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音乐史著述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现实反思

2016-02-02 16:28
北方音乐 2016年6期
关键词:失衡

佟 鑫

(山西大同大学音乐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现代中国音乐史著述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现实反思

佟 鑫

(山西大同大学音乐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摘要】现代中国音乐史学著述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处理民族、雅俗等多对关系时仍有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不仅需要改变传统的音乐史学理念,同时也要借鉴西方实证主义经验、运用多重证据法等综合性研究方法,以实现现代中国音乐史著述的科学性。

【关键词】音乐史著述;雅俗;失衡;多重证据法

一、前言

音乐史学不仅仅是记录音乐的历史,更是对音乐历史进行研究、考察、反思的学科,它具有专门的视角和研究方法,是建立在多个学科理论和方法论之上的综合性学科。所以通过审视音乐发展的历史进程,在对音乐发展和历史进行理解和表述的基础上形成独特的、系统性的历史观念,是音乐史学科及其相关著述的学术意义所在,这种反思性的“再思考”是具有思辨性的,这种特性也决定了音乐史学突出的学术价值。中国音乐史即把中国音乐的历史发展作为考察和研究的主体,运用史学观点对音乐发展进行著述研究,杨萌浏等音乐史学家运用文献学、考古学等学科的综合知识和研究方法,对中国古代、近代、现代音乐进行了研究,为中国音乐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中国现代音乐史著述中在音乐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等方面仍存在着许多问题。

二、现代中国音乐史著述中存在的问题

(一)汉民族音乐与少数民族音乐的失衡

现代中国的音乐史著述中存在着重视汉民族音乐、轻视少数民族音乐的问题,在古代音乐史的著述中对少数民族音乐介绍的篇幅也较少。由于自古以来音乐史学著述的传统,后人多是在前人著述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修改,再加上大部分整理记录音乐史的学者多为汉族属性,所以在代代传承中,音乐史学著述对少数民族音乐的记载和研究都关注较少。汉代和唐代对外实行开放政策,文化思想开明,所以汉代的音乐史著述中有对西域少数民族音乐的介绍,如《晋书乐志》中记载的“胡乐”、《摩诃兜勒》等;唐代也对“燕乐”、“高丽伎”、“天竺伎”等有所记载,而其他非少数民族掌握政权的朝代对少数民族音乐几乎没有涉及。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也与音乐史学的研究方法息息相关,音乐史学多是在文献的基础上进行音乐研究,而古代文献又都是官修史书,围绕统治者和汉民族进行著史立传,所以在这些文献中查找并研究少数民族音乐资料是有难度的。正如毛继增在其论著《中国音乐史应当是一部多民族的音乐历史》中提及的,虽然中国音乐史著作并不存在歧视少数民族的现象,但是在音乐史著述中,少数民族音乐比例失调,仅仅是汉民族音乐的点缀,甚至有的对少数民族音乐只字不提。“我们的音乐史是一部汉族音乐史”这个论断也并非没有道理。但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风格和特色的音乐,每个民族及其文化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文明的多样性是文化发展的重要特性,其音乐种类以及音乐产生发展的历程与汉族音乐相比也毫不逊色。所以现代中国音乐史论著应该平衡汉民族音乐与少数民族音乐的比例,从不同的视角进行研究。孔德著述的《外族音乐流传中国史》围绕历史上的少数民族音乐以及少数民族和汉民族之间的音乐交流进行研究,也开拓了音乐史著述的新视野。

(二)“雅乐”与民间音乐的失衡

“礼乐”在起源之时就是贵族阶级用来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制度,所以“乐”对于政权统治和王朝祭祀具有重要意义,很多音乐史家对音乐的记载都以“正统”的“雅乐”为主,如叶伯和的《中国音乐史》,在这本著述中他重点介绍了国乐、礼乐等宫廷雅乐,郑觐文写的《中国音乐史》也主要讲了上古、三代、秦汉、唐宋等朝代的宫廷音乐,对于战国民间音乐和入主中原的胡乐鲜少提及,许之衡、缪天瑞等人所编著的音乐史著述中也对民间音乐关注较少。由于研究资料和历史文献所限,历代民间音乐在音乐史著述中的记载很少,即使是现代音乐史著述中也没有对现存的民间音乐进行系统的记录整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国自古以来的音乐史其实就是民间音乐与外来音乐互相吸收、互相融合的过程,即使是现代音乐,除了所谓的“雅乐”,最受大众喜闻乐见的就是民间音乐,各个地区、不同风格和音乐形式的民间音乐也是一个系统庞大、绚丽多彩的整体,所以现代中国音乐史著述也应该改变传统重视雅乐、轻视民间音乐的理念,增加对民间音乐的整理和研究,特别是民间音乐的本体研究。

(三)研究方法单一

随着西方文化的渐入,无论是社会风气还是文化思想方面,中国都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但是或许是由于音乐史学家的爱国主义情怀或是受客观条件所限,我国的音乐史学研究并没有因西方文化的渐入发生重大的变革,特别是在研究方法方面,我国近现代以来的音乐史著述仍是以文献整理、考据、训诂等传统方法为主,研究方法仍是单一的“文献归类法”。正是这种单一、传统的研究方法,导致我国现代音乐史著述中重汉民族音乐和雅乐,轻视少数民族音乐和民间音乐的问题仍然存在。虽然杨荫浏的研究方法有所进步,他运用东西方音乐对比参照的方法,重视少数民族音乐和世俗音乐,研究方法也运用了归纳、推理、考据相结合的西方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但是研究方法仍然有限。所以在研究方法方面,我们不仅要引进并应用西方先进的音乐史研究方法,还要在重视传统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注意对民间音乐材料的收集整理、重视对实物材料和图片材料的研究,更要深入“田野”,搜集整理传统音乐和民间音乐的“活”资料,讲究多种研究方法的合理搭配运用,通过多角度、多维度对中国音乐发展和历史进行研究。特别是马克主义哲学在我国思想领域占据主流地位的语境下,我们更应该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研究思想落实到音乐史著述中来,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取得一系列的创新。

三、现代中国音乐史著述的现实反思

在中国音乐史著述中我们必须处理好几对关系,即中西关系、民族关系和雅俗关系,另外在音乐史研究及音乐史著述的写就过程中还要改变单一的音乐史研究方法。

(一)中西融合、民族兼顾原则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在通过武力入侵中国时,不仅妄图在政治、经济上对中国进行完全控制,还不断的灌输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中国社会各个方面都存在向西方学习甚至出现“崇洋媚外”的思想倾向,但是在音乐界,完全照搬西洋乐的现象自开始就被禁止,众多音乐家把目光转向中华民族的本土音乐,运用西方音乐的方法改进中国音乐,实现了西洋音乐的民族化。在近现代的音乐史方面,学者也学习西方的音乐理念撰写自己本民族的音乐史,所以在现阶段无论是在音乐史研究的内容还是在音乐史研究方法上,我

们也应该实现中西融合,在中西方音乐参照的宏观视野下,运用中西结合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对音乐史进行研究和整理。

除了把握好中西方之间的关系,更要调整汉民族音乐史与少数民族音乐史之间的关系,把两者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从少数民族音乐角度进行论述,弥补历来音乐史著述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忽视,另外对于现存的少数民族音乐更要重视,通过田野调查、音乐采风等方法整理活的少数民族音乐,对少数民族音乐及少数民族音乐进行记录和研究,改变传统音乐史著述中顾此失彼的问题。

(二)雅俗共存原则

“雅俗共存”原则不仅仅是指“宫廷音乐”与“民间音乐”之间的共存,也同样是指传统音乐与近现代音乐的共存,还指“主流”音乐与流行音乐之间的共存关系,中国音乐史学家对待中西方音乐可以采取包容的态度,但是对于以上提及的三对关系则包容性不够,特别是重雅乐、轻俗乐这一理念根深蒂固,这主要是因为这一理念存在了数千年,音乐史学家著述中雅乐内容丰富、俗乐资料匮乏,导致雅俗音乐比例失调;对待传统音乐与近现代音乐的关系上,几乎所有的音乐史学家都具有厚古薄今的问题,所以我国现代音乐史著述中要改变这一偏见,把近现代音乐,包括流行音乐都要纳入音乐史著述的内容中去,毕竟在历史将来的时间节点上,“近现代”音乐和“流行”音乐也会发展成为经典音乐,汇入音乐史长河中。

(三)“多重证据”研究方法的应用

所谓“多重证据法”是指通过多种研究方法以及多种资料证据的互相映证、证明的方法来实现对科学真相的追求的一种研究方法和法则。这种“多重证据法”是在考据法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多种学科、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而音乐史学同样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仅仅依靠文献研究和文献考据的研究方法会导致研究结论有失偏颇,不利于学科理论的发展,所以运用更加科学、完善的“多重证据法”是可能且必要的。在中国音乐史著述的发展过程中,从王光祈先生到后期的黄翔鹏、杨荫浏先生等都对“多重证据法”的运用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主张我们在前人研究和历代的音乐史著述基础上,重视文献资料的考据,也要重视实物材料、图片材料,同时也可以运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深入实践搜集整理各民族、各地区“活”的音乐资料,并把通过各种途径和研究方法得到的资料进行汇总,并互相印证,从而为结论的得出提供翔实的证据支持,使中国音乐史著述成为科学、真实的音乐历史著作,全面揭示中国音乐历史发展的辉煌轨迹。

四、结语

由于研究资料所限以及受传统的研究理念影响,现代中国音乐史著述仍存在着诸多的不足,特别是在汉民族与少数民族音乐、雅乐与俗乐等方面仍有比例不平衡的问题,所以针对这一现状,现代音乐史著述要把握中西、民族、雅俗等几对关系,还要运用西方实证主义、“多重证据法”等研究方法弥补传统单一研究方法的不足。

参考文献

[1]吕鹏.现代中国音乐史著述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

[2]肖艳.多重证据法的运用与深化[D].中国艺术研究所,2013.

作者简介:佟鑫,山西大同大学音乐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音乐史与民族民间音乐。

猜你喜欢
失衡
大学生人际关系失衡引发的危机及对策研究
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失衡问题的现状分析
转型期中国社会心态失衡现象评析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供需市场失衡问题的研究
当前国民素质缘何参差不齐
试论门罗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青少年男女比例对青少年成长行为影响分析
试论高中招生失衡的原因
我国卫生资源配置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