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贝多芬创作中新的“音乐语言”

2016-02-03 10:44
北方音乐 2016年5期

吕 欣

(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论贝多芬创作中新的“音乐语言”

吕 欣

(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要】贝多芬的音乐具有独创性,音乐中融入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包括钢琴乐器的开发,音乐表现语言的开发,以及音乐形式与音乐构成的开发。

【关键词】音乐表现语言;音乐形式构成;音乐构成法

贝多芬创作了前所未有的音乐,这是因贝多芬的音乐观形成的。首先,贝多芬是一位钢琴家,他在钢琴音乐上进行了实验,然后通过在钢琴上的实验开始向其他音乐种类发展他的音乐观念。独创的钢琴音乐,伴随着贝多芬音乐的独创性。由此我们就应该明白,贝多芬音乐最初以钢琴为中心的独创性引发了其音乐之质的变化。

贝多芬从波恩时期开始受尼菲的影响,重新改变了音乐的构成要素。我们知道,音乐的第一要素有旋律(Melodik)、节奏(Rhythmik)、和声(Harmonik)三项,但是贝多芬把强弱(Dynamik)、速度(Agogik)、音色(Kolorit)这三项作为音乐所必需的第二要素加入到了音乐的构成因素之中。特别是作为音乐构成要素的细部:拍子记号、表情记号(包括强弱记号〉、速度记号等受到了重视和注意。当然,音乐,特别是器乐音乐,表现形式是不可缺少的。贝多芬的音乐构成法好在以器乐为中心的奏鸣曲构成,其各乐章的构成形式都值得我们认真考察。另外,贝多芬的钢琴曲形式里还有“性格的小品集”的构成形式,其内部结构、节奏等也都值得研究。如果具体对其“主题”、“动机”以及赋与音乐生命力的和声法和对位法进行细致研究的话,我们便会明白贝多芬是如何认真彻底地研究他的新乐曲构成法和音乐创作的。

当时的乐长和作曲家们不能很好地理解贝多芬音乐,对贝多芬人为的、不自然的音乐创作提出了批评。就是今天自认为“贝多芬通”的人中间,也有人认为贝多芬的音乐牵强、生搬硬套、不自然,其实这是很大的误解。更有甚者,认为贝多芬是一位不能像莫扎特、舒伯待那样创作出如泉水流淌般音乐的音乐家,不是灵巧、聪明的音乐家。殊不知,贝多芬受到尼菲的恩惠,即兴演奏非常好,试想一个音乐构想不能像泉水一样流淌的人,怎么能很好地即兴演奏呢?贝多芬音乐初演时因其“音乐构想过于丰富”而受到批评,其实贝多芬的音乐构想不但如泉水般流淌而且超过泉水像江河般奔腾不息。前世的莫扎特与贝多芬的音乐观有很大差别,莫扎特是创作演奏后就不再使用的创作主义者,而贝多芬音乐是“艺术”的思考,作品既可留传后人又可以被后人理解。海顿和莫扎特分别创作了100多首和41首交响乐,目的是把这些曲子留给后世,但由于场所的限制,后人并没有理解这些作品,而贝多芬的9首交响曲现在仍被人们反复演奏。

如果贝多芬的即兴演奏全部用乐谱记录下来的话,其数量相当可观。贝多芬是一个勤耕的人,我认为他的很多即兴演奏的音乐保留了下来,贝多芬不注重即兴演奏的价值,他时常是将即兴而发的音乐构想搁置下来,经过反复推敲形成扎扎实实的“艺术作品”之后才发表,所以音乐观不同,价值观也不同。说到这里,我们便能理解贝多芬最初在维也纳作为钢琴演奏家时为何能被承认,而且同以往的演奏家不一样,与莫扎特传统的演奏也不一样。是什么地方不同呢?是音乐观不同,所以制作的音乐也不一样。贝多芬的音乐激昂,有力量,充满迫力。为了表现这种音乐,首先必须改良乐器,其次,要实现这一理想,必须开发更多的音乐表现手段。若对之,一归结,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钢琴乐器的开发,

贝多芬对当时钢琴意欲改进开发之处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扩大音域;

由表4可知,1~21日龄,负对照组试验鸡的心脏重量最低,复合酶B组最高,复合酶B组比正对照组和负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3.02%、24.03%,差异显著(P<0.05),复合酶A组比负对照组提高了22.73%,差异显著(P<0.05);其他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间的肝脏、脾脏和腺胃重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复合酶B组试验鸡的胰腺重量与正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它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复合酶A组试验鸡肌胃重量比正对照组和负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3.88%、18.52%,差异显著(P<0.05);其它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二,增强和扩大强弱音的可塑性;

三,踏板功能的开发;

四,连音、歌唱式演奏技术的运用。

总之,贝多芬的要求用一句话概括起来即是:“尽可能地扩大钢琴的表现力。”也就是说,贝多芬超越了钢琴已有的表现范围,追求更新的音响世界和独具特色的音乐。

第二,音乐表现语言的开发,

一,指、腕的技术与技巧

(一),五指的独立性和速度要求;

(二),手指演奏范围的扩大和跳跃;

(三),和声和多声部演奏;

(四),大拇指的移动;

(五),手腕的紧张、松弛、转动和扭转。

二,转调—新鲜的音乐慼受

当时的批评家们批评贝多芬音乐有“奇怪的转调”或“不自然的转调”,而贝多芬自己则喜欢更多地使用三度和二度关系上的转调。这种转调在理论上说明并不难,但是贝多芬的转调并不是从理论上思考出来的。笔者认为,这是贝多芬将其得意的即兴演奏感觉引入到其音乐创作的结杲。这种“奇怪”的转调方式受到贝多芬以后的作曲家们的喜爱以致学习和使用,这意味着贝多芬充当了作曲家的先驱。

第三,音乐形式与音乐构成的开发

一,关于奏鸣曲和奏鸣曲形式的构成

贝多芬初期的钢琴奏鸣曲和弦乐四重奏与其交响乐一样,由四个乐章构成,这引起了人们的注目。但在此之后,贝多芬将乐章缩小了,一般只用三个乐章或两个乐章构成奏鸣曲,有时他也创作扩大到六个七个或更多乐章构成的音乐。贝多芬对奏鸣曲曲式结构所做的另一创新是,将第三乐章的小步舞曲转换成了诙谐曲。

二,其他结构形式上的开发

除奏鸣曲式结构之外,贝多芬对变奏曲的结构研究也很引人注目。贝多芬把以前单纯的“装饰变奏”开发为新的“性格变奏”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不仅是“变奏曲”,在奏鸣曲等乐章的变奏手法中,贝多芬也将其独创的音乐性运用其中,除变奏曲以外,笔者还要说明的是贝多芬创作的“性格小品”,对浪漫派的作曲家,特别是门德尔松、舒曼等有很大的影响。

还有,贝多芬那些被人们认为不起眼的“歌曲”作品,实际上也充当了先驱者的角色。像舒伯特和舒曼等在歌曲黄金时代出现的代表作家们的“组歌曲”形式,就是从贝多芬的歌曲创作中受到启发而创作的。

综上所述,贝多芬在音乐形式与音乐结构方面的开发与研究所形成的独创性,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崇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