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卉(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西 临汾 044100)
浅析声乐舞台演出心理的优化
李雪卉
(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西临汾044100)
【摘要】歌唱艺术是人类发展至今的精神产物,复杂的心理活动从始至终都通过演唱技巧和舞台表演伴随着歌唱者,所以正确的心理调控方法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更好地使歌唱者提高演唱水平,同时也强有力地保证了演唱者在表演时对作品的完整呈现。本文通过分析声乐学习和舞台实践中的许多心理现象,介绍了影响唱歌心理的各种主客观因素,总结出了一些有助于克服声乐学习和演唱过程中不良心理的方法,从而使演唱者能更好地发挥出自身的水平。
【关键词】声乐舞台演出;声乐学习;舞台实践
相信学音乐的同学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许多学生在琴房练习或上课的时候都唱的很好,但是一到舞台上考试或者演出就像完全换了个人,本来准备的歌曲应该是万无一失,但偏因为紧张而坐立不安,手心冒汗,从而导致拐调忘词,气息上浮,这些症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怯场”。
心理学上将心理定义为生物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应,并直接受到喜怒哀乐等情绪的影响。歌唱心理是心理现象的一种,反映了人在唱歌时的心理活动。在唱歌的过程中,歌唱心理是歌者演唱动机的源泉,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歌者表演的好坏,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歌唱心理是决定歌者演出是否成功的关键。
人们在上台后的表现,都来源于歌唱心理的状态,歌唱心理状态的好坏跟本人的性格、阅历、思想、技巧等等有很大关系,并通过心理活动而表露于外,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台风”。可以这么说,外在表现、心理活动、心理状态三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外在表现是结果,心理活动是媒介,心理状态是原因。同一个场景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心理状态,所以台风也会有所不同。当一个人的歌唱心理处于一种消极的紧急集合状态时,他的心理活动复杂而凌乱,强烈地影响着歌者的意识,致使歌者出现一系列的不良状况,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紧张”。
造成歌者紧张、影响其歌唱心理的因素可以分成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种。主观因素中,从性格方面说,一般而言,平时性格张扬,喜好展示自己的人上台后所表现出来的紧张状态会远远低于平时性格腼腆,不敢太过于说话的人。从个人阅历来看,舞台经验丰富的人上台后的紧张程度远远低于少于锻炼的人。从思想上讲,一个看重机会,渴望有所突破的人上台后的紧张程度也会远远低于忽视机遇、不愿意上台的人。但不排除一些可能,有的人虽然平时腼腆害羞,不喜欢上台,不会经常在人前表演,但一旦站上舞台后,先天的优秀资质和后天的刻苦揣摩所练就的精湛技巧会让他在演出中不会特别紧张。
再有就是,当表演者对所要表演的曲目不是特别熟悉,没有经过更为仔细专业的指导,气息、状态、位置等等一系列的东西不够胸有成竹,临上场了就会产生心理负担,而且越是快轮到自己,心里的紧张程度越是被无限放大,站上台后,所有担心的因素死死占据着表演者的内心思想,从而影响表演者的演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此之后,思想比较积极的人,会总结这次上台后的失误,并吸取教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思想比较消极的人会产生一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从此惧怕上台,越有这样的思想上台后就会越紧张,越紧张就会越失误,越失误就越害怕,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最终使表演者永远告别舞台。
自信心也是影响演出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排除性格等问题,有些同学在台下练习的时候都是思想紧绷,经常觉得自己唱得没有别人好,不敢与同学们交流,怕别人会笑话自己,自卑的心理始终在他心中占上峰,致使在临上台的时候产生担心,怕表演不好、怕被嘲笑等等,有的甚至想要临阵脱逃,完全失去站上舞台的勇气,表演者在这种极度缺乏正常唱歌所应具备的歌唱心理的状况下,大多数都是以失败告终。
另外,个人的价值观也会影响到演出质量。如果表演者在表演时刻意追求得到什么,太急功近利,从而导致思想不集中,心理负担太重,这并不能带来演出的成功,反而会适得其反。
还有,表演欲望、歌唱欲望等等在舞台表演中也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影响演出的客观因素主要包括外在环境及个人生理因素。
首先是外在环境。大部分的时间里,同学们都是在琴房或教室练习,即使是需要表演,基本上也是在临表演的前一天才会在表演场地进行彩排练习。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讲,猛一换新的环境,眼前的视野一下子特别开阔,身旁的灯光、布景、伴奏音响等等这一系列因素,都会对一个初来乍到的表演者产生强大的心理压力,有意无意地都会有紧张的心理,有一些紧张的行为,使表演不够称心如意。
其次就是个人生理因素。学音乐的人都知道,嗓子是声乐者的乐器,嗓子坏了,就相当于一个器乐演奏者没了乐器,但不同的是,器乐演奏者没了乐器可以再买,但声乐演唱着的嗓子坏了也许就一辈子不能唱歌了。相信任何一个喜欢唱歌的人都不会想去拿自己的事业或者是最喜欢的东西去冒险,可话虽如此,真到了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有些不注意,比如说有的人就喜欢吃辣椒、有的人就喜欢喝酒、有的人就是改不掉抽烟的毛病等等,这些都是慢性影响表演者的一些因素。还有就是生病,一些人有这样的情况,平时哪里用的多生病时哪里的症状就会越明显,因感冒发烧等引起嗓子发炎、喉咙肿痛也会影响表演者演出的质量。还有就是处在生理周期、剧烈运动之后、晚上没休息好等等这些因素,也会使嗓子疲惫充血,对演出构成威胁。除了这些,演出中观众的反应,与乐队、舞蹈、灯光等的合作等等也会影响演出者的心理。
综上所述,不管是出于什么理由,一旦上台紧张,就会降低舞台表演的质量,使其大打折扣,即使在底下练得再好,也是功亏一篑。
上文已经陈述了造成舞台上紧张心理的内外因素,当我们了解后就要采取一些有效办法,下面我就介绍一些我个人认为比较有用的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
找一个没人的地方,一个人闭上眼睛,有意识地放松,进行慢速的深呼吸,大脑里不要有任何杂念,坐上三五次就会感觉好一点儿;在上场前,找个地方稍微活动一下,既能减少心里的负担,也可以增加气息的流动性和身体的能量;在周围任意找一个东西,视线死死盯着不要移开,可以琢磨它是什么、可以干什么等等,问题看似很无聊没有任何意义,但却可以无意识地减少内心的急躁;找一本搞笑的书或杂志,或与其他人一起讲讲笑话等,一般而言,幽默的事物能让人的神经放松,心情愉悦,反而会发挥得更自如;有时候在紧张的状态下,食物会使人放松,比如上场前喝一些能量饮料,或盐水、茶水等无糖的东西,可以达到润喉的效果,但切记不能喝太多,喝的太多加上紧张会导致总有想上厕所的感觉。或是吃一些低糖的水果,如苹果、梨,能够刺激唾液产生,保证喉咙的滋润。再就是可以适量地含一些润嗓的含片,既对嗓子好,又可以转移注意力,缓解紧张。
还有,要正确认识自己,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能力,为自己量身打造一套展示自己的方法,将自己的优点最大限度地放大,将自己的缺点尽可能缩小到极致,扬长避短;在此基础上,过人的演唱技巧是必需的。俗话说得好“艺高人胆大”,就是这个道理。即使有再好的心理素质,没有真本事,相信观众们也是不能认可的,一旦观众发出反面的声音,估计有再好的心理素质的人,也会败下阵来。所以,在平时的练习中,一定要多注意专业技能的培养。不仅如此,要想上台不紧张,首先要对歌曲了如指掌,它的歌词、它的旋律、它的感情都要熟悉到不用想,张口就能来的地步。所以之前必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行,为上台后的平稳心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文提过,嗓子对于声乐学生就像乐器对于器乐学生,是我们演奏时的乐器,没有了好的乐器,在舞台上演奏就不会有好的状态。要想在舞台上发挥得更好,好的嗓子是不可缺少的,否则空有一身好技巧干着急使不出来。所以说平时一定要多多注意对嗓子的保养,上台后才能从容不迫。
摆正自己的想法也是很重要的一点。音乐本身是要抒发感情的,不能是单纯的炫技,每个站在舞台上表演的人就是要直接表达出自己对这个作品的理解或是代替作者表达出该作品的意思。当成千上万双眼睛盯着自己时,紧张在所难免,若单纯的炫技,很容易因为紧张而造成失误,所以要明白在舞台上不光要展现技巧,更是要升华成通过技巧展现歌曲的内涵。另一个要摆正的想法就是不要刻意去迎合每个观众的心,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即使再怎么努力也是不可能做到完美的,所以不要在意观众是否会欢呼,最终能得第几名,只要集中注意力大方地展示自己就是了。正确的想法会引导人进入良好的表演状态,提高演出的成功率。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了什么是舞台的紧张心理、造成舞台上心理紧张的各个因素、以及克服紧张心理的方法。知道了要想成为优秀的舞台表演者,就要努力从主客观方面去克服心理上的障碍,不断地从实践中汲取经验教训,完善自己的不足。只有今天如此不厌其烦地求发展,才能换来明天更深刻的艺术境界。
参考文献
[1]赵梅伯.歌唱的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4).
[2]林洪桐.表演艺术教程.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10(2).
[3]余笃刚.声乐语言艺术.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1).
[4]潘乃宪.声乐实用指导.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