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高岛叶子
日本传统故事与阿伊努英雄叙事诗中英雄的诞生条件
[日]高岛叶子
在日本传统故事的英雄传中,异常诞生是英雄的必要条件。这种诞生条件会往正负方面发展。全部都满足英雄传说的颠覆条件。然而,北海道的阿伊努族的英雄叙事诗叙事诗,也是传诵少年英雄的故事,却没有异常诞生的主题。“孤儿”才是英雄的条件。阿伊努的英雄传说并不是“社会的弱者变成强者”意义上的“颠覆”,而是伦理观本身的“颠覆”。
日本传统故事;阿依努英雄叙事诗;英雄;诞生
打退鬼怪的“桃太郎”“一寸法师”“力太郎”是日本传统故事中少年英雄传说的代表作。这些英雄的共同之处便是主人公的异常诞生。柳田国男的《日本昔话名汇》中的“诞生的奇端”部分、关敬吾的《日本昔话大成》(以下称“大成”)中的“诞生”部分、《日本昔话通观》(以下称“通观”),所有的故事都涵盖了“异常诞生”这一核心主题。在《桃太郎》中,老婆婆把在河里漂流的桃子捡回家,桃太郎从那桃子里诞生出来的说法是最普遍的;但也存在着老婆婆吃了桃子后变年轻,把孩子生下来的说法。《一寸法师》中,没有孩子的老夫妇拜佛求神得来了孩子,但由于孩子太小,所以被称为“一寸法师”。这便是神赐的孩子的传说。虽然也有其他的叫法,但都是表述“小”的称呼。《力太郎》也被称为《污垢太郎》,讲的是一对没有孩子的懒惰老夫妇用自己身体上的污垢,做了一个泥娃娃,然后泥娃娃忽然动起来了的故事。那孩子吃得越多力气越大,所以被称为“力太郎”。除此之外,不只是母亲的胎盘,也存在着从身体的其他部位,如从脚后跟、小腿、手指中出生的说法。通过这些与众不同的方式诞生的少年们最后都变成了伟大的英雄。可以说,在日本传统故事的英雄传中,异常诞生是成为英雄的必要条件。
然而,北海道的阿伊努族的英雄叙事诗(以下称“叙事诗”),也是传诵少年英雄的故事,却没有异常诞生的主题。反而在故事的开端,一定会有主人公被父母以外的人抚养长大的设定,而且他们不一定没有血缘关系①中川裕『アイヌの物語世界』平凡社,1997年,144页参照。。日本的传统故事中,首先总会被描述成英雄是通过不可思议的方法诞生的,但阿伊努族的英雄传说对出生状况一概不谈,只阐述了因父母不在,由其他人抚养,一起生活的状况。这些英雄几乎都是因为战争,独留自己一人生活的孤儿。故事的开头,主人公和养父母一起生活,不久因为某种原因不得不离开山城,和怪物激斗或报杀父母之仇等,最终取得胜利。叙事诗的英雄条件并不是不可思议的诞生方法,而是因某种理由被亲生父母以外的人抚养长大这一部分。也就是说,“孤儿”才是英雄的条件。
这样的不同意味着什么呢?或者说,反映了什么呢?相比于日本少年英雄传中的“异常诞生”的作用,阿伊努族的英雄传中的“孤儿”应该存在着某种象征意义吧。
在《桃太郎》和《一寸法师》等日本传统故事中,异常诞生是成为英雄的条件之一。
一寸法师大部分被描述为没有孩子的老夫妇求神得来的,很明显这是神授予的孩子。桃太郎的故事中,如果注目于桃子从河的上流流下来(另外也有求神得子的设定)这一部分,那么大概也可以看作老夫妇是从神那里得来的孩子。因为河的上流,也就是山上,是异界、是神的领域。那些并不是从桃子里长出来,而是由吃了桃子的老婆婆变年轻生出来的设定也是如此。桃太郎和一寸法师的异常诞生证明了他们是神的孩子。于是,“神赐的孩子”从神那里得到了非比常人的智慧和力气,被珍贵地抚养长大。不久长大成人后,自己提出要出远门打妖怪。然后,和鬼怪展开精彩的拼搏,把宝物拿回家送给老婆婆老爷爷,从此以后过上安乐的生活。这便是故事的结局。
那么,从父母的污垢中诞生的力太郎,该怎么说明比较好呢?没有孩子的老夫妇用自己身体上的污垢做了一个泥娃娃,然后泥娃娃变成真小孩的诞生方法,很难说是“神赐的孩子”。关于这一点,三浦祐之认为,由于从污垢中诞生的英雄的滑稽,所以最好把“力太郎”看成是“桃太郎”这样的“讲述正统派的少年英雄的传统故事的恶搞作品”①三浦佑之『昔話にみる悪と欲望 継子・少年英雄・隣のじい』増補版,青土社,2015年,138頁。“把它看成笑话般的故事内容”②同書。。也就是说,正统的英雄是神赐的孩子,除此之外的英雄都是被改成笑话故事的英雄。根据该理论思考,如果没有求神这一主题的话,从婆婆的脚后跟、小腿、手指中诞生出来的英雄也不得不被称为“恶搞”英雄。然而,从一寸法师衍生出来的故事中,也存在着父母求神之后,拇指忽然变大,孩子从中生了出来,该孩子长大后去打退妖怪的故事③関敬吾『日本昔話大成』第3巻,角川書店,1978年,3、30、34頁。。同时,也有不是求神得来的故事。一天,老婆婆的拇指突然痛了起来,然后孩子从那里生了出来。④同書,26-28頁。(《一寸法师·鬼征伐型》)后者的故事和从污垢里生出来的故事的不同在于懒惰的老夫妇洗澡的情节。虽然三浦祐之认为这个设定本身就是恶搞,但这两者究竟带来了多大的不同呢?不是从母亲的腹部生出来的这一点倒是一致的。
的确,桃太郎大多被传诵成文武双全的孩子⑤同書,69頁,「桃の子太郎」の典型話参照。,而力太郎则只强调了力大无穷这一点。然而,普通人征伐不会耍刀弄剑的鬼怪,最终成就伟业的部分是一样的。“力太郎”不过是正统派英雄传的“桃太郎”的“恶搞版”罢了。
(一)力太郎:贫穷和懒惰
如果关注的不是诞生的方法,而是力太郎的功绩的话,可以说力太郎是不输桃太郎的。从各自的家庭的生活状况等来看,倒不如说力太郎才是英雄。
柳田国男的《桃太郎的诞生》中如此说道:
无论是亚洲还是欧洲,闻名的英雄成功传中,不只有弱小的人,也存在着非常贫困、极度懒惰的人,或者至少外表看来过分愚蠢的人。兼备这四个条件中的两到三个,且没被人放在眼里的人,往往最后成就了伟大的事业。①柳田國男「桃太郎の誕生」『柳田國男全集6』筑摩書房,1998年,257—258頁。
考察力太郎的英雄特性能得到极大的启示。打倒鬼怪等强大的敌人,智慧和武力的确是必需的,但如果也包含了贫困、懒惰这一类的英雄特性的话,可以说“力太郎”毫无疑问是正统的英雄传。关于这一点,需要再详细说明。
首先,力太郎的父母是连澡都不洗的懒惰鬼,积累下来的污垢最终变成了力太郎。正是从没被人重视的东西中,诞生出了可以对抗大妖怪的大力士。可以说满足了英雄的条件。“力太郎”的开头是这样的: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地方住着一位老爷爷和一位老婆婆。他们既没有孩子,也很懒惰。②関『日本昔話大成2』,53頁。
然而,“桃太郎”的开头很常规:
这是很久很久以前发生的一件事情。在一个地方住着一位老爷爷和老婆婆。然后有一天,老爷爷上山砍柴,老婆婆去河里洗衣服。③稲田浩二編『昔話の年輪80選』筑摩書房,1989年,212—213頁。
故事开头就说明了老爷爷和老婆婆的工作。
贫困这一点也很适用。桃太郎的父母的生活肯定也很俭朴,但可见力太郎家更加贫困。“力太郎”故事中,老爷爷老婆婆哀叹要花大量的食物抚养力太郎,这也看出了他们家的贫困程度。例如,《日本昔话百选》(下称为“百选”)中的“力太郎”(岩手县)故事中,有这么一段:
给这个孩子喂饭,吃一碗便长大一点,吃两碗便长大得更多,渐渐地吃得越多,长得越大。老爷爷老婆婆看着越发喜欢,一次他就吃了三斗五升饭。
“我们这么穷,无法每次都让他吃那么多的饭呀……”老爷爷和老婆婆叹气道。④稲田浩二・稲田和子編『日本昔話百選』改訂版,三省堂,2003年,91頁。
《大成3》中的典型故事也有类似的描述:“贫穷的老爷爷老婆婆哀叹道:‘一次就吃这么多的话,真有点吃不消呀’。”(53页)贫困的老爷爷老婆婆明白,饭量与平常人类相差甚远的力太郎长大后对他们来说是个麻烦包袱。于是,为了响应老夫妇的不平,力太郎最后离家修行。
另一方面,“桃太郎”的老爷爷老婆婆的生活比“力太郎”好。《百选》的“桃太郎”(冈山县)中,有老爷爷老婆婆很喜爱桃太郎、“大鱼大肉地抚养他”(275)的相关描写。除此之外,《大成3》的“桃太郎”(青森县)的典型故事中,老爷爷老婆婆甚至给桃太郎新做了衣服,买了刀,送桃太郎去打鬼怪。(70页)
家境贫穷但饭量却很大的麻烦包袱,最后完成了伟业的力太郎,可以说有着和桃太郎同等价值、甚至比桃太郎还厉害的功绩。
(二)淘气包、懒汉的英雄
“桃太郎”和“一寸法师”的故事中,有符合柳田举出来的英雄条件的事例。
“桃太郎”的故事中,也存在着懒惰、淘气的桃太郎。首先,懒惰的桃太郎常见于四国和中国地方的“寝太郎型”。《大成3》中有以下这些事例:
①和伙伴们去砍柴的时候一直在打瞌睡。(香川县《大成3页》74页)
②老爷爷去砍柴,老婆婆出门洗衣服,但桃太郎一直在玩耍。(德岛县《大成2》同)
③和朋友去砍柴的时候,一直在睡觉,完全没有干活。(广岛县、同书75页)
④花了四天时间做了草鞋、竹筐等,好不容易上山砍柴了,却坐在树枝上抓虱子。(冈山、同书、75页)
⑤每天都在玩,被邀请一起去扫松叶,花了三天制作背筐、绳子等,但大家在扫落叶的时候,他却什么都不干。(岛根县、同书、76页)
全部都是花自己的大力气,把大树连根拔起,从山上扛回家去。 ①、 ② 中,不小心用大树撞碎了房子,压死了老爷爷老婆婆; ④ 中,把大树扔进了河里,引起了地震;只有 ①和 ⑤ 有打鬼怪的情节,英雄传说成立的只有这两个。
不小心把屋子撞碎、拥有大力气的桃太郎,与其说是有智慧的勇者,倒不如说是个淘气包。更存在由于太淘气,最终被老爷爷老婆婆赶出家的说法。例如,野村纯一在“桃太郎”故事中有这样的描述:
那时候,桃太郎很淘气,恶作剧这家,玩弄那家,于是老爷爷老婆婆说:“这么淘气的话,去鬼岛打妖怪去吧,如果打不了的话,就别回来了。”于是无可奈何,桃太郎启程去鬼岛①野村純一『新・桃太郎の誕生 日本の「桃ノ子太郎」たち』,吉川弘文堂,2000年,104頁。。
在那之后,桃太郎和狗、猴、鸡一起到达鬼岛,成功打败妖怪,把珠宝带回家。老爷爷老婆婆非常高兴,从此以后他们过上了安乐的生活。被父母赶出家,令人看不下去的乱暴者最终变成了英雄。
一寸法师也是一个淘气包,《大成2》“一寸法师 鬼征伐型”中,也有一寸法师因为淘气被赶出家门的事例。
因为是个淘气包,所以被赶出家门,只让他带了木碗和筷子出门。(广岛县《大成3》29页)
干了坏事,被赶出家门,只带了木碗和针。(广岛县、同书)
所有的淘气包,最后都打败了鬼怪,抢夺了珠宝,变成了富翁。
看了上面这些,我们明白,不一定说“力太郎”是传统英雄故事的恶搞版。既有寝太郎型的懒惰“桃太郎”,也有被逐出家门走投无路的淘气“一寸法师”。如果“力太郎”是被恶搞的,也只能说是传统英雄故事的恶搞。然而,上述中,柳田认为的英雄条件是与英雄相适应的特性。弱小无力者、贫困者、懒惰者、愚笨者、被等闲视之的人,才成就了伟业,这种“颠覆”成为英雄传的条件。出生就拥有出色的身份、人格高尚的人最终成就伟业,英雄传不再描述这类故事。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不得不考察英雄条件和异常诞生的关系。
正如柳田所说,欧洲的传统故事中,英雄的条件也是如此。欧洲典型的传统英雄故事中,AT300“消灭龙”,贫穷夫妇的儿子消灭了龙,救出了当贡品的公主,并和她结了婚;AT328“少年盗取巨人的宝物”,贫穷的少年去到吃人的巨人家,夺取了巨人的宝物逃走,最后变成了富翁;AT301“被偷走的三个公主”,也叫“熊的儿子”,主人公通过怪力破坏东西,杀死朋友,被大家疏远,或者因为食量过大被逐出家门,主人公最后打退了怪物,救出了公主,两人结了婚。第一个和第二个,都是既没有武力也没有特殊能力的贫穷少年打退了怪物,得到了财富和地位的故事。也就是发生了“颠覆”。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熊的儿子”中,被疏远的怪力的源泉被看作是异常诞生。主人公的母亲因超自然能力而怀孕,被熊夺走的母亲生出了半人半熊的孩子。他因为是熊的孩子,所以拥有破坏性的怪力,并从被疏远的家里出走。旅途中,他和其他拥有怪力的三个男子一起追逐怪物,到了地下世界。他们在那里见到了魔法剑,并靠着魔法剑打败了怪物,解救出了被抓的三个公主,最后他和其中最美的公主结了婚①Stith Thompson, The Folktale (New York: Holt,Rinehart & Winston, 1946; New York: The Dryden Press, 1951), 32-33.。
“熊的儿子”的事例说明,异常诞生并不总是“神的孩子”这样肯定的意思。不同寻常的出生状况带来异常性,天生拥有不寻常的特性和力量。这种力量如果是破坏性、并且是往坏的方面发展的话,便会被人们疏远。然而,英雄传中,这样的人物往往会完成常人无法完成的伟业,实现“颠覆”。魔法道具和超自然的援助,为这种“颠覆”提供了可能性。也就是说,欧洲的英雄传中,异常诞生本身并不是英雄条件。异常诞生所带来的负作用才是条件。
那么,日本的英雄传是怎样的呢?因有非同常人的食量而被赶出家门、三个伙伴从怪物手中救出少女、结婚这些主题,是“力太郎”和“熊的儿子”的共同之处。因为怪力被疏远,最终离开家乡,是“桃太郎”和“一寸法师”的共同之处。就像早已被确认过的那样,拥有常人以上的智慧和大力,被当作神赐的孩子那样被珍重地抚养,这是“桃太郎”的异常性。然而,另一方面,也有懒惰者、乱暴者这样的毫无道理的异常性,而且看不下这种负特性的话,便会被流放。“一寸法师”中,虽然神赐的孩子被珍贵地抚养的故事是主流,但因为无法被接受的淘气,主人公被疏远。
日本的英雄传和欧洲的英雄传不同,英雄和异常诞生是无法割裂的。作为贫困的劳动能手的老爷爷老婆婆,生出了神赐的孩子,长成文武双全的少年,自己志愿消灭妖怪并实现,最终把宝物收入囊中。异常诞生成了神赐的孩子的印记,这成了英雄行为的根源。这是日本一般的传统英雄故事。另一方面,也有着因为异常诞生,所以变成了极其懒惰者和过度乱暴者,被人们疏远,但因为非同常人的特性,最终成就伟业这一类的英雄传。可以说,日本的英雄传有两种模式,“神赐的孩子”型和“淘气、懒惰”型。最终变成哪种模式,则由异常诞生的正负作用决定。因此,“力太郎”、懒惰者、淘气包的“桃太郎”绝不是恶搞,一定是和一般的“桃太郎”一样,都是正统的英雄传。
根据上述关于日本英雄的考察,接下来,将对阿伊努族的英雄传进行考察。在这之前,首先对北海道阿伊努族口头文学的类型进行概观性的阐述。
阿伊努族的口头文学大致分为神话·Kamui Yukara(以下称Kamui Yukara)、叙事诗、散文故事方式的Uepeker或Toitaku这三种。Kamui Yukara和叙事诗通过韵文(加音节)进行阐述,散文故事通过散文进行阐述。使用的文体也因形式而不同,Kamui Yukara和叙事诗用的是雅语,散文故事用的是日常语①中川『アイヌ物語世界』,203頁。。
三者阐述的内容也各有不同。Kamui Yukara的主人公是阿伊努神。阿伊努神是阿伊努族独特的概念,指的是人类以外的动植物及所有“拥有人类没有的力量”②同書、23頁。的所有现象。阿伊努神在它本来的世界中(Kamui Moshiri)是以人的形象存在,但在人界(Ainu Moshiri)中则穿上了外衣,以动植物、事物、现象等形象存在。Kamui Yukara以各种各样的阿伊努神为第一人称,讲述自身的经历。
散文故事有四类。其中,“和人物语”和“Pananpe·Penanpe話”用的第三人称进行讲述;“阿伊努神的故事”和“人类 阿伊努神的故事”被认为是在日本人社会的影响下形成的阿伊努族固有的类型③稲田浩二・稲田和子編『日本昔話ハンドブック』三省堂,2001年,241頁。,两者都是用第一人称进行讲述的。讲述的是主人公阿伊努神或人类自身的经历。故事篇幅有长有短。
叙事诗如上述那样,少年是主人公,是以战斗为中心的冒险故事,也是用第一人称讲述。这个类型有着最复杂的内容,其中有些因为太长,需要三天三夜来讲述。
日本(和人)的传统故事,也就是和散文故事相对应的这个类型,虽然狭义上被称为Uepeker、Toitaku这样的散文故事,但《日本昔话通观 北海道》(以下称《通观》)中,上述的类型全部被涵盖在内。因此,本文将不区分韵文还是散文,直接用阿伊努族这三种口头文学来对应称日本(和人)传统故事。
(一)叙事诗中的英雄出生条件
上述中,叙事诗和散文故事的主人公是人类和阿伊努神,其中包含了消灭怪物、坏人等的英雄传。然而,本文为了以少年英雄传为中心进行考察,所以决定把叙事诗当作特定的考察对象。散文故事中也有和AT300“消灭龙”类似的故事,但主人公不一定是少年,很多时候是村长。
叙事诗主要以主人公和怪物或者敌人之间的战斗为中心展开的故事,典型的情节如下:
①主人公在山城中被养兄养姐之类的人珍贵地抚养着。
②一天,从养父母中听说自己的亲生父母死亡的消息,主人公因某些理由离开山城。
③主人公在前往的地方遭遇强敌攻击,开始战斗。
④战斗结束,酒宴开始,不久后新的敌人出现,战斗再次开始。继续重复这样的情节,主人公不断打倒敌人。
⑤终于最后的战争结束,主人公回到山城(一般会带着新娘),和家人平稳地生活。
就这样,故事的开端大多数讲述的是主人公幼儿时期的成长模样,但出生的状况并没有说明。和日本的传统英雄故事相比,整体上战斗场面较多。最后,战斗胜利的主人公回到了抚养自己长大的家中,但并没有带宝物回家的描述。
正如上面所说,叙事诗的英雄条件是“孤儿”。然而,主人公不一定遭遇不佳,由双亲以外的人抚养着。也没有生活贫困,大多数被设定为过着富裕的生活。以下是“朱轮”的开头:
在这个大家庭里,养姐心胸广阔,尽善尽美地对我好,一直如此,从未改变。家里的大梁、满满的好看的物品、黄金色的木饭盒和匣子、木饭盒和匣子,互相交映的宝物下面,一层灿烂夺目。啊,我住的家多漂亮啊。①金成まつ筆録・金田一京助訳注『アイヌ叙事詩ユーカラ集Ⅳ』復刻版(初版1964年),三省堂,1993年,37-38頁。
从这描述中可见,主人公在繁荣的山城中过着富裕的生活。故事的最后,主人公和Oyaruru公主结婚,相伴回到山城。
因某些原因,主人公从养育自己的人或其他人身上得知自己的身世和亲生父母死亡的消息。一般,父亲被设定为是村长,在和其他村子的战斗中被杀害。有时候,双亲或单亲是阿伊努神。“朱轮”是这样进行说明的:主人公的妹妹突然出现,告知主人公关于父母的事情。父亲虽然是人类,但拥有着超出阿伊努神的容貌和勇气,和狼女神结为夫妻。父亲因过人的勇气和美貌,遭人嫉妒,日夜战斗,在酒席上喝下了毒酒,阿伊努神的母亲便带着父亲和妹妹去了天国。也有一些说明讲的是双亲并不是双亡,而是去做买卖然后没有回来。单亲是阿伊努神的话,可以说是异常诞生的神的孩子,但并不一定是这样的设定,也有双亲均是人类的设定。然而,父亲一般被设定为是村长,拥有着和出生在贫困的老爷爷老婆婆家里的日本的少年英雄不一样的出生。叙事诗的英雄是养尊处优的少年。因此,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叙事诗的主人公并不满足柳田的英雄传条件。
故事的展开也并不是颠覆型的。虽然也有消灭怪物的故事,但并没有得到宝物变富裕、或者是与被抓的美丽的姑娘结婚得到了高地位的展开。正如上面所说的,故事开端就保证了主人公是过着富裕的生活的。除此之外,村长的儿子、阿伊努神的儿子—主人公没有必要通过结婚来获得高地位。孤儿这种状况不过是为了隐藏“养尊处优”。
可以确认的是,日本的传统故事有两种形式。以神赐的孩子为主的“神赐孩子”型和以被疏远的孩子为主的“淘气、懒惰”型。这与主人公的人物造型有关。叙事诗是怎样的呢?如果说叙事诗的故事展开不是颠覆型的,那人物造型会是怎样的呢?最后,将对这一点进行探讨。
(二)反秩序的超人英雄像
阿伊努族的少年英雄是出奇危险的人物,无一例外。他们均拥有着超乎常人的身体能力和欠缺思考分辨能力的冲动的行动,是无视法的暴乱者。
我们来看一下织田Suteno的关于口述叙事诗的具体的描写:首先是主人公第一次出去狩猎的场面。他寻找着在空中飞翔的像鸟一样的猎物②英雄叙事诗的主人公,能够借助神的力量发挥超人的能力。飞行能力便是其中的一种。,看见鹿,便放射弓箭,命中后,便到鹿倒下的地方。以下是这之后的行动:
这只大雄鹿睁开了大眼睛,用白眼紧紧盯着我。我非常生气,这样盯着我看是在说我什么坏话吗?!我一边这么想,一边抓着它的两条腿摔在了地上、草上。①静内町教育委員会編「ユカラ2」『静内地方の伝承I 織田ステノの口承文芸(1)』,静内町郷土史研究会,1991年,151-152頁。
这是和常规行为不一样的行为。战斗场面中,冲动的行为更加明显。
年长的哥哥Kaniotopushi慰劳了我。于是,我自己做了些什么我自己也忘了。当我回过神的时候,我已经把Kaniotopushi--神的哥哥的头强压在地上。②「ユカラ1」同書、72頁。
该场景中,主人公因为毫无关系的一些事情对阿伊努神的哥哥大发怒火,阿伊努神的哥哥过来慰劳主人公,主人公却因为怒火失去理智,突然杀了他。之后,主人公因杀了哥哥的自己更加生气,一边发怒一边寻找抽打哥哥Oinayupi的雷神,最终连本人和该家人,都一并赶尽杀绝。
记得自己异常愤怒,斩杀了那恶人,像Citatap③把大马哈鱼头部的鱼肉和鱼白都捣碎捣细,搅拌在一起做出的料理。一样,在地板上刻画,敲打地板,连着老人都一并斩杀了。④「ユカラ1」前掲書,81-82頁。
这样的冲动的行为是叙事诗主人公的特征。就算没有杀亲之仇、就算不是敌人,血冲脑后就会残杀他们。虽然也有复仇和消灭怪物的设定,但也有像上述一样,主人公对出现在自己面前的人,毫无理由地不断开始战斗的事例,加上了对无辜者进行不可饶恕的攻击。
通过主人公这样的行为,我们可知,叙事诗本身展现的是反伦理的世界观。就算杀害无辜者,主人公也不会因此受到惩罚。上述中,杀害哥哥的场景后,主人公非常生自己的气,一边发火一边暴走于阿伊努神居住的Rikun岛。最后,神的哥哥Oinayupi勒住发狂的主人公的双臂,让他看重生的哥哥Poiyaunpe的样子,最终才能冷静下来。
这一点,和阿伊努口头文学另一类型——以人类为主人公的散文故事有着完全不同的特征。这一类型提示了由“劝善惩恶”“因果必报”道德原理支配的世界观。正义者必得回报,恶人必受恶报⑤中川、91-92頁。。这样的伦理观是规范阿伊努社会的伦理观。萱野茂表示,散文故事中的讲述者,在故事中加入了这世间的善恶以及对听者中的孩子的道德教育⑥萱野茂『カムイユカラと昔話』小学館,1988年,10頁。。
结果,叙事诗毁坏了散文故事中提示的伦理世界观。村长一旦和阿伊努神结为夫妻,为维护村子的秩序,比谁都要尊重伦理规范。散文故事讲的是拥有着正义之心、遵守规范的村长和妻子,得到了阿伊努神的救助,克服了贫穷,最终过上了富裕幸福的生活。然而叙事诗的人物则是,本该维持秩序的村长的儿子却是最违反伦理道德的人。叙事诗大概是以破坏秩序为目的的形式吧。
日本的传统英雄故事有两种形式,以神赐的孩子为主的“神赐孩子”型、和以被疏远的孩子为主的“淘气、懒惰”型。柳田的英雄条件——“颠覆”适合每个类型。从伦理的角度上来讲,能干的出色的人类消灭恶,提示了伦理的世界观。另一方面,懒惰者和乱暴者意外地消灭恶,出人头地,颠覆了伦理世界观。叙事诗的英雄都是养尊处优,不管本来是不是站在伦理的立场,最终都会有反伦理行为的人物。故事的展开中,与其说消灭恶,恢复秩序,不如说主人公不断重复超乎常人的战争才是重点。不带任何正当的理由,不断和其他敌人进行战斗。如果是散文故事的话,通过谈判解决纷争才是正确的做法。因此,可以说叙事诗本身是一种毁坏散文故事中提倡的世界的形式。散文故事承担着根据伦理观位置秩序的作用,叙事诗则颠覆这个作用。同一个主人公的故事,伦理型和反伦理型并存的情况,虽然日本传统故事也有,但阿伊努文学中,根据类型不一样,明确了该作用分化。
日本传统故事中的英雄传中,异常诞生是英雄的条件。然而,这种诞生条件会往正负方面发展。因此,英雄传有着神赐的孩子型和淘气、懒惰型。像“桃太郎”这样的《大成》的典型故事,贫穷的能干的老爷爷老婆婆被神赐予孩子,该孩子文武双全,长大后立志要消灭鬼怪,最终成就伟业。另一方面,异常诞生往负方面发展,被疏远逐出家门,依靠该力量成就伟业。全部都满足英雄传的颠覆条件。从伦理的侧面来看,前者为伦理型,后者为反伦理型。
这种伦理型和反伦理型可以作为同一个传统故事的不同版本进行分类。另一方面,阿伊努的英雄传中,也对应了散文故事和叙事诗的分类。提倡伦理的故事和描述反伦理世界的故事,也能分类成不一样的类型。叙事诗的英雄的出生条件是,主人公是村长的儿子、阿伊努神的儿子,也就是养尊处优。在阿伊努的社会伦理观中,这样的人物需要依据伦理道德规范来控制行为。然而,叙事诗的主人公与此相反。道德高尚的英雄不会在叙事诗中登场。阿伊努的英雄传并不是“社会的弱者变成强者”意义上的“颠覆”,而是伦理观本身的“颠覆”。
稲田浩二・稲田和子編『日本昔話ハンドブック』三省堂、2001年。
稲田浩二・稲田和子編『日本昔話百選』改訂版、三省堂、2003年。
稲田浩二・稲田和子編『昔話の年輪80選』筑摩書房、1989年。
稲田浩二・小澤俊夫編『日本昔話通観1 北海道』同朋社出版、1989年。
萱野茂「カムイユカラを昔話」小学館、1988年。
金成まつ筆録・金田一京助訳注『アイヌ叙事詩 ユーカラ集Ⅳ』復刻版(初版1964年)、三省堂、1993年。
静内町教育委員会編『静内地方の伝承I 織田ステノの口承文芸(1)』、静内町郷土史研究会、1991年。
関敬吾『日本昔話大成3』角川書店、1978年。
中川裕『アイヌの物語世界』平凡社、1997年。
野村純一『新・桃太郎の誕生 日本の「桃ノ子太郎」たち』吉川弘文堂、2000年。
三浦佑之『昔話にみる悪と欲望 継子・少年英雄・隣のじい』増補版、青土社、2015年。柳田國男「桃太郎の誕生」『柳田國男全集6』筑摩書房、1998年。
Aarne, A. and S. Thompson. The Types of The Folktales. Second Rev. Helsinki: , 1973.
Thompson, Stith. The Folktale. New York: Holt,Rinehart & Winston, 1946; New York: The Dryden Press, 1951.
[责任编辑:王素珍]
I207.7
A
1008-7214(2016)06-0012-09
高岛叶子,大阪市立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