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 睿
(沈阳音乐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浅析美声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音色美
岳 睿
(沈阳音乐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近些年来,随着党的十八大召开,为了纪念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国家开始贯彻并落实“文化强国”的战略,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文艺主要发展方向,以“五个一工程”为主导,积极发展文艺事业。国家将关注的视角逐渐转移到在美声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音色美的发展方面,而教师作为指导和引导学生正确学习音乐知识的主体,如何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培养学生具有特色的音色美是重中之重。
美声教学;音色美;培养
众所周知,美声的主要歌唱特色就是运用优美的音调,将经典作品内所蕴含的内容、喜怒哀乐传递给观众,引起观众自身的情感与歌唱曲目发生共鸣。当前阶段,国内众多高校在进行美声教学的过程中,声乐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音色美,从而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和歌唱质量。
美声唱法主要是通过祖祖辈辈的历代著名歌唱家,根据祖辈的歌唱经验和技巧再融入自身对歌唱方法的理解,再经过长时间的艺术积累和实践,并有效传承后更加趋向于完善的歌曲唱法,美声唱法具有较为鲜明的歌唱特点,尤其是在气息方面,要求歌唱气息的支持和声音要具有较强的连贯性,美声唱法的呼吸法以胸腹式联合呼吸法为主,并提倡胸、头腔混合共鸣,美声唱法中不会对真声和假声进行具体的界定,两种声音都会在美声唱法的歌曲演唱中进行有效使用,但是在使用真、假声的时候,需要根据歌曲的进度以及真、假声的比例进行实际转换,在歌唱效果方面,美声唱法不仅要在歌唱的过程中表现出较为圆润美妙的声音,而且还要充分发挥胸、头腔的共鸣效果,将声音的表现实际化,使声音更加具有独特的、丰富多彩的表现。
众所周知,人对美好事物的观赏力和鉴赏力,都是需要后天的各种形式的艺术进行熏陶和培养而形成。由于人与人的思想不同、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工作环境、教育程度以及对知识的汲取能力等不同的因素影响,每个人对美好事物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也都不一样。而声乐则是通过优美的旋律和柔美的音色进行感情传递的艺术形式,而在对歌唱作品进行评定时,一般都是需要对歌唱者的音色和节奏感、情感为基准进行主观判断,因此,在观众能够与歌唱者的曲目达成一定程度的情感共鸣,那么这首作品就是成功的、优秀的,反之,一旦让观众听起来心烦气躁,那么这样的作品和声音就是失败的。由此得知,音色不仅是歌唱作品评定的主要基本标准,更是听众对音乐评价的主要指标。
在美声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特色的音色美,声乐教师在实际的美声教学过程中,为了不影响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性,尽量不要对学生进行较高的歌唱要求,最好不要强调学生要迎合作品的旋律,尽量保证每位学生都能拥有自身特色的音色。而教师应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科学且具有系统性的美声教学方法,进而让学生在对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明确形成具有特色音色的优势,以此不断进行作品联系,进一步提高个人的歌唱水平和演唱质量。教师在美声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们明确美声唱法音色美应具备物理的共性和情感的共性两方面,其中物理共性包括:
美声唱法在声部方面有较为清晰的区分之处;美声唱法在声区方面有比较清晰、统一的基本要求;美声唱法在实际歌唱的过程中,无论是母音方面,还是吐字方面都有较高的需求,并要求两者要发音一致和吐字清楚;美声唱法在声音是否连贯方面,也有比较高的要求;美声唱法要求具备良好的音乐修养;美声唱法要求在歌唱的过程中,将自身对曲目的理解而产生的感情融入实际的演唱中,并做到声情并茂。
而情感共性方面,通过优美的旋律和柔美的音色进行感情传递的艺术形式,而在对歌唱作品进行评定时,一般都是需要对歌唱者的音色和节奏感、情感为基准进行主观判断,因此,在观众能够与歌唱者的曲目达成一定程度的情感共鸣,那么这首作品就是成功的、优秀的,反之,一旦让观众听起来心烦气躁,那么这样的作品和声音就是失败的。
(一)加强学生的音乐感知力的培养
由于人与人的思想不同、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工作环境、教育程度以及对知识的汲取能力等不同的因素影响,每个人对美好事物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和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也较为不同,因此,声乐教师在进行美声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进行具有针对性的锻炼,从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欣赏水平。然而在实际的美声教学过程中,“重技巧,轻内心”的现象较为严重,这种教学方法严重制约学生形成正确的、特色的音色。因此,教师就必须对现有的教育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学生在学习声乐知识的过程中,内心与情感与之摩擦甚至发生灵魂层次的共鸣,音乐就是一种感情传递的一种形式,教师在培养学生声乐感知能力的过程中,要对重点知识进行重点讲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进而提高对声乐的感知、感受能力。
(二)加强学生的音乐创造力的培养
目前,在国内众多高校进行美声教学的过程中,多是以学生对经典作品进行模仿为主。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美声演唱的质量和水平,声乐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作品、旋律的创作,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经验。只有这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全身心投入自身的情感到音乐中,能够使学生自身的情感与作品发生共鸣,并激发学生形成良好的创作思维和创造能力,进而提高演唱水平。
(三)因材施教
教师在进行美声教学过程中,要严格注意因材施教。在歌唱效果方面,不仅要在歌唱的过程中表现出较为圆润美妙的声音,而且还要充分发挥胸、头腔的共鸣效果,将声音的表现实际化,使声音更加具有独特的、丰富多彩的表现。美声唱法从发声技巧的层次来讲,正确的发声对于使用美声唱法进行歌曲演唱具有十分关键的基础性作用,而使用美声唱法在实际的演唱时,应将作品的写作背景、人物进行具体的了解,并根据作品的演唱风格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从而将歌曲的特点、感情、共鸣演绎的淋漓尽致,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使学生对音色美的感受能力、分析能力最大程度提高。
声乐的主要歌唱特色就是运用优美的音调,将经典作品内所蕴含的内容、喜怒哀乐传递给观众,引起观众自身的情感与歌唱曲目发生共鸣,而音色更是决定演唱作品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美声教学的过程中音色美的培养,进而提高演唱水平。
[1]孙万婧.有关声乐学习者审美意识的几个看法[J].音乐大观,2012,(09).
[2]连国强.中学语文美育的重要性与实施策略[J].考试周刊,2012,(92).
岳睿(1980—),女,汉族,辽宁开原,硕士研究生,教师,讲师,沈阳音乐学院,研究方向:声乐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