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丹纳的《艺术哲学》

2016-02-03 22:51张玉红山西师范大学山西临汾041004
黄河之声 2016年10期
关键词:种族艺术作品哲学

张玉红(山西师范大学,山西 临汾 041004)

有感于丹纳的《艺术哲学》

张玉红
(山西师范大学,山西 临汾 041004)

本文通过对丹纳的《艺术哲学》书中所论述的环境、时代、种族三要素对艺术的影响的分析以及作者对艺术批评的分析,得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丹纳的观点除了忽落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影响,也忽略了作为人的主观能动性对艺术的影响。

艺术哲学;种族;环境;时代

《艺术哲学》是由19世纪法国的思想家、文艺评论家丹纳的代表作,本书最初是丹纳授课时讲义,后经过整理,出版成册。正式出版的《艺术哲学》共分为五编,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编到第四编,从艺术理论的角度来阐释作者的观点;第二部分是第五编属于作者的对艺术的理想的评论。全书从正面反映了丹纳深受实证主义和达尔文进化论以及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孟德斯鸠和斯达尔夫人、黑格尔的观念演化论影响,例如书中在举例时均是从实际出发,从唯物主义角度出发,从实例中寻找规律,总结规律,理性色彩鲜明。

在《艺术哲学》中,丹纳分析和列举了意大利时期的绘画特征,意大利绘画之所以一流所需要的条件,证明这些绘画的产生和环境离不开;尼德兰时期的绘画的和拉丁民族绘画的不同,受种族、自然环境的影响;希腊的雕塑受时代、种族、制度和环境的影响。都说明了一个道理,艺术作品的产生受种族、时代、环境的影响。种族、环境、时代也是艺术品产生的缘由和规律。

丹纳所指的种族要受着环境的影响,温和宜人的环境中成长的种族,要比别的民族发展的更快、更和谐,没有严寒让人迟钝,没有酷热让人消沉和懒惰。不会陷入野蛮的粗暴。例如希腊的独特的温和的气候和海岸线的延长,造就希腊民族的聪明才智,可以胜任任何一项脑力活动。

在环境上,丹纳所指的环境除了自然环境还包括风俗习惯和时代精神这些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影响和时代精神以及风俗情况对艺术家的影响相辅相成,从而引起文学艺术的变化和发展。正如丹纳所言,艺术与环境从始至终相互契合。伟大艺术的产生必然与伟大环境的产生同步,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艺术质量的好坏。

在时代上,丹纳所谓的时代,内容较为广泛,包括精神文化、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状况等,这些因素影响当时的时代精神和风俗习惯,形成一个时代独有的“精神的气候”。在时代上,丹纳列举了古希腊时期的艺术和现代人的艺术的不同,古希腊人的简单的生活和简单的制度以及简单的社会风气,最终造就了古希腊人拥有的平衡而简单的心灵,所以也使得古希腊的艺术简单和趋向尽善尽美,没有任何的杂念,艺术只为艺术创作。与此相反的是现代社会造就的人的贪婪的心灵、灵魂的无处安置、激动而痛苦的悲观厌世造就的艺术复杂而又找不到任何的价值。

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在丹纳的笔下并不是独立分开,而是相互影响。例如尽管拉丁民族和日耳曼民族的艺术差异颇大,除了种族的原因,还和两个民族的生存环境有关。尼德兰绘画的差异性除了环境的影响,也和时代、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总而言之在种族、环境、时代三个因素中,种族因素是内部根源,环境是外部压力,时代则是后天的推动力量,正是这三者的相互作用,影响和制约着包括艺术作品的精神文化的发展及其走向。

除了分析艺术作品产生的规律,丹纳也分析了艺术作品的理想。这种理想表现为,突出艺术品的特征,特征要体现艺术品的价值,接近艺术品的目的,体现艺术品的显著特征。为此,丹纳提出了衡量艺术作品的三个尺度,分别是特征的重要程度,特征的有益程度,特征的效果的集中程度。

什么是艺术作品的重要程度?体现为艺术作品的深刻的,内在的,先天的,基本的特征。也体现为艺术作品特征的重要次序上,接近本质的地方上。什么是特征的有益程度?即艺术作品的道德教育作用。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效果的集中程度?即艺术作品各方面的元素通力合作去表现特征的程度。因为只有把元素所有的效果集中的时候,特征的形象才格外显著。对于文学作品来说,效果的集中主要表现在人物、情节、风格三者之间要保持平衡、和谐配置。

总之,以上两方面是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所论述的主要论题。丹纳一方面是从内部因素论述,一方面是从外部因素论述。内外部结合,产生了艺术作品。但丹纳的《艺术哲学》依据笔者观点,丹纳似乎只重视外在因素对艺术的重要因素,而忽视了人,人作为主体对艺术的能动作用,这也和丹纳深受实证主义和达尔文进化论以及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孟德斯鸠和斯达尔夫人、黑格尔的观念演化论影响有关,但毕竟艺术之为艺术,离不开人的因素,离不开人作为主体的实践作用,倘若只能从进化论和实证主义去分析,艺术的多样性也就没有了价值,只是一种公式。这里又涉及了笔者所学的学科—民族音乐学,作为一门学科,其最初的名称比较音乐学,也深受达尔文进化论和实证主义的影响,但这样的文化背景造就的音乐的研究,往往会陷入一种文化中心主义,所以学科后来又转向文化相对主义的研究,研究作为不同的文化的音乐研究,所有的音乐的存在都具有等同的意义,音乐没有贵贱之分。这样学科的发展走向文化的多元性,研究音乐才具有了丰富多彩性。但这些,都离不开对人的研究,没有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怎样的环境、种族、时代也造就不了伟大的艺术。艺术生产理论也告诉我们,艺术作为审美主客体关系的最高形式,一方面艺术是对客观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作家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

艺术,尤其是中国的艺术,十分重视意境,讲究天人合一,讲究气,提倡艺术描写和表现宇宙天地万物生生不息、元气流动的韵律与和谐。重视人的主体性,心为物之君,讲究中和之美。中国的艺术一方面强调情感,另一方面又强调感染教化。所以艺术也只适用于一般的西方式的艺术原理,依据笔者的观点,艺术,作为一门形而上学的学科,本身便是缥缈无定,没有框架结构的形式,是不能用科学的实证主义,概括所有的艺术。比如从音乐史的分析上,中世纪的音乐艺术虽然体现为教堂音乐的对上帝的无限虔诚上,却依然阻挡不了骑士音乐的风头正旺;古典主义音乐虽然板正,却依然阻挡不了它的浪漫主义的激情四射。艺术作品的产生过程,颇为复杂,不像是流水线的工艺品,只需要一个模型,便诞生千万。艺术产品的创作过程,艺术产品的生成过程,艺术产品的受众过程,都不是科学实证主义能够简单概括,不是公式化的结果。

[1]丹纳 著,傅雷 译.艺术哲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种族艺术作品哲学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说起1776年那些事,就不能不提种族和蓄奴问题 精读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菱的哲学
论埃里森文化批评中的种族政治观
找出调皮鬼
跟踪导练(一)3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