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与古琴文化——易学文化与古琴文化二者关系试论

2016-02-03 18:54李俊国
殷都学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殷商国乐文王

李俊国

(中国文字博物馆,河南 安阳 455000)



周易与古琴文化
——易学文化与古琴文化二者关系试论

李俊国

(中国文字博物馆,河南 安阳 455000)

周易与古琴文化有着共同的血脉和文化源头,七弦古琴始于羑里,是羑里文化的历史缩影;文王对古琴进行了改造,并成为其情感寄托与追思;易经原理促进了古琴文化的发展,两者相互影响,天作地合。

周易;古琴文化;羑里;文王

众所周知,周易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因此易学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广泛而巨大。易学作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髓,作为自然科学和社会人类学的重要理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思想的进步有着极其重要作用,对中华民族文化影响的广泛性、深刻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作为国乐文化的典型代表,古琴由于它的历史渊源和艺术表现越来越被国人所追崇、所学习、所推广。古琴与周易二者有着共同的血脉与文化源头。借此机会,我想就羑里地域文化与古琴文化的关系、文王与古琴文化的关系、易经文化与古琴文化的关系三个层面作一初步探讨。

一、羑里区域特点与古琴文化的关系

古琴在3000多年前就已被羑里地区的商王朝所使用。因此,从地域来看,古琴对中原地区的影响由来已久。据史料记载,古琴最初只有五弦,周文王囚禁于羑里期间,常以古琴为伴,对古琴形制甚为了解。为使琴的音色更加丰富动听,遂对古琴的形制做了完善,由五弦改为七弦,至今以“七弦琴”为用,并在中原地区广为流传。这充分说明了大约在3000年前商朝末期,古琴已作为当时王室的一种重要乐器。羑里地处广褒平原,河湖遍布,物产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比较富有,精神文化的追求较高。由于距殷商都城数十里,羑里受殷商都城的影响至深,可以说羑里文化沉浸于殷商都城文化之中,羑里文化集中反应了殷商文化的典型特征。音乐的享用由殷商都城的宫廷文化影响至民间,羑里地区因而成为古琴文化的传播地和演绎地。至今汤阴羑里的许多民间传说将文王拘而演易与古琴五弦增七弦联系到一起,也充分说明了殷商古城与羑里地域文化的关系,说明了羑里与文王及其古琴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古琴与羑里有着必然的联系,与中原文化有着必然联系。古琴作为民族国乐的典型代表对文化艺术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七弦古琴始于羑里,成于羑里。由此可见,羑里对古琴文化的影响是及其深刻重要的,古琴文化作为羑里历史文化的缩影而独具辉煌。

二、文王与古琴文化的关系

古琴作为国乐的典型代表,被殷商时期的贵族统治阶层和社会广泛接纳。文王对古琴十分爱好,喜欢弹奏和演绎。古琴因形制和音效的特殊性,被当时的贵族和社会作为一种不可多得的精神文化享受。不难看出,古琴的音色、音域、音响效果所形成的悠远、空灵、自然之音,可以代表古代先人那种对自然的崇拜、对天地宇宙的感悟和听者自身的一种语言表达。古琴音色也正是由于它的平易玄妙,其生命力传播千古而至今。文王与古琴的关系十分亲密,即便在羑里被拘禁期间,古琴也伴随其身。从周文王对古琴的影响来看,正因为文王把古琴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和情感宣泄的一种载体,因而对古琴倍加珍爱。古琴的形制文王再熟悉不过,由于使用的长期性、演绎的深入性、追求的高妙性、寄托的深远性,文王将他的生命情感和精神理念寄托于古琴之身,古琴上的岳山与琴弦就像文王胸中的高山流水,寄托了他对心爱的长子伯邑考的追思与怀念。伯邑考是因救父被作为人质受害,以至于文王将当时古琴形制的五弦改为六弦,之后为了伐纣激励士气增加一弦,成为现在七弦琴。可见古琴集中代表和体现了文王的情感,从文王将五弦琴改为七弦琴的历史故事和传说,不难看出,周王对古琴寄情至深,视琴为自己的生命和情感追思。

三、易经与古琴文化的关系

易经与古琴二者的关系是互为影响的。相传,当年伏羲在西山桐林中见一凤一凰栖于梧桐树上。凤凰通天应地,协五音,合九德,非梧桐不栖,非竹不食,非醴泉不饮。羲皇便料定梧桐是神灵之木,决意制成乐器。他命人将梧桐截成三段,扣上段,其音太清;扣下端,其音太浊;唯中段清浊相济。伏羲便将梧桐中段浸于水中,历72昼夜,才将桐木取出。当年羲皇手制之琴,长3尺6寸5分,上合周天365度,后宽4寸,前宽8寸,下应4时8节之数。然后按阴阳两仪定下高度,按金木水火土五行置宫商角徵羽五音。周文王时又增加了文武二音,七弦琴的形制、形状至此定型,3000多年来传承至今。易经原理中的太极生两仪,定下了古琴的音高标准,由此促进了中国古典音乐中音律理论的发展,历史传说中古琴与易经的相互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从中华民族文化的大道而言,古琴的形、制、能、用与中华文化推崇的精、气、神有着必然的联系。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与古琴文化的“琴人合一”是一致的,二者的审美标准与追求理念是趋同道合的。古琴最初的五弦内含“易经”的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宫、商、角、徵、羽。古琴深沉的五音与易经的阴阳辩证学说同样是一脉相承的。古琴的演奏不借用任何辅助,纯正的双手于甲肉间的剔、勾、挑、拨、抹等指法发出不同的音响。古琴用它绝妙的自然之法演奏,将天地合一、万物归一、人情合一、琴意合一。古琴对易学的影响主要对易学的产生和易学所包含自然万象的诠释,因为易学无所不包,而琴音无所不能。易学作为国学之首,古琴作为国乐之源,二者的结合是天地之作,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至今的又一力证。

综上所述,易学文化对古琴传播的作用及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是深刻的。应被我们记忆和推崇,就民族文化的传承性而言,国学与国乐能在易学之源的羑里产生和发展具有深刻的研究意义。

安阳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所在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周易的发源地,易学不但对民族历史文化、对人类思想史有着积极重要的影响,同时对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古琴的来世今生与易学文化的影响作用是交织共融结合在一起的,古琴国乐文化与国学易经文化二者的相伴之旅被国人与世人弘扬光大。

当今国学易经文化的影响广大于天下,作用于人类的进步与思想创新发展。古琴文化艺术学习研究风靡国内,同样也焕发出了无限的生命力。我们在学习探究易学文化的同时将古琴文化融于其中,这也正是我们学习国学知识,实践国学之理,丰富国学内涵,弘扬国学精神的目的所在。

[责任编辑:郭昱]

2016-05-10

李俊国,男,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G112

A

1001-0238(2016)03-0118-02

猜你喜欢
殷商国乐文王
诗韵二胡,国乐传承
殷商编铙的类型学与双音性能研究
殷商遗址大搜寻
为文王发愁
殷商鸮形器及鸮形纹饰探析
“国乐改进社”的历史回顾
双语话中国历史名人:姜子牙
殷商古城青铜器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海磁悬浮列车:贴地飞行的火车
魏文王还是魏文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