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晋升 龚逸轩
媒介融合背景下记者型主持人的角色嬗变与能力重构
文/张晋升龚逸轩
记者型主持人是集新闻采集、选题策划、节目编播制作于一身的节目形象代言人,是新闻内容一体化生产条件下的必然产物。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多样化的节目传播渠道和平台的出现,推动了记者型主持人从节目生产向节目运营的角色转换,其能力建构也将成为影响节目质量和效益的关键因素。
媒介融合记者型主持人角色嬗变能力建构
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催生了新的传播渠道与传播平台,在不断变革内容生产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用户的信息消费习惯,直接推动了电视节目生产从以节目为中心到以用户为中心的功能转换。鉴于这种媒介环境的变化,作为电视节目生产的主体要素,记者型主持人不仅要从生产流程上确保节目的质量,同时还要兼顾节目运营的效果,以实现节目经营效益的最大化。那么,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记者型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如何应势而动,其能力建构如何顺势而为,是当前电视节目生产和运营当中必须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什么是记者型主持人?简单来说是集新闻采集、选题策划、节目编播和制作于一体的节目操盘手和形象代言人。在电视节目的生产过程中,记者型主持人对于事实的选择、新闻的判断、话语的表述及现场流程的把握,构成了电视节目的专业化特征和个性化风格,直接影响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和受众认同。在一定程度上讲,有什么样的记者型主持人,就有什么样的节目特色和影响力。具体来说,记者型主持人素质的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具备扎实的采写基本功。有人觉得做记者型主持人无非是“声形并茂”“能说会道”,岂不知台上几十分钟的口若悬河,是以扎实的记者基本功为前提的。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晚间新闻》主持人沃尔特·克朗凯特早年在合众社时就接受了职业记者训练,在那里他学会了准确报道、精炼写作,并在现场采访后迅速发稿。正是合众社的记者生涯为他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使他将传声筒式的播音员变成能调配和整合节目播出要素的主持人,由他主持的CBS《晚间新闻》长达21年高居全美电视新闻收视率榜首。中央电视台国际新闻主持人水均益在从事主持工作之前,曾有过在新华社中东分社10年的驻外记者经历,在他看来,记者素质对于主持人的新闻敏感、思维、表达、应变都非常有利。而在白岩松看来,记者素质是新闻节目主持人最核心的素质。
2.具备新闻节目的策划与制作能力。记者型主持人不仅要动口,也要动脑、动心、动手。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想不清楚就很难说得明白,更难以形成记者正确的判断力。作为记者型主持人,面对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必须具备思考和感悟的能力。在身处新闻现场和面对采访对象的时候,能用心感受、用心思考、用心表达,这样才能表现出新闻的多样性。也就是说,记者型主持人的有效表达应该是记者的心和主持人的声的有机结合,是声心合一的综合表现。同时,记者型主持人也要参与节目的制作,要善于调动节目制作的相关要素来提升节目的新闻价值和社会效应。主持人不仅要关注节目的“毛坯”生产,更要重视对节目“成品”的打磨,否则很难成为电视节目质量的主导者和把关人。
3.具备赋予节目个性化风格的素质。凡有一定社会知名度的记者型主持人,均有鲜明的个性化风格。恰当得体的个性化表达可以为节目打上鲜明的烙印,大大提升节目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并形成受众对节目主持人的约会意识。白岩松主持的《新闻1+1》,对新闻事件的叙述客观到位,对新闻事件的点评理性而有建设性,既有大局观又能接地气;王志主持的《新闻调查》,沉静中显示出力量,对话中不乏锋芒,鲜明的问题意识和寻求真相的质疑精神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陈伟鸿主持的《对话》,对话人物基本都是叱咤商界的精英,他善于设置能引发共鸣的话题,营造融洽的沟通氛围,使定位高端的专业性对话成为观众与嘉宾精神交流的盛宴。
在传统的电视新闻生产条件下,记者型主持人对于节目的传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电视节目品牌形象打造和节目效益的可靠保障。但在媒体融合条件下,传播理念、传播主体、传播渠道、传播方式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挑战记者型主持人专业能力的同时,推动了记者型主持人的角色嬗变。
1.传播理念从以节目为中心向以观众为中心转换。优秀的主持人与节目之间有着很强的关联度,选择什么样的主持人,主持人能否赋予节目个性化的风格,对节目收视率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随着传媒生态的变化,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和开机率不断下降,观众的流失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影响电视收视率的因素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在于节目本身的内容形式了,而是节目的形态、语态能否满足观众信息消费的需求和喜好。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制片人孙玉胜在《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中,也谈到了电视节目从“播新闻”到“说新闻”的语态转换经历了很长的过程。如果说过去电视节目的传播理念是“我生产你消费”,现在的情况是“我消费你生产”,观众的消费意向决定了节目生产的方向和语态的呈现方式。
2.传播角色从节目的串联者向节目的主导者转换。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主持人不仅仅要在节目录制的时候担当一个串联者的角色,更要在宏观上担任起节目主导者的角色。记者型主持人首先要以记者的身份深入到新闻的中心地带,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或实践探索向观众传达信息、表明态度和观点。主持人在节目里不是转述编导或编辑话语的发声机器,实际上,不止是新闻节目,任何一档节目的主持人都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独特的话语体系和话语风格。作为一个记者型主持人,在面对新闻事件时,深入现场观察的视角、采访对象的选择、问题的提出、对事件的理解都决定着其最终的话语呈现。当一个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话语能引人深思、激发共鸣的时候,主持人和他的节目才能在如今新老节目更迭迅速的媒介环境下树立自己的一席之地,因此,主持人要做节目的主导者,把握着节目的进程和方向。
3.传播渠道和平台从专业化到社会化转换。对于主持人来说,要适应不同媒体形态下的话语环境,基于自己所在的节目和媒体平台,积极构建相应的话语。当今,专业视频网站和社交媒体的兴起都对电视节目的传播渠道和平台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传播平台更加多元,传统播读式、宣教式的表达显然不符合新的媒体环境。网络搜索使得受众在信息接收上由单向接受转为双向选择,受众拥有了更大的选择权,对不同媒体平台上主持人的播、说、讲、评有不同的要求,即同样的内容在不同的传播平台上要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从微观上看,记者型主持人从专业化到社会化的转变体现在主持人具体的话语表达上;从宏观上看,则体现为节目整体的话语建构和风格定位上。社会化的传播渠道和平台带来的是信息传播的分众化,作为记者型主持人,要更加了解不同层次的受众对节目话语的不同需求,拥有多元的视角和思维方式,为受众提供多元化的表达。
4.传播方式从个人主导向用户参与互动转换。这一转换要求记者型主持人要有更强的交流互动能力,这种交流在形式上不一定是面对面的对话。交流是一种态度,体现为主持人在节目中语言和副语言的运用。白岩松认为,一个好的记者型主持人一定是善于发现细节的,因为与宏大的叙事相比,细节往往更能体现观点、打动人心。抓住细节,是为了更加精准地捕捉到受众需要的信息和情感。在融媒时代下,节目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最显著的特点是用户开始参与节目的传播,用户可以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转发、评论某一节目或节目片段。用户愿意参与互动传播的节目一定是可以激发用户兴趣并引发共鸣的,主持人在这一点的把控上至关重要。受众越来越需要在纷纭复杂的信息世界里找到真正符合自己心理预期的表达,能否从主持人的表达中获得有效的交流,已经成为融媒背景下受众对主持人评价的标准之一。因此,对于记者型主持人来说,表达和互动上的双向转换必不可少。
1.记者型主持人要成为社会事件的观察者和解读者。近年来,由于国内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的频发,具备新闻观察能力、解读能力和评述能力的全能型主持人应运而生。主持人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话筒架子和“读稿人”,而是引领观众全面了解事件真相、知晓新闻典型意义、体现节目人文关怀的中介。如今,新媒体平台的开放使得人人都拥有自己的发声渠道,一个新闻事件发生时,会有无数个终端可以发布相关的视频、文字和个人评论。表面上看,似乎大众已经不需要记者型主持人这一特定角色了,但实际上正是这种“人人皆是记者”的社会大环境下,专业的记者型主持人才更加重要,因为在信息量足够庞大的时候,更需要精准地报道和解读。记者型主持人在现场一定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观察力决定记者在现场能否准确地选取报道对象,描述能力决定记者能否将观察到的事物清晰地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记者型主持人最重要的是拥有对新闻事件准确的解读能力。对于记者型主持人来说,新闻现场就好比是一个丰富的素材库,而主持人的任务是合理运用素材库里的资源,透过现象准确、生动、及时地为观众解读事件中的核心问题。
2013年雅安地震发生时,时任成都电视台记者的蒋林在芦山县人民医院的报道就很好地体现了一个记者的观察和解读能力。他的报道策略可以概括为:选取现场—描述进程—捕捉细节—价值导向。蒋林所选取的现场是县人民医院临时搭建的帐篷,这个现场最能够反映报道的主体。在报道中着重描述了帐篷搭建的过程,同时放大了一些细节:专门冷藏药品的冰柜及依帐篷而休息的医务人员,冰柜体现这个临时搭建的救助点非常注重医疗规范,值得信任;休息的医务人员反映出广大医务工作者救治伤员的辛劳。这个报道之所以如此打动人心,是因为观众在报道里面既获得了有效的信息又感受到了浓浓的人文关怀。报道中展现了一线救灾人员的专业和敬业,为关注救灾进展的民众树立了信心,这得益于记者对现场的敏锐观察和合理解读。记者型主持人实际上发挥着对新闻的议程设置作用,选取什么样的报道点,如何去报道,决定了报道的舆论导向。
2.记者型主持人要能够适应受众信息消费习惯和趋向变化的要求。一方面,要接地气,说人话;另一方面,多互动,给受众更多参与话题策划和建构的能力。同一个新闻事件,报道点是方方面面的,多元的媒体平台应该为观众提供多元的话语呈现。记者型主持人在解读新闻事件时,应当注重将新闻事件与受众主体相结合,在引领观点的同时,想受众所想,解读受众可能出现的困惑。话语平台的开放使得公共话语空间更加自由、平等。在信息匮乏的时代,能够在公共媒体平台发声的人往往受到人们的仰望,早一辈的播音员主持人往往以自上而下宣教式的姿态发声。而今,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使得信息平民化、大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受众聆听主持人的声音不再只是为了学习和领会精神,更多的变成了一种交流。因此,主持人的话语内容首先要符合广大受众的思维逻辑,在话语表达上也要更加平等、亲切、真诚。
此外,主持人在节目中也不再是一个自说自话的独白者,在新媒体平台上,节目更像是受众与主持人之间的“交流场”,因此,主持人要有话题建构的能力,通过主持人自己的表达激发受众的表达欲望。而这种话题建构能力,源自于主持人自身的学识积累,对观众心理的准确把握,以及对节目运作规律的了解。
3.记者型主持人要善用新媒体。微博已经成为提供新闻线索、设置热点话题、倾听网民意见的主要渠道,新媒体为主持人和受众都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主持人可以了解受众在信息选取上的心理预设,比如,什么样的议题是眼下大家最关心的,受众在面对一个新闻事件时,最关注哪一维度的解读,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最受年轻一代群体欢迎,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在当下社会最为普遍……这些问题在新媒体平台上都会有很大程度的展现。了解这些心理预设,对于记者型主持人策划选题、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引导受众参与交流上都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新媒体也是记者型主持人在节目之外与受众进行交流沟通、构建个人形象的重要平台。主持人在新媒体上要有形象建构的能力,通过形象建构将自己的特质与节目需求相结合,进而形成特定的主持风格和品牌价值。节目为主持人树立品牌提供的时间和空间都是有限的,而在新媒体平台上,主持人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与受众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以此来加强受众对主持人的了解。
作者张晋升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龚逸轩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本科生
[1]李立.尴尬与超越[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2]邱一江.融媒时代的播音主持艺术研究:记者型主持人[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