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情障碍的研究现状及干预

2016-02-02 04:55杨雪莉梁宗保
心理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障碍者障碍个体

杨雪莉 梁宗保

(东南大学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童发展与教育研究所,南京 210096)

述情障碍的研究现状及干预

杨雪莉梁宗保

(东南大学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童发展与教育研究所,南京 210096)

情绪识别和情绪表达能力对个体心理健康、人际关系、行为问题都有着重要影响。作为一种人格特质,述情障碍包含了一系列认知和情感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情绪识别困难、情绪表达困难、想象力受限和外向性思维方式。由于述情障碍常常影响个体的情绪表达、人际关系、社会适应、学习能力、躯体化症状等,因此也被视作精神障碍和心身疾病的重要心理危险因素。本文对述情障碍的研究历史、研究方法及干预措施进行了系统回顾,以期为述情障碍的研究及临床干预提供参考。

情绪能力;述情障碍;干预

1 述情障碍的研究历史及发展

述情障碍或述情困难最初是在临床门诊中发现的一类情感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不能明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又被称为情感表达不能,主要指个体缺乏识别他人和描述自我情绪的能力,具体表现在情绪识别困难、情绪描述困难和外部取向思维三个方面[1]。情绪识别困难是指个体在识别自己和他人情绪时存在困难,比如不能准确识别他人的面部表情变化;情绪描述困难主要指在描述自身情绪时的障碍,如,不能用准确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等;外部取向思维关注的是个体在生活中很少或极少关注内心感受,缺乏幻想,常常拘泥于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1]。如Suslow等人的研究发现,述情障碍者对与当前情景无关的情绪信息的加工速度要优于对有关情绪信息的加工速度[2]。由于述情障碍者识别和交流感情能力受限,所以他们经常把述情障碍与身体健康和消极心境联系在一起。研究中发现述情障碍水平高的个体经常报告适应不良、高强度疼痛、抑郁等[3,4]。Hendryx根据前人的研究,对述情障碍进行操作定义,他认为述情障碍主要包含四个情感和认知方面的特征:(1)识别和描述情感困难;(2)不能有效区分情感和身体感觉;(3)符号化思维能力不足或缺乏;(4)外向型思维方式[5]。

如前所述,述情障碍的结构反映了认知加工过程和情绪调节过程中的缺陷。过去的研究已经表明述情障碍与情绪调节失调、情绪智力低下和大脑两半球传输缺陷及快速眼动睡眠减少等存在关系[1],尽管其中的关系尚不明确,但是至少说明述情障碍有一定的生理基础。述情障碍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在成人人群中呈正态分布,10%到15%的个体存在显著水平的述情障碍[6]。国外的研究发现,述情障碍在人群中有13%~19%的发生率[7]。国内对述情障碍的研究相对较少,一项对初中生群体的研究发现,述情障碍有23.6%的发生率[8],在其他研究中也有10%~18%的发生率[9-11],并且会影响到儿童学习能力[12]。因此,述情障碍可能会影响到个体的人际关系,进而影响到自身的学习能力、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

述情障碍与儿童早期受到的挫折存在很大关系,如忽视、虐待、非支持性的社会环境都可以影响到儿童的情绪理解和表达。成人群体的研究也表明,述情障碍与一系列障碍或者疾病都存在显著性相关,如抑郁、物质滥用、饮食障碍、肠炎、高血压及其他慢性疼痛等[1,13]。家庭系统中的研究表明,父母述情障碍与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强迫症显著相关。除了这种直接作用外,还可能通过父母心境等其他中介因素作用于儿童的行为问题[14,15]。然而,过去关于述情障碍或述情困难的研究多在成人群体中进行,对儿童及青少年的研究相当少[16]。这可能是因为儿童本身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不易引起家长及教师的注意,或者多以躯体疼痛等形式表现。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儿童的表达能力有限,问卷测量的方式并不能有效地评价儿童的述情障碍,而新的研究方法还未被证明有效。

情绪表达能力是现代人社交中必备的一种能力,无论是在家庭生活中,还是在社会中与人交往,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观点都对个体的社会适应和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对述情障碍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旨在梳理国内外关于述情障碍研究的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等,以期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一点有益的帮助。

2 述情障碍的影响因素

2.1述情障碍的生物因素

述情障碍主要与大脑右半球、胼胝体、额叶和扣带回有关。根据述情障碍的发生发展,研究者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述情障碍与基因成分有关,例如双生子研究中就发现述情障碍有着强烈的遗传倾向,大脑新皮层和边缘系统缺乏联系也会导致情绪表达不畅[17]。相反,继发性述情障碍则被视为经历创伤性生活事件后的一个伴随性结果[18]。创伤性经历可能会导致大脑结构改变,如破坏大脑中情绪(右半球)和语言(左半球)之间的连接[19],而这对于情绪表达是至关重要的。fMRI研究结果显示,高述情障碍者比低述情障碍者在前额叶中部皮层激活更少[20]。有趣的是,一些饮食障碍患者可能会非常健谈,他们能够说出自身的感觉,甚至对自身行为的原因也非常清楚[21]。但是,正是由于他们在语言上和认知上看似正常的能力使他们管理情绪能力的缺乏受到掩盖。最近的研究表明,述情障碍患者存在身体感觉扭曲和感觉统合失调的情况[22]。

一些研究发现述情障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即男性的述情障碍水平要高于女性[23],但是也有一些研究并未报告这样的结果[24]。这说明性别与述情障碍的关系并不明确。然而,述情障碍并不是一项独立的精神障碍,它常常出现在各类精神障碍和身心疾病中,降低对这些病患治疗的效果。不仅如此,述情障碍在普通人群中也常常出现,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2.2述情障碍的社会心理因素

Kauhanen假设述情障碍的发展是一个始于童年期并在社会环境中成长时不断发展并得到强化的累积过程[25]。后来的研究也确实证明早期童年经历、创伤后应激、家庭环境等社会因素在述情障碍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一项在北芬兰进行的为期31年的追踪研究表明,比起城镇地区,述情障碍在农村更为普遍;计划外儿童和多子女家庭中的儿童更容易遭受述情障碍困扰;母亲的社会地位和环境也能预测子女的述情障碍[26]。因为计划外儿童或多子女家庭中的儿童通常意味着父母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陪伴儿童,或者不受重视等。其他相关研究也表明不良家庭环境和家庭功能失调也可能成为述情障碍发展的一个危险性因素。存在不安全依恋的个体更倾向于出现高述情障碍,因为不安全依恋可能会压抑人们对情感的认识,进而影响其识别和交流情感的能力[27]。

此外,述情障碍作为一种人格特质,必然也会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一项跨文化研究表明,述情障碍存在显著的文化差异。即相较于欧裔美国人,亚裔美国人有着更高水平的述情障碍,其躯体化症状与述情障碍的联系也更加紧密。但是该研究同时也显示文化可能是通过一种间接的方式作用于述情障碍的,即亚裔美国人的父母更少向孩子表达躯体情感(physical affection),也更少表达积极情绪[28]。由此可见,述情障碍的发生发展不仅受到家庭子系统的影响,也受到来自文化大环境的影响。

3 述情障碍的测量

早期对述情障碍的研究处于探索阶段,很多研究嵌套在其他相关研究中。例如早期研究者只是将述情障碍作为一种身心疾病和精神疾病的继发症状进行研究,因此也被称为继发性述情障碍(secondary alexithymia)。随着研究逐步深入,研究者发现述情障碍更像是一种人格特质,并将其称为原发性述情障碍(primary alexithymia)。因此最初述情障碍多半是在其他精神心理量表和人格量表中作为一个子维度出现。如,BIQ(The Beth Israel Hospital Psychosomatic Questionnaire),MMPI述 情 障 碍 量 表(MMPI alexithymiascale)和 SSPS人 格 量 表(Schalling Sifneos Personality Scale)等。

随着对述情障碍的研究逐步深入,研究者开始把述情障碍作为一种独立的人格特质进行考察,随之也出现了专门的测量工具。

3.1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 (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TAS-20)

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属于自评量表,是目前测量述情障碍时最常用的量表。该量表包含20个题目,主要用于测量成人述情障碍,采用五点计分方式,从1到5分别表示“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该量表包含3个子量表:情绪识别困难、情绪描述困难和外向性思维方式。尽管还没有在青少年中证明该问卷的可靠性,然而有时TAS-20也被用于测量青少年的述情障碍[29]。Bagby,Paeker,和Taylor在最初发展该量表时同时选取了述情障碍患者和正常被试[30]。此外,Lee和Guajardo在大学生群体中也使用了该问卷。蚁金瑶等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对该问卷进行了修订,结果表明其信效度良好[31]。该量表是目前测量述情障碍时使用最为广泛的问卷,不仅可用于诊断述情障碍患者,也可用于普通人群述情障碍程度的测量。

由于述情障碍经常被视作与健康相关的风险性因素,所以过去的研究多在成人中进行。然而,述情障碍作为一种人格特质,可能从儿童期就已经开始影响个体的方方面面,所以研究者对TAS-20进行了修订以考察其在儿童中的应用。总体而言,儿童版与成人版没有太大的区别。不同的是,儿童版中的表达方式更适合儿童理解。另外,为了简化儿童的反应方式,计分方式也从成人版的5点计分改为3点计分(0=完全不符合;1=有点符合;2=完全符合)[3]。

3.2情绪意识问卷(The Emotion Awareness Questionnaire,EAQ-30)

情绪意识问卷的主要适用对象是9~16岁的儿童和青少年。该问卷包含6个因子:区分情绪(differentiating emotions)、情绪的口头表达(verbal sharing of emotions)、身体意识(bodily awareness)、表达情绪(acting out emotions)、分析情绪(analyses of emotions)及他人的情绪(others’emotions)。最初的EAQ包含40个条目,后来经过分析删除了15个条目,并增加5个新的条目,共计30个条目,采用3点计分(1=不符合;2=有点符合;3=符合)[34,35]。在英国和荷兰儿童群体中的研究表明,EAQ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现已有英语和荷兰语两种版本。

然而,述情障碍自评量表由于要求受测者评价自身不具备的能力而受到批评[32,33],因此,研究者们发展了一个新的他评量表(述情障碍观察者量表)进行补充。

3.3述情障碍观察者量表 (The Observer Alexithymia Scale,OAS)

述情障碍者由于自身表达能力受限,所以他人评价对于客观评价述情障碍是十分必要的,述情障碍观察者量表正是这样一个他评量表[36]。OAS用来考察成人的述情障碍,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目前已有法语、荷兰语和中文版。与TAS-20不同的是,该量表是基于其他观察者的评价,比如熟人或者亲戚等。OAS最初的项目是基于Q分类法中的述情障碍原型选择的 (A California Q-set alexithymia prototype;CAQ-AP)[37]。该问卷共33个项目,包含5个因子:距离感(distant),如他对其他人是敏感的、他富有同情心、他是一个温暖的人;缺乏内省(uninsightful),如处于压力中感到迷惑,他(她)不能解释一些强烈的情绪;躯体化(somatizing),如,过分关注自身健康,谈论很多躯体上的疼痛或者不适;缺乏幽默感(humorless)和僵化(rigid),如,必须按照书本上所说的去做,过分自我控制。量表采用4点计分,从0到3表示“一点都不像某人”到“完全像某人”,总分在0~99之间,分数越高,表明述情障碍水平越高。

由于OAS需要亲人和朋友来评价,不像TAS-20那样简便易行,加之出现时间不长,所以应用不够广泛。现在大部分述情障碍的研究仍采用TAS-20进行自我评价,但是由于TAS要求被试评价自己欠缺的那部分能力,所以也受到一些研究者的质疑。在这一点上,OAS可以作为补充。在一些特殊的领域,比如由酒精滥用可能造成个体神经受损,所以在酒精依赖群体中利用OAS评价个体的述情障碍是非常有效的[38,39]。

4 述情障碍的治疗与干预

述情障碍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情感类障碍,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干预和治疗,一直是研究者和临床实践者关心的问题。目前,在临床实践中常用并且被证明为有效的方法有日记法、阅读、心理疗法等。

(1)日记法。研究表明,写作对加强个体的情感感受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具体来说,家长可以指导儿童坚持每天记日记,列出每天经历的事情,并写出自己的感受,以促进儿童的表达能力发展[40]。成人也可以效仿此法,对于述情障碍患者来说,这可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长期坚持可以帮助扩大视野,有意识地感受到周围人的情绪和自身的情绪变化。

(2)阅读。在阅读中,述情障碍者可以学习作者描写情感、思想和个体经验的方法。研究也表明,阅读是学习语言表达、促进接收性语言和自我描述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41]。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可以帮助个体积累知识,还可以帮助个体在阅读中体会他人的情感,学习他人的表达方法。

(3)对艺术的学习。学习绘画、舞蹈、音乐或者运动,不仅能够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也能促进人们正确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感[42]。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包含一定的情绪,它们或者表达的是创作者的情绪,或者是艺术形象的情绪。在艺术学习或创作过程中,人们可以体会不同的情感,它有助于人们表达自己的情感。

(4)心理疗法。所谓心理疗法,是通过有意的引导来促进述情障碍者学会表达。具体操作过程有些类似辩证行为疗法、认知正念训练和短期人际关系治疗等[43]。这些疗法可以帮助述情障碍者学会正确认识个人内部情绪情感状态,以及怎样识别他人情绪。在述情障碍者遇到难以识别或表达情绪的时候不至于陷入自责等负面情绪中,进而减少相关情绪问题、行为问题。

(5)团体心理疗法。这种方法可以给儿童及成人提供一种方式去探索彼此的思维和情感。在团体治疗中,治疗师会给成员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成员之间可以相互鼓励支持。为提高被试识别和交流主观感觉的能力,要求被试参加角色扮演和非语言交流等活动去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研究表明,这种方式可以显著改善述情困难状况[44]。

(6)催眠和放松训练。前面概念中提到,述情障碍者还有一个明显特征——缺乏想象力。通过催眠和放松训练,可以唤起述情障碍者的记忆或者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以此来缓解述情障碍症状[45]。

综上所述,述情障碍确实会影响到个体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存在述情障碍的人也不必太过忧虑,只要正视这个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学会表达情绪和情感。这也提示家长和老师,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不仅要关注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还要多留心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引导儿童学会正确表达情感。

5 思考与展望

首先,述情障碍研究对象的局限性。已有关于述情障碍的研究大多是在成人群体中进行的,虽然有部分研究是针对儿童进行的,但研究对象也多是10岁以后的大龄儿童。这可能是由于低龄儿童自身表达能力有限,不易引起家长和老师的重视。儿童表达能力受限,会影响儿童的人际交往、学业能力、行为问题等,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后的研究有必要在儿童述情困难方面开展实证研究,以全面把握述情困难个体的发展情况。

其次,研究方法的局限性。现有测量述情障碍的工具多为自评或者他评量表,自评量表经常因为要求被评价者评价自身不具备的能力而广受诟病,他评量表的准确性又受到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了解程度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所以现有研究工具在精准评价述情障碍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因此,研究者们可以从研究方法或者测量工具上进行一些改进。

最后,缺乏对述情障碍的系统性研究。一方面,关于述情障碍的研究多嵌套在其他相关研究中,如关于述情障碍生理机制的问题,研究者们也多是通过情绪、语言等的生理基础进行研究。然而述情障碍是一个复杂的现象,既受到个体生理因素的影响,又受到童年经历、学校教育、同伴交往、家庭环境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对述情障碍的研究,要综合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借助社会科学的测量手段和先进的医学技术进行整合研究。

1Taylor G J.Recent developments in alexithymia theory and research.The 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La Revue canadienne de psychiatrie,2000,45(2):134-142.

2Suslow T.Alexithymia and automatic affective processing.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1998,12(6):433-443.

3Rieffe C,Oosterveld P,Terwogt M M.An alexithymia questionnairefor children:Factorial andconcurrent validationresults.Personalityand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6,40(1):123-133.

4Saariaho A S,et al.Alexithymia and e arly m aladaptive s chemas inchronic painpatients.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2015,56:428-437.

5Hendryx M S,Haviland M G,Shaw D G.Dimensions of alexithymia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to anxiety and depress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1991,56(2):227-37.

6Parker J D,Taylor G J,Bagby R M.The alexithymia construct:R elationship with sociodemographic variables andintelligence.Compr Psychiatry,1989,30(5):434-41.

7Salminen J K,et al.Prevalence of alexithymia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sociodemographic variables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of finland.Jou rn 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1999,46(1):75-82.

8徐文钰.述情障碍的记忆偏好实验研究.济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9张媛,郑全全,刘方珍.TAS-R中文版的信、效度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1):38-41.

10夏朝云,王东波,潘小娅.多伦多述情障碍自陈量表在大学生中的适用性研究.浙江医学,2001,23(12):756-758.

11刘克俭,谭皓,郑红燕.医学生行为类型与情感难言症的调查研究.医学与社会,2003,16(6):48-50.

12Abbasi M,Bagyan M J,Dehghan H.Cognitive f ailure and a lexithymia in Predicting h igh-r isk b ehaviors of s tudents w ith l earning d isabiliti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ighRiskBehaviors Addiction,2014,3(2):e29045.

13Lum ley M A,Smith J A,Longo D J.The relationship of alexithymia to pain severity and impairment among patients with chronic myofascial pain-Comparisons with self-efficacy,catastrophizing,and depression.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2002,53(3):823–830.

14胡立荣,郑维峰.青少年强迫症病人父母的述情障碍研究.中国基层医药,2003,10(6):497-498.

15梁宗保,杨雪莉,张光珍,等.父母述情困难与儿童行为问题:父母心境的中介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34(4):459-466.

16S ayin A,Derinöz O,ÇSahin Bodur ENOL,et al.Psychiatrics ymptoms anda lexithymiainc hildrenand a dolescents with n on-o rganic p ain:A Controlled s tudy. Gazi Medical Journal,2007,18(3):170-176.

17Sifneos PE.Psychotherapies for p sychosomatic and a lexithymic p atients.Psychotherapy and Psychosomatics,1983,40(1-4):66-73.

18Krystal H,Krystal J H.Integration and self-healing:Affect,trauma,alexithymia.K78,1988.

19Schore A N.Effects of a secure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on right brain development,affect regulation,and infant mental health.Infant Mental Health Journal,2001,22(1-2):7-66.

20Komaki,et al.Neuroimaging study of affect regulation andculture.International Congress,2006,58(6):135-139.

21Barth F D.Listening to w ords,h earing f eelings:Links b etween e ating d isorders and a lexithymia.Clinical Social Work Journal,2015.

22Grynberg D,Pollatos O.Alexithymia modulates the experience of the rubber handillusion.Front H um N eurosci,2015.

23Honkalampi K,et al.Do stressful life-events or sociodemographic variables associate with depression and alexithymia among a general population?—A 3-year follow-up study.Comprehensive Psychiatry,2004,45(4):254-260.

24Joukamaa M,et al.Alexithymia in a normal elderly population.Comprehensive Psychiatry,1996,37(2):144-147.

25Kauhanen J,et al.Social factors in alexithymia.Comprehensive Psychiatry,1993,34(93):330–335.

26Joukamaa M,et al.Social situation of expectant mothers and alexithymia 31 years later in their offspring:Aprospective study.Psychosomatic Medicine,2003,65(2):307-312.

27Mallinckrodt B,Wei M.Attachment,s ocial Competencies,s ocial s upport,and p sychological d istress.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2005,52(3):358-367.

28Le H N,Berenbaum H,Raghavan C.Culture and a lexithymia:Mean l evels,Correlates,and the r ole of p arental s ocialization of e motions.Emotion,2002,2(4):341-360.

29Joukamaa M,et al.Alexithymia in a normal elderly population.Compr Psychiatry,1996,37(2):144-147.

30Bagby R M,Parker J D,Taylor G J.The twentyitem 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I.Item selection and cross-validation of the factor structure.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1994,38(1):23-32.

31蚁金瑶,姚树桥,朱熊兆,TAS-20中文版的信度、效度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1):763-767.

32Lane R D,et al.Is alexithymia the emotional equivalent of blindsight?Biol Psychiatry,1997,42(9):834-44.

33Elisabeth W,Carl Eduard S.Somatoform disorders as disorders of affect regulation:A study comparing the TAS-20 with non-self-report measures of alexithymia.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Research,2004,57(3):239-247.

34Rieffe C J,et al.Emotion awareness and internalizing symptom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The Emotional Awareness Questionair revised.Personality&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8,45:756-761.

35Rieffe C,et al.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Emotion Awareness Questionnaire for children.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7,43(1):95-105.

36Haviland M G,Warren W L,Riggs M L.An Observer s caletom easurea lexithymia.Psychosomatics,2000,41(5):385-392.

37Haviland M G,Reise S.A California Q-set alexithymia prototyp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ego-control and egoresiliency.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1996,41(6):597–607.

38Thorberg F A,et al.A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of the Observer Alexithymia Scale in treatment seekingalcohol-dependent patients.Journal of Substance Use,2013,18(6):492-498.

39Butler T R,et al.Sex d ifferences in the Neurotoxic Effects of a denosineA1r eceptor a ntagonismd uring e thanol w ithdrawal:Reversal w ith an A1 r eceptor a gonist or anNMDAr eceptor a ntagonist.Alcoholism Clinical&Experimental Research,2008,32(7):1260-1270.

40Paez D,Velasco C,Gonzalez J L.Expressive writing and the role of alexythimia as a dispositional deficit in self-disclosure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J Pers Soc Psychol,1999,77(3):630-41.

41KiddDC,Castano E.Reading l iterary f ictioni mproves t heory of m ind.Science,2013,342(6156):377-380.

42Best P A.Dance r esearch.The J ournal of the S ociety F or D ance R esearch,1998,16(1):87-93.

43Kennedy M,Franklin J.Skills-based t reatment for a lexithymia:Ane xploratoryc ases eries.Behaviour Change,2002,19(03):158-171.

44Beresnevaite M.Exploring the b enefits of g roup p sychotherapy in r educing a lexithymia in Coronary h eart d isease p atients:APreliminary s tudy.Psychotherapy and Psychosomatics,2000,69(3):117-122.

45Gay M C,Hanin D,Luminet O.Effectiveness of an hypnotic imagery intervention on reducing alexithymia. Contemporary Hypnosis,2008,25(1):1-13.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Intervention of Alexithym ia

Yang Xueli,Liang Zongbao
(Key Laboratory of Child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Science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Institute of Child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Southeast University,Nangjing 210096)

The ability of emotion recognition and expression has great influence on people’s mental health,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problem behaviors and so on.As a kind of personality trait,a lexithymia consist s of a series of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characteristics,mainly displays in four aspects:1)difficulty identifying and describing subjective feelings;2)difficulty distinguishing between feelings and the bodily sensations of emotional arousal;3)constricted imaginal capacities,as evidenced by a paucity of fantasies;and 4)an externally oriented cognitive style.Alexithymia usually affects the emotional expression,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ocial adaptation and learning ability,somatic symptoms,so it is regarded as the important psychological disorder and psychosomatic disease risk factor.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the research history of alexithymia,research methods and interventions.Possible direc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in this promising and disappointing area have been discussed.

emotion ability;alexithymia;intervention

国家社科基金2014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CBA140147)

梁宗保,男,副教授。Email:liangzongbao225@163.com

猜你喜欢
障碍者障碍个体
儿时读写难,现今已博士
心智障碍者长期照料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以广州市为例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基于通用设计的厨房产品及环境整合设计研究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跨越障碍
谁来帮助身心障碍者家庭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