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本位视阈下的体育综艺节目发展研究
——以《报告!教练》为例

2016-02-03 08:01文/张
传媒 2016年6期
关键词:体育类体育精神明星

文/张 波

受众本位视阈下的体育综艺节目发展研究
——以《报告!教练》为例

文/张 波

由东方卫视打造的体育类综艺节目《报告!教练》于2015年7月17日起,每周五晚9点准时播出。第一季节目跨度三个月,其中两个月都处在竞争火热的暑期档,该节目运用多变的形式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节目内容。作为一档在体育爱好者中口碑不错的节目,《报告!教练》制作精良,诚意十足,对于引导受众的正确体育文化观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引导效用。究其根本,将体育与综艺的充分融合,是该节目成功的重要法宝。

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理念

随着2016奥运年的到来,单纯的体育节目已无法满足受众多元化的观看需求,因此各大卫视纷纷将娱乐元素融入到体育节目中去,一大批体育真人秀节目应运而生。电视受众需要的不仅仅是一档具有消遣性质的节目,更多的是希望从节目中找到共鸣,感悟人生道理,借此找到受众的价值本位。

以往,在体育节目的制作过程中,传播者通常扮演着至关重要的权威角色。但随着体育综艺节目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化,让传播者逐渐意识到受众才是传播过程中的核心人物。至此,以往大权独揽的传播者终于放下姿态,不再作为单一的控制者,而是开始发挥采集信息、制作信息、发布信息的基本功能,与受众之间构建了一种新的平衡。与此同时,受众也不再被传播者控制,而是主动掌握了对节目的选择权。

因此,只有知道受众需要什么,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出受众所喜欢的节目。从《报告!教练》中所选择的羽毛球、篮球、足球和游泳四项体育项目中来看,四者皆为普及率极高的国民运动,更是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不难看出节目组的用意,就是要侧重大众性的、“接地气”的体育项目,力求受众有更积极的接受度和参与感,以满足相对固定的受众群体的收视需求,力求以最自然的状态将爱好体育、强健体魄、全民运动的积极理念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受众。

电视传播侧重于单向沟通,坐在电视机前观看节目的受众对节目内容有着自己特有的观赏需求。他们希望节目内容能同自己的价值观贴近,同时又希望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获得身心愉悦的满足感。通过观察同类其他节目的成功经验,不难总结出,“接地气”的群众路线已然成了电视传播者的重要策略。在明星学员的选择上,这6位明星都不是运动员出身,也未曾接受过专业训练。即便如此,节目组也并未给他们任何特权。从节目选员的设置上,受众不难发现节目组的巧思,这6位学员在体育运动方面,可以说是“全民”的一个个缩影代表,既有运动细胞特别强大的李治廷、董子健、金大川,也有相较之下反应略慢的耿乐和女汉子容祖儿、迷糊女学员陈妍希。选择这些能力不一的学员,节目的意图就是为了告诉受众,体育运动并没有“门槛”,任何人都能参与到运动中,感受到运动的魅力。当这些人气明星褪去光环后,也都成为与普通人一样的体育爱好者、参与者。《报告!教练》之所以能被受众所接受和喜爱,就是因为在节目制作和传播过程中充分以受众需要为追求目标,关注受众的需求并且重视和采纳受众的观点和意见。

娱乐元素和体育元素的有力融合

《报告!教练》节目中,通过让6位明星在林丹、孙杨、易建联、郑智等明星教练的专业指导下参加4项奥运会竞技项目的正式训练,体验训练的艰苦和坚强不息的体育精神,利用电视媒体从多方面展现出竞技体育的强大魅力。

《报告!教练》自开播以来,用娱乐性包裹体育元素的“糖衣炮弹”俘获了很多受众的心,不少受众表示该节目对自己的体育训练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近年来,体育文化的媒体传播不再仅仅依靠单纯专业的体育类节目,以体育元素制作出来的综艺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体育综艺节目依靠电视媒体稳定播出的特点,并借助其快速及时的动态传播、形式丰富的信息容量等特征独拔头筹。不仅扩展了体育资讯的实体容量,更是极大地提升了体育受众的观看享受,已逐渐变成将体育资讯产业化、娱乐化的重要传播形式。

节目在播出的同时,还在播出画面上配以逗趣的字幕和动态表情,可谓是神来之笔,弥补了传统资讯传播的单调画面。能保持长盛不衰的真人秀节目,既不是完全的娱乐化,也不是单纯的专业化,这就需要在专业性和综艺性之间找到平衡。

《报告!教练》正能量的传播理念

带动了受众的运动意愿。据笔者对观看《报告!教练》的节目受众进行的随机调查中发现,观看体育节目会激发起受众参加体育运动的欲望。笔者派发的100份随机调查问卷显示,71%的受众勾选“每次观看节目都有意愿”选项,25%的受众勾选“有意愿,但不是每次都有”选项,只有4%的受众选择“丝毫没有运动意愿”选项。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推断,体育综艺节目对于普及体育知识、激发受众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介质作用。

电视节目承担着一定的教化作用,应该引导受众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在坚持媒体立场的前提下,适度放大媒体本位意识,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受众。综观目前,体育综艺节目的兴起,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迎合我国政府大力倡导的“全民健身”政策,通过节目的播放能引导受众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不但能够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同时还能将充满正能量的体育精神传达给受众。

激发了受众的体育精神。在训练过程中,嘉宾的体能和水平的差异化尤为明显,但明星学员们为了团队荣誉不懈努力、不断挑战自我极限的精神更有看点。第一集中,教练就给了众人一个下马威,因一人迟到而体罚全员,一开始就传递给学员们团队精神的重要性,要求每个人的行动都要考虑到团队利益。12期节目里,节目组安排明星学员们以不同的组合形式进行搭档竞技,通过成员之间的协作配合来展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比如,在足球项目中就将团队精神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训练要求分为两队进行闯关,前3项都由学员独自完成,董子健完成自己的项目后就开始给陈妍希传递经验,保证了二人所在队伍的胜利;相比之下,另一队的成员金大川虽独自完成了比赛的前三项任务,但由于没能及时将过关技巧告诉给同组成员,最后只能以失败告终,“无团结、不成功”,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自然可见。节目内容的种种设置,都在无时无刻地向受众传递正能量的体育精神。

《报告!教练》的播出,不仅激发了受众想要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更难能可贵的是节目组将明星学员们在体育训练过程中所流露出来的艰苦拼搏、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充分传达给了受众。训练过程中,不只挑战了明星学员们的体能极限,更是突破了学员们的心理防线,这种突破和提升正是节目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最好体现。奥林匹克精神不仅仅是一种体育精神,也不只适用于体育赛场上,它更是一种生活态度,这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受众有着积极正确的引导作用。

近几年,体育类娱乐节目日渐火爆,除了自制外,国内体育类节目也开始引进国外优秀节目模式。想要制作出一档成功的体育类娱乐节目并不是一件易事,一方面是因为体育类娱乐节目专业性较强,相对于歌唱、舞蹈、相亲、游戏类等节目难度较大,且体育项目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危险;另一方面是体育明星相对于娱乐明星资源缺少,且不如娱乐明星的节目表现力强;再一方面就是体育元素和娱乐元素的比例不好拿捏,比例一旦失调节目就会不伦不类。随着冬奥会的申办成功,国内体育真人秀的热潮将持续升温,预计从2015年到2022年这7年的时间里,体育真人秀会呈现出井喷式的爆发,想要在这其中突出重围着实是难上加难。专家预测,体育类娱乐节目可能会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多元项目突出大众化,一是单一项目突出专业性。笔者以为,体育类娱乐节目一定要在体育运动项目的基础上加工、改造或衍生出新的东西,不断适应受众的需求,注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才能确保实现节目的最大价值。

作者系西昌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体育类体育精神明星
浅析体育类短视频的传播策略——以抖音为例
2020年在晋招生高校体育类专业录取统计表
真正的体育精神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体育类高校学生党支部优化建设研究
2018年部分院校体育类专业在晋招录信息
明星们爱用什么健身APP
扒一扒明星们的
真正的体育精神
真正的体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