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铁 勇
创新企业效能监察的思路与方法初探
文/铁 勇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效能监察是“监督的再监督,管理的再管理”,是对管理的进一步延伸和细化。对于煤炭企业来讲,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自我修正、自我完善、自我监督的内部活动,在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同时,更是煤炭企业纪检监察部门挺纪在前,超前预防,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途径。因此,深入研究并不断创新企业效能监察的思路、方式,持续有效地开展好企业效能监察,对煤炭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不断堵塞各种管理漏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开展效能监察工作,作为煤炭企业纪检监察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不仅有效促进了企业科学管理,同时也是新的形势下,纪检部门落实“监督责任”,协助党委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一是切准了企业管理的“主动脉”。对于煤炭企业来讲,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工作无非就是抓好安全生产、改善经营管理,以及做好员工服务、确保员工福利待遇等各个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急,有的缓,但无论哪个领域哪项工作,都是由人来做,都要由人来管理,所以不可避免地会不同程度地发生一些问题甚至会有违纪违规现象。而减少和杜绝这些问题,确保企业正常运营,确保员工合法利益不受侵害,创建一个公平正义、风清气正的良性工作机制和发展环境,是企业的纪检监察部门的职责所在。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答案就是要通过效能监察,抓住企业管理的“主动脉”,以人为本,从日常管理的细节着眼,从严格制度、规范人的行为入手,加强管理,加强监督,纠偏校正,堵塞漏洞,促使各项工作环环紧扣,步步深入。
二是介入方式更易让人接受。一个企业里,纪检监察部门具有执纪办案的权威性,其工作对象就是与之平行的基层单位和部门,在一些人眼中,是手持“降魔杵”,高高在上的执法者。而相比“刹风整纪”“执纪办案”等强硬手段,效能监察的工作方式更显得低调温和一些。因为效能监察的主要出发点就是帮助基层单位部门进一步改进工作,加强管理,带有中性色彩,既要“挑刺”,也要帮忙,“挑刺”的目的也就是查找问题,帮助解决问题。比如,通过效能监察找出矿井安全管理上的不足,其实也就是帮助基层加大了安全保障。所以监察人员实际上是由监督者变成了参与者,身份的转换使得基层的干部员工从情感上更易接受。只有基层的同志主动接受、积极参与和热情支持,才是促进工作开展的有效途径。
三是创新和拓展了纪检监察的工作途径。效能监察的出发点是查漏补缺,改善管理,是一种先期介入、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管理,相比查办违纪案件重事后惩处,效能监察更注重“踩刹车”,注重源头防腐,可以有效地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把一些带有苗头性、倾向性,容易滑向腐败深渊的问题及时地扼杀在摇篮中,可以说是落实监督责任,积极预防腐败行为的一个重要手段,这也是效能监察给反腐倡廉工作带来的新途径。
一方面,当前形势下煤炭企业集团化、信息化、市场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层级化的管理范围越严越广、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由于煤炭市场持续疲软,煤炭企业效益普遍下滑,员工收入以及思想状态、从业行为,也受到极大影响和改变,从而造成安全管理、经营管理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这种背景下,企业效能监察的内容也就相对增多,面对的问题也就相对更加专业化,一些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也就凸显出来。
一是工作方式上存在片面化。一些纪检人员将效能监察等同于执纪监督,重视廉洁从业上监督管理,重视管理人员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是否违反“中央八项规定”,是否有“四风”行为,是否违反了党纪政纪,这不能说有错,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这是对效能监察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理解不深,对在企业开展效能监察的界定范围不熟,片面地将效能监察的出发点割裂了,也就是忽视了效能监察对企业“效能”的监督。
二是选题立项内容随意化。企业效能监察的工作方式、职责界定不清,监察内容模糊,选题立项随意。比如一些容易管理、容易规范、容易出成果的工作内容就积极立项,反之,对于一些管理难度大,不易见成效的就刻意回避。再比如,选题立项没有深入调研,不能精准定位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管理问题,选题立项监督的内容与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存在“两张皮”、不合套的现象。实际上这只是为了监察而监察,不能为企业管理带来实际作用。
三是监察方式过于简单化。尽管事前立项,但事中监察手段没有及时跟进,只是看报表说话,工作浮在面上,没有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把不出问题作为监察成果;同样,把“亡了羊”之后再去“补牢”,出现问题后,再对责任人的惩处也作为成果,这些都失去了效能监察的本来意义。
四是人员业务能力单一化。效能监察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纪检监察人员要有系统丰富的相关专业知识,对于煤炭企业来讲,要熟悉井下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的所有过程和细节。但实际上监察人员普遍都存在知识面的“短板”,对相关专业、岗位工作不熟悉,难以适应工作要求,致使一些监察中会出现发现不了问题、发现了问题无法提出建议、不能合理解决问题的尴尬。因此提高监察人员素质,培养专业化的监察队伍,是当前开展纪检监察部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一位企业管理者说过:“我们追求的企业管理应当表现为一种上下互动、左右协调、前拉后推的整体效能和团队精神。”这其中效能监察的介入,发挥教育、参与和纠偏功能,就会产生这种“粘合对接”作用和“鲶鱼效应”,会对企业管理进行正面的牵引和促进。
一是开展效监察要厘清观念,理顺思路,做到“三个转变”。
首先是要由管结果转变到管全程。对于纪检工作来说,效能监察说到底是为了“防”,防止发生腐败问题,不能等到腐败问题发生了,才去惩处。做好效能监察也不能只想着“灭火”,更要考虑做好细致的“防火”,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只有通过积极的事前参与、事中监督、事后检验,实现全程管理,才能取得实际的成果。
其次是要由重视制度建设转变到既重视建章立制更重视严格落实上。一个企业完全依靠形而上学的制度是管理不好的,但完全靠人的自觉主动也是唯心的。因此,重视制度建设与重视制度落实,二者不可偏废,相依相存。效能监察就是要在人的管理行为中找到制度的遗漏和缺失,及时整章建制,并且要积极监督这些制度的日常落实,也就是发现问题后既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更要督促被监督对象及时解决问题。
第三是要由纪检监察部门唱“独角戏”转变到各部门协同一致的“大合唱”。开展效能监察,纪检监察部门负有主要责任,但负责不是说“单打一”,唱“独角戏”,靠一个部门单独来完成。所以,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效能监察是全员行为”,需要大家共同配合才能完成。纪检部门要有“牵头意识”,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只有依靠群众的力量,调动广泛的资源参与进来,合力监督,才能做到算无遗策,事无遗漏。
二是开展效能监察要立足实际,把握一个根本,突出三项重点。
一个根本:
安全是煤矿最大的政治,安全发展是煤矿最主要的途径,安全也是企业最需要维护的价值。效能监察的开展也要突出这个核心,要以确保煤矿安全为根本,把维护安全作为常态化的选题确立监察项目。要突出重点,统筹安排,调动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从狠抓安全管理的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入手,及早介入,全程介入,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类安全隐患问题,及时督促落实安全整改措施,及时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及时处理相关责任人员,确保企业安全生产。
三项重点:
首先要把“三重一大”作为监察重点。要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企业廉洁从业的相关制度。要全方位投入,全面参与,发挥好质询、诫勉、问责等一切手段,切实抓好大额资金使用、干部任用、矿井工程招投标、材料和机电设备采购、采掘标准化验收、员工工资分配等“三重一大”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
其次要把节支降耗作为监察重点。在当前煤炭企业经济运行困难的特殊时期,要大力推进降本减耗、增收节支。要把握对煤炭成本的管控,特别是管控好非安全性、生产性投入的开支,要突出事前预算控制、事中运行监督和事后结算控制。此外,要强化对领导干部职务消费的管理,规范好公务接待、公车使用,减少和杜绝各类不必要的支出,确保企业有限的资金用在安全生产和改善员工生活上。
第三要把提高干部的执行力作为监察重点。要以效能监察为抓手,进一步促进企业各级干部提高执行力,确保企业政令畅通,各项制度得到落实,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特别是要强化对各级管理干部履行职责行为的作风效能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杜绝“不作为、胡作为、滥作为”等突出问题,进一步促进各级干部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执行力,提高工作效率。
当前,效能监察已成为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工作服务于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纪检监察部门全面履行监督责任的重要表现形式。只有探索效能监察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广泛运用“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介、新办法,进一步拓展效能监察工作的范围,才能真正为企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逐步走出困境,实现转型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单位:同煤集团四老沟矿)
(责任编辑:刘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