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新(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27)
项目管理偏差分析法的应用
张振新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27)
项目成本和进度绩效是衡量项目进展的重要指标。偏差分析法被认为是一种系统管理规范,在项目成本和进度上进行权衡控制,协调管理,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达到项目管理的预期目标。文章结合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一期项目的实施,运用偏差分析法对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产生偏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纠正偏差措施,以此提高项目成本和进度管理水平。同时提出偏差分析方法在使用方面的见解和思考,探寻管理的最佳效果。
项目管理;进度控制;成本控制;偏差分析
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项目一期工程建设任务包括:2个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泊位总长度为600 m)、1个10万吨级油码头(泊位长度为310 m)、1个工作船泊位(泊位长度为105 m)、总长1 200 m进港航道(底标高-17 m,底宽为210~326 m)、西防波堤长988 m、东防波堤长312 m、进港护岸长2 078 m,道路和堆场42万m2以及其他附属港口设施。
工程于2007年11月10日开工,2011年2 月10日竣工。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承包单位不断推进工程创新及新技术应用,不断提升项目工程管理水平,项目质量优良,被评为2014年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境外工程);项目进度控制得力,建设工程按计划如期完工;工程造价管理到位,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偏差分析法被认为是一种系统管理规范,在工程实施阶段,承建方首先需要按工程计划确定项目成本和进度计划值,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以项目成本和进度的实际发生值与计划值进行动态比较,获取偏差,进而分析查找产生偏差的原因,探寻减少偏差的有效控制措施,最终,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措施,以达到对进度、质量、成本控制的目的[1-6]。
本项目通过对实际完成和计划完成的费用及进度参数偏差对比分析,在一段时间内,项目实际费用超出预算费用。经过详细总结分析主要原因如下:
1)项目建设期间正值工程所在国国内政局动荡时期,该国的反政府组织给国家带来诸多不安全因素,项目安全保险、安全保卫投入增多。
2)项目所在地属于亚热带气候,降雨频繁,降雨量比较大,影响项目的整体施工组织,造成施工效率低下。
3)因其独特的孤岛地理位置,使得解决施工中用于混凝土的淡水、骨料、砂石来源成为一大难题,单凭从当地采购加大了施工成本。
4)项目所在国经济欠发达,而该工程地处贫困区,物资匮乏,机械设备资源不足,全部物资靠离现场近400 km的北端首都港口进行供应和起运,且货运道路崎岖狭窄,给物资运输和供应带来极大不便,增加物资采购运输成本。
5)项目所在地区较落后,当地劳工人员技术水平和能力较低下,影响施工效率。
6)由于设计变更等方面原因,计划炸礁、清礁工程量比合同量增加约60万m3,基坑开挖土方量也比计划增加了上百万m3,南围堰出现不可预见的胶结砂层,北围堰出现地质条件以外的流塑态淤泥层,施工额外工程量大幅增加。
对偏差原因进行分析的主要目的就是采取有针对性的纠偏措施,从而实现费用和进度的事前主动控制和动态控制。针对本项目,项目承包方在成本和进度方面分别采取了极为有效的控制措施,为项目成本目标和进度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收到很好的效果。
4.1从人力管理上
海外项目参与的人员数目众多,人员成本相对较高,故在人员组织上需要有更高的要求。项目部根据项目特点和工程规模以及岗位需要应征员工,对于角色位置重、素质要求高、技术密集型的岗位“不拘一格选人才”,对于思想素质好、工作经验足、专业技术过硬、业务责任心强的员工更是积极地引导和爱惜,补充成为项目部的骨干力量,达到用人所长,任人为能的目的;在岗位安排时认真执行因事设职、因职选人的原则,使参与项目施工人员经过多层次精心挑选;在员工的管理上实行末位淘汰制,使得项目组织精简,成员干练。其次,根据施工需要和劳动强度安排,制定科学合理的用人计划。最后,因为项目施工所在国人工成本较低,大胆启用当地劳工,通过有效的团队建设和人员管理制度,使得整个团队充分发挥效能,在施工成本和进度上为项目创造了效益。
4.2从物资保障上
把好物资需求关,制定周密的物资组织和供应方案,将项目的物资保障工作落到实处。由于项目施工所在地原材料、施工机械设备及专业技术工人匮乏,在项目前期策划阶段,项目部尽可能早地开始考虑相应工程物资的配置与准备,会同国内公司采购部、机械部、工程部等所有涉及部门,共同对物资的供应落实进行了全面综合的策划,具体到材料性质、材料规格、材料消耗量。各类物资都在工程所在国、国内及第三国采办之间进行成本差异及时间差异比选,寻求最优采购方案。如在示例项目中,需预制大量不同规格的扭王字块构件及现浇码头沉箱,考虑到在施工所在国不具备相应的加工制作条件及其他种种限制,项目部采取在国内采购扭王字块及沉箱模板材料,将切割好的模板半成品发运至现场后再进行焊接、拼装成型。项目部提前策划,采取工艺研究、设计优化、多方案比选策略,对项目实施过程予以足够的预见性,扫除了项目因物质供应不足而影响施工的障碍,大部分材料提前2~3个月采购,部分提前0.5~1 a进行采购,项目部始终占据较大的主动性,不仅从成本上达到节约的效果,也保障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对物资的需求,确保了工程进度。
4.3从设备调遣上
依据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和项目方案,制定项目施工总进度计划,确定施工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合理安排机械设备进场时间。项目部在多方比选后决定委托国内公司采购部进行统一采购,项目部负责做好中间的沟通和协调工作。同时,项目部还对国内公司自有设备资源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尽量考虑能否合理调配使用公司自有设备,例如现场预制场使用的门吊,则是调用了国内闲置的门吊设备,运至现场再进行适当改造后投入使用,为项目节省了采办费用。再比如项目部在施工方案中确定了自主开采石料并生产碎石的生产工艺,碎石机、潜孔钻机等相关大型生产设备的采办尤为关键,项目部综合考虑现场安装调试条件、组织运输条件、后期维护保养条件等因素,编制工艺设备需要量计划,并实时跟踪了解采办进展,确保在工程前期策划阶段将关键生产工艺设备采办工作落实到位,保证了所有施工机械按期投入工程施工的需要,为项目按期完工创造了先决条件。
4.4从技术方案的优化上
项目部尤其重视施工技术方案可行性的论证比选,尽可能提出更加优化的替代方案,以达到对进度、质量、成本控制的目的。例如,在项目原始施工方案中,南围堰内侧航道开挖采取水下爆破开挖的方案,前期钻探资料显示,在南围堰内侧有约700万m3的风化岩石需要爆破开挖,且工程施工任务紧,施工内容繁多,受季候风影响,海上施工的有效天数不足一半。根据现有自然条件,项目参与人员精心策划,确定了项目的干开挖施工方案。干开挖施工方案的确定是项目往前推动的一个突破性进展,陆上岩石爆破的施工造价远低于水下爆破,从质量控制上把原本对地质条件不熟悉的水下施工变为可视性的围堰抽水后干施工,沉箱结构由原来的预制、安装改为直接现场浇筑,有效规避了水下基槽开挖、基床抛石、基床整平、沉箱出运、沉箱安装等风险,而且加快了工程施工进度。
本示例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得益于偏差分析方法的运用,由于控制措施得力,在工程施工计划的实施中基本未出现成本、进度、质量上大的偏差,最终顺利实现了2010年8月15日基坑充水庆典和2010年11月16日靠船两个重大节点工期目标,最终承包商按业主和总包单位的要求安全顺利完成了全部施工任务,取得了政府、业主、设计、集团等各方满意的效果。总结项目的实施,在应用偏差分析方法方面还有很多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
5.1项目计划进度和预算成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项目的计划是基于某一个时间,在某特定的形式和环境下形成的,但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的计划往往会随着环境和条件的改变而产生变化,特别是在计算BCWP/BCWS/ACWP过程中,随着不可控因素及项目条件的不断变化,新的数值与最初始的原始数值也是不一样的,为使偏差分析法在实际值和计划值的比较中更加准确,必须对项目计划值做出动态调整。然而,在改变计划的同时,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对项目进行不间断的跟踪,及时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及时查找计划偏离的原因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5.2成本计划是关键
偏差分析法的核心是成本计划的编制,成本计划是评判成本和进度偏差的标尺,成本计划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偏差评判的准确与否。在实际编制项目成本计划时,除了按测得的单价成本核算出分项工程的成本外,还需要在主要的分项模块中加入适当的预备费用,避免在编制具体计划时不可预见项目的发生,出现某些单位工程或某些工程的工程量有较大出入,使得原始成本测算失实,影响评判结果。此外,要做好成本计划工作,需要全员参与,比如一个部门负责一块计划,或一个专业组负责一个专业计划,实行专业化分工。由于计划可能是不断变化的,成本计划也需要时时跟踪并调整,在成本计划编制中灌输“工作时时有人管,人人有专责,结果有检查,质量有保障”的工作和经营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将项目的风险降到最低、才能更好地为项目创造效益。
5.3注重信息化建设
目前,信息化管理也是我国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最薄弱的领域,我国信息化管理水平还相当落后。本示例工程在进度的动态调整过程中,还不能实现软件自动化操作,偏差分析法的各项数据的处理和跟踪还完全依赖人工手动调整,没有相关的配套软件进行辅助,调整和计算的过程纷繁复杂,因而管控起来比较繁琐,对于参数的求解也不够科学和准确。
作为项目的管理层应该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管理发挥的作用,并重视信息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这就要求项目的决策者和管理人员要对信息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思想上树立“信息化”的观念,通过信息化的运用使整个项目像生物有机体一样,能对环境的变化做出灵活反应,为项目创造更大的价值。
5.4偏差分析方法还需要推广
偏差分析法比传统的单纯成本分析和进度偏差分析更加科学合理,能更好地指导项目的经营和生产。在我国,往往因为其计算过程的复杂性和知识理论的不完善性,偏差分析法还不能被广泛的应用于项目管理上,偏差分析法的推广还不够普及,在国际上一些大的工程公司已经得到深入的应用,在项目管控中,已经成为项目盈利增效的得力方法。因此,我国还需要普遍应用并推广偏差分析法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从而使工程造价和工程进度得到有效的控制。
5.5关注施工质量
偏差分析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中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是项目管理的三大主要目标,它们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而偏差分析法目前只限于成本和进度之间的协调控制,对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不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因此运用偏差分析法进行成本和进度控制时,需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进行,任何忽视质量的项目管理控制都是不可行的。在项目前期策划阶段,应充分做好质量策划工作;在项目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控制,抓住影响工程质量的相关因素和工程质量形成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有效措施,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要求。
5.6注重项目的索赔
影响项目的进度和成本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因设计变更、发包人提供的资料不准确、地质状况变化、不可抗力导致施工条件的改变等,都有可能造成进度的拖后,费用的增加。运用偏差分析法进行偏差判断,当发生偏差时,首先要考虑到是否有索赔的可能性,是否满足工程索赔的条件。工程索赔是承包商的正当权益,也是弥补工程损失的有力手段。在示例工程中,基坑土石方陆上开挖施工于2008年10月25日开工,2010年10月1日完工,受业主变更通知,港池由原来设计的-16.0 m变更为-17.0 m,项目部按照索赔的程序向业主提出索赔,因该项工作处在关键线路上,新增工程量按实计价结算,获得工期延长1个月。另外,北围堰出现的流塑态的淤泥层,与招标时业主提供的工程地质资料不符,据此,项目部也向业主提出了费用和工期索赔,并获得相应的赔偿,为项目创收了效益。
偏差分析法在本项目上的成功运用,让项目的成本和进度管理得到提升和改进,通过偏差分析法来探寻管理的最佳效果。
偏差分析法也能被广泛地应用在如化工、建筑、水电等建筑领域,而且非建筑领域相信也同样适用,正如美国国防部一样,偏差分析法被当作一种系统的管理规范,应用于任何国防系统的工程领域。
为适应新环境下的国际国内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状况,工程项目管理人员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地积累和总结经验,探索符合现代管理科学的方法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走出去”战略的逐步开放,对项目成本和进度的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是必然的。希望本文能为国内已经走出国门或即将走出国门的建筑施工企业提供经验借鉴和管理参考。
[1]任文颖.施工成本控制及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12.
REN Wen-ying.Construction cost control and research on countermeasures[D].Tianjin: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2012.
[2]戚安邦.项目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QI An-bang.Project Management[M].Beijing:Science Press,2007.
[3]王锦.抓好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几个重点[J].陕西建筑,2009(11):79,83.
WANG Jin.Key points in good project management in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J].Shaanxi building,2009(11):79,83.
[4]袁义才,陈军.项目管理手册[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
YUAN Yi-cai,CHEN Jun.Project Management Manual[M].Beijing:CITIC Press,2001.
[5]张龙.挣得值法在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应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3):64-65.
Zhang Long.Application of earned value method in cost control of construction project[J].Inner Mongolia Science T echnology and Economy,2009(13):64-65.
[6]王德海,张晓婉,赵维宁.现代项目管理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WANG De-hai,ZHANG Xiao-wan,ZHAO Wei-ning.Theory and method of modern project management[M].Beijing:China Agriculture Press,1998.
Application of deviation analysis method in project management
ZHANG Zhen-xin
(China Harbour Engineering Co.,Ltd.,Beijing 100027,China)
Project cost and schedule performance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to measure the progress of a project.Deviation analysis method is considered a system management standard for a trade-off control on the project cost and schedule management,coordination and management,and use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method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of project management.This paper,based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hase I of Hambantota Port in Sri Lanka and through deviation analysis method,analyzed the reasons of deviation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and developed appropriate measures to improve management of a project cost and progress.At the same time,the paper proposes ideas and considerations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eviation analysis method so as to explore the best way for project management.
project management;progress control;cost control;deviation analysis
U655.1;TU723.3
B
2095-7874(2016)08-0072-04
10.7640/zggwjs201608017
2016-03-03
2016-04-19
张振新(1983— ),男,四川成都市人,硕士,工程师,工程管理专业。E-mail:2180930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