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仪生平考述

2016-02-02 01:13孙亚男
陕西古代文献研究 2016年0期
关键词:进士乾隆

孙亚男

温仪生平考述

孙亚男

温仪,字可象,号纪堂,陕西三原人,康熙年间进士,历任知县、知府、道台等职,是清代中期较有名气的画家。《纪堂遗稿》1卷,由温仪后人整理、排印,收录了温仪所作诗歌210首。现知《纪堂遗稿》有两个版本:一为民国二十二年西安克兴印书馆铅印本,此本有温良儒作序,并于正文后附温仪祖辈温日知、温自知两人遗诗43首;二为民国二十五年排印本,此本为温良儒所辑《温氏丛书》中第五种,目录前有温良儒所作《温氏丛书序言》及从(乾隆)《三原县志》①原书标明录于陕西省通志,经查阅,书中所录温仪小传仅见于(乾隆)《三原县志》,故改。、《国朝画征录》、《历代画史汇传》中摘录的温仪小传,末附温日知、温自知遗诗。

现可搜集到的有关温仪的资料并不多,《清史稿》亦无其传,仅在地方志中有零散的记载,由于其画家的身份,在一些论画的著作中也可偶见对温仪其人其事的记述。基于这些资料,再结合《纪堂遗稿》两个版本前的序言及温仪在自己的诗作中透露的信息,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温仪的出身及其生平事迹。

一、温仪的家世

《〈纪堂遗稿〉序》中写道:“吾温氏为有明名臣恭毅公之裔,世籍三原,为望姓……公子日知、自知、予知,皆能传家学,有文名。曾孙仪,字可象,复以名公卿有声江南,世所称‘纪堂先生’者也。”②《纪堂遗稿》,民国二十二年西安克兴印书馆铅印本。本文所引温良儒《〈纪堂遗稿〉序》及温仪诗作,若无说明,则俱出此处,后文不再赘注。《温氏丛书序言》:“吾温氏有兴斋公者,南宋之季由洪洞避乱来三原,遂家焉。十传至明嘉、万间。先少保恭毅公讳纯,字一斋,昭武将军讳编,字约斋,兄弟同膺显秩,族以光大。又四传至讳仪号纪堂公,官至监司,以书画名世,有声朝野。即世系考之,良儒乃昭武公十一世孙,而纪堂公则良儒八世祖也。”①《纪堂遗稿》,民国二十五年排印本。

从这两段话中可以得知,温仪应为温恭毅公纯或其胞弟温编的曾孙。温纯(1539—1607),明代名臣,嘉靖年间进士,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官至左都御史,卒,赠少保,追谥“恭毅”。《明史》卷220有《温纯传》。②张廷玉:《明史》卷220《温纯传》,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5800页。温纯亦擅文,一生著述颇多,所著《温恭毅公集》30卷可见于四库全书总目。温编(1555—1625),官至游击将军。

温仪在诗作中透露出了一些关于家世的信息。《赠文自修舅氏荣选三首》诗写道:“五世交情兼师友,百年岁谊自高曾。”“师友”句后有小字注文:“外高、曾祖弘齐、太清公父子俱受业先恭毅公之门。”似可作为温仪为温纯之后人的内证。温仪还有《军都使署寄怀非园族兄二首》、《题非园族兄新斋》、《挽非园族兄》诗,中有“出处纵分气自同”、“累叶连枝童稚亲”等句,可见温仪与这位“非园族兄”应为同出温氏一脉但血缘较疏的远房同辈。温德勰《关中温氏族谱》之《录三原县志》:“温德勰字非同,号非园……门人私谥孝介先生。”③转引自王超:《温纯家世与生平研究》,西北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乾隆)《三原县志》卷18《著述志》载:“《非园集》,温德勰著。”④刘绍攽:(乾隆)《三原县志》卷18,影印清乾隆四十八年刻本,第1098页。诗中的族兄非园,应是温德勰。据考证,温德勰之曾祖温雅,与温纯、温编同为先祖昌原玄孙。⑤王超:《温纯家世与生平研究》,西北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故温仪与温德勰的确是同出温氏一族但血缘已经相当疏远的同辈。另温仪《秋感五首(其一)》:“风流玉镜旧门闾,少保桥西世业疏。乡味梨花饶酝酒,生涯芸草有藏书。金萱堂上八旬外,兰玉阶前五代余。嘉会彩衣照绿鬓,向来乡党羡吾庐。”此诗作于温仪卸任还乡之后,“少保桥”便是指温纯晚年在家乡三原修建的龙桥。据(乾隆)《西安府志》卷10《建置志》:“龙桥……明万历二十年少保温纯倡建。”⑥严长明:(乾隆)《西安府志》卷10,影印清乾隆刊本,第505页。“玉镜”在古代喻指清明之道,结合诗意观之,温仪是在暗示自己出身名门,故此诗也可作为温仪为温纯后代的佐证。

二、温仪的仕宦经历

今《陕西省志》卷71《著述志》中收录了“纪堂遗稿”条目,并以寥寥数语介绍温仪的生平为:“温仪,字可象,号纪堂,陕西三原县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进士,任书局纂修官。清雍正初年知进贤县(今江西进贤县),不久,改兵部侍郎。卒年七十三岁。”①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陕西省志》卷71,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1页。考之古籍,对温仪的记载较为详细的有两处,一为(乾隆)《三原县志》卷9《人物志》中的温仪小传:

温仪,[张志]字可象,敦笃好学,善书画。康熙癸巳成进士,御试《春日早朝诗》名列第二,充书局纂修官。雍正初,试进贤知县,超擢保定知府。安州姬璋杀族人姬朝楠以报父仇,仪以孝思可取,量从末减。容城魏超因奸致死黄桂林妻孙氏,邑令周松坐桂林诬告,仪为昭雪,超伏法。晋霸昌道,寻改兵部郎。归里,诸生从之受举业,务求瑰丽可喜,原邑举业之变自此始,而科第日盛。为人坦率,不立崖岸,贤不肖皆乐近之。年七十三卒。②刘绍攽:(乾隆)《三原县志》卷9,影印清乾隆四十八年刻本,第570页。

另一处为《国朝画征录》中的记载。《国朝画征录》是一部画史,因此该书中的温仪小传主要着力点在他作为画家的一面,对其生平经历只是一笔带过:“温仪,字可象,号纪堂,三原人。康熙壬辰进士……初仕进贤县,卓异,入都授保定府,迁霸昌道,罣误镌三级,旋复。”③张庚:《国朝画征录》卷下,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版,第101页。

从以上资料中,可以确定温仪是康熙年间中的进士,但中进士的具体年份,(乾隆)《三原县志》和《国朝画征录》的记载并不一致,分别为癸巳年和壬辰年。(乾隆)《西安府志》、(雍正)《陕西通志》、(同治)《进贤县志》中均记载温仪为康熙五十二年癸巳进士。在《清朝进士题名录》和《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中,亦记载温仪为“康熙五十二年癸巳恩科”进士,名列第三甲第十九名。④江庆柏:《清朝进士题名录》,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12页。顾廷龙:《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162、2684页。温仪为壬辰年进士的说法,则见于《国朝画征录》、《桐阴论画》等论画著作中。综上,应认定各地方志的记载是正确的,即温仪为康熙五十二年癸巳进士。

按(乾隆)《三原县志》的记载,温仪在中进士之后被选为书局纂修官。(同治)《进贤县志》中也记载:“温仪……癸巳进士,授编修。”⑤江璧:(同治)《进贤县志》卷16,影印清同治十年刻本。其他关于温仪的文献资料对此没有提及。温仪《早发沙井(时卓荐北上)》诗中有“四载熏风怀帝里,趋朝仍候掖门松”句,后有双行小字注:“公自注云:‘余修书七年,每逢元旦圣节时,随同馆朝臣庆贺,皆待漏于此。’”《读刘省庵行述,偶成长句,即寄天石生昆季》诗中也有小注云:“余以修书留京,不得往吊。”这两条注文可视为温仪曾在京任纂修的最直接证据。康熙时期官修图书很多,大都临时成立书馆,书成馆撤。温仪担任的可能就是某种官修图书的纂修。

在“修书七年”后,温仪外调为江西进贤知县。(同治)《进贤县志》载:“温仪……辛丑改授进贤知县……在任四年,擢保定守。”①江璧:(同治)《进贤县志》卷16,影印清同治十年刻本。按,辛丑为康熙六十年(1721)。温仪在进贤为官时公正廉洁,亲民爱民,宽严有度,地方志中对其多称赞之语。(同治)《进贤县志》:“天姿明敏,而临事一本静重。于胥役寡颦笑,爱士如性命。”②同上。(同治)《南昌府志》:“驭吏严而爱民。”③许应鑅:(同治)《南昌府志》卷26,影印清同治十二年刻本。从这两部地方志不多的笔墨中,可以看出温仪是一位深得民心的好官。他审办案子时公正慎重,少用刑罚,吏民贴服。崇尚节俭,不以起居饮食为意,淡泊养德。曾经因事下乡,父老送上薄酒和鸡蛋,温仪欣然接受,对丰盛的菜肴则加以谢绝。(同治)《进贤县志》中还描绘了这样一幅官民相亲的画面:“童叟环观,如依膝下,丰歉苦乐,咸得自言。”④江璧:(同治)《进贤县志》卷16,影印清同治十年刻本。

由于为官政绩显著,雍正三年(1725),温仪被擢为保定府知府。《早发沙井(时卓荐北上)》一诗便写于温仪从江西北上的途中。清制,官员考核中政绩突出可以升迁者称为“卓异”,“卓荐”即因为卓异而被举荐。这时温仪可谓仕途得意,心情自然愉悦兴奋。诗曰:“登车也复似追锋,怅别西山翠几重。二月晴光荣草树,一江春浪变鱼龙。适逢荐疏推黄霸,敢谓循声媲鲁恭。四载熏风怀帝里,趋朝仍候掖门松。”此时应为1725年春天,温仪虽有些许离开为官四年之地的惆怅,但更多的是对自己政绩得到肯定的欣喜及再次入京的喜悦。温仪任保定知府的时间不长,根据(雍正)《畿辅通志》的记载,温仪于雍正三年任保定府知府,雍正四年改霸昌道道员,在任的时间不过一年。按清制,地方机构分省、道、府、县四级,道员为正四品官,温仪已经是品级较高的地方官员了。但温仪任道台的时间更为短暂,(雍正)《畿辅通志》中记载了历任霸昌道道员的上任时间,温仪的接任者高淳也是雍正四年上任,则温仪在霸昌道任上的时间最长不超过一年。

对于温仪卸霸昌道任后的去处,古籍中仅(乾隆)《三原县志》、(同治)《进贤县志》、《国朝画征录》有提及,并且是三种不太一致的说法。

(乾隆)《三原县志》:“晋霸昌道,寻改兵部郎。”⑤刘绍攽:(乾隆)《三原县志》卷9,影印清乾隆四十八年刻本。

(同治)《进贤县志》:“寻升霸昌道,引年归。”⑥江璧:(同治)《进贤县志》卷16,影印清同治十年刻本。

《国朝画征录》:“迁霸昌道。罣误镌三级,旋复。”①张庚:《国朝画征录》卷下,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版,第101页。

今《陕西省志》载温仪曾任兵部侍郎,然遍查史料,并没有对温仪任兵部侍郎的记载。按清制,兵部侍郎为兵部副长官,若温仪真的官位至此,则有关他的文献资料中不可能毫不提及。故《陕西省志》中的记载,许是对(乾隆)《三原县志》所言“兵部郎”的误读。温仪的《军都述怀(辛亥九日)》诗写道:“露下丛菊黄,霜清柿叶赤。长年逢岁暮,旅人念故宅。山郭见秋成,禾黍满阡陌。此邦经五霜,厌作军都客。岂谓翻云鹘,亦知惜羽翮。且任造物推,不堪思夙昔。昔者奉使来,鞅掌劳簿籍。巡历动经年,海滨逐棨戟。是时吏事急,举刻常接迹。监司与守令,亦必慎剖析。贤愚难诬人,谁为辨白黑。上官有所击,失意并迁斥。升沉有定数,何必长太息。圣人慎行藏,达士识损益。飘泊三辅间,帝京实咫尺。不敢诉当时,闭门自省责。故乡不可归,天涯何所适。去住两无策,牢落头尽白。”辛亥年为1731年。清朝没有军都这个地名,倒是汉代有军都县,其辖地大约在清朝昌平州。清代文人为求雅致,常不直称地名,而以古地名代之。昌平正是霸昌道的驻地,所以温仪很可能虽不再任霸昌道道台但仍住昌平。观此诗,温仪此时仕途甚不得意,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现状的不满和对命运的无奈、悲愤,全诗感情沉重郁结。从“此邦经五霜,厌作军都客”可看出,温仪已在此地为官五年。从1731年往前推五年为1726年,温仪正好是在这一年任霸昌道。诗中又有“上官有所击,失意并迁斥。升沉有定数,何必长太息”之句,很明显地道出自己受到冤枉并被贬斥。这样看来,《国朝画征录》中温仪被处分、官职连降三级的记载是很有可能的。又《军都杂咏》诗首联:“门掩山城静不哗,咫尺帝京渺天涯。”昌平境内有军都山,称此地为“山城”是合情理的,且昌平离京城不到50公里,可谓咫尺之间。又《上谷寓中(壬子五月)》诗中写道:“八年游迹傍京华。”壬子年为1732年,温仪于1725年升任保定知府时入京畿,至此确已有八年了,而这八年间温仪未能再次入京为官。合而观之,温仪当是在霸昌道任上时因过失被降职,此后便一直在当地做小官。至于具体官职是什么,因资料有限,不敢妄断。

《都门留别吴镏阁(乙卯八月,并小序)》诗序中提到:“乙卯夏,余以年老罢废。”又有《乙卯九月归家二首》。由此可知,温仪是于乙卯年(1735)结束了自己的仕宦生涯,回到家乡三原。据(乾隆)《三原县志》,温仪回乡后开馆讲学,教授诸生举业。《秋感五首(其五)》便是对这种“退休”生活的写照:“讲授清流傍户庭,廿年尘梦已全醒。半生事业虚三策,垂老生涯剩一经。露下菊英绕舍紫,雨余山色到门青。只应料理闲中课,双牖时时玩二铭。”此时温仪寄情于传道授业的闲适生活,颇有几分超然,但在该诗中还是流露出壮志未酬、身已先老的遗憾与失落。

三、作为画家的温仪

温仪是清代中期较有名气的摹古画家。《〈纪堂遗稿〉序》:“先生精绘事,且工书,而世顾独重其画,谓可与三王侔。”清代画史上将王原祁、王时敏、王鉴、王翚合称“四王”;除“职业画家”身份的王翚外,把王时敏、王鉴称为“二王”;又把王时敏、王鉴与王原祁称为“娄东三王”。他们是中国文人画在清代前中期达到顶峰时的主要代表人物。温良儒所言固然有为先人美言而夸大的成分,但温仪在当时画界的确占有一席之地。

《国朝画征录》是一部仿《史记》体例编纂的断代画史著作,成书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至雍正十三年(1735),收录了清代画家450余人的传记。书中有温仪小传:

温仪,字可象,号纪堂,三原人。康熙壬辰进士,受业于王少司农,谨守其法,用笔沉实,绰有师风,而冲瀜骀宕之妙尚未及也。仪少嗜画,见解独超,每恨西陲无宗法,窃慕司农而未得其因。后以计偕入都,即获隽,乃谒司农,数月以画学请,司农笑曰:“子亦志画耶?”已而命进几席,俾观用笔起止、浓淡先后,又授以古图缩本,于是遂大进。尝述其师训曰:“勾勒处笔锋须若触透纸背者,则骨干坚凝;皴擦处须多用干笔,然后以墨水晕之,则厚而有神。”又曰:“用墨如设色,则姿态生;设色如用墨,则古韵岀。画家习不扫自除矣。”署中洁小斋为画室,绢素纵横,笔墨淋漓,公暇入此室处,点染不辍,曰:“吾非好劳,恐荆棘生手耳。”初仕进贤县,卓异,入都授保定府,迁霸昌道,罣误镌三级,旋复。①张庚:《国朝画征录》卷下,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版,第101页。

王少司农即王原祁。王原祁(1642—1715),字茂京,号麓台、石师道人,江苏太仓人。官至户部侍郎,人称王司农,以画供奉内廷,深得康熙帝器重。王原祁善画山水,画风承董其昌、王时敏,为娄东派的领军人物。娄东派画风崇古保守,强调根基扎实,注重绘画理论的修养,然而缺乏创新。当时王原祁的追随者很多,弟子遍及朝野,极大地影响了清代文人山水画的发展。

按《国朝画征录》的记载,温仪是在中进士后开始师从王原祁学画的。温仪为1713年进士,王原祁卒于1715年,则温仪师从王原祁学画的时间不到两年。在王原祁门下,温仪不仅学到了扎实的绘画技巧和系统的绘画理论,也结交了很多或师出同门或志同道合的友人。温仪自小嗜画,又勤于练习,一经点拨,技艺自然突飞猛进。然而他对王原祁的极力摹仿,在画技尚为稚嫩时是他进步的途径,在画技纯熟后又成为他创作道路上的巨大障碍。中国画讲求“神韵”,一幅好的作品要有内在的生命力和韵味。一味地摹仿只能达到形似,永远不可能达到形神合一的境界。清人秦祖永所著《桐阴论画》为一部画家品评著作,全书共三编,分六卷,共录清代画家400余人,以“逸、神、妙、能”四品评议画家之法,后附画家小传。秦祖永将温仪列入“逸品”之中,并评价为:“温纪堂仪,山水体貌纯摹司农,未免为师法所囿。夫笔墨一道,总须自立门户,先深入六法中,而后超出六法外,乃能法我两忘,自游自止。具此见解,何患不登峰造极哉!”①秦祖永:《桐阴论画》卷下,清同治三年刻朱墨套印本,第15页。此评可谓中肯。

王长启《温仪的山水画》、董洁《摹古画家温仪的山水画》两篇文章共介绍了今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温仪画作七幅,即《秋色山林飞瀑图》、《林壑山屋图》、《墨笔山林图》、《夏日山林图》、《仿北苑山水图》、《仿巨然秋山图》、《仿一峰老人秋山图》。这些作品的构图相似,大多是远景为高大重叠的山峦,山中林木葱郁,掩映着几楹茅舍,或有山涧飞瀑,或有林间小道;近景为坡石、树木、房屋等。笔法细腻,画面工整清丽,意境幽寂深远,气势宏大。然而这些作品几乎都是摹仿前人而作,缺乏新意和神韵,显得有些呆板凝滞。就温仪生平研究而言,其画作更重要的价值在于画上的题注。《秋色山林飞瀑图》左上角有温仪自题:“梅华庵主有溪山无尽、关山秋霁二图,皆称墨宝,余于太仓王夫子缩本中见其临笔,已精妙不可言,此幅摹其梗概,有少分相合否。丙申初夏并识于金台寓斋。三原温仪。”左右两侧又有宋伯鲁跋:“……藏有温可象山水一帧,出以见示,峰峦浑厚,结构谨严,深得司农秘妙,纪堂为‘王门高弟’,固宜有此……”②转引自王长启:《温仪的山水画》,《文博》1989年第2期。再次印证了温仪为王原祁弟子,且一生创作深受其影响。《夏日山林图》画中左上方题:“庚子长至日仿一峰老人笔于京郊之云槐书屋,惇物山人温仪。”③转引自董洁:《摹古画家温仪的山水画》,《收藏界》2009年第11期。庚子年为1720年,温仪大概在这段时期用过“惇物山人”为号。《仿一峰老人秋山图》左上角自题:“乾隆上章涒滩之阳月仿一峰老人笔于二园三多斋,纪堂温仪。”④转引自董洁:《摹古画家温仪的山水画》,《收藏界》2009年第11期。古代用“上章”、“涒滩”以纪年,“上章”指天干中的庚,“涒滩”指地支中的申,即此画创作时间为庚申年(1740)十月,创作地点为二园。值得一提的是,温纯当年辞官回乡后所居宅院即名“二园”。(乾隆)《三原县志》卷1《地理志》载“二园”条:“二园,在郭西,一曰井园,中有学一堂,一曰遯园,中有观物堂,温恭毅讲学栖息之所。”①刘绍攽:(乾隆)《三原县志》卷1,影印清乾隆四十八年刻本,第39页。温纯还著有《二园诗集》二卷,亦由温良儒收入《温氏丛书》中。1740年温仪已经卸任归乡,那么他作画时所在的二园很有可能便是承先人家业而来。这七幅画中,有三幅是作于1716—1720年间,四幅作于1736—1740年间。大概温仪在京任纂修时与卸任回乡后这两个阶段是他的创作高峰期。1721—1735年间正是温仪在地方上做官的时期,或许是因为公务繁忙,潜心作画的时间自然就会少些。温仪从小嗜画,至年老仍点染不辍,可以说,绘画贯穿了他的一生。

四、温仪生卒年推断

从文献资料的记载中,我们只知道温仪活了73岁,他的具体生卒年份则不可详考。资料有限,仅能根据现有的信息大致推断。温仪于1740年三月和十月分别创作了《墨笔山林图》和《仿一峰老人秋山图》,这是我们目前所知的温仪活动的最晚年份。故温仪的卒年肯定是在1740年十月以后。温仪于1735年“年老罢废”,清代官员退休年龄无定制,一般是在60岁至70岁间,品级低的官员要更早一些。假定温仪卸任之年60岁,则他出生于1675年,卒于1748年,中进士时38岁,符合情理。由此我们设定温仪生活在17世纪70年代至18世纪50年代间,误差应是不大的。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进士乾隆
论乾隆朝金川之战的影子腔演述
沭阳:一园三进士,深藏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四进士(上)
乾隆眼中的木鱼石
乾隆:瑰丽多姿
《进士or近视》
乾隆巡游
乾隆为何对香妃一往情深
进士桥
巧改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