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丹
大众媒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作用与策略——以鞍山“非遗”为例
文/李 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一个世界性课题,也是我们国家及地方的一项重要工作。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日益疏远、隔绝,尤其对青年人缺乏吸引力,使其有着失传的危险。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遗产,是值得认真讨论和研究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大众传媒在“非遗”传承中积极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种传播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众传媒数字技术鞍山“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世代相传、口传心授、活态的珍贵文化。以鞍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它是该地区汉、满、朝鲜等民族民间文化和技艺的活化石。截至目前,鞍山市被批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计81项,其中,岫岩民间剪纸、皮影2项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此外,还有国家级项目11项、省级项目9项、市县级项目69项。这些项目涉及广泛,有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曲艺、医药、饮食等多个领域,除岫岩剪纸和皮影外,比较有名的还有鞍山评书、岫玉雕塑素活、海城高跷等。要使这些丰厚的文化遗产能代代相传,获得永久不衰的生命力,除了既有的行政保护措施之外,大众媒介也要发挥其应有的传播作用,广开思路,勇于摸索。
“非遗”的保护和传承需要社会大众的关注和参与,大众传媒有着广大的受众基础,其有效介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大众传媒促进了“非遗”的记录和再现。一般说来,“非遗”首先是一个活动过程,而后才形成物态化的结果,如剪纸等。但也有一些是即时呈现的形式,活动过程即结果,如鼓乐、高跷表演等。在电子媒介不够发达的时代,无论哪种形式,将其记录下来都非常不易,因为这些“过程”转瞬即逝,不可复得。以岫岩剪纸为例,这一饱含关东风情的满族民间艺术起源于17世纪初,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长期以来,这一民间技艺的流传范围仅限于当地乡间民众,在节日或婚丧嫁娶之时偶尔亮相,通过民居的土墙和玻璃窗进行展示,人们往往只能目睹其结果,看不到其创作过程。但在电子传媒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各类媒体对其进行了大量文字、图片、影像等各种形式的报道,将乡野间的这朵奇葩推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其于2008年被确立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又于 2011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成为世界级“非遗”项目。岫岩满族民间剪纸的“出名”,固然有其本身的特殊意义,但大众媒介在其中的推动作用同样功不可没。
2.大众传媒促进了“非遗”的再创造。除了对“非遗”活动进行记录保留外,通过影视艺术对其进行再度创造,也是大众媒介的一种功能。“非遗”是人们生活的组成部分,这一特点使其有机会融入影视作品,并能在构成作品内容的同时展现自身。例如,电影《耳朵大有福》中海城高跷的展现,电视剧《刘老根》中剪纸技艺的展现等。这种“戏中戏”让人们在欣赏剧情的同时,也接收了“非遗”的信息,无形中起到传播的作用。但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再创造只能是“锦上添花”,而非“移花接木”,即只能在保持本色不变的前提下适当加工润饰,而不能改头换面,破坏“非遗”保护的本真性。在我国“非遗”保护的具体操作中,曾有过以保护为名,随意变动或更改“非遗”的内容和形式,加入了一些现代原素,导致“非遗”失去了原汁原味。基于此,大众传媒的再创造只能利用影视技术对其做全方位的展现,运用镜头的拉伸、特写、光的变换等手段将活动中的技巧和韵味传达出来。
3.大众传媒引发人们对“非遗”的关注和重视。当下,人们坐在家里便可尽知天下大事,“非遗”的保护和传播也借此进入黄金时代。大众传媒常常设置议程,“非遗”可以通过安排议事进入公众的视野,通过宣传、报道、评论等方式,引起公众和有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其力量不可小觑。如每年的“文化遗产日”,大众传媒都会对“非遗”加大报道,起到了宣传和督促双向并举的作用。又如,自2013年起,鞍山市广播电视新闻的固定专栏节目——文化微博,会每日系统地介绍鞍山的“非遗”项目,包含台安民间谜语、鞍山快板书、岫岩剪纸和皮影、千山寺庙音乐等,节目反响很大,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目前,“非遗”存在着两种情况:一是具有生存适应性的项目,如牛庄馅饼、海城正骨、岫岩玉雕等,其在现代生活中依然据有一席之地;二是因时过境迁,难以靠自身维持下去的项目,如岫岩皮影。因此,对其应进行分类保护,在数字时代和“互联网+”的大趋势下,大众传媒可以做出以下几方面尝试。
1.利用传媒技术优势,客观真实记录。对一些即将失传的“非遗”项目,要留下历史资料存档,以备后世之用。目前,许多“非遗”项目的保护是先确定项目传承人,再由其培养弟子作为接班人,代代传承。这种做法既容易造成“非遗”内容的走样,也有传承链条中断的风险,为保证“非遗”项目的本真性、永久性,大众传媒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应为这些“非遗”项目验明正身,备份留用。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的传媒技术在对“非遗”的录写上,具有精确、细腻、真实和客观的优势,能摆脱口传身授中人的主观性干扰和失误。以岫岩皮影为例,从器材制作到登场表演,有难以计数的环节,每一环节都有不同的技艺,对于这样一种操作复杂的民间艺术形式,以及它的多个保留性剧目,如果不及早加以记录,恐怕有一天会难觅真宗。因此,应充分发挥数字技术高效快捷的优势,通过拍摄高清晰度图片、保真录音录像、数字媒体制作成影像等方式来记录和保存。
2.建立网络博物馆,线上线下对接。博物馆是典藏自然和人文遗产的机构,但博物馆的储存空间毕竟有限,也会受到开馆、闭馆时间等的限制,难以满足群众的需求。因此,建立“非遗”的线上网络博物馆就显得很有必要。可以在网络平台依托互联网技术,或图文并貌、或插入视频、或加入录音广播等形式,对“非遗”项目的全貌加以呈现;也可以在网页上通过外链的方式,链接一些具有观赏性的“非遗”制作工艺。同时,还可以增加网友评论、互动等板块,增加吸引力。线上和线下博物馆的对接,交互传播带来更好的传播效果。
3.融合数字技术,开发自媒平台。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非遗”的传播也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手机自媒体平台,运用网络媒介的技术和手段,通过多元化整合传播,打破传统单一的传播手段,实现跨界传播,把民族文化传递到世界各地。
4.利用可移媒体、3D影像传播。利用3D技术完整记录“非遗”的创作,拉近受众与民间艺术活动的距离,使其有身临其境之感,也是一个不错的尝试。另外,通过公共场所常出现的可移式媒体,如出租车、公交车的车载传播设备及LED电子屏等,适当加入“非遗”的内容,扩大“非遗”的传播范围。
在大众媒介语境下,大众传媒要充分利用传媒技术优势,积极传播“非遗”,既要做好客观真实记录,又要注重线上线下对接,同时,巧妙地融合数字技术,开发自媒平台,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非遗”传承中的积极作用,有效拓展“非遗”传播的话语空间。
作者单位鞍山师范学院
[1]曹星.非遗借助新媒体与旅游实现联动传播可行性分析——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媒体传播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
[2]喻旭燕,蔡亮.文化阐释与叙事呈现——“非遗”对外传播的有效路径研究[J].浙江学刊,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