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菲
(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浅谈呼吸在声乐中的重要性
杨雪菲
(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呼吸,是人类身体最基本的一项生理机能。在歌唱中,呼吸同样也一直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呼吸中所产生的气息是发声的最根本的来源动力,有序的、自然的呼吸能够控制发声时的状态、声音的稳定和共鸣的质量。只有掌握正确科学的呼吸方法,才能更好的练就娴熟的歌唱技艺。
歌唱;呼吸;意义;练习方法
呼吸是声乐艺术的物理动力基础,也是声乐中情绪表现的最有力的支持,它可以因为歌曲的情感风格的不同,而相应地变化呼吸的速度、容量和形式形态,它是人类在自然呼吸的基础上带有意识控制的呼吸运动。歌唱中,呼吸的灵活运用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歌唱气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声音质量的好坏。所谓科学有效的训练,就是说符合生理机制呼吸规律的方法,它的对声音的控制能力强,呼吸均匀支点明显,训练中能扩大歌唱者的音域,高、中、低三个声区声音的协调统一,在歌唱中声音具备婉转动听的特质同时,嗓子不会感到乏累疲劳。只有用正确的方法连训练,唱歌方才能运用自如,才能达到真正歌唱的境界。
(一)胸式呼吸
用这种方法的大多是没有接受过声乐训练的人或是声乐的初学者,因为它来的简单,不费力很直接,只是单纯吸入胸腔里,能看到上胸明显的起伏,胸廓的变化。这种呼吸方法,吸的气很浅,支点高,易造成演唱者喉头及颈部肌肉的紧张,往往是唱着唱着就没气了,更别说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所以,在声乐教学及训练中,是不建议使用此呼吸方法的。
(二)腹式呼吸
主要是通过吸气的时候下降横隔膜,用腹部的肌肉控制气息。有人说,婴儿为何啼哭一天却不会累,因为他用的是腹式呼吸。这种方法优点是,吸的气容量比较大,支点深,气息缓缓由下而上冲击声带,声音出来的通透,不会给声带造成大的压力,所以在演唱时不会使嗓子感到累乏。但缺点是它忽视了胸腔打开的作用,一般吸气吸得过深,导致发声时不灵敏,在中低音区会出现声音沉闷的现象,更呈现出腹部过分凸起,上胸往下压的姿态。
(三)胸腹式联合呼吸
唱歌的时候,我们必需要用到胸腔、两肋、横隔膜、腹部肌肉、腰部肌肉以及臀部的肌肉相互协作配合,进行来回的呼吸运动控制住声音,所以胸腹式联合呼吸正是综合了人体呼吸器官的各项机能,具有容量大,控制能力好,支点明显,灵巧性强的特点。它正好填补了胸式呼吸与腹式呼吸的缺陷,强调了胸腔与腹部在横隔膜上下挤压下的整体运作性,给气息的使用留有余地,从而在唱歌时气是“活”的,并且它对发声着力点的明确性,音区的统一性,声音的共鸣质量都能够更好的掌控。
(一)吸气
1.吸气闻花式吸气。通常用鼻子慢慢地吸,也可以口微微张开同时与鼻子一起吸气,不要一开始就用口吸气,这样往往容易造成喉部干燥,喉头高下不来的现象。吸气的过程中上胸微扩,腰部腹部自然地扩张,能够感受到一股气流缓缓由口鼻进入到肺,再到腹部,吸到底。闻花的过程让人感到愉悦放松的,吸的气比较深,不会有气息上浮的现象,所以依照这种感觉体验去唱,那么唱出来的声音才会是通透的,舒服的。
2.叹气式吸气。叹完气之后,人的身体其实是向下的,松弛的。叹完气后的状态也正是在唱歌时所要求的,把身体里的气用叹气的方式吐完,再保持住叹气的状态和叹出去的位置,再从那个位置吸回来,然后吸完就开始唱。这种方法的原则就是让自己在吸每一口气之前,先保持住一种放松的状态,找到那个点吸气,这样子吸的气也是深的,每一个乐句都要如此,形成良性循环,可以克服歌唱时气息浅、气息僵的问题。
3.惊讶式吸气。人在感到惊讶的时候,会倒抽一口气,其实就快速地吸入一口气,这种气吸得不光深而且快,它可以使呼吸肌肉群在瞬间做出收缩和放松的动作,主要训练气息的灵巧性,通常在演唱一些比较激愤激昂的作品时,需要用到这种呼吸方法。
(二)呼气
气息吸入之后紧接着就是呼气,歌唱时气息缓缓从腹部腰部上升到肺部,进入口咽鼻腔通过打击声带发出声音。在实际演唱中,也很容易发现,呼气时无控制无节制地很快将气吐完,声音通常给人一种“沙”的感觉,换句话说是声音不通透是沉闷的,这样子的呼吸是无法完成歌唱运动的需要的,很多人经常是吸好气之后,一张嘴气就漏了,因为还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呼气方式,唱歌时经常说气不足也正是这个原因。正确是呼气是放松的,喉咙松开,气息缓缓随之呼出,有一种自身能量释放的感觉。歌唱要求广泛的音域,演唱中遇到的高音或低音,都需要歌唱呼吸去控制调节,比如声音越高,那么呼气的压力越大,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到声带,声带会缩短变薄,张力变大;声音越低,则呼气的压力越小,声带变长变厚,张力变小。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会要求学生在演唱过程中“保持气息”,但保持气息常常让人听起来的感觉是静止的状态,甚至有人会误解是“保持”理解为把息憋住,认为把气息憋住从而获得所谓的支点,这显然都不是正确的。在吸气的动作完成后,就是呼吸动作的开始,循环往返,吐故纳新,每一时每一刻都是运动的,中间并不曾静止停顿。所以保持并不是静止,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两个方面的状态稳定。第一个状态首先是在吸气完成过后,吐气的过程中,胸腔腹部都要尽量保持吸气时扩张的状态,要慢慢地有节制地向外控制气息呼出,不能一下子把气吐完,腰部两侧的肌肉也要在此时起到作用,调节控制气息,减轻喉咙的负担压力,让喉咙更加灵活自如地发声。第二个状态是保持自身歌唱时的体态,外部的状态会影响到内部的活动,不要含胸驼背,不能有气无力,时刻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形象,当然也不能过分讲求外表,过分的昂首挺胸也会使得胸部僵硬,更是会适得其反。
[1]曹文海.声乐教学法[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9).
[2]彭晓玲.声乐理论基础[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9).
[3]俞子正.田晓宝,张晓钟.声乐教学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
[4]肖黎声.声乐理论基础[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