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呼和浩特 010022)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翻译及其民族文化心理透视
刘丽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呼和浩特 010022)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英译工作是“走出去”大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的是让世界了解我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作为了解民族文化和民族价值取向的重要途径,文学作品中的民族文化心理指的是民族社会经济环境下形成的以各种形式表现出的人生态度、情感方式、伦理道德、思维模式、审美情趣以及价值取向等。因此,在翻译少数民族作品过程中,译者须扩大视野,着力搞好“文化表现”和对文学作品的民族文化心理进行重点分析。本文指出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翻译工作应把握其民族文化心理,进而讨论了其理论基础及重要意义,并从民族文化心理主轴和民族文化心理“场”两方面做出进一步论述。
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翻译;民族文化心理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动力源泉。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各民族创作的大量优秀文学作品纷纷涌现。在“走出去”的大环境下,少数民族文化译介及文学作品翻译工作应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部分[1]。民族文化心理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一个民族所表现出来并以精神文化形式积淀下来的集体性的心理走向和精神状态,是了解其民族文化和民族价值取向的重要途径。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准确把握其民族文化心理特点和走向,唯有如此,才能真实准确地重塑原著。而现阶段的情况是,多数译者更关注语言层面和翻译策略的选择,从而忽略了文化心理的研究范畴。在把汉语作品翻译为英文时,文化心理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而对少数民族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各方面难度尤其大,因此如何处理好迥异的文化因素是确保有效传播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重要问题,更应该为译者所关注[2]。否则不仅限制了少数民族作品“走出去”,也不利于向外语人群展示我国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根据不同民族文化心理的探索更具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将从文化心理基础、文化中心主轴和文化心理场三个方向来进行探讨。
根据心理学观点,人的心理至少有两种机制:第一是生理机制,里面包括心理的认知结构以及发展规律等内容,主要通过生物进化而形成,具有较大的普同性,不同文化里的人的心理多具有相同的自然机制。第二是文化机制,包括人的社会心理机制,如自我和审美心理机制等内容,主要通过文化的积淀而逐渐形成,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不同文化孕育不同的文化心理机制。文化心理的形成有其深厚的哲学基础,也是心理学自身发展的逻辑必然[3-5]。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许多领域是单学科无法研究的,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参与,于是许多学科不断地交叉、渗透、综合,而文化心理学是文化人类学、符号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结果。根据以上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民族文化心理指的是民族社会经济环境下形成的以各种形式表现出的人生态度、情感方式、伦理道德、思维模式、审美情趣以及价值取向等[6]。
由于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兴趣特点和心理素质不同,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审美趣味,因此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文学作品。如蒙古族作为游牧民族,经历了血腥征服、部落间武力争斗和自然灾害侵袭等严峻的生存环境,因此,以《蒙古秘史》为代表的蒙古族作品中颂扬的人物主要都是战争英雄,是力大无穷、嫉恶如仇、视死如归的勇士。蒙古族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场景有血淋淋的战场,胜利部落对战败者的屠杀等,这些造成了蒙古民族冒险、奋争、勇敢和崇拜英雄的民族文化心理。而在汉族(农耕民族)这里,一切就显得惨无人道和不可思议。在牧人眼里战场是最能表现自我的场所,但是在农民眼里是血肉横飞的不祥之地[7]。而回族自其产生以来就是一个悲剧意识浓厚的民族,她苦难的历史和生存的危机感已深植于民族精神之中。两位著名回族作家霍达和张承志的作品中则表达了这一个性鲜明的民族特点。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通过描写三代人命运的升沉起伏,以及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展示了回族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饮食、起居、宗教、婚丧嫁娶等,完全可以说是一幅关于回族历史和生活的精美画卷,同时也向我们显示了伊斯兰文化与汉族文化撞击与融合的痛苦历程[8]。张承志的《心灵史》,则记述了哲合忍耶教派七代导师传教、护教的血泪史,通过对黄土高原上的哲合忍耶教派产生、发展和变化这一历程的剖析,来把握回族独特的生存方式。与汉族人民的基本上“阴柔”的心理比较,回族的心理性格却凝聚为一个“刚”字。回族创作的民族文化心理特征表现为对崇高和悲剧的追求,并表现出一定的悲剧的文学审美要求。
综上所述,在翻译少数民族作品过程中,翻译学必须了解民族文化心理这个和文化翻译密切相关的大问题。在翻译过程中,首先我们要打开理解的文化视角,不能仅仅对文化的这个深层领域一知半解,而且必须扩大视野,做深层研究;然后要弄清原作及心理层面的文化底蕴,克服我们对文本理解止步于表层价值的缺点;最后在加深、校正理解的基础上,着力搞好“文化表现”,了解文化心理支配表现法的道理,对文学作品的民族文化心理进行重点分析[9-11]。
对“文化心理”的探索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创立的民族心理学。他认为对高级心理过程的研究必须借由民族心理学观点,通过对语言、神话、风俗和艺术等社会产物的分析研究,进而得出高级心理过程的基本规律。这一理论透露出浓郁的文化色彩。上世纪60年代,西方学者德沃斯和海普勒首先提出了 “文化心理学”的概念,他们主张研究文化和人格影响下的人类心理和行为,关注人类心理和行为的跨文化比较和研究。并以此为研究思路,学者们从文化内涵与社会化等方面分析文化对人们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发现个体的动机兴趣、价值体系、思想观念等无不打上文化的烙印。而同时,一些文化人类学家不满足于功能学派对人的文化心理的机械描述和解释,转向了个体心理的研究和分析,试图从不同的民族文化类型和模式的角度解释个人心理发展的历程,出现了美国的萨皮尔、本尼迪克特、卡迪涅尔、萨林斯、林顿等一大批民族心理学派的文化人类学家。他们认为,民族心理特点是特定民族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历史文化的积淀过程中形成的,并通过一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各种文化产品得以表现,如生活习俗、道德观念、生产行为、交往行为以及艺术、体育活动等。每一个民族文化都有不同的生活目的和价值取向,个人的心理是由其文化环境决定的。他们从文化方面研究儿童教育与人格形成的社会化过程,从个体心理的差异方面研究不同民族文化的特征,从而说明不同的民族文化的类型和模式。他们主要以民族文化的特征说明人的不同心理特征及行为模式[12]。
少数民族文学作品是浓缩了的民族历史文明,有着十分悠久的文学传统。它是积淀在本民族人们大脑中的文化的传统及其成果,一种静态的文化构型。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和汉族文学相比,发展极不平衡,但是这种不平衡,丝毫没有湮没各民族人民的创作才能。相反,从中华民族的文学这一角度来考察,它恰恰反映出中国文学的丰富性和多层次性。许多在汉民族文学中已消失的古老的文学形式,如神话、英雄叙事诗(又称英雄史诗)、古代歌谣等,至今仍在各少数民族文学中得到完好的保存和传承,有些甚至填补了中国文学史的某些空白,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而民族文化心理则是包括了一个国家或民族普遍的价值标准、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民俗风范等,是一个民族数代人积淀而成的比较稳定和普遍的心理习惯,影响着历史上的和现实中的人们。不同民族作家的生长环境、生存状况自然都具有本民族的特征,而他们的作品又必然地具有本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和审美理想,因此他们反映民族生活的文学作品就必然地打上了独特的民族印记,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民族心理和民族特点[13]。
语言是交际的媒介,文化是交际的内涵,因此,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是一种语言心理活动,也是跨文化心理活动。译者应该再现原文在社会心理中反映和沉淀的社会文化成果,包括带有该文化性质和民族特征的社会学情感、意向、成见、信念以及自发的倾向等因素,如承载和传递着该民族丰富的信息的人们的心理结构、民族精神、共同信仰和价值观念,以及人们较为广泛认同和遵守的宗教信仰、规章制度、风俗习惯和道德行为规范等。
3.1民族文化心理主轴
民族文化心理主轴这个概念来自刘宓庆的 《文化翻译论纲》。原文从文化心理上分析了《芬尼根》中贯穿全书的主轴也就是中心线索,即历史的回归意识,人与历史的关系以及人对历史的思考[14]。据此可以看出文学作品的文化心理主轴即全文所围绕的文化心理中心意识形态,是使得文学作品得以展开的意识观念,它是隐含在作者内心深层次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价值观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及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是对是非和责任的总看法,是推动并指引一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原则、标准,是个性心理结构的核心因素之一。
文学作品中占支配地位的价值观不同,其文化心理主轴也会有差异。而这种价值观的形成和各民族所生活的地域和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如藏族的雪域文化,苗、瑶、独龙等族的山地文化,乌兹别克、维吾尔的中亚文化等。而文化心理主轴也与各民族的特点有关,有的文学作品以爱情为心理主轴,有的文学作品以宗教为主轴,而有的作品以历史为主轴。如维吾尔族尤素甫·哈斯·哈吉甫的《福乐智慧》和阿合买提·玉格乃克的《真理的入门》是维吾尔族两部伟大的叙事长诗,它们的文化心理主轴就是维吾尔族的民族道德伦理观和宗教观,作者在此文化主轴下提出了“公正”“救赎”“虔诚”等观点。
文学作品是多种价值观念的综合,抓住文化心理主轴,对文本的民族文化心理进行全面分析才能帮助译者正确解读原作,把握原作精神和意义,在此基础上推进对民族文学作品的精准理解,此后再用其他语言来进行转化时便不会偏离主题。
3.2民族文化心理“场”
波伊斯奇等学者主张文化是行动的“场”,文化因而界定了行动的可能性和条件,行动的起始、发展和结束都受制于文化的规范和局限,同时也限定了文化的范围与内容,“意义的行动”取代 “行动的意义”,成为文化心理学关注的焦点。刘宓庆则认为心理活动具有时空性及超时空的“场”,它是指心理活动中具有某种有特征的、可持续的、可叠现的领域。
文学作品中除了有一条融贯全书的心理主轴,也就是一条中心线索外,还有一些次要的心理活动领域,这些领域也通常融贯于全书中,形成具有明显特征的场界。创作心理是极为复杂的,创作者在文学作品中的心理活动是多种意识观念共同支配的,起到支配作用的意识形态就是作品的文化心理主轴;而有些意识观念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有限,相比之下,就成为了文化心理的场,通常作品的情节推动、故事发展和文字调整都在此场内进行。对于“场”的把握,可以在确定文化主轴的前提下,以民族价值系统及民族审美、民族性格等意识形态为纲领进行梳理,归纳出文学作品的宗教观、历史观等观念,构架出文学作品的文化心理场,并进行针对性翻译。
在文学作品中,虽然文化心理场的影响不如文化心理主轴的影响大,但是没有“场”的衬托,文学作品便会显得单调乏味。如曾获得“茅盾文学奖”的藏族作家阿来,在他的代表作《尘埃落定》中就着力于描写悲壮的土司历史以及对人性的思考和文明的更替的感慨,这就是民族文化心理主轴。而其中壮丽恢弘的蜀藏河川风光,神秘复杂的异族人性格和传统古老的藏族风情,都为小说内容增添了浪漫底色,使读者沉醉其中[15]。这些便是民族文化心理“场”。在翻译过程中,因文学作品特殊的民族指向,所以对民族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心理“场”,译者要给予特别的关注。值得一提的是,《尘埃落定》的英文版被翻译为The Red Poppy(红罂粟)。罂粟的意象贯穿了麦其家族由胜转衰的过程,也意味着古老落后的土司制度行将瓦解。被誉为“西方首席汉语文学翻译家”的葛浩文先生将这部书翻译成了英文,介绍给了西方读者。葛浩文的英译本对民族文化心理“场”的把握可谓极其精准。
如:就在这之前不久,她夭折的儿子由喇嘛们念了超度经,用牛毛毯子包好,沉入深潭水葬了。
母亲说:“堕气,呸!”
译文:Not long before,her newborn had been wrapped in a cowhide rug and buried at the bottom of a deep pond after the lamas had recited the“Reincarnation Sutra”for him.
Upon seeing the wet nurse’s tears,my mother spat,and said,“Bad Karma!”
“Karma”一词的中文翻译为“业”。业有三种含义:造作、行动、做事。在佛陀未出世之前的古印度,人们对业的解释为“做事情”。他们认为因为有欲,故有种种的欲向与欲望,因为有欲向就会造业,有业故有果报。佛教用语中的“业”特别有“造作”之意。葛浩文没有简单地将其翻译为“bad luck”,而采用了这一从梵语引进的佛教词汇,不仅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文中宗教方面的文化心理“场”,也让目的语读者受益匪浅。拓宽了目的语读者的视野,并通过阅读了解到原语文化。这种选择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中的审美观,也保持了其民族文化心理场在他语言环境中得以真实、准确和生动地再现[16,17]。
密切联系民族文化心理来观照作品,是我们在少数民族文化作品翻译实践中很薄弱的环节[18]。一般来说,欠缺经验的译者往往只做到了语言语义层面的解析,而忽视了民族心理层面[19]。因此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对原文文本进行文化历史和民族特征的心理分析是翻译中不可或缺的步骤。对于一些非常态的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其意义高度隐喻化和符码化,而作品中反映的民族文化心理轴往往是比较稳定的[20,21]。这时,民族文化心理参照就成为了给民族文化心理“场”定点、定位和定格的重要途径,民族心理文化分析作为认识手段、检视手段和实践手段的功能就更为突出。
1张素艳.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外语教学,2007,28(3):92-94.
2许崇信.文化交流与翻译.外国语,1991,8(1):60-64.
3Nida E A.Language,c ulture and t ranslating.Shanghai:Shanghai 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3:152-154.
4Altmann G T M.Thematic r ole a ssignment in c ontext.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1999,28(4):56-63.
5Altmann G T M,&Steedman M J.Interaction with context during human sentence processing.Cognition, 1988:191-199.
6王秉钦.文化翻译学—文化翻译理论与实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98-116.
7佟斯琴.论蒙古民族文化心理对蒙古族文学的影响.赤峰学院学报,2009,36(1):99-101.
8邝琰.霍达小说《穆斯林的葬礼》的民族文化内涵和美学意蕴.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9何勇斌.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民族文化心理分析——基于翻译视角.贵州民族研究,2015,36(2):44-47.
10江艳丽.汉语外来词的引入与民族文化心理.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20(1):13-17.
11赵红军.文学译者的文化心理和文化素养.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3,28(5):76-79.
12官群.具身认知观对语言理解的新诠释——心理模拟:语言理解的一种手段.心理科学,2007,30(5):1252-1256.
13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北京大学学报,2002,28(1):10-16.
14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35-166.
15贺娜.论《尘埃落定》英译本中藏族文化信息的翻译.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6周志培.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65-87.
17刘响慧.从中西方民族文化心理的差异看英汉翻译.江南大学学报,2006,16(1):100-103.
18徐鲁亚.民族文化翻译策略的探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24(6):133-136.
19徐丹.文化融合中的语言翻译问题.中国翻译,1998,20(3):23-25.
20艾克拜尔·米吉提.翻译漫谈——兼及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汉译问题.民族翻译,2011,24(2):77-79.
21陆道恩.谈如何避免少数民族文化翻译中的文化误读.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30(11):143-144.
On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Cultural Psychology in Ethnic M inority Literature Translation
Liu Lina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Huhehaote 010022)
In order to introduce brilliant Chinese culture to the world,translating minority literary works is embodied in the course of globalization.In literary works,national cultural psychology refers to the collection of philosophy,emotion,morals,logic,tastes,values,etc.Therefore,translators have to broaden horizon,focus on cultural expression and analyze the national cultural psychology in the source texts.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significance of national cultural psychology in translation,and accomplishes the further analys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ts pivots and fields.
ethnic minority;literary translation;national cultural psychology
刘丽娜,女,讲师。Email:apple19820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