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小夏
(咸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高校校歌与中小学校歌创作之对比研究
袁小夏
(咸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自古至今,校歌就是一所学校的价值支撑,灵魂所在。校歌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使得不同年龄段学生找到各自的情感认同。通过对高校和中小学校歌进行对比研究,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为切入点找出彼此的共性与个性,并结合创新这一理念,深入探讨校歌所存在的一系列现实的问题。
高校校歌;中小学校歌;对比研究
(一)地域环境
校歌的创作与学校的地域环境有着很密切的关系,经常会引用某一地域名称或建筑名称及学校的名称等等。无论是高校校歌还是中小学校歌,它们的歌词都与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学校的校园环境,文化氛围都需要融入歌词之中。因为校园环境不仅能影响到学生,而且能直接影响到校歌歌词与旋律的创作。例如:咸阳师范学院的校歌前两句“渭水泱泱,北莽苍苍”,“渭水”“北莽”这两个词就是很好的见证。
(二)发展趋势
一般校歌在结尾部分总是会表明学校发展的趋势,指明努力的方向。对于今后学校、老师、学生努力的方向,奋斗的目标,集思进取的精神都会或多或少的予以体现。例如清华大学校歌“自强、自强、行健须自强”;冰溪小学校歌歌词“我们诚实,我们好学,我们健体,我们进取,努力求知成栋梁”,充分体现出学校的发展趋势以及对学生的美好期望。
(三)办学宗旨
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教学模式,办学宗旨。校歌的创作要能清晰反映出学校的教学特色,明确体现出学校的办学宗旨,展现其核心价值理念。例如咸阳师范学院校歌“让青春见证记忆沧桑,科学发展铸辉煌、铸辉煌”,就明确的体现出其“科学发展”的办学宗旨和教学理念。
(一)歌词创作
中小学校歌创作选取的歌词往往是较为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并且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易学易唱。而高校校歌创作在歌词方面通常会比中小学校歌歌词写作更为复杂一些,更加侧重于精神层面的表达,寓意更为深刻。通常来讲,高校校歌创作更加符合高校大学生的情感认同和价值取向,与中小学校歌创作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二)体裁风格
高校校歌创作所选取的体裁和题材都更加的宽泛一些,比如慷慨激昂的进行曲等。而中小学校歌创作由于要更加的符合、贴切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在体裁和题材的选取上比高校校歌就略显简单许多,这样也更加有利于中小学生的学唱和理解。
(三)调式调性
高校校歌创作在调性上也是较为复杂的,比如说在创作中可以更多的涉及到离调、转调等手法。同时在音域上也是更加的宽泛一些,最高音与最低音之间的跨度也是更大一些。与之相反,中小学校歌创作在调性安排上是比较单一的,很少会涉及到转调、离调这些手法,因为校歌的创作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需求与适应能力,中小学生在他们现阶段的知识水平上还不能深刻的接受理解这些较难的创作手法,同时调性的单一反映在音域的跨度上也是较为简单的,对于没有受过专业音乐训练的中小学生来说,跨度较大的音域是比较难接受的。
(四)音乐形式
音乐形式对于歌曲创作来说无疑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高校校歌创作音乐形式多种多样,有齐唱、合唱等演唱形式,有的校歌会在齐唱的基础上融入男女独唱或是领唱,有的校歌会在合唱的基础上进行分声部演唱,也有的校歌为了追求完美会在音乐创作时加入很多民族乐器或是交响乐等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而中小学校歌创作在音乐形式上,以齐唱居多,分声部合唱很少,因为齐唱更加符合中小学生的歌唱需求,也更能体现学生团结合作的凝聚力。
(五)情感表达
无论是高校校歌创作还是中小学校歌创作都要体现出一定的价值取向和情感认同。由于高校学生和中小学学生的身心发展各自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那么在彼此的价值取向和情感认同上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很大偏差,所以无论是高校还是中小学在校歌创作上都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的不同差异,在此基础上进行校歌的创作,这样才能使得校歌的情感表达更加贴切真挚。
校歌是学校的精神象征,是校园文化的价值载体。无论是高校还是中小学在校歌创作上都存在着很多的共性与差异,在上面的章节里从不同的角度为切入点,对高校校歌创作和中小学校歌创作进行了对比研究,并根据当下校歌创作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希望我的这些微不足道的浅解能够对今后的校歌创作尽一点微薄之力,也希望我们的校歌在今后能发展的更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我们的校歌;让更多的人喜欢上我们的校歌;让更多的人体会到我们校园文化的独特魅力。
[1]马军.近代中国高校校歌选[M].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06.
[2]赵亚平.校歌的特点、作用、演唱初探[J].音乐教育,2005,(8).
[3]李劲峰.关注校歌:应回归校园文化的本质来源[J].新闻评论,2007,(3).
[4]蔡银寅.从校歌到校园文化[N].光明日报,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