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民歌发展概述*

2016-02-02 17:08
黄河之声 2016年15期
关键词:高邮鸭蛋民歌

姚 霆

(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

高邮民歌发展概述*

姚 霆

(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

高邮民歌历史悠久,并以其独特的旋律风格和深远的传播影响流传于世。高邮民歌曾入选国家第一批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邮民歌的历史渊源、地域文化及其传播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将从上述各个方面予以阐述。

高邮民歌,历史,地域,发展

高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7000多年的“龙虬文化”。作为华夏先民之一的“龙虬人”就生活在现今高邮龙虬庄一带,而且当时就已经出现了流传于人们口头上的“歌谣”,遗憾的是由于其传承手段的局限性,这类“歌谣”无法像远古时期的乐器一样得以流传、保存。然而,高邮作为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发展历史的古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而孕育出高邮民歌这一独特的艺术瑰宝。高邮地处里下河地区,水乡文化也赋予高邮民歌以独特的风韵。

一、高邮民歌历史发展地位

(一)高邮民歌起源于龙虬时期的生活

在龙虬庄遗址发掘之前,流传甚为广泛的“散鲜花”(散花调)就被当地的音乐工作者认定为是流行于古代民间的一种“驱傩”歌谣。然而,这还不能够与史前文化相联系。从龙虬出土的各种文物来看,当时龙虬人在狩猎、农作、制陶、土建、丧葬、祭祀等活动中,都会伴有原始的歌舞。如鼓、牛角、骨管等,都是为原始歌舞伴奏的乐器。龙虬的出土文物骨哨(1.5至5厘米),则为龙虬人早期的音乐文化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证明。

(二)高邮民歌形成于千百年的历史积淀

高邮从秦代设邮亭,至今已逾两千年,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古城,高邮的文化底蕴深厚,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名人,其中包括宋代婉约派代表人物秦少游,清朝训诂学大家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等,他们从高邮走向全国乃至享誉世界。不仅如此,还孕育出了高邮民歌这一独特的艺术遗产,使之充满了水乡文化独特的风韵。在明清时期,文人冯梦龙创作的民歌体竹枝词和高邮北乡张家庄一带流传的《西凉月·一见姐姐苦凄凄》相似。在高邮,作为稻作文化代表之一的栽秧号子,就具有很高的文化地位。

(三)高邮民歌发展于几代音乐人的努力

高邮民歌发展至今,离不开一代代音乐人的努力。无论是集毕生精力于高邮民歌音乐记录、搜集与改编的作曲家们;亦或是将高邮民歌唱遍大江南北,直至中南海的民间歌手。前者如为《数鸭蛋》编曲填词的索兴老师、将高邮民歌《剪剪花》编曲填词为《送夫参军》的黄凌同志以及疾驰、江小麒、章枚、吴岫明等。后者如在上世纪50年代将高邮民歌《数鸭蛋》唱到中南海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兰英老师、去年年初将高邮民歌带进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课堂的曹德怀老师以及近年来涌现出的一大批年轻的高邮民歌手们。经过一辈辈音乐人的努力,高邮民歌才能够不断得以传唱发展,也正因如此,高邮民歌方能名正言顺地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二、高邮民歌地域文化特点

高邮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江苏省中部,境内大部为里下河平原,西部有风光秀丽的高邮湖,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在文化建设方面,无论是文学、音乐、绘画和摄影,高邮当地丰富的农业资源为各类文艺创作提供了大量丰富的素材。高邮民歌即是其中一颗璀璨闪亮的明珠,它的音乐兼有南方音乐的轻柔、婉转和北方音乐的刚劲、直爽,既显示了里下河地区的悠远辽阔,也体现出鱼米之乡的毓秀钟灵。从音调特征上看,高邮民歌的音乐既有类似沿江一带的五声音阶,也有盐淮地区常见的六声调式。

(一)五声调式的高邮民歌

江苏沿江地区的民歌基本都是以宫调式和徵调式为主,商调式和羽调式较少,角调式则更为罕见。五声调式的高邮民歌也呈现出这样一个特点。五声宫调式的代表作有《布谷声声》、《撒趟子》等;五声徵调式的民歌最多,如《放鸭号子》、《打驴号子》、《一个姐姐真不丑》(西凉月)等;五声商调式的代表作数量虽然不多,但最有影响,其中以《数鸭蛋》(鸭蛋号子)最具代表性,其他如《拾边》、《抬鱼号子》等;五声羽调式和五声角调式的高邮民歌数目较少,前者如《站桥头》,后者则有《沙子浪》等。

上述这些五声调式的高邮民歌,尽管在调式、情绪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音乐旋律流畅自然,结构精致灵巧,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易学易唱,传唱性强。所以其中不少作品,不仅在高邮境内,而且传唱于周边宝应、兴化和江都等地。

(二)六声调式的高邮民歌

六声调式的高邮民歌分别由宫、商、角、变徵、徵、羽六个音构成。在实际演唱过程中,变徵的实际音高比4高,比#4低,介于清角(4)和变徵(#4)之间,这个音对高邮民歌的音乐色彩有着重要的作用,无可替代。

这类风格的民歌数目虽然不多,但传播较为广泛,影响较大。其中较为著名的有《高邮西北乡》,这是一首典型的六声调式的高邮民歌。歌曲的第一句“我家在高邮北下河”是在五声音阶中进行的,紧接着第二“妹妹家在三里坡啊”和第三句“每天我上工从她家门前过”便出现了改变音乐色彩的变音——4,随之而来的便是音乐在感情色彩上也发生了变化,细腻中透着洒脱,奔放而不失稳重,旋律在羽调式上发展,显得委婉、动人,也正因为如此,才能流传于苏北地区乃至整个江苏。在高邮,还有一首五声徵调式的《高邮西北乡》,与之相比,虽然在词意、音乐与六声调式相似,但从音乐的趣味性和情感表达方面则远远不如六声调式那首。

《送夫参军》也是一首带变徵的六声调式民歌,与《高邮西北乡》不同的在于,《送夫参军》是徵调式,而《高邮西北乡》是羽调式。音乐第一句“打起那个锣鼓闹盈盈”一开始便出现了变音——#4,再加上紧凑的节奏和较快的速度,唱起来欢快活泼,热情奔放,因此也在很多地方流传开来。

高邮民歌调式丰富多样,调性变化自然,显得多姿多彩且风格独特,而这些正是由于高邮独特的地域文化特点而形成的。

三、高邮民歌传播及其影响

高邮民歌旋律生动活泼,结构精巧细致,节奏明快灵活,调性丰富多变,故而受广大人民喜爱。以《数鸭蛋》为例,高邮民歌《数鸭蛋》原本只是流行于高邮市武安乡的一首儿歌,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兰英老师介绍,《数鸭蛋》的前身称作为《鸭蛋号子》,是她的祖母生前在哄她入眠时经常吟唱的一首歌曲,原先类似于儿歌似的吟诵内容也很简单:小小鸭蛋两头光呀……两个鸭蛋四头光呀……三个鸭蛋六头光呀……就是这样一首简单的民歌在经过高邮中学索兴老师等人的记谱改编创作后,很快便在高邮当地传唱开来,其音乐明快活泼,节奏生动形象,既有着高邮当地浓郁的乡土气息,也将鸭子的体态、形态和神态用音乐形象地刻画出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当年,王兰英老师正是凭借着这首《数鸭蛋》参加了江苏省、扬州市文艺汇演,并最终将《数鸭蛋》唱进了北京城、唱进了中南海。上世纪50年代,在全国文艺汇演的舞台上,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董必武等通过王兰英的演唱认识了《数鸭蛋》,认识了高邮民歌。演出结束后,周恩来总理深情地嘱托王兰英老师:“你们是江苏的,我也是江苏人,你们这个《数鸭蛋》一定要把它唱下去……”从此,高邮民歌《数鸭蛋》不仅在高邮当地,在江苏乃至全国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数鸭蛋》的广泛传播再一次证明:民歌艺术的传播与发展,离不开时代的变革,更离不开索兴老师、王兰英老师等一辈辈民歌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与付出。

高邮民歌传唱发展到今天,无论在表演形式上,还是音乐创作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如今,以王兰英老师为代表的高邮民歌手们还经常活跃在各种文化交流和演出的舞台上:在2012年由中国音乐学院和扬州大学联合举办的“全国区域音乐研讨会”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兰英老师在扬州地方音乐展演活动上演唱高邮民歌《数鸭蛋》,引起热烈的反响;2015年,在中国音乐学院面向研究生举办的民歌系列学术活动中,第三代高邮民歌传承人曹德怀老师现场演绎高邮民歌,再次将高邮民歌唱进了北京城……随着时代的发展,一大批展现高邮新风貌、塑造高邮新生活的新民歌应运而生,如《高邮是个好地方》、《我的家乡在高邮》、《秧歌声声》等优美动听的作品被广泛地传唱开来。

高邮民歌传唱发展到今天,独具特色而又五彩缤纷,质朴、生动的旋律令人心醉、沁人心脾。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念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如此珍贵的文化精品。而在高邮民歌已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我们不仅要倍加珍惜,更需加倍努力,勇敢地承担起高邮民歌传承发展的历史重任,让高邮民歌这一独特的艺术瑰宝在发展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绽放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辉。

扬州大学校级人文社科研究基金立项项目《高邮民歌传习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xjj2014-74)

猜你喜欢
高邮鸭蛋民歌
鸭蛋大约有多重
“人间草木”故乡情
——汪曾祺与高邮
江苏高邮凹陷油气资源评价
好歌好酒好高邮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鸭蛋去哪儿了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鸭蛋小厨神
看千帆竞渡,数高邮风流
——高邮博物馆精华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