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仁波,张明明,盖国忠△
(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700;2.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北京 100040)
《金匮要略》对慢病防治的临床意义*
陈仁波1,张明明2,盖国忠1△
(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700;2.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北京 100040)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慢病问题愈来愈突出,而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慢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故从中医经典文献《金匮要略》原文出发,探讨其对慢病防治的临床意义。治疗原则方面,论述了痼疾加卒病的先后治则以及治疗慢病时重视调理脾胃后天的原则。治疗方式方面,论述了治疗慢病多采用丸剂、散剂,用药剂量相对较小,且慢病用药剂量多从小到大采用逐渐加量的试探性用药方法。治疗手段方面,针对慢病防治多为多法并用、手段多样化。
《金匮要略》;慢病;治疗原则
慢病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从中医角度看,笔者理解为病程较长、经久不愈、病势缠绵、疑难痼疾等病症。《金匮要略》为我国东汉时期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其融理论与临床为一体,创理法方药悉备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辨证论治体系,是一部治疗杂病、慢病的专著[1]。本文从《金匮要略》对慢病的治疗原则、治疗方式等多方面展开论述。
《金匮要略》在开篇“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提出:“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痼疾是指久治未愈的疾病,因病已入里,病根已深,属于慢病。卒病是指近时所患、病程较短的病证。二者同时存在时当先治其卒病,后治其痼疾,这对临床治疗尤其是老年病患者更具重要指导意义。因为老年患者大多患有一种甚至几种慢性疾病,如又患新病临床处理时就应该遵循该原则。当然这是新旧同病时的一般治则,在临床运用时也应根据具体证情灵活掌握。
疾病日久不愈往往导致体虚,而脾胃作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对治疗体虚起着关键作用,故治疗慢病应重视调理脾胃。《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中,虚劳腹痛用小建中汤甘辛化阳,酸甘助阴,甘即是用以健脾,重视调理脾胃达到调理阴阳失调的目的;原文“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更是在小建中汤的基础上加甘温之黄芪,健脾补虚,扶助阳气以缓急迫;原文“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方中也是重用薯蓣专理脾胃为君,其他还有类似情况不再赘述。
慢病病程长,很难短时间内治愈,在治疗用药上就要考虑其方便性、长期性,故剂型多用丸剂、散剂。这一原则在《金匮要略》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如“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中对虚劳干血的论述,由于各种虚劳使体质极虚,肌肉消瘦而腹部胀满,不能饮食,日久形成瘀血,瘀血日久即成“干血”,所以治疗上峻剂丸服以缓投,缓中补虚,使用大黄虫丸;“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中“咳逆上气,时时吐唾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中“夫有支饮家,咳烦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一岁,宜十枣汤”,治疗这种迁延数日不愈转为慢性的病证采用十枣汤治疗,表面上十枣汤属于汤剂,但从其煎煮法原文“上三味,捣筛,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枣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就能看出应属于散剂兑服的方法;“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中对女劳疸病至后期,脾肾两败,肾不主水,脾不运化,出现水肿腹胀满、治疗困难的病证用硝石矾石散治疗,同样是散剂。
张仲景的用药特点是药味少、药量轻,除个别方剂外,很少有超过10味药的方剂。尤其是治疗慢病时多用丸剂、散剂,将1剂药的总量折成现代剂量并不大,实际上每日药量都很轻。如硝石矾石散“以大麦粥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薯蓣丸“炼蜜和丸,如弹子大,空腹酒服一丸”;大黄虫丸“炼蜜和丸,小豆大,酒饮服五丸,日三服”;乌头赤石脂丸“上五味,末之,蜜丸如桐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皂荚丸“上一味,末之,蜜丸梧子大,以枣膏和汤服三丸,日三夜一服”。文中“方寸匕”、“弹子大”、“小豆大”、“梧子大”换算成现代用量,即使日三服,1 d用量也仅为几克,用量很小。究其用意是小量服用,能促进机体抗病能力的再生,通过渐渐积累,慢慢起效,如春起回温,阳气布散,阴气自然消退,不期然而然。
对于慢病,多为久病成虚,体质相对虚弱,在药量上要格外注意。张仲景在部分方剂的使用上遵循从小到大、逐渐加量、试探性用药的方法,这对于临床用药尤其是对于长期慢性疾病患者尤为重要。如《金匮要略》中对于阴寒痼结的“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其服法为“先食服一丸,日三服。不知,稍加服”。支饮病程迁延至“一百日、一岁”的十枣汤服法为“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平旦温服之;不下者,明日更加半钱,得快下后,糜粥自养”。“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中,对于长期肾阳虚弱、阳不化水导致的“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若渴,栝楼瞿麦丸主之”,其服法是“炼蜜丸梧子大,饮服三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温为知”,用量上由小到大,缓以为丸,有渐复阳气之意。
针对慢病治疗手段应当多样化,尤其是老年病患者更应如此。除了药物疗法外,其他诸如气功、按摩、针灸、食疗等疗法都可采用,药物除内服外还可外用。如《金匮要略》中对狐惑病的治疗采用甘草泻心汤主之,但对于狐惑病日久不愈,导致“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或“蚀于肛者,雄黄熏之”,就是在内服药物的基础上又采用药物外洗、外熏的方法。另外,张仲景在文中也指出“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另九窍闭塞”,明确提出多法并用。《金匮要略》在最后两篇“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和“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中,明确提出了食疗方面的禁忌,说明张仲景对食疗的运用也尤为重视。
综上所述,《金匮要略》作为一部治疗杂病、慢病的专著,文中有很多针对慢病的宝贵经验值得去挖掘,从治疗原则、治疗方式、治疗手段等方面对现代慢病防治都具有临床指导意义。尤其是随着中国迈入老龄化社会,慢病问题随之凸显,而中医药针对慢病的防治具有其自身优势。因此,深入研究《金匮要略》中蕴藏的诸多慢病防治理论与经验,总结古人的思路和方法,对于防治慢病具有重大意义。
[1] 王新佩.金匮要略[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
R222.3
:A
:1006-3250(2016)04-0450-02
2015-08-23
中国中医科学院第八批自选课题(Z0298)-基于肝火亢盛证高血压病的脉诊客观化探索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第九批自选课题(Z0407)-社区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脉诊特征的客观化检测研究
陈仁波(1980-),男,山东潍坊人,助理研究员,医学硕士,从事中医慢病诊疗技术的临床与研究。
△通讯作者:盖国忠(1962-),男,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慢性理论及诊疗技术的临床与研究,Tel:010-64093276,E-mail:gaigzh@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