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万斌
(达州市达川区畜牧食品局,四川达州 635000)
提升母猪繁殖率“三关键”
吴万斌
(达州市达川区畜牧食品局,四川达州 635000)
[摘 要]结合基层养殖经验总结,提升母猪的繁殖率,3个关键环节不容被忽视。分别是:母猪年产胎数、母猪胎产仔数、仔猪成活率,这3个环节落实到位,提升母猪繁殖率即可顺理成章。文章着重介绍提升母猪年产胎数、提升母猪胎产仔数、提升仔猪成活率等3个关键点,为提升母猪繁殖率献计献策。
[关键词]繁殖率母猪
母猪繁殖率是衡量猪场生产管理水平的重要参数,随规模养猪业的迅猛发展,后备母猪不发情、母猪发情情况欠佳、母猪屡配不孕等问题时有发生,直接影响到猪场养殖的经济效益。结合基层养殖经验总结,提升母猪的繁殖率,3个关键环节不容被忽视。分别是:母猪年产胎数、母猪胎产仔数、仔猪成活率,这3个环节落实到位,提升母猪繁殖率即可顺理成章。
2.1提升母猪年产胎数
2.1.1控制母猪膘情
母猪膘情与发情率关系很大,通常情况下,母猪始终维持在七八成膘,有利于母猪发情、排卵,增加母猪受孕率。
2.1.2母猪多喂青料
饲喂青饲料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研究证实:维生素A为维持黏膜功能的必需品,缺乏将影响胚胎形成、增加胚胎死亡率、导致生殖器官炎症;维生素E为分娩、泌乳、妊娠等生理过程的必需品,同时影响前列腺素的形成。日粮中青料不足,将导致发情失常、排卵减少、流产增加等影响。由此,日粮应增加青料的饲喂量。特别是怀孕初期、后期及哺乳期,都应酌情增加青料的喂养量。而到怀孕中期、空怀期、哺乳后期等,酌情增加粗料喂养量,适量增加精料补给。
2.1.3早期适时断奶
正常饲喂情况下,断奶安排在仔猪3~5周龄最有利,能有效提升母猪繁殖率和产仔数,增加经济效益。断奶过早的话,虽然缩短繁殖周期,理论上提升产仔数。但是,产仔质量较差,成活率较低,死亡率较高。通常情况下,产仔后3周左右,通过赶母留仔的方法,一般1周左右,即可刺激母猪发情、配种。
2.1.4药物催情诱情
药物催情诱情,同样为提升母猪年产胎数的良法。可尝试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用量5ml/次,皮下注射。或,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肌肉注射,100单位/次。经药物注射后,1周即可发情。
2.2提升母猪胎产仔数
2.2.1严格控制繁殖群母猪的年龄及胎次
母猪年龄、胎次对繁殖率影响较大。一般来讲,母猪第l胎产仔较少,第2胎开始增多,3~8胎繁殖率最高,10胎以后繁殖率开始下降。因此要制定严格的选育及留种计划,每年按20%~25%比例更新母猪群,及时淘汰老龄母猪.适时补充后备母猪。确保繁殖群母猪合理的年龄、胎次结构,才能有效提高繁殖率。
2.2.2及时配种、合理配种
把握初配年龄和体重。地方猪种性成熟较早,一般可在7月龄,体重50 kg左右时配种:国内杂种猪可在8月龄,体重90kg左右时配种;引入猪种8月龄,体重100kg左右时配种。如果配种过早,则受胎率低、产仔数少,且会影响母猪的自身生长发育和种用年限;如果配种过晚.则会增加育成期费用,甚至影响性功能。
2.2.3加强母猪饲养管理
母猪怀孕前期,增加母猪胚胎存活数。在配种后,每间隔1周注射1次黄体酮,用量2ml/次,经5~6次连续注射,保胎效果较好。同时,注意增加光照时间。
怀孕后的母猪,头3周对热较敏感。尤其第1周,持续在32℃~39℃下生活24h,胚胎死亡率将飙升。所以,头3周应注意控制好温度,严格控制在28℃以下。夏季怀孕,应注意降温。一般情况下,怀孕母猪的胚胎有3次死亡高峰。第1次,13~18d,开始植入子宫,胚胎长势迅猛,营养跟不上,将增加胚胎死亡率。第2次,怀孕21d。此时为胚胎器官长成阶段,胚胎于胎盘中吸收发育必需的营养物质,将加重机体损失。第3次,怀孕后60~70d,胎盘停止生长,胎畜发育迅速。此时,营养补给跟不上,将加重病死率。妊娠期母猪,建议一猪一圈,避免机械流产,防治相互咬架。
2.2.4配种前后做好防疫
母猪配种前,仔猪断奶后,及时接种防疫疫苗。比如:猪瘟、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等疫苗,都应接种到位。避免母猪怀孕后期染病,增加死胎率和畸形胎数。
2.3提升仔猪成活率
2.3.1吃好初乳,适量补料
仔猪早吃初乳,增强仔猪抗病能力。早期,训练哺乳,人工固定乳头。通常情况下,弱小的仔猪,安排在第一对乳头。待7日龄时,建议诱食补料,锻炼仔猪肠胃功能,促进消化系统发育。
2.3.2减少应激,做好准备
注意保暖防寒,严格消毒管理,坚持全进全出。仔猪理想的生长环境:1~3日龄为30℃~32℃;4~7日龄为28℃~30℃;15~30日龄为22℃~25℃;2~3月龄为19℃~22℃。仔猪断奶后,赶母留仔,继续原圈培育,防治环境的变化带来不良应激。注意清洁圈舍,改善舍内通风,控制饲养密度,防控各种应激因素。此外,仔猪断奶后1周,不要轻易更改饲料。
2.3.3加强防疫,避免腹泻
仔猪白痢、传染性肠胃炎、仔猪副伤寒等,都应作为重点防病对象,采取相应的防病措施。仔猪腹泻的防治,可于出生后1周,母猪日粮中适量加抗菌类药物,比如:硫酸链霉素、诺氟沙星等等,防病效果较好。10~20日龄仔猪,口服用上述粉剂,防腹泻效果较理想。
2.3.4防止贫血,补喂矿物质
铁是仔猪出生后快速发育及维持自体代谢与生理作用所必需的重要元素。铁是多数代谢物质的组成成分.也是血红蛋白、肌红蛋白、转铁蛋白、乳铁蛋白等蛋白体的组成成分。仔猪贫血的根本原因是仔猪机体内缺乏铁而又从外界摄入极少。远远不能满足仔猪生长发育对铁的需要量,有的生后3~4日龄就会将体内储铁量消耗完。因此,出生10d应肌注铁制剂200mg/头。或出生后3 d内补喂铁铜溶液,用硫酸亚铁2.5 g、硫酸铜1 g,溶于1 000 ml水中,用滴管于仔猪哺乳时滴在母猪乳头上使仔猪吸入。
参考文献
[1] 李开敏,马俊健,龙明刚.浅谈提高母猪繁殖率的措施[J].养殖与饲料,2008,(9):32-33.
[2] 韦昌贵.提高外二元母猪繁殖率的措施[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5,(2):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