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长征研究回顾

2016-02-02 17:52王共蒙
苏区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长征红军研究

王共蒙



十年长征研究回顾

王共蒙

提要: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举世闻名的长征。最近十年,学术界对长征进行了持续研究,发表出版了大量的论文、专著、研究资料,总体上具有“久、新”的特点。“久”是基本问题得到持续研究,如红军长征的原因、长征的出发地、重要会议、长征的内涵、长征的历史地位等基本问题更加深入。“新”是拓展了长征研究的新话题,如主要人物和特殊群体的贡献、长征中的群众工作、长征过路地区研究、长征中党的民族宗教政策、长征中的宣传工作等。文章侧重点在“新”,并尝试性地概括为:主体视角、客体视角、区域视角、宣传视角。最后并作简单述评。

长征研究;2006-2016年;多维视角

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取得了长征伟大胜利,这是中国人民的革命壮举,是不朽的史诗。学术界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回顾过去十年的长征研究,具有“久、新”的总体特点。“久”是长征研究的基本问题得到持续性研究,如红军长征的原因、长征的出发地、重要会议、长征的内涵、长征的历史地位等基本问题更加深入。“新”是学界拓展了长征研究的新话题,如党和红军的主要领导人的贡献、长征中群众工作、长征过路地区研究、长征中党的民族宗教政策、长征中的宣传工作等新题域。本文着重回顾最近十年长征研究的新话题,并尝试概括为:主体视角、客体视角、区域视角、宣传视角。

一、最近十年研究成果概述

近十年来,在既有研究基础上,学者们从不同学科、运用不同方法对长征深入研究,取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研究论文数量多。自2006年以来,国内学术期刊共发表长征研究的学术论文约650多篇。虽然数量和上一个十年周期有所下降,但其中许多论文或对热点问题提出新看法,或运用新的研究方法,或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呈现思路开阔、史料新颖的特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如余伯流的《论长征胜利的深层原因及其启示》(《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9期)、邵雍的《长征中的女红军》(《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石仲泉的《红军长征与长征精神》(《苏区研究》,2015年第1期)等。

第二、研究专著学术价值高。研究者广泛搜集长征史料,经过深度思维加工,写出一些史论结合堪称典范的优秀论著。按类别可分为:1.通史类专著有成仿吾著的《长征回忆录》(人民出版社,2006)、萧峰著的《长征日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张树军和黄一兵主编的《长征史记》(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中共党史出版社编著的《铁流二万五千里——长征》(2011)、王新生著的《生死大穿越:二万五千里长征》(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师永刚著的《红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12)、范廉著的《长征足迹》(河北大学出版社,2012)、齐振龙著的《长征路寻踪》(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2.专题类研究专著有:⑴长征中的军事斗争决策类有李世明、田修思主编的《殊死的较量:长征战役战斗》(国防大学出版社,2012)、杜永生等编的《图说三军大会师》(甘肃民族出版社,2011)、陈虎著的《长征后记:西路军血染大漠一百四十四天》(华艺出版社,2011)、传泰著的《血战湘江》(广西人民出版社,2011)、李涛著的《赤都风云: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纪实》(长征出版社,2012)、薛庆超著的《长征中的重大决策》(四川人民出版社,2012)、刘永利著的《长征中的政治工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⑵长征的英雄人物事迹类著作有杨海伦著的《选择革命:长征中的红军女战士》(朱晋平等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妇女联合会编著的《女红军过雪山草地的故事》(四川民族出版社,2012)、杨炳章著的《从革命到政治:长征与毛泽东的崛起》(郭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王朝柱著的《毛泽东周恩来与长征》(作家出版社,2013)。⑶长征重要历史节点专著有黄先荣等著的《长征与遵义》(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朱慧芳主编《红军长征在汝城》(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李小鲁主编的《重走长征路》(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罗布江村、徐学初著的《四川藏区的红军故事》(四川民族出版社,2012)、陈松等著的《人民军队从这里走向胜利》(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

纵观以上学术成果,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⑴通史研究依然是基本方向。如《铁流二万五千里——长征》,分人物分事别全景展现长征,并吸纳了学界最新研究成果。⑵文史资料挖掘愈加丰富。如《选择革命:长征中的红军女战士》采用口述史方法,讲述22位红军女战士长征的经历,着重说明旧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富有历史传奇色彩,是拓展长征研究的力作。⑶难点问题争鸣持续。如围绕长征的出发点等进行激烈争论,推动了长征研究进展。⑷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长征中的宣传工作、群众工作成为新领域,如《长征标语口号:传播革命真理的通俗文化》一文,解析了红军沿途写的标语口号,总结了宣传工作对长征胜利的重要意义。研究方法上尝试使用多种分析范式,如杨炳章的《从革命到政治:长征与毛泽东的崛起》用“革命理想主义”到“政治现实主义”解释中国共产党战略上的转变。

不足之处同样明显,既往研究的“纪念性”特征仍没有改观。新世纪以来,长征研究有两个高潮期,第一个高潮出现在2004年到2006年,第二个高潮出现在2011年到2016年,大量的学术论文、专著在高潮期内出版,正如一些成果的副标题所呈现的“纪念长征X周年”。事实上,这种非连续性特征给长征研究带来不利影响。

二、长征研究的重点问题

红军长征的原因、出发地、会师地、里程、重要会议、长征的内涵、历史地位等重点问题一直是热点。最近十年,这些基本问题似乎悄然沉寂,但仍有相关进展值得关注。

1.红军长征的原因

以往主导的观点有“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说”“政权生存说”“战争资源枯竭说”,强调长征战略转移的重要性。*王维凯:《新世纪以来红军长征研究述评》,《中共党史研究》2006年第5期,第73页。石仲泉认为,现有的讨论忽略了战略转移的原因和战略转移的决策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两者应加以区别。*石仲泉:《红军长征与长征精神》,《苏区研究》2015年第1期,第14页。杨炳章认为,大革命失败后的华南丧失了继续革命的能量,华北的乡村社会没有被革命触动,革命客观条件变化促成长征。*杨炳章:《从革命到政治:长征与毛泽东的崛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75页。郭德宏提出,长征的直接原因是军事的失败,深层原因是经济的枯竭,理解这个问题应综合多方面因素。*郭德宏:《关于红军长征史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安徽史学》2007年第1期,第67页。董振平认为,长征是国内外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共同作用的结果,应该放在长征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分析。*董振平:《长征原因要经得起历史检验》,《思想理论教育》2014年第3期,第65页。

2.长征的出发地

一般认为,长征出发地存在三个争议说法:瑞金、于都、包括前两者在内的宁化、长汀四地。争议的核心在于如何理解“长征”这一概念。王维凯从战略转移、整体概念、具体过程三个标准出发综合考察,认为长征在瑞金出发,但各支部队有各自出发地,于都是集结出发地。*王维凯:《"长征"的来历和选择于都集结出发的缘由》,《长征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王新生不认同此观点,认为于都和瑞金两处作为长征出发地,出现了中共中央两处长征的谬误。*王新生:《红军长征研究的若干争议问题》,《百年潮》2006年第9期,第56页。黄鹏生、梅国英撰文详细考察了长征出发点争议的由来,认为新中国成立之前党的领导人和红军战士普遍说长征从于都出发,1951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注释错误造成争议,并确定地认为于都是长征出发点。*黄鹏生、梅国英:《揭秘长征出发点之争》,《党史文苑》2006年第9期,第4-11页。不过,党史界仍有微弱的异议,有研究者根据民间史料主张“永安是长征最早出发地”*安孝义:《三论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湘潮》2014年第8期,第12页。,也有研究者重申了长汀(黄修荣,2006)、宁化(杨秀芳,2010)是长征出发点,但这些主张缺少扎实的史料佐证,不足为据。

3.遵义会议

关于遵义会议是否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一直是焦点话题。石仲泉具体考察了“领导核心”概念提出,认为遵义会议后“势”“才”“场”三大因素决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石仲泉:《遵义会议评价的科学历史观》,《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1期,第19页。王维凯提出,虽然遵义会议上毛泽东没有实际担任中央最高领导职务,但他的思想路线、军事主张被中央接受,因此,“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说法是正确的。*王维凯:《新世纪以来红军长征研究述评》,《中共党史研究》2006年第5期,第76页。李方祥认为,问题关键在于是从形式上还是从实质上看待这个问题,根据史料毛泽东从维护党内团结出发推荐张闻天担任最高领导职务,所以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成为中央领导集体核心。*李方祥:《关于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的争议和史实辨证》,《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4期,第19-29页。蒋建农区分了“遵义会议”和“遵义会议时期”两个概念,认为从遵义会议时期毛泽东所做的大量不可取代的工作这一角度出发,“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这一说法是基本历史事实。*蒋建农:《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问题研究》,《党的文献》2016年第1期,第31页。

4.长征胜利的原因

余伯流认为,长征胜利的深层次原因是中共中央领导集体“融成合力的结果”,是“毛张周”领导体制构建的结果。*余伯流:《论长征胜利的深层原因及其启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9期,第91-100页。王卫国提出长征胜利原因“多因素说”,即长征胜利是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正确领导、红军战士信念和精神坚定、沿途人民的支持、反动军队矛盾重重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王卫国:《略论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福建党史月刊》2006年第8期,第59页。辛晓峰借用语言学研究中的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概念,从农耕文明国度和长征时期国内各阶级意志两个角度,分析了长征胜利的客观必然性。*辛晓峰:《从历时性和共时性看长征胜利的必然性》,《毛泽东思想研究》2012年第6期,第22页。

三、新话题:长征研究的主体视角

长征胜利是党和红军的领导人和红军战士集体奋斗的结果,而既往研究存在托举毛泽东中心地位、轻其他领导人、忽视红军战士的倾向。近十年来,这一倾向得到较大改观。除深入论述毛泽东对长征重要贡献之外,学界对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陈云等在长征中的重要活动进行了研究,肯定他们对长征胜利的特殊贡献。另外,参加长征的特殊群体开始得到关注,如女红军战士,这方面研究增添了长征革命英雄主义色彩。因这些研究倾向从长征主体下切入,可以归结为主体视角。

李吉认为,毛泽东对长征的贡献是“三个正确”和“三个转变”。“三个正确”即中国长征胜利、人类奇迹的主要的正确的领导者,同时又是中国长征胜利、人类奇迹的主要的正确的指挥者,又是长征胜利、人类奇迹的主要的正确的总结者和宣传者。“三个转变”指党的领导问题上实现了由错误到正确的重要转变;在红军的对敌作战问题上实现了由被动到主动的重要转变;在红军长征的战略方向问题上实现了由被迫到自觉的重要转变。*李吉:《红军长征的胜利和毛泽东的正确领导》,《毛泽东思想研究》2012年第6期,第16-21页。张素华根据大量史料整理出毛泽东对长征的科学认识:对长征后党内革命悲观情绪批评,对革命精华保持乐观主义精神。*张素华:《毛泽东谈长征》,《毛泽东思想研究》2016第1期,第90-92页。许顺富认为,毛泽东在长征中极为关键作用体现在:⑴四渡赤水,争取军事主动权;⑵与张国焘分裂主义斗争,维护党内团结。*许顺富:《毛泽东与红军长征的胜利》,《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第63页。

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陈云等对长征胜利作出特殊贡献。郭秋琴论述了周恩来对长征的主要贡献是:保护党的领导骨干;作出转兵贵州的决定;主导遵义会议胜利召开;主张北上,与张国焘分裂主义斗争。*郭秋琴:《周恩来对红军反“围剿”、长征胜利的卓越贡献》,《军事历史研究》2008年第4期,第52页。王成元从遵义会议、王钦双从陕甘宁革命根据地选择、庞振宇从主持俄界会议角度分别论述了张闻天对长征胜利的贡献。*王成元等:《张闻天对遵义会议的贡献》,《长白学刊》第2015年第3期,第104-108页;王钦双:《张闻天与中央红军落脚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抉择》,《上海党史党建》2016第5期,第11-13页;庞振宇:《长征时期张闻天对俄界会议的历史贡献》,《上海党史党建》2015第12期,第12-15页。张颖具体谈了王稼祥对长征的三点贡献:通道会议和黎平会议上,反对“左”倾军事路线,支持毛泽东正确军事路线;最早倡导召开遵义会议、最先提出毛泽东指挥军事的建议;两河口会议、猫儿盖会议和俄界会议上反对张国焘分裂中央。*张颖:《王稼祥对长征胜利作出的历史贡献》,《毛泽东思想研究》第2012年第4期,第11-15页。蒙秀琼认为,朱德在西南地区的早期革命实践对红军通过复杂的西南地区有积极影响;刘家国从六个方面概述了朱德对长征的贡献:减少红军损失,赞成支持毛泽东,驰骋云贵川,坚持北上方针,反对张国焘搞分裂,历经磨难胜利北上。*蒙秀琼:《朱德早期革命实践对红军长征过西南的积极影响》,《毛泽东思想研究》2012年第3期,第10-13页;刘家国:《论朱德对红军长征胜利的作用及贡献》,《军事历史研究》2009年第2期,第21-29页。李东朗将彭德怀对长征的贡献概括为:军事上突破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功绩卓著;政治上全力维护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协助毛泽东使红军长征完全胜利。*李东朗:《彭德怀对长征胜利的重要贡献》,《党的文献》2005年第2期,第65-70页。苏蔓根据刘伯承的《回顾长征》(1959年写就,1975.10刊于《人民日报》),完整呈现了刘伯承对长征的认识。*苏蔓:《刘伯承论长征》,《毛泽东思想研究》2015年第3期,第107-110页。罗燕明根据史料指出陈云对长征的贡献在于向共产国际汇报长征情况,陈云、陈潭秋、潘汉年于1935年9月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陈作《随军西行见闻录》《关于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情况的报告》《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传达提纲》。使共产国际对长征的认识发生转变,纠正长征的不实之词。*罗燕明:《从传奇到真相:陈云1935年在莫斯科的报告纠正了共产国际对长征的认识》,《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第124页。

另外,长征中有近3000余名*具体数字尚无定论,目前有2000余人说法(四川省妇联资料,1984),2500余人说法(李安葆、刘录开,1991)、4000余人说法(元江,1986;江小惠,2006),8000余人(邓红灿,1988),3000余人(邵雍,2014),本文采用最新说法。女红军战士,她们在长征中特殊的角色和特殊的作用引起学者们关注。邵雍估计了长征中女红军的数量和规模,分析了她们在政治宣传、救护收容、后勤保障和前线作战方面发挥的作用,不无感慨地认为女红军表现出团结向上、积极乐观、不怕牺牲的坚韧品质,女红军表现出特殊革命意志,在长征史上留下了壮丽一页,她们本身的实践是妇女解放的宣言书、宣传队与播种机,引领了中国女性的新觉醒。*邵雍:《长征中的女红军》,《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第117-128页;王东:《论女红军在长征中的突出作用和贡献》,《中州学刊》2006第5期,第208-210页;赵雅:《参加长征的女红军全景回眸》,《党史博览》2015第10期,第11-17页。江小惠把她们的革命品格概括为:品德高洁,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贞;无私无畏,舍小我顾大我;充满爱心,营造革命大家庭;妇女解放运动的楷模。*江小惠:《长征中女红军的革命精神与历史贡献论析》,《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第37-41页。

四、新话题:长征研究的客体视角

长征是中国人民的胜利,既往的叙事多围绕长征的参加者演绎,群众对长征的作用是不能遮蔽的视角。长征中,中国共产党发展群众工作的政策和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学界的讨论重点关注党和人民的关系问题,尤其是人民群众对长征的理解和支持,因此在此归结为客体视角。

贺平海等认为,长征中群众工作困难重重,制约因素主要有长征初期‘左’的错误消极影响、沿途群众红军缺乏了解、长途行军作战、国民党欺骗宣传、路过地区革命思想薄弱等。刘慧娟强调红军纪律对于困难条件下群众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贺平海:《红军长征时期的群众工作及其经验借鉴》,《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第90-98页;同样的分析参见张啸:《红军在长征中开展的群众工作及其历史作用述略》,《陇东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第54-57页;刘慧娟:《从<红星>报看红军长征中的群众工作》,《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第17-23页。王强等根据扎实的史料积累,将群众工作方法归结为四点:广泛发动群众、领导群众斗争;充分相信群众、凝聚群众智慧;紧密依靠群众、维护群众利益;真心关爱群众、重视干群关系。*王强等:《论党的群众工作在长征胜利中的重要作用及时代意义》,《毛泽东思想研究》2014年第9期,第71-76页。单孝虹梳理长征中的文告,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长征时期的民生观念,将其概括为:为人民的利益而不懈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代表豪绅地主封建势力的军阀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和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造成中国民生凋敝、广大人民生活痛苦的根源;铲除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民权自由、民生幸福;实行土地革命,彻底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让人民享有基本的政治参与、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权益等民生主张。*单孝虹:《从红军长征时在湘黔发布的文告看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生观》,《毛泽东思想研究》2013年第1期,第22-27页。成功的群众工作是长征胜利的有利保障,新时期改革和发展依然要充分依靠群众,党的各项工作才能取得源源不断的成功。

五、新话题:长征研究的区域视角

长征历时两年整,共经历我国华中、西南、西北共15个省份,穿越众多少数民族聚居区。不同地域的学者结合工作实际,利用自身文史资料优势对长征作地方化、区域化研究,是最近几年逐渐兴起的新视角,在此称之为“区域视角”。

中央苏区人民对红军长征有重大贡献,余伯流将其概括为兵源扩红、红军基干、征调盪子、军需物资、架桥渡河、牺牲烈士六点。*余伯流:《论红军长征胜利的深层次原因》,《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第93页。欧阳淞研究了长征中发生在贵州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贵州人民有力地支持红军长征,这些奠定了贵州在长征中的重要地位。*欧阳淞.《红军长征在贵州及其历史地位与文化价值》,《中共党史研究》2015年第1期,第30-34页。赵平综合论述了红军长征在四川的民族宗教政策、历史地位、文化资源和当下的长征精神和路线申遗工作,指出四川是长征重要舞台,在四川展现了长征最灿烂辉煌篇章,“长征”理念的明晰提出、长征文化符号提炼是从四川省开始的。*赵平:《红军长征在四川的研究述评》,《毛泽东思想研究》2013年第5期,第21-27页。于安龙认为,川康藏区地理位置特殊,使其成为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战略驿站和北上抗日的战略通道。藏区人民对红军的无私帮助与大力支持,使藏区发挥着重要物资补给站和兵员补充基地作用。在藏区的民族宗教政策实践,为党处理民族矛盾,促进民族团结,积累下丰富经验,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于安龙:《藏区在红军长征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作用》,《毛泽东思想研究》2015年第9期,第98-106页。汤静涛根据共产国际资料提出长征最初决策是共产国际总军事顾问M·施特恩制定的“湖南计划”策略,所谓“湖南计划”就是中央苏区红军向湘西、西北部突破,打击进攻中央苏区的国民党军队侧翼和后方,“从根本上改变江西的形势”。*汤静涛:《从“湖南计划”到撤出瑞金——共产国际与红军长征决策》,《党史文苑》2014年第11期,第21-26页。

长征有三分之二时间在民族聚居区,穿过的少数民族生活区有苗族、瑶族、壮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水族、土家族、仡佬族、东乡族、藏族等近二十个。中国共产党在民族聚居区进行了生动的民族宗教政策实践,为建国后党的民族和宗教工作奠定基础。朱晓舟等认为民族实践主要有:高度重视和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建立革命政权和革命武装;团结争取少数民族上层进步人士,加强统战工作;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习惯风俗和宗教信仰,取得少数民族同胞的信任与支持等方面的内容。*朱晓舟等:《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的实践与经验》,《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年第3期,第27-30页。裴恒涛、王洪分析了党和红军对民族杂居地区的社会状况的认识,制定务实的民族政策,对当地的民族关系改善和变迁产生积极影响。*裴恒涛:《红军长征与近代贵州民族关系的变迁》,《广西民族研究》2012年第4期,第21-27页;王洪:《红军长征过云南时党的民族政策及影响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第21-25页。陈淼以物资支持为视角,历史地分析了康巴藏族人民对红军长征的支持。*陈焱:《少数民族、宗教界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所做的贡献》,《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第99-106页。胡云生、杨淑珍具体论述了红军的回族政策,长征对回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回族建立政权的具体形式以及如何对待回族宗教上层爱国人士等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党在新中国阶段的回族工作奠定基础。*胡云生:《长征时期红军的回族政策》,《中州学刊》2006年第5期,第211-214页;杨淑珍:《红军长征对宁夏回族聚居区的深远影响》,《回族研究》2006年第4期,第138-140页。

六、新话题:长征研究的宣传视角

长征是人民群众的革命动员,从毛泽东在瓦窑堡会议(1935.12.27)上谈长征的一段话能清晰看出长征中革命宣传工作极端重要性,他说: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94页。学界对长征中党的宣传工作进行了广泛研究,可以概括为宣传视角。

国民政府严密封锁红军长征的消息,其统治下的新闻媒体长征进行无所企及的污蔑。在此背景下,对长征真实宣传的报道格外重要。最早向世界宣传长征的是美国记者斯诺,他在1936年采访陕北,写出《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向世界介绍了真实的长征,并对长征领导人的生平履历、性格特点、意志品质等进行了介绍,初步概括长征精神基本内涵。因此,《红星照耀中国》被党史学界认为是“建立在长征亲历者口述基础上的,是最原始、最完整的一手资料”。*于安龙:《斯诺陕北之行对长征历史真相的揭示》,《毛泽东思想研究》2016年第1期,第93页。斯诺妻子海伦·斯诺于1937年到达延安,更加全面地报道了红军长征历程,写成的《红色中国内幕》(Inside Red China)同样是研究长征的权威著作。*高喜平等:《斯诺夫妇对红军长征真相的报道》,《福建党史月刊》2008年第1期,第139页。国内真实报道红军长征的是《大公报》记者范长江,他追随红军足记,根据沿途采访写成《岷山南北剿匪军事之现势》,较早地揭露了国民党政府“消灭红军”的谎言。之后写出《成兰记行》《徐海东果为肖克第二乎?》(1935.09);《红军之分裂》《毛泽东过甘入陕之经过》《从瑞金到陕边——一个流浪青年的自述》《陕北共魁——刘志丹的生平》《松潘战争之前后》(1936.11),并结集成册《中国的西北角》一书。*袁振武等:《中外记者对红军长征真相的宣传报道史料札记》,《理论导刊》2008年第11期,第127页。

在严酷的军事斗争中,获取长征途中人民群众的支持依靠得力的宣传工作。王纪鹏总结了长征宣传工作特点是宣传手段多样、宣传内容丰富、宣传对象广泛。*王纪鹏:《浅析中国共产党在长征时期的宣传工作》,《兰台世界》2011年第11期,第80-81页;同样有研究者将长征宣传标语归结为五个特点,具体参见李安葆:《长征标语漫议》,《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年第4期,第87-91页。田修思梳理了长征标语口号,认为其是传播革命真理的重要渠道,是宣传党和红军路线方针政策的有效载体,起到很好的宣传和动员各族群众作用。并指出这些标语口号言简意赅、高度凝练,宣传鼓动作用明显,成为长征文化的构成要素,也是中国革命史上独特的文化现象。*田修思:《长征标语口号:传播革命真理的通俗文化》,《毛泽东思想研究》2012年第4期,第1-5页。李安葆对长征宣传标语作了分类,有党的性质、红军性质、反帝、反对反动派、新生革命政权、土地革命、民族政策等。*李安葆:《长征标语漫议》,《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年第4期,第87-91页。廖波兰等研究了毛泽东的宣传思想,指出其广泛性体现在发行报刊、红色中华新闻台、宣传标语和宣传画、革命诗歌和革命歌曲等形式宣传革命思想。*廖波兰等:《长征时期毛泽东与党的宣传工作》,《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6期,第22-26页;宗帅:《关于长征是宣传队的研究》,《福建党史月刊》2014年第2期,第22-24页。党和红军在长征中的宣传工作与群众工作紧密地交叉在一起,只有通过宣传才能让群众了解长征、支持长征。

七、小结

纵观过去十年,长征研究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史料挖掘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本文从“久”和“新”两个方面进行综述,但这一做法不免过于简化,有挂一漏万之嫌。多元研究倾向对深化长征研究是大有裨益,事实上,置入一个思维框架存在阻力,相信这些视角基本照顾到长征研究中的主流。这启示我们,长征不是单纯的一次军事远征,而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复合的革命实践。未来的长征研究,应更加注重多维视角的考察、更多扎实史料的研究,更好地传承长征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责任编辑:李佳佳

10.16623/j.cnki.36-1341/c.2016.05.014

王共蒙,男,西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法学硕士。(西藏拉萨850000)

西藏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团队项目

猜你喜欢
长征红军研究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少寨红军桥
十送红军
再唱十送红军
倔强的小红军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