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非遗传承研究中心课题组
清华中学在2014年开展灯彩项目的教学,由国家级非遗“何氏灯彩”第三代传承人何伟福授课。八(3)班的陈博雅说:“在没接触灯彩前,不太清楚它到底是做什么的。学习灯彩后,专门去了解了一下灯彩的历史和文化,它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民间艺术。做灯彩时大家都是很放松的状态,可以与同学及时交流心得体会、审美能力和交际能力。”
新泾中学从1995年就开展沪剧传承,新泾地区是沪剧的故乡,新泾中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15年学校被评为上海市优秀传习基地,六(1)班的胡锦依是学校沪剧特色班的学生,从2015年9月开始接触学习沪剧,沪剧学习给她带来很多新鲜感受。她说:“原来就读的小学并没有沪剧特色,反而小时候在家人的熏陶下对沪剧有了一定了解,现在学起来感觉很亲切。沪剧是上海文化特色,可以在学习过程中熟悉更多的沪剧知识。通过参加各种表演活动,还可以提高个人的沟通能力和自信。”沪剧教育也让胡锦依能说一口流利而标准的上海话,很多上海本地的同学连上海话都不会说了,这也让胡锦依颇为自豪。
北蔡中学的浦东说书开展于2007年,在预备和初一年级开设浦东说书拓展课程。初一(1)班的杨思琪是学校浦东说书拓展课程班的班长,问她为什么喜欢学习浦东说书,她很自豪地说:“浦东说书很有历史,也很有特色,是上海一直流传下来的地方传统文化,又说又唱,很好听。还加入了舞蹈动作,很美。在业余时间学习浦东说书,让人身心愉悦,很惬意。”初一(6)班的蔡笑是新上海人,她也是校浦东说书社团成员。“学习浦东说书让我胆子更大了,上台不会紧张,以前唱歌五音不全,通过参加浦东说书社团,我说话更标准了,歌也唱得更好听了,团队意识和个人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通过走访参加非遗活动的学生,我们发现这些学生通过非遗学习与传承获得了很多,有动手的乐趣、自我认同的满足感、自身素养的提升。因此,非遗的学习对于学生的成才有其有利的一面。而非遗的传承,也正是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中得到了很好地体现。这些学校的学生能够通过对某项非遗的了解进而认识到非遗传承和保护的迫切性。
然而,如上文提到,上海只有16%的学校开展了非遗项目的传承教学,在整体数量上并不能说明上海市中小学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已普及。同时,即使是开展非遗传承的学校,受限于各种因素,只能开展几项非遗内容,导致学生们对非遗的认识太浅,只知道学校的项目是非遗,而面对数百项非遗项目,他们也知之甚少,无法全面地了解非遗文化。
目前学校非遗传承和保护的机制主要以教学和参观场馆等方式展开,有很多学校开展时间非常早,青浦区颜安小学开展的“弹评”课程可以追溯到1987年,上海第一个评弹特色小组诞生于1990年的长宁区的姚连生中学。这些学校开展非遗传承的方式多种多样,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2014年上海市评选出了10所学校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习暨上海市非遗进校园十佳传习基地”: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实验小学(丝竹)、园南中学(乌泥泾手工棉纺技艺)、洛川学校(沪剧)、石笋中学(锣鼓书)、徐行小学(草编)、廊下小学(打莲湘)、三新学校(顾绣)、崧泽学校(田山歌)、建设中学(扁担戏)、裕安小学(山歌)入选,作为十佳传习基地,这些学校都开展了多年非遗传承教学,并且以学校为基地向周边学校或社区拓展,扩大非遗的影响力。
高波:水利国际合作以服务水利重点工作、服务外交大局为导向,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平台、多双边合作机制、政府非政府渠道,细密谋划,精心组织,积极开展水利外交,广泛宣传中国水利改革发展成就,深入阐述新时期中国治水方略、发展举措和相关建议。
园南中学在校内设立了一个“黄道婆陈列室”,室内的黄道婆陈列墙上有黄道婆的头像、学校开展棉纺文化的相关介绍,展板上有黄道婆生平介绍、传授技艺的场景图片、革新工具以及薪火传承活动照片等内容,玻璃橱窗里陈列有关于黄道婆的书籍、连环画以及早期纺出的布匹实物等。陈列室正中央有一台织布机、一台轧棉机,四周有数台脚踏式三锭纺车……全面展示了黄道婆棉纺文化相关内容,同时也是学校开展棉纺实践课的重要场所。陈列室全年免费向社会开放,学校定期安排师生提供解说服务,为社会人士了解和认识黄道婆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实验小学开辟了300平米的江南丝竹展馆,分为渊源馆、展示馆、特征馆、传承馆四个展馆,以实物、文献、图片以及视频资料全面展示了江南丝竹的发展历程,是学校传承江南丝竹的重要载体。展馆布局风格散发出浓郁的江南韵味,青砖黑瓦、拱形矮墙、绿竹掩映、窗格交错,小巧别致而又紧凑有序,不仅展现了江南丝竹的历史,还有相关书籍和二胡、笛子、扬琴等丝竹乐器,展馆内还有徐教院附小新苗乐队、上海的龙华民声国乐社、长桥国乐社等相关社团的活动照片,长桥江南丝竹大事记等内容,全面呈现了江南丝竹在上海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也有学校及街道近来年在丝竹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徐教院附小以学校作为基地,辐射并团结周边幼儿园、小学,组建的“新苗丝竹乐队”在多次市级比赛中取得了傲人成绩。
扁担戏是崇明县的地方特色非遗项目,崇明县建设中学开设了扁担戏校本课程,并且建设了非遗文化知识馆,馆内不仅有崇明扁担戏的介绍,还有崇明山歌、崇明杨瑟严故事、崇明调狮子、崇明灶花、崇明方言等非遗文化及传承人的详细介绍。
封浜高级中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习暨上海市非遗进校园优秀传习基地”,提出了“一人一非遗,一班一特色”的传承口号;着力实施“一项非遗一个故事,一项非遗一门技艺,一项非遗一段文化”的传承理念,为学生提供多样化传习非遗的平台和内容,并且建立了600平米的非遗体验馆——“生活遗艺”体验馆。馆内设置了“里弄文化、江南老街、戏剧天地、海派剪纸、中华书法、民族服饰、茶医养生、农村风情、木刻水印”9个体验点,内容丰富,资料详尽,还设置有互动区,参观者可以实地体验剪纸、书法、茶艺等项目,可以说是上海市非遗进校园在实践中的一大创举。体验馆在假期会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2015年的暑假,学校接待了11批次的参观人员。校长俞建平介绍,学校要将非遗体验馆建设成为区高中生校外实践基地,同时与区域内的中小学组建联盟,实现资源共享。
将非遗项目列入学校课程是很多学校传习非遗的主要方式,学校纷纷聘请非遗传承人来校教学,根据学生的年龄适度改进,编写校本教材,培训学校师资力量,学生们能在学校接受到纯正的非遗课程。同时,学校也会建立社团,吸收有天赋有兴趣的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
闵行区颛桥中心小学在1997年开始引入安塞腰鼓项目,2000年至2003年期间,学校承担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展民俗文化活动,形成特色校园文化的实践研究”,自主开发了“颛小鼓娃”实例教程,将腰鼓艺术传习纳入学校拓展课程中,保证全体学生学习本课程,学校的安塞腰鼓传习项目首次被正式定名为“颛小鼓娃”。考虑到学生的年龄问题,学校从三年级开始开展腰鼓课程,作为拓展课每周一节。同时,学校成立鼓娃艺术团,由喜欢腰鼓、有天赋的学生组成,参加过上海国际旅游节、国际艺术节等大型活动。为了保证安塞腰鼓的原汁原味,学校定期邀请安塞的腰鼓老师来校交流,同时也会派老师到安塞亲身感受腰鼓文化。颛桥中心小学和安塞县第一小学、安塞县第二小学通过腰鼓的交流结成了兄弟学校,也从腰鼓扩展至全方位的文化交流。
闵行区七宝明强小学2005年起成立七宝古镇乡土教材开发小组,对古镇民俗、民间文化等资源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归纳,编写了《七宝皮影进课堂》校本教材,2009年9月,《七宝皮影进课堂》校本教材正式进入学校课堂。2010年,七宝明强小学成立七宝皮影专项研究小组,继续开展七宝皮影的开发和研究。学校每个年级都成立了“强强皮影社”,由皮影表演和乐器演奏组成。皮影学习每周一次,每个年级轮流上课,聘请皮影戏传承人朱墨钧作为总指导,同时对部分教师进行培训,保证学校项目师资。学校对不同年级的皮影学习各有不同,一年级了解皮影,二年级开始尝试操作皮影,三、四年级和美术课程结合起来,学习制作皮影,五年级开始剧本创作。学校也为皮影提供了很大的展示舞台,每年都会参加国际交流展示活动,2015年去了美国、英国、瑞士、澳大利亚和韩国表演,把皮影文化带出了国门。
嘉定区城中路小学于2008年将嘉定特色非遗项目嘉定竹刻引入学校。经过7年的努力,学校现拥有两个竹刻室,分别供中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学习。学校编写了一整套竹刻校本教材,《竹刻艺术》《竹光溢彩》已经编订第三版了,后续还将推出袖珍版便于学生携带。学校也制定了分年级教学方案,一到三年级学生主要通过教材、多媒体演示、参观等途径熟悉竹子、了解竹刻,四年级开始正式学习竹刻,五年级的学生们大多能够自行雕刻作品了。在普及教学的基础上,学校成立了由教工、学生共同组成的“晨晓”竹刻社,聘请竹刻名家张伟忠先生担任首席指导教师,定期到学校作讲座、传技艺,并聘请区劳技中心的教师每周来学校上课。在专家和老师们的精心培育下,一批竹刻新苗正在茁壮成长,学校里充满了浓厚的竹刻氛围。
上海市很多学校都在开展非遗传承和保护,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非遗进入校园还存在诸多局限与不足。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各区县非遗进校园的数量和质量有很大的差距。就单纯从比例上来说,如原闸北区只占了整个上海市的5%,人口导入的闵行区只占有11%,有较多区县的比例是在均值之下的。在九年一贯制学校和示范性中小学中,开展非遗传承项目的很少。
这和非遗的地域性有关联,很多非遗项目的地域性相当鲜明,如浦东说书、崇明山歌、金山农民画等,由于文化的地域差异性,这些非遗项目在小范围内传播。同时,地域的分布也都集中在郊区等地,市区的当地非遗项目较少,这就导致各区的非遗资源不平衡,学校非遗项目难以寻找方便的资源。
在进校园的项目频次排名中,名列前十位多集中在传统美术类、传统戏剧和曲艺。但是,像民俗类、民间文学、传统音乐等类目则较少受到青睐和关注。
其原因是很多非遗项目对于学习者要求较高,需要多年的练习、专业的器材和场地、复杂的技法、大量的经费等,不太适合中小学生学习和学校开展。因此,一些学习方便、容易上手的项目就成为学校在开展非遗项目时的首选,如纸艺、版画、武术等在选项排名中非常靠前。
从全面继承和保护非遗来说,这样的分布格局是不合理的。实际上,也有很多其它项目值得和需要学校引进,以期提升这些项目的生命力指数。
绝大多数开展非遗项目的校园都没有专门的经费来源。即使在有经费投入的学校,非遗的经费投入占比还是很低。经费是开展非遗进校园非常重要的一环。非遗进入校园,一些项目有一定的场地要求,但场地的建立需要足量经费的投入。同时,市区内很多中小学的场地也非常有限,难以开辟专门的教室用作非遗项目学习。从现有的调查情况来看,非遗的经费投入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非遗进校园的发展。
目前中小学还没有建立一支基本的教学队伍以支持非遗进入校园。在走进校园实地调查的过程中,也了解到了非遗进校园的实际困难。最为突出的是师资问题,现有学校的在编老师很难直接承担非遗进校园的任务。聘请专门教师的条件也不够成熟,邀请传承人直接进校园的渠道也不够畅通。上海市非遗传承人的数量也远远不能满足学校的需求。同时,很多传承人面临着年龄偏大、身体无法应付日常教学任务的困境,并非所有学校都有条件能够满足理想的传习要求。
传承教育难以出现真正的继承人。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尚未发育完善,心智也尚未成熟,许多技术性要求较高的门类进入校园以后被极大地简化,学校的教学也是以兴趣为主导的浅尝辄止,迫于升学压力,学生们在到达一定年龄后,就将以学业为主导,将非遗学习暂时放下。另一方面,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上,极少学生毕业后会以非遗项目为职业,这就注定了非遗进校园难以出现真正的非遗传承人,只能是以普及教育为主。
非遗进入校园后,如何能有机地融入到现有的校园文化中,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中小学重视特色教育创建,多数的学校都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和特色。从教学的现状来看,假如非遗项目脱离文化课程和本学校的特色课程,不能很好地融合进原有的教学体系中,对教师和学生都会带来一定的负担。目前开展非遗类课程的学校,多数没能与学校的其他文化课及特色课相融合,这将会给非遗项目深入校园、植根校园带来阻碍。
中小学脱节,无法形成连续的学习机制。目前大部分学校的非遗项目是自主申请的项目,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如小学开展了剪纸项目,但是小学对口的中学并未开展该项目,学生在小学阶段研习的非遗项目,进入中学后不能一以贯之,这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非遗进校园需要顶层设计,统一布局和规划,这对未来全面推进非遗进校园,实现持续而有效地传承、保护和研习,至关重要。而目前的状态是,各自为政,缺乏协调,资源分散,效率较低;有些项目高度重合,有些项目少有问津;特别是在惠及面增大的基础上,如何形成上海地区的若干新特色、新亮点,对这些问题的思虑和谋划还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