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钢琴教学中的节奏教学

2016-02-03 18:54
黄河之声 2016年8期
关键词:三连音拍子弹奏

刘 超

(紫庄中心小学,江苏 徐州 221000)

浅谈幼儿钢琴教学中的节奏教学

刘 超

(紫庄中心小学,江苏 徐州 221000)

在当今的中国,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的水平提高,艺术教育的普及,幼儿学习钢琴现象已是社会上艺术教育的一种热潮。学生、家长、老师的积极性普遍增加。面临着这种幼儿学习钢琴热,教师应当对幼儿钢琴教学进行深入的学习研究并且广泛地交流。然而,目前的幼儿钢琴教学中,大部分的教师在教幼儿弹琴时,只是一味地强调指法,手型,音高与节奏弹奏地正确与否等。笔者认为,儿童具备一定的音乐基本素对学钢琴之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钢琴的节奏教学。

钢琴;节奏;节拍;三连音;体态律动

钢琴被人们称为乐器之王。仅仅88个琴键就能流入出音乐的旋律美及音乐的灵魂。音乐可以没有音高,但不可缺少节奏。首先要弄清楚节奏和节拍的区别。何为节拍?音乐的基本强弱是靠节拍体现的,按照一定次序作周期性循环的强拍与弱拍的序列,叫做“节拍”。何为节奏?在音乐中,音的长短,强弱的组织形态,叫做“节奏”。节奏在音乐中,是音乐进行的时间的组织者,是音乐的骨架。音高固然重要,但它只有和节奏结合起来才能塑造音乐形象,表达感情。假使离开了节拍与节奏,它便失去了生命力。虽然节奏和音高可以组成音乐,但是节奏具有独立性。以下就对幼儿钢琴教学中的节奏教学进行探讨。

一、幼儿可以通过语感来体验自然节奏

德国儿童音乐教育学家奥尔夫把节奏作为儿童学习音乐的基础。他主张从语言入手来组织幼儿的节奏活动,培养节奏感。因此音乐的节奏和语言的节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日常生活中幼儿所称呼的“爸爸”“妈妈”一些两个字的强弱关系,就与音乐中的两个八分音符的强弱节奏一致。

通常我们了解的节拍有二四拍、三四拍,节奏有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附点四分音符等。虽然有些节奏型对幼儿来说存在难度,但是他们可以幼通过熟悉的人名这一方式来学习节奏,尤其是在学习附点音符,切分,以及三连音时起到很大的帮助。

幼儿除了利用人名的方式学习节奏外,教师还应该让幼儿了解、掌握节奏的含义以及强弱规律。节奏有两层含义,第一指音的长短,第二指音的强弱。例如:二四拍,含义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两拍;强弱规律是第一拍为强拍,第二拍为弱拍。在演奏时以强-弱进行,每小节都如此。又如:三四拍,含义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三拍。强弱规律是第一拍为强拍,第二、三拍均为弱拍。在演奏时以强-弱-弱规律进行,每小节都如此。(以上所说的强弱对比要在f与p之间,不可以出现极端的现象)。在读这些人名的时候就应当按照上述所讲的强弱对比来朗读,培养孩子的最初的节奏感,从而延伸到钢琴演奏中去。

在弹奏时每小节都必须按照以上的强弱对比弹奏。然而一些幼儿在练琴时经常不分强弱,随着自己的性子弹奏,把一些音乐作品本身的风格给抹杀掉了,只是一味的将音符弹了出来,却忽视了节奏,没有领会到音乐的内涵。圆舞曲大多是三四拍的节奏,通常为咚哒哒,即强-弱-弱,有一种起伏转动的感觉,可是有一些幼儿弹奏时没有强弱对比,从头到尾都是咚咚咚,没有了圆舞曲的起伏感、摇曳感,相反有一些幼儿在弹奏时将强弱对比做得过于极端(超出了f与p之间的范围),那么也会失去圆舞曲所应有的节奏感。幼儿在弹一首乐曲前,教师要培养幼儿先学五线谱,从左到右看清谱子,首先是谱号(这是高音谱号,低音谱号还是中音谱号等等);其次是调号(这是首什么调的乐曲);再次是拍号(这首乐曲每拍的强弱对比怎样);最后是音符,还有各种音乐记号。这样每次弹奏前教师指出这些要点让幼儿领会到重要性,培养良好的习惯。如果所有音乐作品在弹奏时只是把音符弹奏出来,没有拍感,强弱的对比,那也就分不出来哪首是二拍子,哪首是三拍子,哪首是四拍子了。

其次是切分音。在一般情况下,一定节拍的小节中,单位拍的强弱位置是固定的。假如把单位拍加以细分,其内部的强弱位置也是固定的。然而,为了表现音乐的需要,有时会局部地打破固有的规律,改变原来的强弱位置。一个音由弱拍(或拍中的弱部位)延至次一强拍(或拍中的强部位),使原来的强弱位置颠倒,这个音就叫做“切分音”。然而在弹奏切分节奏时,切分音为重音,其时值往往较它前面的强位音要长。朗读人名在切分节奏的情况下时,应把切分音时值拖长,并且要重读。运用到弹奏中亦如此。

然后是切分音后节奏的还原。即切分节奏后一小节第一拍为重音。如:(>弹奏时为重音,强拍。)一般幼儿弹奏切分节奏后会忘了原节奏的强弱对比,因此教师在指导幼儿弹琴时一定要有意识的提醒幼儿注意这一点。

再次是连音符,这里就用三连音来举例说明。用3个等长的音值代替2个由基本划分得来的音值叫做“三连音”。在通常的一些名词中朗读出来就有三连音节奏的,如:电灯泡,泡泡糖等。其第一拍为强拍,第二第三拍为弱拍,即强-弱-弱。让幼儿朗读这些名词,指出强弱对比及节奏的三等份的控制,培养他们对三连音的理解,然后再运用到弹奏中去。

最后是弱起小节。在弱起小节后的所有小节按该曲子拍子的强弱规律弹奏。这些看似很复杂的音乐理论知识,其实不难,只要教师通过一些简单的语言对幼儿加以练习,才能培养幼儿对节奏的认识、理解以及掌握,节奏就在日常言语之中。

二、通过体态律动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体态律动是瑞士音乐家及教育家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体系中最著名、影响最大的组成部分。利用人的肢体动作对音乐做出反应。教师在节奏训练时要遵循渐进,由易到难,由慢至快,由简单到复杂的进行练习。如用一些简单的拍子进行练习,(如:2/4、3/4、4/4等)。教师应先示范,速度要稍慢,拍手的声音要体现拍子中的强弱对比。然后由幼儿来模仿。接着教师可以在强拍时拍手,弱拍时拍击身体的其他部位,形成音量的强弱对比。在节奏训练中,教师应该先示范,幼儿再模仿;也可以教师和幼儿一起做练习。在遵循一定的基本音乐理论知识下,幼儿有创意时教师应当配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训练节奏练习要具有趣味性,知识性和灵活性这对钢琴弹奏有直接的影响。

三、培养幼儿认知节奏的能力可以通过学习乐谱中节奏的读法来完成

钢琴乐谱是作曲家们表现音乐的一种载体。学琴的幼儿要对音符和节奏的关系准确掌握。在节奏练习中有一定的认识时,教师必须进一步教会幼儿怎样将乐谱中的节奏音型正确的朗读出来,这对幼儿识谱有很大的帮助。幼儿学琴的初级阶段,在学习新的乐谱之前,一定要坚持划拍读节奏。尤其要注意两点:(1)幼儿在学琴的过程中,读节奏的速度不要过快。(2)幼儿在读节奏时必须从声音和语调按照节拍的强弱对比明显来读上,在钢琴上弹奏时,也应该如此。除此以外,幼儿可以很夸张地节奏,更真实地感受节奏的强弱,从而运用到弹奏中去。在这个节奏训练环节中,节拍器可作练习中的辅助工具,但是决不能单纯的依赖节拍器。音乐节奏的训练,最终是培养幼儿的内心对节奏的感觉,对节奏的感性认识,这才是表现音乐的重要基础。

四、结语

在幼儿钢琴教学中的节奏教学,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运用科学有序的方法,循序渐进地进行节奏练习,在练习中教师应该注意方法具有趣味性,从而激发幼儿对学习钢琴的兴趣,使幼儿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钢琴。其节奏教学能使幼儿在学琴一开始就能走上正确的音乐表现之路,以及对节奏的正确认识和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培养幼儿获得充分的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能力,从而产生深远的影响。

猜你喜欢
三连音拍子弹奏
妈妈的竹拍子
弹奏四步曲,抒写真感受——怎样写好读后感
如何弹奏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赋格
钢琴曲《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演奏分析
论“三连音”节奏型在朱良镇艺术歌曲创作中的运用特点*
论桑弗(SHUFFLE)节奏的训练
一本可以用钢琴弹奏的中国民歌——鲍蕙荞序
三拍子与三连音的联系与区别
光明正大
对羽毛球爱好者球拍选择及拉线磅数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