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藏柏景伟《关中书院学规》初探

2016-02-02 12:11王博凯贾俊侠
唐都学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冯氏书院

王博凯, 贾俊侠

(1.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西安 710119; 2.西安文理学院 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西安 710065)



【关学研究】

西安碑林藏柏景伟《关中书院学规》初探

王博凯1, 贾俊侠2

(1.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西安710119; 2.西安文理学院 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西安 710065)

柏景伟是晚清举人,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于光绪十一年(1885)担任关中书院院长。任职其间,柏景伟制定了《关中书院学规》,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此学规制定了学院注重“尊礼重行”的学礼制度、门禁管理及学子日常生活管理等十项规章制度,罗列了应读的书目,阐述了读书的方法。研究此学规,有助于我们认识关中书院学规的发展历程和柏景伟的治学管理理念。

西安碑林;柏景伟;《关中书院学规》

贾俊侠,女,陕西扶风人,西安文理学院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教授,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历史文献研究。

关中书院是明清陕西最大的教育机构,创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创始人为著名理学家冯从吾先生。当前学术界对关中书院的研究已取得较丰硕的成果,其中涉及关中书院“学规”及教学管理方面的研究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书院“学规”资料的整理汇编*如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集成》是对全国各地区书院学规进行的资料汇编,其中与关中书院相关的有冯从吾《宝庆寺学会约》和李颙《关中书院会约》及《关中书院学程》等学规资料。;二是关中书院教学特点及办学情况的探讨*参见贾俊侠《元明清陕西书院学务管理机制初探》,对元明清三代陕西地区的书院教学管理情况进行了详细考述;尤治刚《明清时期的关中书院》涉及对同治时期关中书院的教学管理制度的探讨。;三是关中书院学规和教学的研究*西北大学刘晓喆的博士论文《清代陕西书院研究》涉及关中书院教学与管理相关问题的探讨。等方面。然而,对关中书院文献资料的专门研究尚不多见,笔者在西安碑林整理古籍时,得见馆藏清光绪柏景伟撰《关中书院学规》(以下简称《学规》)一书,因其内容较为重要且不见载于《中国书院学规集成》等学规汇编著作,故有必要对其作一考索,以期能为关中书院研究提供资料。不当之处,祈请方家指正。

一、柏景伟及《关中书院学规》概述

柏景伟,字子俊,晚号忍庵,陕西长安人。《晚晴簃诗汇》载其为咸丰乙卯举人,分省补用知县,有《沣西草堂集》传世[1]。柏景伟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先后执教于多家书院。《(宣统)泾阳县志》载:

柏景伟,字子俊,长安举人,定边训导。光绪九年主讲味经书院。强毅自持,好善如性命,疾恶若仇,讐教法循其旧,迅励过之。把酒遽谈,豪气溢眉睫间。与刘古愚先生倡立求友斋以示后学,津梁旋即移讲关中。[2]

光绪二年(1876),柏景伟先后受聘于泾干书院、味经书院,在此期间曾同刘古愚经常外出筹措经费创办味经书院刊书处,以改变当时陕西缺乏高质量校勘、刻印书籍机构的现状。在任味经书院山长期间,与刘古愚共创“求友斋”教授西学,培养经世致用人才[3]。光绪十一年(1885)移讲关中书院,并任山长。他任职各个书院期间,严明纪律,多立有学规,《(陕甘)味经书院志》载其“教士严正,规矩肃然,更定书院章程,至今遵行,没祀书院。”[4]

《学规》以单刻本传世,经古籍检索,目前可能仅存3本,分别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陕西省图书馆及兴平市博物馆三家单位。该书藏本少且以西安碑林藏本较为完好,因而比较重要。书的形制为:版框宽20.8 cm,高13.4 cm,半叶行数10行,每行20字,白口,四周双边,单黑鱼尾。关于该书的版本,上述几个收藏机构均评定为清光绪十三年(1887)刻本。该《学规》同冯从吾《宝庆寺学会约》及清康熙间李颙《关中书院会约》《关中书院学程》一起共同构成了关中书院明、清中期、清末三大阶段的学规体系。书中内容主要为关中书院学生日常规范,书院的各项制度等。其中也蕴含了柏景伟丰富的教育、管理思想。《学规》是在继承早期关中书院“学规”的基础上,根据当时书院教学的状况及社会背景,进行了完善和发展,对认识关中书院学规的发展历程有重要价值。

二、《关中书院学规》的内容与特点

柏景伟《关中书院学规》依据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学礼制度、管理规章和违反制度的惩罚措施,第二部分可总结为柏景伟教授弟子读书治学之道。

1.尊礼重行——《学规》各项规章制度

《学规》共开列十项规章制度,涉及书院学礼、管理措施及学生生活规范等多项内容。

(1)书院学礼制度。《学规》首重书院学礼,首条即强调礼仪之重要。如“首重朔望礼仪条”云:“古者入学首重释莱礼,所以报本也。晋栾共子曰:‘人生于三事之如一是,事师之礼与君父并严,在学知事师则在朝必能事君,在家必能事父矣。’”[5]2可见《学规》强调重师礼,并将其作为衡量一个人忠孝德行的参照标准。又云:“先师之仪不可不讲也,今定每月朔望,院长、监院、斋长率诸生诣中天阁神座前行三跪九叩礼。毕,诣冯恭定公祠行一跪三叩礼,毕。仍诣中天阁前,院长、监院行对揖礼。毕,斋长率诸生与院长、监院行三搭恭礼。毕,诸生分列东西行对揖礼。”[5]2由此可知《学规》所定礼仪是较为繁琐的,亦可反映出《学规》对学礼的重视。

(2)门禁管理制度。《学规》还规定了严控门禁的制度及惩罚措施。规定定时锁门,白天、黑夜专人看管大门,凭籖出入及告假销假的一系列程序。“严出入门禁条”载:

今定交二鼓,斋长督饬门夫锁门,钥匙缴上房。次早领取,开门每日派值日生一人经管名籖,有告假者问明何事出,何时入,注册给籖,门夫验籖放行。归院刻即缴籖销假,不准至晚不归,亦不准锁门后强要出入。或遇紧要事故不能迟至次早者,准其禀明请钥。倘有无籖擅出及门夫私放者,查出本生跪堂掌责,门夫送县笞杖。再查有别故,临时酌夺究惩。[5]2-3

可见书院对门禁管理之严格,程序之精细,惩罚举措分主次责任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3)书院学子日常生活管理制度。《学规》还详细规定了书院学子学习之余的生活管理制度。包括禁吸食洋烟;禁诱引赌博;禁争竞滋事;禁群饮纵谈;禁闲游街市;禁占领空房;禁录写旧文;禁干预词讼等八条禁令。每条禁令均首先阐明危害缘由,次详列举制度内容,最后讲明惩罚措施。如“禁吸食洋烟”条载:

西夷以鸦片毒我中华最堪痛恨,而士人之误染其毒者遂使志节隳败,学业荒废……此后诸生断不准重蹈旧习,即间有小瘾未大害,事亦必自行呈明,勒限用药断截……若吸烟而诈称未吸,欺己欺人,既难望有悛心,或更引诱同人共为狥隐一经查明或被人告发立即屏出院外。[5]3

“禁群饮纵谈”条云:

书院之地最宜静肃,酒足乱性,纯心用功人本所当戒。况呼朋纵饮更属毫无忌惮乎……今定诸生偶尔小酌,原所不禁,若群饮肆即为不守规矩。相聚切磋,未尝无益,若纵谈非议即为有愧……如犯以上等愆,先饬跪堂,重责不悛者屏出院外。[5]4-5

细考发现,柏氏《学规》对书院的日常管理规定有不少内容因袭于冯氏,冯氏云:“毋彼此约分饮酒游乐。毋唱词、作戏、博奔、洽谈。毋出入酒馆,纵情声妓及更深夜静方才到家。”[6]254这些内容柏氏明显参考冯氏之说,但冯氏规定过于严肃和程式化,整齐划一。柏氏在其基础上结合当时实际进行了补充,并且宽严有度。如“吸食洋烟”这一现象为当时普遍的风气,危害读书人心智故予以严禁。而“群饮纵谈”则视情况而定,灵活变通,显然更为合理。此外,冯氏对多项规范仅为提及,柏氏则结合当时社会实际情况进一步将其制度化,体现了《学规》的时代性特点。

2.读书论道——《学规》倡导阅读之书及其方法

《学规》第二部分专门提出了学子应读之书及读书之法。从阅读书目的种类上来看,柏氏强调读四书、经书及通鉴、古文、时文等书籍。如“读四书条”载:“一读四书,四书为尼山真传无所不包,无所不贯,乃群经之信法也。”又“读通鉴条”云:“一读通鉴,宋司马公辑《资治通鉴》,阅十九年而后成,淹通贯串为史家绝笔。朱子《通鉴纲目》,笔削义例,一倣春秋,皆不可不读者也。”[5]8-9柏氏这种读书之道有不少对冯氏及李氏继承的成分,如冯氏云:“其言当以伦理纲常为主,其书当以四书五经、《性理》《通鉴》《小学》《近思录》为主”[6]251李氏曰:“饭后看‘四书’数章,须看白文,勿先观注。”又“中午焚香默坐,屏缘息虑,以续夜气。饭后读《大学衍义》及《衍义补》,此穷理致知之要也。”又云:“每晚初更,灯下读《资治通鉴纲目》或濂洛关闽及河会姚泾语录。”[6]257-258可见这种阅读书目上的因袭一目了然,也体现了教育理念上的一脉相承。而柏氏对于时文的倡导体现了他的时代创新特色。当然这与他本身的教育理念有关,上文提及其在味经书院之时即与刘古愚等创办新式教育机构,倡导实学,反映了他主张为学经世致用的特色。

柏氏对读书之法亦有独到的见解,他在“读四书”条云:“又宜兼顾《小学》《近思录》《北溪字义》《性理精义》及各家语录参互研穷,则必于身心性命之理,豁然有得矣。”[5]8即讲读四书和其他书籍参互阅读,即能达到领悟真谛之功效。对于经书,他主张首先专研一经,明其大义,之后可通诸经之道。“读经书”条载:“今定先择一经,专力治之,俟此经大义既明,然后遞及他经,如是则于四书道理益能贯通融析。”[5]9对于古文,其提倡先从八大家读起,入其门径然后方能溯其源。对于古文的读法柏氏认为“读法当先看主意以识一篇纲领,次看其叙次,抑扬往复,运意运笔,转换承接于大叚中,看篇法于小叚中,看章法于章法中,看句法于句法中,看字法则作者之心皆与我会。”[5]10足见柏氏对古文阅读体悟之深刻。

三、《关中书院学规》的价值

《学规》是清后期关中书院的一部重要章程,在继承冯氏及李氏“学规”的基础上,结合书院具体实际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完善。其价值主要体现在有助于认识关中书院学规的发展历程及研究柏景伟治学管理理念两个方面。

1.《学规》对认识关中书院章程发展历程具有重要价值

柏氏《学规》之前,关中书院仅有明末冯从吾《宝庆寺学会约》,清康熙李颙《关中书院会约》《关中书院学程》三部学规*《宝庆寺学会约》《关中书院会约》《关中书院学程》均收录于《中国书院学规集成》。。关中书院“学规”修撰似乎于清初而止,这使得对书院章程或书院史的认识出现了断层,不利于了解关中书院在清后期的教学、管理的发展历程,幸得见柏景伟《关中书院学规》一书,该书对认识清末关中书院极其重要,却不见载于目前书院学规集成类的著作,为人所不知。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该书撰成为关中书院内部之用,刊刻量小,自然流传不广,故而较为罕见。

《学规》中的诸多规定是在继承冯氏和李氏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完善而来的,这就为进一步了解明清时期关中书院在发展理念和管理思想传承方面打开了一个窗口。以书院学礼为例,冯氏在《宝庆寺会约》中谈及讲学之礼云:“会期每月三会,初一、十一、廿十一。以中午为期,不设酒礼,不用柬邀。大家初会相拜,止于会中行之,不必个个登门以滋劳扰。”[6]251

李氏《关中书院会约》对学礼已有较为详细的阐述,如“每年四仲月一会讲,讲日午初,击鼓三声,各具本等服帽,同诣至圣前四拜礼,随至冯恭定公少墟先生位前,礼亦如之。礼毕,向各宪三恭,然后东西分,相对一揖就坐,以齿为序;分不可同班者;退一席。讲毕,击磐三声,仍诣至圣前.肃揖而退。”[6]254

柏氏《学规》对学礼的记载更为详细,云:“先师之仪不可不讲也,今定每月朔望,院长、监院、斋长率诸生诣中天阁神座前行三跪九叩礼,毕,诣冯恭定公祠行一跪三叩礼,毕,仍诣中天阁前,院长、监院行对揖礼。毕,斋长率诸生与院长、监院行三搭恭礼。毕,诸生分列东西行对揖礼。毕,有应宣讲者择要立讲数条,院长、监院退,诸生乃退。如有衣冠简亵,拜跪粗率者以不敬论罚跪申饬。”[5]2

通过比较三者“学规”在学礼方面的规定,冯氏所谈学礼较为简单,且不提倡隆重之仪,主要重视学生对待长辈之修养。笔者认为关中书院学礼祭拜由来已久,明代关中书院创始之时已有之,只不过冯氏未将其列入“学规”形成严格的书院学礼体系而已。柏氏《学规》在学礼方面明显继承了冯氏、李氏之说,并将其制度化,学礼内容较李氏更完善,并增加了对违反者的惩罚措施,形成完善的书院章程,通过对三“学规”学礼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关中书院明清学礼的制度化的发展过程。

书院的日常管理方面,李氏“学规”并无具体的相关内容,柏氏主要继承了冯氏的管理方式,冯氏对学生的管理重在强调学生尊师敬友、勿妄议、饮酒、赌博、近声色等,柏氏对这些均予以继承。此外,他还强化了门卫管理制度、请假制度及违反纪律的惩罚制度等,亦可从中管窥关中书院管理方式制度化的过程。

因此,柏氏《学规》对认识关中书院建立以来书院各项制度的发展进程有着重要意义。弥补了以往缺少清后期关中书院学规资料的空白,《学规》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关中书院史提供了资料支持。

2.《学规》反映了柏景伟的治学管理理念

《学规》为清光绪年间柏景伟所撰,关于柏景伟,史料记载较少,经笔者检索,发现仅有《味经书院志》《东华续录》《晚晴簃诗汇》《清史稿》及部分陕西地方志有记载且内容较少,而《学规》一书无疑为研究柏景伟的治学理念和管理思想提供了新的材料。

(1)重修身、轻私利、禁恶行。从《学规》可见柏氏重修身、轻私利及禁恶行的思想观念。柏氏开篇首谈重视礼仪,并制定了一套完整的书院学礼规范,定期在书院举行,意在倡导尊师敬礼,修身修为。开展书院学礼及祭祀活动是一种表达对先师对儒家礼仪的尊崇,是对诸生的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时至今日,一些知名书院仍通过这种活动向学生传达尊师重道知礼的传统风尚,如岳麓书院通过每年的祭祀活动向社会传递这种积极的尊师重道传统。柏氏将重礼仪写入学规,并进一步完善制度化,对不尊礼的学生给予惩罚等措施突出反映其重礼仪、重修身的思想。柏氏还强调轻私利,要学生摒弃损公肥私、自私自利的行为。如“禁录写旧文条”云:“查应课诸生捏名填册,一人恒多领数卷,得题后搜罗旧文,任意录写,获售则专利于己。”[5]6又“禁占领空房条”载:“院内号舍无多,学者负笈远来,置足无地,使不为之代筹住址,殊非体恤多士之谊,查向来应课诸生有在外教书而虚锁一房者,有在内设馆而兼占数房者,少置器具书籍,来去自如,在己颇觉甚便,在人殊为不情。”[5]6可见柏氏反对损人利己、谋取一己私利的行为,倡导为公、为他人的奉献精神。这从另一个层面也表明他重修身的理念。此外,柏氏倡导诸生勿要沾染恶习,认为恶习是为学之大害,提倡学生安分守己,潜心读书,勿为社会声色之事烦扰心智。如“禁吸食洋烟”条“西夷以鸦片毒我中华最堪痛恨,而士人之误染其毒者遂使志节堕败,学业荒废。”[5]3“禁诱引赌博”条云:“赌博乃无赖子所为,最足玷人品行,坏人心术,而学者操守未定,往往误堕其中……又奚问学业之荒废也。”[5]3-4可见作者对吸食鸦片及聚众赌博的恶行极为反感,并严令禁止。除此之外,柏氏对寻衅滋事、群饮纵谈、闲逛街市等所谓“恶习”也严加禁止,类似内容《学规》多处可见。以上数条足可管窥柏氏修身、治学、管理思想之概貌。

(2)治学经史并重、古今文并重之理念。柏氏的治学理念通过所撰《学规》可窥一斑。在《学规》的后半部分主要阐述了读书之道,从柏氏所论可知,治学应重经史,倡时文。柏氏是倡导实学的学者,《清史稿》云:“三辅士风朴僿,艺事若窳,长安柏景伟、咸阳刘光贲主关中书院,督课实学,士论翕然。”[7]其重经史亦为科举服务,如“元程畏斋先生读书分年日,程未尝不以科举文教人而必先令导源于经史。”又云:“前中丞冯□志学斋章程虽专为时文而设,亦必先令讲求根柢功夫。”[5]8可见柏氏认为经史之学是学问之根本,参加科举亦必以其作为导入之门径。他在“读四书”条云:“四书为尼山真传,无所不包,无所不贯,乃群经之心法也……今定日日熟读精思沅潜涵咏,虽终身不可一刻废置。”[5]8又“读经书”条载:“群经与四书相发明,而□功令乡会两试第二场专以五经发题亦冀得湛深经术之才,备国家异时之用。”[5]9柏氏对史学之重视体现在《学规》“读通鉴”条,云:“宋司马公辑《资治通鉴》阅十九年而后成,淹通贯串为史家绝笔;朱子《通鉴纲目》笔削义例,一仿《春秋》,皆不可不读者也。”[5]9除此之外,柏氏分别在“读古文”条,“读时文”条里对古文和时文的重要性及读法予以阐述,由此可见柏氏对经史之学、古今之文的重视。透出其实学主张,读经史习古今文乃为科举治国而服务的教导宗旨。

总之,西安碑林所藏清光绪柏景伟《关中书院学规》为目前保存较完好的本子,是研究关中书院制度及柏景伟治学管理思想的珍贵资料,具有重要价值。由于该书未有整理本,且未见收录于书院学规汇编类著作,故对其进行整理出版并深入研讨对关中书院制度文化及书院史的研究不无裨益,应予以重视。

[1]徐世昌撰,闻石点校.晚晴簃诗汇[G]∥诗歌总集丛刊·清诗卷.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1167.

[2]刘懋官,等.(宣统)泾阳县志[G].沈阳:辽宁省图书馆藏清宣统三年(1911)铅印本.

[3]温芽清.陕甘味经书院考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9):20-22.

[4]刘光贲.(陕甘)味经书院志[M].清光绪二十年(1894)味经售书处刻本.

[5]柏景伟.关中书院学规[M].清光绪刻本.

[6]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

[7]赵尔巽,等.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12743.

[责任编辑贾马燕]

Preliminary Study of Bai Jing-wei’s Rules and Regulations for Learningin Guanzhong Academy in Beilin District of Xi’an City

WANG Bo-kai1, JIA Jun-xia2

(1.SchoolofHistoryandCulture,ShaanxiNormalUniversity,Xi’an710119,China;2.CenterforChang’anHistoryandCultureResearch,Xi’anUniversity, 710065,China)

Bai Jing-wei, a successful candidate at the provinclal level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was committed to education in his life-time, also was the President of Guanzhong Academy in 1885. During his presidency, he compiledRulesandRegulationsforLearninginGuanzhongAcademy, currently collected in the Forest of Stone Steles Museum. It included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such as school rites, access control management as well as students’ everyday life management systems, and listed recommended books and illustrated ways of learning. Its study is conducive to getting to know its development and to research into Bai Jing-wei’s academic research management concepts.

Beilin District of Xi’an city; Bai Jing-wei;RulesandRegulationsforLearninginGuanzhongAcademy

B249.9

A

1001-0300(2016)04-0068-05

2016-03-22

王博凯,男,河南杞县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历史文献研究;

猜你喜欢
冯氏书院
朵云书院黄岩店
武汉大学冯氏捐藏馆藏品展
江南书院
宁波大爱书院样板间
“冯氏”电影对现实情怀的把握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破案赚酒
破案赚酒
冯邦与他的《中华冯氏史典》
本来未来:千年书院的精神和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