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声乐演唱“表、养、象”的训练和提升

2016-02-03 17:11刘丽丹
北方音乐 2016年20期
关键词:演唱者服饰声乐

刘丽丹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文化馆,山东 泰安 271000)

民族声乐演唱“表、养、象”的训练和提升

刘丽丹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文化馆,山东 泰安 271000)

民族声乐是我国特有的声乐艺术形式,在其演唱方面,多数演唱者都将重点放到了“声、情、字、味”方面,而对于表演、素养和形象却少有关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整体演唱质量的提升。鉴于此,本文从“表、养、象”的内涵谈起,就这三个方面的训练和提升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民族声乐演唱;“表、养、象”;训练和提升

一、民族声乐演唱“表、养、象”的含义

民族声乐演唱是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表演艺术,涉及到声音、情感、咬字吐字、韵味、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仪表形象、台风气质等多个方面。具体到“表、养、象”来说,“表”是指表演。当一个演唱者站在舞台上,必须要通过一定的肢体语言来辅助演唱,以获得形神兼备的效果,给观众以深刻的视觉美感。作为一种非声音性的语言,其主要包含身体姿势、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等。“养”是指素养。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卡雷拉斯曾指出:“演唱者拼到最后的不是技术,而是素养”。一首声乐作品的演唱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是却能够全面反映出演唱者的艺术水准,而艺术水准的高低却是由演唱者的综合素养所决定的,表现为一种长期积淀的效果,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质的突破。“象”是指形象。即演唱者在台上给观众的直观印象,包含服饰、台风、气质等,特别是伴随着数字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观众观看声乐演唱更加便捷,视频更加清晰,使得演唱者的舞台形象越来越重要,需要演唱者予以充分的重视,力求给观众留下美好、得体的视觉印象。

二、民族声乐演唱“表、养、象”的训练和提升

(一)“表”的训练和提升

演唱者如果在台上没有任何表情和动作,那么结果肯定是令人尴尬的,会给人以机械和刻板之感。所以良好的表演也是一个优秀演唱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之一。

首先是面部表情。俗话说“喜形于色”,人们的多重情感,都会在面部有所体现,特别是在表现声乐作品情感时,演唱者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都会被观众敏锐的捕捉到,继而影响到他们的欣赏感受。比如《断桥遗梦》,唱到“爱你,想你,找你,喊你”时,表情一定是略带急切的、充满希望的。而唱到“怨你,恨你,怪你,骂你”时,表情一定是带有怨恨而又无可奈何的,由此才能带给观众以情真意切之感。

其次是眼睛。正所谓“一脸之戏在于眼”,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传情达意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和功效。同样要求演唱者根据作品情感的需要进行有选择的运用。比如在演唱《恨是高山愁似海》时,眼睛里要有愤怒。演唱《红梅赞》时,眼中要有坚定。演唱《好运来》时,眼中要有自豪和欢快。巧妙的运用眼睛,不但能够更好的表现作品,还能与观众形成良好的互动,切忌眼神散漫,心不在焉。

最后是肢体。演唱者站在台上之后,要挺胸收腹,放松肩膀,站稳脚跟,先给人以端庄、大方的直观印象。在此基础上,根据作品的风格辅以最得体的动作。比如作品节奏较快,情绪欢快时,可以使用小而快的步法,而作品节奏平稳,情绪舒缓时,则应使用慢而柔的步法。同时,还应该根据作品内容和情感表现需要,选择最为契合的手臂动作,手臂起落动作要明确、干脆,不能拖泥带水,似是而非,力求得体和精准。总之,得体的表演,将会从本质上提升演唱质量,在这方面的训练上,没有可以照搬照抄的范本,需要演唱者不断在演唱实践中进行感悟和思考,使表演和演唱真正有机融为一体,获得相得益彰的完美效果。

(二)“养”的训练和提升

“养”是指修养和素养,这也是当代民族声乐演唱者容易忽视的一个方面。因为声乐演唱并不仅仅是个人演唱技术的展示,而是一个二度创作的过程,需要演唱者在对作品进行还原和复现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表现,并由此获得和观众的共鸣。这就对演唱者的音乐和文化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没有丰厚的修养作为基础,演唱便成为了单纯的技术展示,是难有艺术感染力可言的。所以应该将修养的积累贯穿于声乐学习和演唱的始终。具体来说,首先是音乐修养。声乐是音乐艺术的一个门类,所以要求演唱者具有扎实-和全面的音乐理论知识。和声、复调、作曲等,在求学期间都有相应的课程开设,此处不再赘言。演唱者要根据音乐艺术的不断发展,及时补充和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如音乐心理学、音乐治疗学、嗓音保健等新兴音乐学科,都能给演唱者以及时有效的帮助。而且从当下时代和社会对音乐人才的要求来看,所需要的是复合型音乐人才,既不但要求演唱者有精湛的专业技能,同时又能够在各类音乐活动中游刃有余。比如声乐演唱人才,很有可能要经常从事声乐教育、音乐活动的组织和排练等相关工作,所以音乐知识储备和音乐素养的提升,对于个人发展来说是大有益处的。

其次是文化修养。无论是声乐还是音乐,都是一种文化现象和活动,其本身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其他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对于演唱者来说,其自身的文化修养越丰厚,就越能从更加广博的视角来认识和体验作品,从而获得与众不同的表现效果。比如钢琴演奏家傅聪先生,其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级大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丰厚的文化修养。在父亲傅雷先生的引导下,傅聪自幼学习中国古典文化,喜欢将中西两种文化进行比较和融合。比如他将莫扎特比作中国的庄子,将肖邦比作南唐后主李煜,这种视角和切入点,自然获得了创新的演奏效果。所以演唱者应该努力提升个人的文化修养,特别是科班出身的演唱者,因自幼学习声乐,在文化知识的学习方面本身就存有欠缺,更需要迎头赶上,成为一个具有广博的知识视野和丰厚的文化修养的演唱者。

(三)“象”的训练和提升

有的演唱者认为,一个人的身高、相貌等是天生的,似乎没有可以提升的空间。其实不然,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是仪表形象。演唱者精心的化妆、适宜的发型设计等,是对作品和观众的一种尊重,体现着一个演唱者的职业精神。特别是服饰,更能够体现出一个演唱者的内在修养和品味格调,同时也和作品形成良好的呼应。比如在演唱情绪活泼欢快、节奏感强的作品时,应该选择简洁的服饰;在演唱歌颂类作品时,则应该选择大方庄重的服饰。而演唱一些少数民族歌曲时,则可以身着这些民族的特色服饰。比如宋祖英在2006年美国演唱会上,整个演唱的四个阶段,分别选择了不同的演出服。演唱《茉莉花》时,身着洁白的长裙,与茉莉花的色彩和韵味相一致。演唱《蝶恋花·答李淑一》时,则换上了一款带有牡丹花图案的黑色长袍,尽显东方女性的柔美和风姿。而在演唱《龙船调》这首民族特色极为鲜明的歌曲时,则换上了银光闪闪的苗族服饰。整个演唱会的服饰设计与作品是有机融合的,同时也有效避免了观众的审美疲劳。

其次是台风气质。如果说仪表形象属于静态塑造的话,那么台风气质则属于动态塑造。其不但能够表现出演唱者的精、气、神,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静态形象的不足。对此一方面要对表演学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知道怎样的举止是大方得体的,什么样的舞台表样是美的,可以和观众进行哪些方面的互动等。另一方面则要努力保持积极的歌唱状态。很多演唱者出于紧张、疲劳等原因,有可能会在台上提不起精神,对此要予以彻底的克服,坚决不能把懒散、疲惫的状态带到舞台上,而是全身心投入到作品中中来。比如演唱到“春联写满吉祥,酒杯盛满富裕”时,一定是温情、美满的;演唱到“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时,一定是坚定豪迈的。如果连演唱着自己都不投入,是一种应付的状态,自然也不可能调动起观众的情绪,而观众情绪低落,也会对表演者产生负面影响,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的状态中。所以演唱者要始终保持积极的歌唱状态,充分做好身体和心理上的准备,全身心的投入到演唱中。

综上所述,近年来,伴随着声乐艺术的整体发展,民族声乐演唱水平也较之以往有了巨大的提升。很多演唱者已经逐步树立起了一种整体观,即演唱不仅要音色优美、情感真挚、咬字吐字清晰以及有味道,更需要以得体的服饰、落落大方的表演,给观众以多重美感享受,体现出当代声乐演唱者丰厚的艺术素养,才能称得上是全面、高质量的声乐演唱。本文也正是本着这一观点,对之前容易忽视的“表、养、象”三个方面的训练和提升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为当代民族声乐演唱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1]殷子晴.艺术实践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J].音乐生活,2016,(08).

[2]鞠銮升.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基本问题分析[J].戏剧之家,2016,(19).

[3]程烨.略论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与个性体现[J].黄河之声,2015,(18).

猜你喜欢
演唱者服饰声乐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声乐演唱中乐感的有效培养研究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钢琴伴奏在与演唱者合作中的协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