识,使这种新型疫苗得到更好的应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