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园园 吴继美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73165,潍坊市坊子区九龙街道孟家小学,261201)
“心理理论”研究述评
王园园 吴继美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73165,潍坊市坊子区九龙街道孟家小学,261201)
自Premack和Woodruff于1978年提出心理理论至今,心理理论研究已走过30多年的历程。当前心理理论研究已经成为发展心理学、心灵哲学、认知科学所关注的热门课题,笔者应用文献资料查找与分析的方法,主要回顾心理理论研究的缘起和概念、研究内容与基本范式、理论模型、拓展领域的发展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心理理论儿童无褒知错误信念
长期以来,人类是否拥有解读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一直困扰着心理学家们。如果拥有,这种能力又是怎样对他人的意图、信念和愿望进行推断的?在日常生活中,常识心理学(Folk psychology)赋予人们一种能力,即将他人视作为具有内在不可观察的心理状态——信念、愿望和意图——并根据这些术语来解释和预测其行为。
为了更好地说明对他人行为进行解释和推测时这种常识心理学的重要性,请大家先看下面两种情境:1)X喜欢早上去体育馆,但是他忘了每周一体育馆是关闭的,因此,当他来到那里后发现体育馆没开,于是只能直接去工作了。2)X经常去体育馆,但是当他今天早上到那里时却发现体育馆的门关闭着,因此他直接回去工作了。
这两个句子都描述了相同的客观事实,他们都允许对其后续行为进行预测,然而句子1提供给了关于X内在心理状态的额外信息,允许预测他将会对忘记体育馆周一关闭的事件感到生气并对不能进行锻炼感到失望。跟句子1相比较,尽管句子2也可能做出这样的假设,但是同样也可能存在许多其他的解释,比如X去体育馆可能仅仅是出于一种义务,所以当看到体育馆关门时,他可能会感到如释重负,并对可以回去工作感到非常高兴。所以,在理解他人行为的问题上常识心理学对行为的解释和预测可以给出许多额外的信息。而心理理论正是基于这种来自日常经验生活的需要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1978年Premack和Woodruff在《行为与大脑研究》上发表了《黑猩猩有心理理论吗?》一文,文章中中首次明确提出“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的概念[1]。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发展心理学家开始涉足关于儿童理解并推测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领域的研究,“心理理论”一词本身的涵义也逐渐丰富起来。研究者对心理理论概念的理解不同,不过可以遵循两种水平进行理解——即广义和狭义的心理理论定义。针对狭义的心理理论,目前比较一致的理解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感知、知识、需要、意图、愿望、信念等)的认识,并由此对相应行为作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而广义的心理理论泛指任何发端于婴儿阶段与心理有关的知识[2]。近30年来,心理理论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实证与理论论据,并显示出极强的领域渗透与整合力,逐渐成为发展心理学、心灵哲学与认知科学的热门课题。[3]
儿童对自身以及他人心理状态的认识包括许多方面,其中主要有:对错误信念(false belief)的判断、情绪理解(emotion understanding)、他人未知判断(ignorance)、意愿认知(desire cognition)、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说谎行为(acts of lying)、假装游戏(role-acting play)、外表—真实区分(appearance reality distinction)、表征变化(representational change)等。所以研究者们经常通过设计有关这些方面的作业任务来考察儿童对心理状态认识的发展。
1.1 有关儿童错误信念认识发展的研究
有关儿童心理理论的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儿童对他人的信念以及信念与行为之间关系的认识发展方面。所谓信念是指“人们关于世界的心理状态或态度,是指人们关于某事或某物是正确的思想”。[3]从信念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来看,信念是对外部世界的表征。虽然人们都想正确地表征外部世界(比如人们都想表达自己对地球真实形状的看法),但是人们的信念对世界的表征既可能是正确的(如认为地球是球形的),也可能是错误的(如认为地球是平面的)。因此,研究者们比较一致地把达到对“错误信念”的理解作为儿童拥有心理理论的主要标志。
目前,探察儿童认识“错误信念”常用的研究方法有:[4]
(1)Wellman和Estes的“想象和现实的区分”测验任务。[5]如,两种饼干(物理的和心理的),哪块饼干可以被故事中的人物看到或摸到。
(2)Masangkay等人的“二级视觉观点采择”测验任务。[6]
(3)Flavell等人的海绵像岩石的“外表2真实区分”测验任务。[7]
(4)Wellman通过故事法研究“预测他人行为”的测验任务(“山姆找兔子”和“爱米找书”)。
(5)Wimmer和Perner的“错误信念”测验任务(“男孩Maxi和巧克力的故事”和幼儿园里“女孩和书”的故事)。
1.2 与“心理理论”有关的相关性研究
近几年来,根据查阅文献所获得的信息来看,与“心理理论”相关的研究变量包括:情绪理解、元认知、执行功能、说谎行为和假装游戏等。
研究者一般都认为社会认知的两个主要方面包括心理理论任务和情绪理解,情绪理解和心理理论任务一样,都是儿童早期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对二者的研究概括起来主要有两方面的结论:一方面,幼儿的情绪理解可能和心理理论能力存在差异;另一方面,有研究发现二者存在显著的相关,而且,Alexandra L.Cutting和Judy Dunn发现儿童的错误信念理解、情绪理解、语言能力之间相关显著;而且年龄和每一个方面都相关,在排除了年龄方面的因素之后所有的相关仍然很显著。以上都是国外的相关研究,而对于国内研究方向来说,这些在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理论需要更多的学者进行深入的跨文化研究,以验证其是否适合于中国的文化背景。目前国内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1)心理理论能力测试采用意外地点任务和意外内容任务,这是心理理论测量方法中的主要范式;(2)情绪理解任务测量中包括情绪观点采择任务和情绪原因解释任务;(3)其发展性研究也加入语言能力测验,主要采用韦氏智力测验幼儿版词汇分测验。[8]
心理理论和元认知的研究者都关注儿童对心理现象的知识和认知的发展。Karen Bartsh认为心理理论是后来元认知发展的基础,不过心理理论强调日常真实生活中社会情绪的互动,而元认知则主要关注“冷认知”和学术任务。Tager-Flusberg &Sullian提出了心理理论模型的概念,认为心理理论包括社会知觉成分和认知成分。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在元认知的测量方法上更多的参照Sperling等的设计研究范式,并且根据中国儿童的特点,设计卡片分类任务和拼图任务来测量儿童的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能力。而心理理论的测量方法仍是以上面提及的研究范式为主。[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发展心理学研究者就ToM(theory of mind,心理理论)与EF(executive function,执行功能)关系的问题进行了一些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使之成为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而活跃的研究领域。Welsh和Pennington将EF定义为:“为达到未来目标而保持适当的问题解决定势的能力。”就现在的研究现状来看,尽管已经有一些研究和理论证明了EF和ToM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系,但由于所用资料并不一致,以及研究者对某些概念理解的不一致,造成研究结果和结论有很大差异。另一方面,这一研究方向的发展,也将为培养儿童的ToM能力,发展其良好的社会交往技能,治疗自闭症儿童、多动症儿童等提供理论指导。[10]
心理学家从很早就开始关注儿童早期说谎的问题。其中比较著名的是皮亚杰(1965)在考察道德认知发展时对说谎概念理解及其道德判断的研究。之后,研究者不仅在说谎的认知(包括概念理解与道德评价)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还对说谎的行为进行了很多考察。事实上,许多研究者把说谎或欺骗行为的发生作为心理理论获得的重要指标之一。心理学家对有关说谎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说谎发生的年龄和发生频率两个方面。和心理理论相关的研究方向是:把说谎或欺骗的发生作为儿童是否能够理解信念或错误信念的一种标志。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学者是leekam,她认为儿童说谎能力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对他人信念理解能力的增长。目前的研究只能从说谎或欺骗发生来间接的说明对信念或错误信念的理解,很难直接探讨说谎或欺骗行为与信念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方法研究中,说谎行为任务创设了一个“抵制诱惑的情境”:在说明游戏的规则是不能“把杯子拿起来看”的前提下,主试和被试开始玩猜东西游戏。倒扣的杯子里有许多花生,如果被试拿起杯子偷看,花生就会撒出来,几乎不能再复原。在游戏过程中,主试借故出去一分钟,用摄像机录下整个过程。研究结论上,将说谎划分为说谎策略和说谎水平两个维度,得出相应的结论。[11]
Leslie进行了对装扮的表征机制的探究,而且他提出了“假装可能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起源”这一观点,这使得心理理论研究关注了幼儿的装扮游戏行为。另外,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也为这一研究热点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Baron-Cohen等人(1985)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缺乏“假装”的能力和想象力,也不能进行自发的象征性游戏。
近几年来,研究工作者对于装扮经验、儿童对装扮的认识、装扮情境以及装扮语言在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这一研究取向使我们意识了将心理理论的发展与幼儿教育的游戏问题联系起来。[12]装扮游戏促进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主要通过以下四种途径:首先,儿童正在与一个不是真实存在的世界打交道。一般认为,在装扮游戏中得到训练的这种能力可以推广到非装扮性的领域(Rubin等,1983)。其次,在装扮游戏中,儿童将一个物体想象成“表征”的另外物体。就目前的研究来看,这种理论是非常具有争议性的。再次,装扮角色游戏包含社会性表征。通过装扮成他人并以他人的角度看世界的这种实践有助于心理理论的发展。最后,装扮过程也可以依靠其自身的内容促进心理理论的发展。儿童通常会装扮出一个充满矛盾的情境,从而需要在装扮过程中进行协调。以上这四种途径体现了装扮游戏的进行为心理理论奠定了基础或者获得与心理理论相关的技能。[13]
2.1 理论论(Theory Theory)
“心理理论”这一术语最初是对儿童发展中的“常识心理学”(folk psychology)进行的一种尝试性的描述。但是后来有许多发展心理学家提出,儿童对心理生活的认识真的是一种“理论”,这就形成了所谓“理论论”。“理论论”的核心论点是:儿童对心理(mind)的认识或理解本质上是像理论的,具有与一般科学理论同样的基本特征。这一理论的两个主要假定是:(1)成人(或科学家)和某一年龄儿童利用一种内聚性的概念框架预测和解释他人的动作和思想;(2)这种心理认识的发展机制是一种“理论形成”的过程,遵循着与任何科学理论建构同样的过程。理论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Wellman和Gopnik、Meltzoff等。
2.2 模拟论(Simulation Theory)
理论论认为,人们所具有的预测和解释人的行为这一日常的能力,它的起源应该是大量的内隐的一般知识或理论,不管这种“理论”是什么,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都需要使用它。但是, 20世纪80年代以来,理论论受到了来自“模拟论”的挑战。“模拟论”是专门针对理论论关于“一种理论构成日常心理能力之基础”这一假定提出来的。按照模拟论的说明,人类能够使用他们自己的心理资源来“模拟”他人的心理和行为。该理论认为,儿童可以利用他们关于自己的心理状态的认识,通过模拟(将自己置身于他人位置)获得对心理状态及其与行为间因果联系的认识。“模拟论”研究方法通常是在“假装”的情境中,通过“扮演角色”或“使自己处于他人的地位”来进行的。因此,该理论认为,儿童的假装游戏或角色采择的练习,可以帮助他们形成越来越高级的心理理论。
Harris曾提出,儿童对其他人心理状态的认识,部分地源自他们的假装游戏。在2岁到2岁半间,儿童开始利用自己的想象,赋予玩具娃娃愿望、情绪和感觉。这种假装的能力,很可能是基于他们对自己心理状态的感知和想象。只要儿童能够主动建构这种其他人的愿望,他们就能够预期这个人通过什么方法来达到这一目标的行为,以及体验愿望得到满足或没有得到满足时的情绪。因此,通过某种“现象的引发作用(phenomenological boot strapping)”,儿童就能够利用他们对自己的感受、愿望以及其他心理状态的感知,去推测他人的心理状态,并在发展过程中建构更加一般的理论式的心理概念。模拟论者认为,使用“心理模拟”的模式,就完全没有必要具有一种“理论”来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儿童需要做的一切仅仅是想象,想象着他们正在体验他人具有的信念和愿望,因而他们不必依赖于一种理论框架来解释和预测行为。随着儿童想象能力的提高,他们能够根据自己对世界的知识进行回想,以便模拟那些与自己的心理状态不相似的心理状态。许多研究发现,到4岁时,儿童能通过“错误信念”的标准测验,模拟论的解释是4岁儿童已能模拟或想象那些他人会信以为真的虚拟情境。这样,在3岁与4岁儿童之间心理理论的明显差别,不应像理论论者认为的那样是心理概念的某种戏剧性转换,相反,而应被看作是儿童的不断准确的模拟能力的发展。
2.3 模块论(Modularity Theory)
该理论认为,儿童先天存在的模块化机制在神经生理上达到成熟时,就已经获得对心理状态的认识。也就是说影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是神经成熟,而不是来自理论的修正,经验只不过在身体成熟期间对几个心理理论起着某种触发作用。模块论的代表人物是Leslie和Baron-Cohen。Leslie提出了3个模块机制:一个是身体理论机制(Theory of Body Mechanism)模块(ToBy),另两个模块都是心理理论机制(Theory of Mind Mechanism)模块(ToMM)。
Baron2Co2hen除承认Leslie所提出的TOMM模块外,还提出了3个具体的早期发展模块:意图觉察器(Intentionality Detector,ID)、视觉方向觉察器(Eye2Direction Detector,EDD)和共同注意机制(Shared Attention Mechanism,SAM)。模块理论对自闭症儿童的问题作出了比较合理的解释,这也是模块理论所获得的强有力的支持之一。
有关自闭症(autism)的研究表明,自闭症者普遍缺乏心理理论,同时他们还有相应的神经生理缺陷,这支持了先天存在的心理理论特化模块的观点。对正常被试进行脑功能成像(PET)研究时也发现,在被试理解故事的过程中进行心理状态归因时,其左半球内侧额回(Brodman 8区)和后扣带皮质等特定脑区血流量增加,这表明心理理论的使用与特定脑机制是有联系的。
一般认为,上述三种有关心理理论发展的理论模型并非是完全相互排斥的,它们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应该有一定先天生理和心理基础(模块论),其发展既不能排斥模拟过程(模拟论),也不能排斥总结规律、建构理论的过程(理论论)。此外,这三种理论在两个方面上看法一致:一是心理理论是不同于其他认知能力的特定认知领域(domain specific);二是社会经验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2.4 匹配理论
相对于其他理论,一些发展心理学家,如Meltzoff和Gopnik、Moore等都提出了匹配理论(Matching Theory)。认为心理理论发展的前提是婴儿必须意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中处于等价的主体地位,从而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中的相似性,通过对这种情境的不断观察和再认,儿童对这种等价关系的认识得以不断发展,从而逐渐获得关于心理世界的系统知识。此外,还有一些观点也探讨了影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因素。例如,Lillard提出的社会文化结构理论,就强调社会文化经验在心理知识的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儿童在自己的文化环境中来学习解释人类行为的方法(参见Angeline,1999[26])。Trevarthent认为,婴幼儿和看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社会认知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匹配理论和社会文化结构论可以说是理论论的补充,强调理论的形成是通过模仿或类比获得的。
一些研究者还关注儿童在一些执行性功能上的局限,而这些功能更具有领域普遍性。如:计划能力、反应抑制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以及认知的灵活性或复杂性。例如,即使某位儿童对错误信念具有某种认识,但是可能会出现下述的难以抑制的反应倾向:即,会不假思索地说出在知觉上突出的物体当前的位置,而不是某位不知情的他人所将选择的位置。指向一个并没有某一客体的位置,可能使他们觉得不自然。此外,与信息加工相关的其他能力,例如有限的记忆容量和技能,也可能是促成儿童做出错误回答的因素。而且,随着语言技能的进步,儿童可能能够更好地表达他们发展中的心理理论。
还有一些观点强调与他人互动的经验,特别是与父母及兄弟姐妹间的互动,可能是儿童了解心理状态一种途径。[14]
3.1 心理理论的毕生取向的研究
Kuhn(2000)在“心理理论,元认知和推理:一种毕生观点”的文章中第一个提出心理理论发展的毕生观点。第一篇论及老年期心理理论的报告是由Happ等人(1998)所撰写的名为“智慧的获得:老年期的心理理论”的研究报告,研究发现处于老年期的正常人,虽然在非心理理论任务的操作上得分会随年龄增加而下降,但在心理理论任务上的得分却仍能维持高水平甚至还有提高。Freeman指出因信息传达受到诸多条件限制,心理理论发展是一个毕生的任务。
3.2 特殊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有关特殊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儿童的研究方面。Baron.Cohn,Lesli(1985)对正常儿童、唐氏综合症儿童、自闭症儿童施测了谬误信念任务。研究发现,所有的儿童都能够记住测验情景的内容,唐氏综合症儿童在此测验上成绩和正常儿童接近,而患有自闭症的儿童表现出十分落后的心理推理能力,在对错误信念、知识状态、假装、基于信念基础的情绪等的认识方面存在困难,不能形成“错误-信念”的判断,孤独症者普遍缺乏心理理论。[15]
3.3 家庭因素的相关研究
近几年来,研究者们开始关注导致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导致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存在差异的因素有很多,家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其中,家庭中兄弟姐妹的数量以及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家庭假装游戏、家庭言语交流方式、父母教养态度、家庭背景等,都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影响。儿童早期与他人的社会交往有助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研究表明,与兄弟姐妹的交往对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儿童的心理理论的发展和兄弟姐妹的数量以及兄弟姐妹之间关系的类型相关,例如,有兄弟姐妹的儿童的心理理论任务得分比在家中仅仅和父母交往的儿童得分高。在兄弟姐妹数量相同的情况下,拥有哥哥姐姐多的儿童比拥有弟弟妹妹多的儿童在错误信念任务上的得分要高。此外,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会影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儿童和兄弟姐妹之间的合作关系和后来的心理理论任务的成绩相关,而冲突、竞争、控制的关系和后来的心理理论任务的成绩不存在相关。假装游戏是影响儿童的认知能力、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它有助于儿童理解心理和现实的区别。
有些研究者探讨了家庭假装游戏和儿童心理理论发展间的关系,特别是把父母——儿童假装游戏和儿童——兄弟姐妹假装游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和兄弟姐妹的假装游戏是促进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更有效的因素之一。对家庭言语交流的研究表明,家庭成员内,特别是父母与子女间的言语交流与儿童的心理理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父母的教养态度和家庭背景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也有影响。例如,Penelope G.Vinden对韩裔美国人和英裔美国白人家庭进行比较,探究母亲的教养态度与儿童理解心理的关系。结果发现,韩—美母亲的教养态度一般是独裁的,英—美父母的教养态度一般是权威的,韩—美5岁的孩子在心理理论上的成绩比英—美的同龄人好。该研究还发现英—美儿童对心理的理解和独裁的父母态度之间存在负相关。Cutting和Dunn发现来自高收人家庭或经济发达地区的儿童比来自低收人家庭或落后地区的儿童在对情感等心理因素的理解上表现出更高的水平。[15]
综上所述,心理理论的观点自提出以来,在理论内容的建构、实验研究范式。应用领域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但有些问题仍有待解决,相关研究仍有待深入。
第一,心理理论的发展与心理状态各方面的关系。
我们知道,心理理论是关于对心理状态和行为与心理状态关系的推理或认知。研究心理状态的各个方面与信念认识的关系一直是心理理论研究的核心。但是,目前的研究对心理状态的一些领域还涉及不多。例如,注意、记忆、想象、意志行为、需要、气质、能力、语言等方面与心理理论的关系研究。此外,一些认知研究领域与心理理论的关系如何,也是未来需要关注的,例如元认知、内隐认知等与信念认识的关系。
第二,心理理论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问题。
目前,研究范式主要集中于狭义的心理理论的研究,其中任务的设置所体现的情境和现实生活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因此,所得出的相关理论的科学性也值得怀疑,还要对相关理论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心理理论的研究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以横断研究为主,纵向研究较少。在未来研究方向上,在同一相关主题的研究上,基于横断研究而进行纵向研究,对于主题进行验证或进一步的研究也将是很值得去尝试的方法。
第三,心理理论的解释模型问题。
目前,心理理论的一些研究之所以存在很大争议,究其原因,还是其本体论出了问题,心理理论的本质没有得到极好的把握。在未来研究中,在注意心理理论应用的同时,心理理论本质的探讨是不容忽视的。
第四,心理理论的毕生发展问题。
心理理论的发展是一个毕生的任务,但是,目前的研究还多在理论假设的框架内讨论这一问题。至于各个年龄阶段特定的发展内容,不同年龄阶段间发展特点的关系,还需要用实证研究来发现和验证。
第五,对不同人群的心理理论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前大多数研究的被试主要涉及两类人群:普通儿童与自闭症儿童。至于对其他特点的异常儿童,如超常儿童、弱智儿童、问题儿童等的心理理论发展特点的研究还不多。因此,今后要针对不同类型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特点与教育对策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还可以为我们认识心理理论发展的复杂多样性提供知识基础。此外,由于影响心理理论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但是目前主要讨论的是家庭影响,至于对民族、文化、地区等跨文化的心理理论研究,也是今后该领域需要深入探讨的内容。
第六,心理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的结合。
基础研究的最终目的是用获得的结论和规律对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心理理论的研究也不例外。因此,如何将心理理论研究的成果,用于教育实践,例如设计各种教学内容和德育内容,教育儿童正确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等,将是心理理论研究未来的主要取向之一。[14]
[1]Premack D G,WoodruffG.Does the chim panzee have a theory of mind?[J]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1978,4(4):515-526.
[2]Flavell J H,Miller P,Miller S.邓赐平译[M].认知发展(第四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51-255.
[3]丁峻,陈巍.心理理论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反思[J].心理学探新,2009,29(1):23.
[4]Wellman,H.M.,&Estes,D.(1986).Early understanding of mental entities:A reoxamination of childhood realism[J].Child Development,57,910-923.
[5]Masangkay,Z.S.,McCluskey,K.A., Mclintyre,C.W.,Sims2Knight,J.,Vaughn,B.E., &Flavell,J.H.(1974).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inferences about the visual percepts of others[J]. Child Development,45,237-246.
[6]Flavell,J.H.,Green,F.L.,&Flavell,E. R.(1986).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about the appearance2reality distinction[J].M 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51(1, Serial No.212).
[7]Wimmer,H.,&Perner,J.(1983).Beliefs about beliefs:Representation and constraining function of wrong beliefs in young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deception[J].Cognition,13,103-128.
[8]陈英和,崔艳丽,王雨晴.幼儿心理理论与情绪理解发展及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 (3):527-532.
[9]王雨晴,陈英和.幼儿心理理论和元认知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8,31(2).
[10]丁芳,李其维.幼儿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3).
[11]徐芬,王卫星,张文静.幼儿说谎行为的特点及其与心理理论水平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5,37(1):73-77.
[12]郭力平,冯君萍.早期儿童的游戏与心理理论的发展[J].心理科学,2003,26(5):804.
[13]郭力平,张晔.试论儿童装扮游戏与心理理论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2,25(2):228-230.
[14]陈友庆.“心理理论”的研究概述[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版),2005,25(5):31-33.
[15]刘静.心理理论研究的理论发展综述[J].商场现代化,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