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见孔 瑞
(1.如皋市城北街道畜牧兽医站,江苏如皋 226500;2.如皋市畜牧兽医站,江苏如皋 226500)
猪增生性肠炎的防控措施
周 见1孔 瑞2
(1.如皋市城北街道畜牧兽医站,江苏如皋226500;2.如皋市畜牧兽医站,江苏如皋226500)
猪增生性肠炎发生于世界各地,近几年,我国有关该病的报道日益增多,其在我国规模化猪场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而且呈蔓延态势。据统计70%的中国猪场在仔猪保育结束时就感染该病,平均感染率保育期33%,肥育期感染迅速上升到51%。
猪增生性肠炎(PPE)是由细胞内劳森氏菌感染引起的以回肠和结肠隐窝内未成熟的肠细胞发生腺瘤样增生为特征的猪常见接触性肠道传染病。该病常发生于6~10周龄的生长育肥猪,被感染的猪群出现不规则下痢,死亡率虽不高,但患猪生长迟缓,消瘦毛长,延缓出栏时间,降低饲料报酬,被迫淘汰率升高。
胞内劳森菌是一种生长于肠黏膜细胞中的专性细胞内寄生菌。菌体杆状,两端尖或钝圆,革兰氏染色阴性,抗酸染色阳性。主要侵害猪回肠和小肠与大肠前端连接处黏膜部位的肠腺窝细胞和未成熟的上皮细胞,被感染的细胞难于成熟并持续进行有丝分裂,引起旺盛的细胞增生,从而导致肠壁增厚。同时由于机体的代偿和修复作用使病变重叠发生,随着病变的发展,导致坏死性肠炎病变,局限性回肠炎病变,以及急性出血性增生性肠道病变,这些肠黏膜病变阻碍了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导致饲料转化率下降。肠道感染后8-10d即可出现病变,21天时病变达到高峰,使肠道黏膜隐窝上皮增生形成腺瘤样结构,病猪表现为消瘦和不规律腹泻。
猪回肠炎的潜伏期为2周~3周,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三种类型。急性型:临床上相对少见,多发于4月龄~12月龄的育肥猪或后备母猪。主要表现为突然严重腹泻,排沥青样黑色粪便或血样粪便,后期转为黄色稀粪,皮肤苍白,精神沉郁,不久虚脱死亡。怀孕母猪会发生流产,并可能留下繁殖障碍后遗症。死亡率约为50%,其余在数周内逐渐恢复。慢性型:最常见,多发生于1.5~3月龄的生长猪。10%~15%的猪只出现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或废绝,病猪精神沉郁或昏睡,表现同一栏猪不时出现几头腹泻,间歇性下痢,粪便呈糊状或不成形,颜色较深,混有血液或坏死组织碎片,表现厌食,对食物感兴趣但往往吃几口就走,病猪消瘦、被毛粗刚、弓背弯腰,有的站立不稳,生长发育不良,甚至生长停止或下降。亚临床型: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可能发生轻微的下痢,但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明显下降。
小肠末端及回肠黏膜、结肠前部和盲肠,肠管外径变粗,肠壁黏膜增厚,如橡皮管样。在小肠的末端50cm处和结肠的前1/3处的肠黏膜增厚尤其明显。有的还可见溃疡,肠黏膜表面覆盖有黄色、灰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严重的可见坏死性肠炎坏死性肠炎的病变还可见凝固性坏死和炎性渗出物。出血性肠病的病变类似于增生性肠病,但很少波及大肠,主要在小肠末端,表现为小肠壁局部增厚,肠腔内有血液;结肠内积有含血的粪便。
根据流行情况,典型的临床特征(腹泻、粪便稀软、不成形、血便),特征性病理变化(小肠及结肠黏膜增厚,坏死或出血)可做出初步诊断。但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组织切片HE染色,显微镜检查,可见肠黏膜上皮细胞增生,其上排列不成熟的柱状上皮细胞)。
在临床上应注意仔猪副伤寒和猪痢疾的区别,仔猪副伤寒引起的腹泻暴发会表现得更明显,来势会更猛一些,剖检可见盲肠、结肠前段存在坏死灶、溃疡灶,回肠也有病变但是轻微,并不见增生性病变;猪痢疾除有下痢混有血液外,尚有黏液和坏死物;剖析时可见病变集中于大肠;死亡率高,严重感染猪,如不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都可能死亡。
一旦发现本病,对病猪与同群猪同时采用综合防治措施。(1)将发病猪只隔离,并进行单独护理。饲喂液体饲料或青绿饲料,肌肉注射泰乐菌素注射液(6mg/kg,一日两次,连用5d),对食欲不振的猪只注射甲氧氯普胺针剂(1mg/kg,每日一次,连用3d或食欲转好后停止)以刺激食欲;(2)对未有症状的猪只进行药物预防,饲料中添加80%枝原净125g+金霉素400g,连用7~10d。(3)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外界环境应激反应如转群、混群、昼夜温差过大、湿度过大、密度过高等,提高猪体的抵抗力;(4)采取自繁自养或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用碘或季铵盐类消毒剂对空猪舍/栏彻底冲洗、消毒;(5)加强圈舍环境卫生,保持圈舍清洁,粪便堆放到固定地点及时发酵处理,消灭传染源;(6)免疫预防。2005年由德国勃林格动物保健有限公司研发的猪回肠炎弱毒口服疫苗目前已在欧洲、北美和亚洲推广,使用该疫苗在仔猪3周龄、7周龄和9周龄饮水免疫接种的猪日增重高于未接种的猪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