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媚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音乐教育与伦理:社会参与的认同
张 媚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本文以鲍曼(Wayne D. Bowman)的实践主义教育哲学为基础,在进一步阐释“音乐是一种社会性的构成现象”的基础上,解释人类为什么要重视音乐教育。同时试图探讨何谓符合我国的社会历史文化的音乐教育哲学的发展。
音乐教育;伦理;社会角色
这个世界充满了的美丽的事物,作为人类,总是有一种去探寻美好事物的欲望。而对于人类探寻音乐的需要及其价值,鲍曼认为,音乐价值的偶然性和多样性与音乐的社会和伦理性质紧密相连。换句话说,充满感情的、好听的、可以满足人的“音乐”,将人们聚在一起、满足社会需求的倾向性的“音乐”,才是人们应该享受的“音乐”。人们重视音乐由于它不可避免其社会和伦理性,我们对音乐的喜爱不仅仅是听觉上的享受,本质上它是一个社会概念。它是维持身份,维持社会角色,调动已存在的情绪,并呼吁我们探寻、争取更高更美好的事物,并且积极的展开生命……
乐谱不是音乐;乐器不是音乐;音乐,是包含这一切的一种活动。鲍曼实践主义哲学认为,音乐作为一种活动是服务于社会道德的,它是一种相对独立的伦理关系,这种伦理关系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深入鲍曼音乐教育伦理性的观点,同时也是人们喜爱音乐的核心因素,即音乐满足人类社会团结,满足个人认同、维持社会角色以及推动情感的需求。
自西方文艺复兴后很长一段时间,音乐教育的审美主义哲学占据主导地位,导致越来越不注重音乐的实用功能、实用价值,而是满足所谓的“审美”。而我国自古以来,音乐就是为道德伦理服务的,是呼唤人们的正义感,维持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音乐教育实践主义哲学自埃利奥特开始也使各音乐教育者开始重新思考和审视音乐教育的价值,鲍曼从音乐教育的各个角度运用实践主义哲学分析,试图解释实践主义哲学的道理。因此,本研究深入音乐教育实践主义哲学的伦理性观点研究,并试图探讨符合我国的社会历史文化的音乐教育伦理性的发展到底是什么。
音乐教育的伦理思想从我国古代就已占据重要的地位,以我国第一本音乐美学著作《乐记》以及继承其乐理思想的《乐论》为例,其中就有对音乐伦理性的思考——它将音乐看作教化人道德,教化人伦理性的一种手段。正如《乐记》讲到,音的起源是“人心生也”,“乐者,通伦理也”,而乐则是和伦理想通的。进一步说,只知“声”的是禽兽;只知“声”和“音”的是普通百姓;知道的“乐”的才是君子,知道的“乐”的人才会近乎知“德”,“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因此音乐并不是单纯听觉上的享受。而是教化人们辨别好坏,做有“德”的事。
具体分为以下三点:
1、音乐推动个人情感的需求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音乐本身就是为着快乐而来。音乐给人们的愉悦感受本就是人类生活所不可缺少的。
2、音乐维持个体社会角色的需求
“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中展现了我国古代等级森严却又和谐的伦理观念,这里的“乐至”既有音乐的普及到位,又有音乐的品味完美之意。大家各司其职,礼乐文明亦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3、音乐满足人类社会团结的需求
“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征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怗懘之音矣。”宫音代表君王,商音代表臣子,角音代表老百姓,徵(征)音代表事情,羽音代表物品。五音不乱,才不会音调不协调,更指出五音乱国家也离灭亡不远了。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音乐是为了协调大家好恶,礼是为了谓别贵贱,并且应该把握尺度。以礼乐规范人们交往,国家可以井井有条,大家都没有不满。
总的来说,我国古代音乐教育的伦理性都是在于“礼乐”二字,礼乐的核心即是大家有没有各司其职促进国家的和谐、井井有条,也就是扮演好各自的社会角色。每个人都需要社会角色,每个人不仅只有一个社会角色,每一个角色也有相应的义务道德。五伦关系都各尽道德义务,家庭和社会才会和睦,才会国泰民安。
鲍曼在探讨音乐的价值时分析音乐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原因,提出为什么人与人之间在音乐的经验和活动上有一种吸引力?鲍曼引用了北美学者斯帕肖特(Francis Sparshott)的观点:音乐是探索人类是怎样被给予探索极限的,人类倾向于给予探索价值的框架。也就是说,音乐在等待人类给予它价值的框架,感受它的价值。鲍曼在此观点基础上又深入增加三个“人类的需求”:人类沟通的需求,“参与或集体”的需求,相同或不同兴趣的需求,也就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的更高层次的需求,这个议题是基于音乐教育家全国性会议(Music Educators National Conference)2020事业的视角,他发现这三个兴趣是人类拥有社会经验和互动的基础。
人类从根本上是社会性的动物,通过音乐人类有机会去创造、去分享、去交流,以满足人类基本利益的归属感、与其他人的合作的需求。鲍曼使用了在题为“‘这里和现在’的语义:音乐,身体与自我”的音乐教育调查委员会公报里的观点,调查指出人类为什么热爱音乐,因为听音乐是一个身体和心灵交互的过程,这也是人类独有的体验方式。
因此,笔者同意音乐不仅仅是一个“听觉的刺激”,它包含了维持个人和集体身份的“社交”的概念。此外,音乐不仅仅是通过挖掘我们情感和感觉的反应的一种像微积分的计算方法,或是一种像语法的逻辑概念。鲍曼将音乐对于人类的价值和人性本身的复杂性作比较,并总结出人类需要音乐的原因:
1、音乐会唤起人类的情感和感觉
2、人类是社会性的,音乐也是社会性的
3、音乐可以无限制的为人类映射事实、丰富经验
4、音乐是对个人和社会是有效的且独一无二的传播媒介
在探讨音乐为什么是人类必不可少的之前,首先我们需要探讨音乐是如何满足人类社会团结的。以一个小规模团体为例,音乐将一些有共同目标的人聚集起来,他们在一起参加艺术活动,在艺术和参与的体验中创造音乐。这一概念在摇滚乐队、教堂合唱团,还有其他的两个或更多的人组成的团体都可以看到。另一方面,人们经常在一些公共场所,比如体育场、酒吧或是音乐厅去听音乐。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观众的每一个成员都和他们身边的人分享相同的音乐体验。如教堂大家一起分享或是创造宗教音乐,音乐最大限度地把人们团结在一起,发展一个大家都愿意做的共同的事业。美国人类学家米德(Margaret Mead)的《音乐是人类的需要》(“Music Is a Human Need”)一文中提出,文化中的多样性音乐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可以自由交流的快乐的现代世界”。这篇文章研究了各个国家或不同的音乐家都有一个共同的需要,那就是表达自己的音乐。米德的研究表明,音乐可以通过它们独特的音乐理念将不同的文化融合在一起,正是由于音乐有其自然的统一的状态,团体和个人才可以定义他们听到的或是创作的音乐。
音乐被用来表达个人和文化认同,许多宗教常常将音乐位于他们仪式或礼拜的中心地位,在基督教中,礼拜音乐的仪式将一群自称“上帝的儿女”的会众聚集在一起,他们分享着同样的信仰和价值观。另外现在在聆听、演奏或创作各民族、国家,或是相同价值观的有代表性的音乐形式上有一个误导性,比如大家总认为拉丁人喜爱拉丁音乐,非洲裔的美国人喜爱节奏布鲁斯(R&B),自命不凡的富人总是和古典音乐挂钩。虽然这些刻板印象往往是误导性的且是负面的,但正是由于不同种族才创作出不同的音乐,才塑造出文化群体里的认同感。音乐教育家克里斯托弗(Christopher Small)在他的《音乐与社会》一书提到,在我们构建的社会中,音乐也许是文化中最灵敏的指示标,也是和所有艺术形式最密切相关的潜意识态度和假设。
每一种文化和语音都是通过音乐给予各自身份认同,比如非洲人曾创造出一种复杂且好听的鼓语,在这种语音中,不同的音调用在相同的音阶中有它不同的含义;再如中国的汉语一直是有其音乐性的。这些例子表明音乐创造了文化身份,尤其是鼓语,它最早是非洲人互相通知逃离的信号,他们的语言就是音乐,他们独特的文化身份就是音乐。另外,我们要看每一个不同的个体创造他们的音乐风格,因为每一个人创造的音乐都是他们自己独有的身份。
因此现在重点是要知道即使在一个文化中,音乐也是由许多个个人影响。当一个人在其喜欢的音乐中有“感觉”,或是这种音乐的节奏、音调或歌词他很喜欢,他们就会认同这种类型的音乐。例如我对自己的音乐文化定义是有摇滚的节奏和特殊的和声进行的激昂的音乐,或是史诗级的电影配乐,我就是和听像Coldplay乐队这样的人事一样的身份认同。我认同乐器激昂、热情的演奏和富有人文关怀式的有意义的歌词,我通过我对他人的爱以及享受这世界上一切的美好事物来描绘我生命中同样的激情。一个易愤怒的人会认同愤怒的歌词以及强烈的和弦节奏的音乐,这是他们的文化身份。《格罗夫音乐和音乐家辞典》中有一个例子是易洛魁人里每一个部族的音乐也都是不相同的。每一个人的演唱或创作的风格都表现出他自己的个性、创造力,以及他的经历和情感。
人类对美丽的事物不自觉的会有情感的反应,就像在晴朗的白天会感到愉快,在雨天会感到忧伤,音乐也可以激起人情感的反应。当一群人衣食无忧之时,他们会追求精神层面更丰富、美丽的事物。也就是说,人类需要创造艺术以及音乐,如果没有音乐提供情感出路,人类也无法生存。当我们从深切的渴望和崇拜中,从比我们更伟大的情感互动中体验音乐时,人与人、人与信仰之间也会有情感上的链接。比如我们通过赞美诗与上帝的情感相连;也有如死亡金属向上帝表达愤怒的情况。这些不同类型的音乐将不同的情绪反应推向了更高的存在,同时也展现了作曲家和音乐作品的互动形式。听流行音乐,十有八九的歌曲都是关于爱情,关于心碎的滋味,音乐为音乐家提供了情感发泄的渠道,音乐为听众也带来了情绪的反应。
人类是情感的动物,我们渴望团体意识,渴望与他人互动,也就是渴望社会参与的认同。我们渴望达到一个比自己能力下更大的目标,同时还能保持我们的个人认同感。我们需要表达我们的情感,我们需要参与有意义的人际关系,这里包含比我们本身更高阶层或更低阶层的人际关系,也包含作为家庭成员的人际关系等。正因为如此,我完全同意鲍曼的观点,人们重视音乐由于其“紧密的社会和伦理性质”。音乐满足人类需求通过把人们聚集在一起,统一人的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并允许人们表达、分享自己的情感。
笔者近期参加了2017音乐教育哲学读书会,也对中国目前的音乐教育的伦理性有了一些思考。
我国的教育目标从教育1.0“双基”,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这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时代;教育2.0“三维”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探索时代;到现在的教育3.0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这是相对比较完善的提法,是以学术为主体的时代。文化基础可以理解为学科的基本知识,它是基础,但它代替不了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每一门学科都要学习他的基础知识,音乐要学习音乐理论,或是音乐技巧,比如学习钢琴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成为李云迪,因此我们当代音乐教育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让音乐教育进入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的概念中,这才是中国普通音乐教育目前要解决的问题。
教育1.0发展到教育3.0可以说是从分数教育到真正素质教育的转变,这也要求我们音乐教育者开始转变思维,不仅要传授知识,同时要思考教育如何提高学术的自主发展以及社会参与。
谢嘉幸教授在此次会议上从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说起,他指出“人”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比如说这个人性格很好,“性格”就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而角色才是一个具体的概念。你作为一个老师的角色,作为一个父亲的角色,作为一个朋友的角色,角色就是本文谈的“社会参与”的概念。
但目前中国的音乐教育始终没有关注“社会参与”的问题,社会参与实际就是伦理道德的其中具体的一项,社会参与就是伦理很重要的指标。因此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音乐学科最主要的应该是如何解决自主参与和社会参与的问题。从以上鲍曼的音乐伦理观以及笔者提出的例子中可以发现,音乐有助于人进行社会参与。但目前音乐教育一直把“社会参与”的问题置于边缘,未曾提及。音乐在整个教育中生存的意义,伦理的价值不仅仅是简单的道德概念,而是参与社会的方法,你可以很好的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这才是具体的伦理。
这也贴合了谢嘉幸教授提出的“为人生而音乐,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音乐生活”,音乐教育是没有彼岸的桥梁,因为我们没法告诉孩子我们学习音乐将来要干什么,它其实不仅仅是一种审美哲学中说提及的“素质”,在当代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中,我们应当注意到音乐教育有什么价值。
因此我们在看待我国古代音乐教育,看待西方音乐教育中的不同,应该注意到它不仅仅是教育目标的不同,或是音乐教育事业社会实践的不同,它并没有简单的对错,只能说它受到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文化传统的局限,我们应该客观冷静的进行判断。
当代中国教育,首先从普遍性来说,从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中国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到北大教授钱理群提出我国目前的教育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去思考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目前有教育者提出我们应该培养的是“领袖”,领袖是要承担责任的,应该是时刻思考“我能为社会做什么?”的人。当今教育所发挥的作用超过之前,但并不意味着朝着“领袖”治理的方向迈进。当前教育目标的教育3.0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文化基础是所有的基础,但教育不仅仅是知识,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是目前教育亟待解决的目标,这是总体性的把握。回到音乐本身的特殊性,我们要解决音乐教育中参与生活、参与社会独立发展的目标。
回到本研究的重点——音乐教育社会参与的认同来讲,本文是受到网易云音乐中的一个启发而思考。笔者在网易云音乐通过热搜榜找歌时,发现用户评论竟也成为一个音乐热门程度的标准。也就是说,除了播放量,听众愿意在一首歌或一个艺人身上评论,就说明越喜欢。而听众评论歌曲,或者互相探讨歌曲,这也是音乐带给人们的社会参与。最高的一首歌曲,周杰伦的《告白气球》评论量达到了214524次。也就是说,现在的人们通过音乐进行社会参与,这可能只是潜意识的,但可以从社会参与的认同中找到自我角色、自我价值的认同。而音乐教育如何推进参与生活、参与社会独立发展也是笔者认为我国目前音乐教育需要注意且重视的问题。
社会参与作为伦理中的一项,对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角色的认同感,乃至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有一定作用。这是一个有指标的,而不像道德概念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你是否做好父亲的角色,你是否做好教师的角色,你是否做好兄弟的角色,这是可以有评价标准的,这是可以得到他人认同与否的标准。因此社会参与的认同是可以为伦理道德提供实际指标导向的。
具体音乐对社会参与的认同如何产生作用,这是要去实践的。音乐作为活动,音乐教育应当关注它的每一个环节。理论要在活动中体验,活动要在思考中推进。音乐教育是一种行动,它是要在实践中进行的。一个不去下到田野的不是真正的人类学家,同理而言,一个不去真正做教育实践活动不是真正的教育家。只有在音乐教育实践中,我们才能找到音乐为什么会对社会参与产生影响的原因,音乐教育实践的存在,才能具体解答社会参与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