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英凤
[摘 要]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大力加强文化软实力,为壮族民俗文化的对外推介和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翻译作为壮族民俗文化与其他文化沟通的桥梁,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现状令人堪忧。针对壮族民俗文化翻译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给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壮族民俗文化翻译能得到更多的重视。
[关键词]壮族;民俗文化;翻译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 — 0122 — 02
一、引言
在民族文化软实力建设视域下,壮族民俗文化对外宣传翻译的需求不断增长。“民俗文化,是产生并传承于民间、世代相袭的文化事像,是在普通人民(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壮族作为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其民俗文化在中华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华民俗对外传播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二、壮族民俗文化翻译现状
在中国壮族人口最大的聚居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千百年来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壮族民俗文化。然而,翻译作为壮族民俗文化对外展现自身独特魅力的窗口和与走向外界的桥梁,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且可以说,目前在壮族民俗文化的翻译状况令人堪忧。其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可利用的壮族民俗文化翻译资料数量不足
根据笔者搜集到的各种资料来看,壮族民俗文化翻译的可利用资料多见于区内一些民族博物馆展厅,旅游景点的介绍和旅游指南,少数节庆活动的宣传资料,以及一些相关文化部门的门户网站介绍当中。到目前为止,尚未形成系统性的较全面的广西壮族民俗文化翻译资料。
2.壮族民俗文化翻译质量较低
上述的翻译材料很大一部分是个人成果,也就是说广西壮族民俗文化翻译缺乏统一性,多数情况下是个人翻译活动的成果,即使是最简单的一个壮族民俗文化事像都可能会出现多个不统一的译文版本,译文存在着拖沓、晦涩、错译、漏译等诸多问题,造成了壮族民俗文化信息的大量缺失,无法较好地完成壮族民俗文化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信息传递功能。
以上情况可从笔者从收集到的材料中选取例子进行说明。
原文(1):……武鸣三月三歌圩、宾阳炮龙节、马山黑山羊文化旅游节、上林生态旅游养生节、隆安“那”文化旅游节、邕宁八音、良庆香火龙等②。
译文(1):…Wuming March 3 Song Fair Binyang Gun Drangon Festival, Mashan Black Goat Festival, Shanglin Eco-travel Health Festival, Long'an "Na"Cultural Tourism Festival, Yongning Eight Musical Instruments Festival , Liangqing Incense Dragon Cultural Festival②.
原文(1)中提到的几个节庆都是具有一定历史的颇具壮族特色的民俗文化节庆,其对应的翻译表面看来似乎不存在什么问题,但是实际上却值得商榷,尤其是“武鸣三月三歌圩”的译文。首先,“三月三”直接套用了“March 3”来表述。但是此处的三月三并非公历三月三日,而是指农历三月三日,与英文的“March 3”所指的日期相去甚远。把“三月三”译为“March 3”会在异文化中造成一个常识层面上的错误理解,无法实现传达正确文化信息的功能。三月三不仅是在广西壮族地区盛行的节日,汉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也盛行不衰。由于这个节日的影响性较广泛,在翻译上大多数译者都借鉴了“九月九”的译法“Double Ninth Day”,译为“Double Third Day”。《China Daily》今年4月20日在其官方网站上的新闻报道中,对广西壮族三月三的相关报道中同样采用了“Double Third Day”的译法。由此可见,把“三月三”译为“Double Third Day”才能在最大限度上向异文化读者传播正确的壮族民俗文化信息,实现“三月三”这一民俗文化节日的跨文化信息传递功能。此外,“歌圩”对应的译文“Song Fair”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英语文化的角度看,“Song Fair”可理解为歌曲博览会或展览会,歌唱集市等,译文所传达的歌圩之名与其在本文化中的歌圩之实被割裂开来,“歌圩”这个民族文化负载词中包含的文化被“Song Fair”剥离得所剩无几。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区内外学者对广西民俗文化翻译的发展表示关注。在2013年第12期的《广西社会研究》杂志上,杨琳和刘怀平学者发表的《广西边疆地区民俗文化翻译研究——民族身份认同与翻译策略互补》一文中,两位学者同样用原文(1)和译文(1)作为举例分析,他们认为选用“SingingFair”或更能体现歌者的参与性与愉悦心情。“Singing”替代“Song”的确与壮族民俗文化中的歌圩这一民俗事像更为贴切,然而“Fair”的保留却不尽然。在壮学学者潘其旭的著作《壮族歌圩研究》一书中对“歌圩”的定义为:“所谓‘歌圩' , 原是壮族群众在特定的时间、地点里举行的节日性聚会唱歌活动形式” , “由于这种活动是以相互酬唱为主体, ‘每场聚集人众不下千人,‘唱和竟日(《龙州县志》),犹如唱歌的圩市, 后来人们把它统称为‘歌圩。而《壮学丛书·总序》把“歌圩” 定义为:“所谓‘歌圩,壮语北部方言叫‘圩蓬, 意即欢乐的圩场;南部方言叫‘航端,意为峒场圩市。是因其群集欢会酬唱, 情如欢乐的集市而得名。”由此可见,“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展会或集市,而是其氛围和情境犹如集市一般热闹,“歌圩”其实是以唱歌的形式开展的集会。因此笔者认为把“歌圩”翻译为“Singing Gathering”更能真切地体现出壮族民俗文化中歌圩的真实含义,同时达到预期的文化传播效度。
原文(2):春节为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节前各家包年粽,杀年猪,做年糕、糍粑,备齐年货,贴春联。除夕夜家家团聚守岁,正月初一儿孙给老人拜年,以大粽、年糕、米花、果品祭供祖先。初二开始走亲戚、回娘家。春节期间还组织各种文娱活动,有舞春牛、木偶戏、唱彩茶等①
译文(2):Spring festival is the most important day of a year. Before the festival, every family enwrap Zhongzi, kill pigs, make festival rice cake and Ciba, do special purchase for the spring festival and stick the couplets up. People get together on the eve waiting new year. On lunar February the first, children pay a new year call to the old, and sacrificing ancestors with big Zhongzi, spring festival rice cake, popcorn and fruits. The next day they begin to go the relatives home each other, or the signora go their parents home. There will be many entertainments, such as playing cattle, playing birds and drinking Caicha②.
原文(2)及其译文来自于广西百色靖西旧州壮族生态博物馆,是一段关于壮族春节的介绍和翻译。春节是一个专有名词,在翻译成英文的时候首字母是必须要大写,此处的译文中却用小写,此为译文的错误之一。做年糕是壮族过春节的风俗之一,年糕对应的英文翻译可为“New Year rice cake”或者“Spring Festival rice cake”,“年糕”的译文在介绍中出现两次,但是两次的译文却不统一,这是译者的又一个疏忽。此外,“守岁”这一习俗被译为“waiting new year”此译法显然是硬译。正确的译法应为“People get together and stay-up to welcome the new year”。“,正月初一儿孙给老人拜年,以大粽、年糕、米花、果品祭供祖先。”英文“popcorn”指的是爆米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玉米膨化食品,并不能等同于与壮族过年用糯米和熬制的糖浆做成的米花(也称米花糖),其对应的正确译法应为“candied cake of popped rice”。文中的“走亲戚”“回娘家”“舞春牛”“木偶戏”“唱彩茶”均有错误,把这些民俗的恰当译法为“visit relatives”“or wives go back to their parents”“spring cattle dance”“puppet show”“tea-picking drama”。原译文之所以出现硬译、错译的现象,在很大程度是译者对这些民俗事象没有基本的了解,翻译的时候只能望文生“译”。
原文(3):…Copper drums were widely used in ancient times in sacrificial ceremonies, in battles, and in festival celebrations. On the drums in use now, there are often carved patterns of the sun, frogs, dancing human figures with wings, and boat racing. These reflect the Zhuang peoples traditional culture. They worship the sun, believe in the Frog Goddess and beat copper drums when they celebrate the Maluo (a name given to the frog by the Zhuang) Festival, and hold boat races. ③
此段英文截取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的英文版网站,原文是对壮族铜鼓习俗的介绍。壮族铜鼓习俗蕴含的文化内容向来备受研究者的关注,壮族铜鼓习俗已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铜鼓”一词早就有其对应的专业译文,为“bronze drum”,而非“copper drum”。铜鼓上的是饰纹和图案正如原文(3)所说的一样,反映了壮族先民对太阳和蛙的崇拜。蛙崇拜是壮族非常古老的图腾崇拜,在至今的红水河流域仍然盛行着有关于蛙神的节日——蚂虫另(拼音:mǎ guǎi)节。然而,“蛙神”被称为“Frog Goddess”是有待商榷的。因为在壮族的蛙神崇拜中,蛙神并没有被赋予性别,在壮语中只统称为蚂虫另,所以此处的翻译并不妥当。“Frog Goddess”这一译法已经偏离了源文化中的正确信息,拉大了壮族民俗文化与英语文化交流的鸿沟。
三、改善壮族民俗文化翻译现状的建议
1. 提高翻译人才培养的质量
广西壮族民俗文化翻译质量的改善有赖于翻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区内开设有外语翻译的专业的高校应该提高全球化意识,把翻译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的发展结合,培养出能够满足地方经济发展要求的高质量翻译人才。这就要求地方高校积极探索,找出培养地方特色的高质量翻译人才的培养途径,解决民族文化翻译人才的缺口。
2. 发挥相关机构的主导作用
向外推介和传播壮族民俗文化,树立正面积极的壮族文化形象,为壮族族文化在文化全球化进程或者民族文化身份认同并取得一定的民族话语权是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协助。相关机构如文化部门,政府宣传部门,旅游部门等在壮族民俗文化翻译工作中应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
四、结语
文化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壮族民俗文化翻译的发展却相对滞后,目前仍然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希望相关的政府文化部门能够提高这方面的意识,加大对壮族文化事业的扶持力度,更好地推动壮族民俗文化翻译的发展,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到壮族民俗文化的翻译中来,让壮族民俗文化对外展现出更耀眼的光彩。
〔参 考 文 献〕
〔1〕 蔡志荣.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J〕.西北民族研究,2012,(01):208-211.
〔2〕 杨琳,刘怀平. 广西边疆地区民俗文化翻译研究
——民族身份认同与翻译策略互补〔J〕. 广西社会科学,2013,(12):46—50.
〔3〕 潘其旭. 壮族歌圩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04): 46—47.
〔4〕 张声震. 壮族历史文化与〈壮学丛书〉——〈壮学从书〉总序〔J〕. 广西民族研究,2003 (01):49.
〔责任编辑:陈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