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依松/ Wu Yisong
再论孙子兵法与企业战略决策
吴依松/ Wu Yisong
企业战略决策是有关企业的发展方向、规模、重大项目和重要人才使用的决定,它关系着企业的兴衰存亡。只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才有可能进行正确的战略决策,孙子认为战略决策决定胜败。资本如兵,资本如水,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资本有盈亏,能因市场变化者谓之神。先胜而后求战,先进行正确的战略决策而后才能赚钱,企业的战略决策须从长计议,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企业无远虑,必将破产。
战略决策 资本如兵 先胜后战 从长计议
企业战略决策是有关企业的发展方向、规模、重大项目和重要人才使用的决定,它关系着企业的兴衰存亡。如何进行正确的企业战略决策是每个企业家必须认真学习和思考的首要问题。企业生产和战争一样都是世间一种必然的运动,都是可以认识的;创办企业和指挥打仗一样,也只有正确的战略决策才能取胜。如果不想让资金打水漂,不想让自己的企业随时破产,企业家们就不可不重视企业的战略决策,就应当从《孙子兵法》中借鉴战略决策的智慧,以免于企业倒闭破产的痛苦。《孙子兵法》中有关“兵形如水”“先胜而后求战”等方面的论述,在战略决策方面为我们进行正确的企业战略决策提供了借鉴。
在世界上无论做任何事情,只有方法正确才会成功。要想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也必须有正确的决策方法。正确的方法是客观存在的。有没有找到,是否掌握正确的方法是当事者自身的问题。孙武找到了用兵的正确方法,写出了《孙子兵法》,经过两千多年,无数人的实践,无数次战争,证明了《孙子兵法》是正确的。孙子的正确方法来自于战争实践,《孙子兵法》中的“昔之善战者”“古之善用兵者”“善用兵者”是对“善战者”取胜经验的总结。
只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才有可能进行正确的战略决策。孙子说:“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篇》)孙子认为战略决策决定胜败。
在社会上办企业,就是资本的运用。怎样运用手中的资本,是任何企业战略决策者首先遇到的问题。所以,一个企业家首先要对资本的本质有个基本的认识。
资本如兵,资本如水。资本是要赚钱的,不是任何钱都是资本,只有运行于赚钱活动中的钱才是资本。资本的本质就是趋利,噬利。孙子论兵说:“夫兵形如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行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根据这段论述,我们可以对资本与水、与兵的共同性作如下描述:
资本如水如兵,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行避实而击虚,资本之流动趋利而避亏。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资本因市场而赚钱。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资本无固定,能因市场变化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生死,资本有盈亏。
可以看出资本与兵、与水有三个共同点:流动性,趋向性,因应性。
先说流动性。水不流则腐,兵不动则败,资本不动则亏。资本只有在运行中才可能赚钱。现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不但可以跨国投资,而且股票市场,汇兑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等给资本流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资本可以在瞬间赚大钱,也会在数秒之内大丢。资本的流动性规定了资本有进有退,有盈有亏。
趋向性就是向什么方向流动的问题。水往洼处流,是自然规律。打击敌人的虚弱之处,这是用兵的法则。投资则要选择盈利的行业和地方,所谓投资洼地,就是把资本比喻为水。现在资本在全世界流动,一旦发现投资洼地,资本就会迅速的汹涌而入,尤其是投机资本,其速度之快,令人惊叹!直到这片洼地溢出,资本又会迅速逃离。资本的这种趋利性,噬利性时时可见,投机资本的噬利性特别突出。投机资本如奇兵,神出鬼没,它虽然给许多国家的经济带来重创,但也为一些国家的经济管理漏洞提供了证据和警觉
因应性,就是凭借性。水因地而制流,就是水根据地势的高低而决定流向,一旦遇到高处,就要转向,就要绕开,黄河九弯,走出偌大个“几”字,就是“因地而制流”的结果。用兵击虚,需要侦察。了解敌人虚在何处极不容易。所以《孙子兵法》有《用间篇》,所以才有那么多的现代侦察技术和手段,才有那么多的情报机构和人员,才有那么多的间谍。投资要了解市场情况,市场是不断变化的。投资有一个过程,要计算投资时间和市场变化的快慢。搞实业的民企尽量不要和投机资本去竞争,要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资金投往何处,弄清楚凭借什么去投资,是最吃功夫处,是战略决策的最要紧处,一着不慎,就会全盘皆输。
爱学习的企业家读读《孙子兵法》,了解一些兵法战策,读点战例,会有启发和帮助。
在战场上谁都想打胜仗,办企业谁都想赚钱。可事实是,打败仗的不比打胜仗的少,赔本破产的也比比皆是。怎样才能保证战胜敌人呢?怎样才会把企业做大而不赔呢?
先看孙子告诉我们是怎样打胜仗的: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正。(《形篇》)
孙子说:“先为不可胜”,“先”在什么时候?先在决策开战之前,也就是仗没打之前,就决定和部署战胜敌人的方针和办法,一旦决策就要坚定的执行。春秋时期,战胜敌人的方法基本上是以多胜少,至少在战斗的时刻是以多对少。所以,在决策战或不战,和怎样战时,孙子说:“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谋攻篇》)但在决策前必须弄清敌人的多少和在什么地方,如果把我军少于敌军当成敌我相当来打,这样的决策十有八九是要失败的。
错误的决策本身就是失败,一旦被敌人发觉,立即就会变为现实的失败。所以说:“不失敌之败也”。抓住敌方的错误猛击,将敌人击败。要打胜仗,首先要决策先胜,战略决策错了,失败就很难挽回了。能打胜仗的将帅,总是做足决策前的功课,通过各种侦察手段作到“知彼知己”,解决胜利道路上的拦路虎。战略部署周延而周密,不忽视任何一个细节,做好多种预案和准备,在真正有胜利的把握之后再开打,这样才有可能取胜。那些不愿做艰苦的准备工作,战前对敌我情况毫无把握的人,只想通过战场上的拼杀来取胜的人,十有八九是要失败的,所以孙子说“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办企业也和打仗一样,一定要做好决策前的准备工作,要先有一个正确的决策,才有可能成功。
决策前先不要轻易表决。在提出某项决策前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决策团队的内部分歧。如大午集团想在海南办雏鸡孵化场,有的赞成,有的反对,各有各的理由。面对这样的情况,首先要通过科学的调研,弄清那些意见是符合实际的,而不论是赞成的还是反对的,不符合实际的意见是无效的。对反对意见所提出的问题,看能否提出解决的办法,如果一些关键问题不能解决,就要考虑否决,如果能够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那就可以肯定。决策的过程,争论的过程,调研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的过程,就是先胜的过程。大午集团通过两下海南调研,解决了不同意见所提出的各种问题,为在海南办孵化场做好了准备,做到了先胜。事实证明了他们决策的正确,今后挣钱是没有问题的。
在决策过程中,在企业经营中,千万要尊重不同意见,特别是那些强烈的反对意见。人云亦云是容易的,提出反对意见则必须有证有据。对那些言之有理有据的反对意见一定要认真研究,看有没有解决办法,反对意见是成功的重要支撑,即使那些未被采纳的反对意见也十分重要,因为他至少对赞成者是警告和鞭策。
毛主席说:“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准备和把握都是决策前的工作。有些事情,决策的时间比实际执行的时间都长,长江三峡工程的决策用了几十年,黄河小浪底水库的决策也用了十几年时间。显然,决策过程是先胜的过程。决策的过程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阶段,决策的过程是解决困难和问题的过程。
2014年,在石油接连下跌,从每桶117美元跌到45 美元的现实下,石油输出国组织沙特等国一反常态,声称即使跌到每桶20美元,他们也不会减产。欧佩克为什么不再采用使用了几十年的老办法,减少石油产量以提高石油价格而保持国家较高的收益呢?难道沙特等国还害怕美金会咬手吗?
欧佩克在石油价格极低的情况下仍不减产,这一重要的战略决策显然是从对长远的石油供需情况进行周密的研究和判断后作出的,他们宁可牺牲巨大的眼前利益,也要保障其日后的利益。从长计议是战略决策的重要前提,只看到眼前利益,不顾今后的危机,正是战略决策之大忌。古人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俄罗斯的近忧是其未远虑的结果,沙特宁可承受眼前的巨大损失而不追求眼前利益,是他们远虑的表现。沙特等欧佩克国家的战略决策是正确的。
俄罗斯有丰富的油气资源,这是他们得天独厚的优势,扬长避短,大力发展油气产业,以保障GDP的快速增长,这似乎无可厚非。如果转型发展其他产业,其经济效益肯定不如发展油气好。俄罗斯作为一个曾经的超级大国,他们应该有足够的人才和智慧作出正确的选择,为什么不会未雨绸缪呢?俄罗斯是民选政府,五年一届,作经济结构调整,不是一届政府所能完成的,那是件费力不讨好的工作,是件当届政府无法看到的政绩,所以不会有人愿意去做。还有,当初,甚至在危机爆发前一刻也没有把危机估计的如此严重,还有侥幸心理等,都影响了俄罗斯从长计议的战略决策。
沙特则不同,沙特是王国,不从长远考虑决策,早晚会变成自己政府的近忧。欧佩克宁可贱卖而不减产,主要是从石油供需的长远前景考虑的。美国页岩油的开发,改变了世界能源格局,现在页岩油的成本据说已到了60甚至40美元,以现在的技术,开发成本肯定还会降低。页岩油挤占市场现在才刚刚开始,美国已由石油进口大国变为石油出口国,很快、拉美国家,特别是中国,也会开发页岩油。还有各国都在努力开发的石油替代产品,都会形成对石油输出国的巨大冲击。如果中国的油气也能自给自足,可以想见那时的世界石油市场会是个什么样子。正是出于这样的危机感,沙特等国才贱卖也不让出自己的石油市场份额,以阻止油页岩等油气及替代产品的开发。但是,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沙特的这种做法仍不算“远虑”,要保障一个国家和 和民族的长期发展还必须多业并举,任何国家都不能靠长久吃“祖宗饭”、“资源饭”过日子。只有可持续发展,靠自己的劳动创造财富、养活自己才是可靠的。
对于中国这样的石油消费大国,在依赖进口已达60%以上的情况下,则应当努力开发石油产品,即使在目前看来无利可图,也要投入开发,如页岩油。即使油价稳定在40美元,乃至30美元,国家也要开发页岩油及油气替代产品。如果只图进口石油便宜,就可能发生俄罗斯那样的危机。
企业的战略决策事关全局,事关长远,必须慎之又慎。决策是否正确,首先依赖与决策的依据是否准确可靠,对每一项依据必须进行严格的核实,对投资宁可多算些,对可能的利润尽量少算;决策的依据必须周延,要计算到大大小小每个方面,如果漏掉某项,就可能造成大的失误;在决策条件不成熟时,宁可延迟,也不要轻易决策。企业战略决策,除了利用自身的力量,也可以借助外部力量,有些事,当事者迷,听一听局外人的意见,有时候会大有补益。现在社会上骗子很多,受骗的人也很多,但骗人的方法只有一条:利,孙子说:“利而诱之”,是说你想利,就可能上钩。所以,办企业是谋求利益,但不能被易得的利益所诱惑,这也是预防决策错误的一个方面。
学会正确的战略决策是企业家的真本事,必须学习有关的理论和知识,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才有可能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
(责任编辑:孟祥才)
Re-exploration of Sun Zi’s Art of War and Corporate Strategic Decision-making
The corporate strategic decision-making is about the decisions concerning the corporate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scale, important projects and the utilization of important talents,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rise and fall of an enterprise. Only grasping the correct methods can an enterprise make correct decision-making. Sun Zi is of the opinion that the strategic decision-making determines the victories and failures. Capital is like army and water. Army has not constant situation and water has no constant shape. So capital produces both profit and loss. Those who can adapt to the market changes are like god. Only making correct strategic decision-making beforehand can one make profits. So a long-term plan must be made for the corporate decision-making. Those who do not plan for the future will find trouble at his doorstep. If an enterprise does no plan for the future, it consequently will go bankrupt.
Strategic Decision-making; Capital Is Like Army; Seeking Victory Before Battle; Making Long-term Plan
E8
A
2095-9176(2016)05-0088-04
2015-10-30
吴依松(笔名),惠民县石庙镇人大原副主席,山东孙子研究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