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瑛 吴利进
[摘 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创新社会治理,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要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社会治理创新理念的提出是改革中的一个严峻考验,基层社会的复杂形势使其成为重中之重。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关系到城乡人民福祉,关系到社会稳定,对于整个社会治理来说意义重大。长阳龙舟坪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一亮三创”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取得了重大成效。
[关键词]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基层党组织;一亮三创
[中图分类号]D0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 — 0088 — 02
“治理”一词的含义源自古典拉丁文或古希腊语“引领导航”,本意是控制、引导和操纵,指的是在特定范围内行使权威。基层社会治理是指基层社会的治理主体以相对平等的身份,就基层社会公共事务进行合作共治,通过社会关系的协调与社会行为的规范,解决基层社会问题、维护基层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长阳龙舟坪镇近年来不断探索治理模式,创新治理体制,提出了“一亮三创”的基层治理创新举措,着力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困难与问题,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进而维护基层社会治理的稳定。
一、基层社会治理现状
近年来,基层社会治理问题层出不穷,公共服务诉求的不断增长,维护社会稳定的难度不断加大,使得新形势下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更加艰巨。
第一,农村社会精英流失。农村精英指的是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处于权威地位,有一定的话语权并能产生一定影响力的人物。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劳动力涌入到沿海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打工,使得农村社会精英出现匮乏。一方面,人才向外流失严重,并且只有在节假日或者过年的时候才会回乡,由此一来这些村里剩下的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对政府关于社会治理所做的决策上,明显执行力不足或者根本不能理解。另一方面,基层干部大部分年龄比较大,知识文化水平偏低,在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方面没有过多精力及想法。社会精英的外出使得当地社会治理缺乏新鲜血液及建设性意见,出现青年干部后备力量储备不足的情况。
第二,社会矛盾的日益凸显。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与基层社会尚未达到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产生了矛盾,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一方面,人们的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社会服务供给体系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另一方面,基层社会公共服务还处于不完善的阶段,无法在短时间内更新服务供给体系,从而导致了社会矛盾的出现。
第三,基层社会治理难度逐渐增大。随着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基层社会事务的治理也由以前的简单化变得复杂而精细化,这也使得基层社会治理的难度在不断加大。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社会逐渐开放,流动性增强,行政性事务与公共服务性事务并重的局面开始出现,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务上需要发挥更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跟上农村社会城镇化的步伐。
二、长阳龙舟坪镇“一亮三创”治理模式: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是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一个集“老、少、山、穷、库”于一体的自治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重点地区所在。其中共有农村基层党组织395个,农村党员1.07万名,占全县党员总数的55%,龙舟坪镇即其县域中心所在地。
近年来,长阳龙舟坪镇在农村党员中广泛开展以“亮党员身份、创党员文明户、创党员中心户、创党员示范户”为主要内容的“一亮三创”工作,建立基层党组织经常性联系服务群众新机制,形成了以党组织为主导、以党员为主体的农村社会网格化管理格局,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难题,是山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成功探索。
第一,亮明身份,划定职责。设立党员文明户、党员中心户和党员示范户的“三户”标准。一是亮明身份。将全体党员的身份公开,对达到“三户”标准的农村党员户,按照 “三户”标准分类,统一授予门牌并发放承诺卡。获得“三户”荣誉称号的党员户要自觉履行相应职责,接受广大群众评议和社会全面监督。二是分类定责。根据龙舟坪镇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际发展情况,分别确定“三户”的职责,发挥党员的楷模作用,使其成为家庭成员以及其他农村户的行为标杆。三是动态管理。实行“一年一评议,一年一授牌”,鼓励农村党员户争优创优,对尚未达到“三户”标准的农村党员户,暂不授牌,村级党组织负责召开评议会并找出问题进行整改。
第二,划片联户,创建网格。一是建立网格一户不漏,按照居住地靠近、方便联系服务的原则来划分,每个党员中心户和党员示范户负责联系附近片区内的10-30户群众。二是整合资源一个网格,对各类资源包括科教文卫方面的信息进行集中整合与分析,改善了以往各部门分别设立信息联络员或中心户带来的不便。三是联系服务一套方法,推行“四个一”工作法,即:到农户家里“走一走”,召集农户到家里“坐一坐”,群众有事“帮一帮”,口头或文字形式向组织“说一说”,及时了解群众思想动态。
第三,着眼长远,强化管理。一是健全教育管理机制,加强党员教育培训课程,提升党员的整体文化素质。二是完善服务群众机制,组建 “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等多支党员服务队伍,并以满足群众需要作为检验工作的重要标准。三是构建信息整合利用机制,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及时上报重大事项。四是健全激励保障机制,把重大村务决定和工作情况纳入党员监督评议内容,并选取典型事例,树立榜样。五是健全关爱互助机制,使党内关爱形式多样化,积极督促干部走访党员户,关心其生产生活情况。
“一亮三创”工作的开展,发挥了党的组织优势,为搭建以党员为核心的农村社会网格化管理格局,引导广大党员立足生产生活联系服务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一,党的执政基础得到夯实。“一亮三创”工作以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水平为契机和突破点,激发并鼓励农村党员经常联系群众并服务群众的意识,提升其争先创优的积极性,着力解决农村党员分散广、教育覆盖面狭窄、活动参与热情不高、作用发挥不到位的问题。广大农村党员熟悉村庄情况,用自己的责任心、热心和爱心,打造了一条服务群众的绿色通道,从而获得群众的支持和信任。
第二,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得到强化。“一亮三创”工作的开展,使得全县建立了联系服务网格,并覆盖到每户每人。党员在联系服务群众的过程中,一方面听取并收集了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使党组织全面掌握了基层群众的社情民意,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强化提供了及时资料;另一方面及时化解了社会矛盾和邻里纠纷,为党委政府处理各类公共危机事件争取了反应时间。“一亮三创”建立了党员服务群众的农村社会治理新模式,成功案例得到推广,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
第三,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得到密切加强。“一亮三创”工作得到稳步开展,使党员充分发挥了其榜样作用。例如龙舟坪镇郑家榜村按照镇党委统一部署,开展农村党员“一亮三创”工作,每一个村民都积极参与其中,解决了自己的困难和难题,也密切了与党员之间的关系。
三、龙舟坪镇“一亮三创”创新模式的启示
龙舟坪镇深入农村开展工作的实践证明,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党员为主体的联系服务群众的机制完善了党委政府的社会治理体制,解决了当地人民群众的困难和问题,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第一,基层党组织是核心。基层党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发挥作用的重要力量,是保障国家各项方针政策正确方向的可靠保障,必须坚持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核心作用。“一亮三创”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榜样作用并取得良好效果,体现了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必不可少的作用。
第二,民生保障是基础。首先,基层社会治理主体必须了解基层公众的实际生产生活状况,建立健全救助与补助体系。其次,需要加强完善基本医疗制度,特别是在以龙舟坪镇为例的山区县城,要加大基础医疗设施的投入力度。最后,民生建设的完善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让公众参与和监督资金的分配和运作,使民生建设更加符合公众的现实需求,从而保障民生,造福民众。“一亮三创”工作通过民情联络移动服务等平台,搜集社情民意,了解民众真正所需,大大避免了各种社会问题的产生。
第三,公共服务是重点。首先,基层政府要转变服务方式,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加强基层工作人员为民服务的意识和一切从大局出发的思想观念。其次,基层政府在加强基层工作人员服务意识的同时要建立健全基层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加强硬件设施和软件使用,为公众提供更加良好的教育、医疗、卫生等服务,实现社会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一亮三创”工作从群众最期盼、最迫切的问题入手,提供各种针对性、个性化和亲情化的公共服务,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
四、结语
长阳龙舟坪镇“一亮三创”治理模式的开展,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搭建以党员为核心农村社会网格化管理格局,集中反映群众诉求,立足生产生活,解决实际生产生活困难,探索出了一条新型基层党组织服务优化的路子。因此,在探索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不断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实现基层社会的稳步发展,从而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整体水平。
〔参 考 文 献〕
〔1〕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 蔺雪春.当代中国村民自治以来的乡村治理模式问题〔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7,(3).
〔3〕 徐勇.论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社区居民自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3).
〔4〕 何增科.基层民主和地方治理创新〔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5〕 赛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李盛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12).
〔6〕 周挺.乡村参与式治理与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探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1).
〔7〕 张宝峰.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理念、原则和措施〔J〕.学术论坛,2006,(5).
〔8〕 郑欣.乡村政治研究及其路径选择〔J〕.重庆社会科学,2003,(1).
〔9〕 曹海林.乡村和谐发展与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理性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9,(4).
〔责任编辑:谭 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