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兴春李贞珍
(1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2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成都 610021)
感恩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研究述评及展望
胥兴春1李贞珍2
(1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2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成都 610021)
感恩作为人类的积极情绪与道德情感,可以引发个体更多的亲社会行为。研究者对感恩概念尚未达成统一,主要存在特质感恩与状态感恩两种不同倾向,二者均能促进个体的亲社会行为,而且亏欠感与感恩也有紧密联系。感恩与亲社会行为关系得到积极情绪的拓展建构理论与道德情感理论的支持。感恩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主要有三类:一是感恩直接促进亲社会行为,二是感恩影响亲社会行为的中介模式,三是感恩影响亲社会行为的调节模式。未来应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进一步研究感恩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感恩;亏欠感;亲社会行为;积极心理学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人类的积极品质和传统美德受到了极大地关注。作为积极心理学的重要领域,感恩(gratitude)也逐渐成为重要研究主题。不管是被看作积极情绪还是道德情感,感恩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与社会关系的和谐都有积极作用。个体在青年时期得到的社会支持、情感理解、物质利益和其感恩有关[1]。在人际关系日益淡漠的今天,亲社会行为对人类的发展与和谐社会关系的建构起着重要作用。感恩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已经成为目前感恩研究的重要主题[2]。因此,系统评述感恩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研究现状,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走向,可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尽管目前研究者对感恩的概念还没有达成一致,但还是存在两种倾向:一种观点认为感恩是一种人格特质;另一种则认为感恩是一种情绪状态。另外,人们认为亏欠感与感恩之间也有着紧密的关系,而且它们都能促进个体的亲社会行为。
1.1特质感恩与亲社会行为
特质感恩是个体能够体验这种情感状态的倾向,也称感恩倾向。Rosenberg认为,感恩是一种心境、情绪或情感特质,并区分出强度、发生的频率、对象的广度及密度等四个维度[3]。Watkins等人认为,感恩是一种人格特质,感恩的个体具有四种特点:一是在生活中没有被剥削感;二是更容易对帮助过自己的人表达感激之情;三是倾向于赞赏一些生活中普通的快乐;四是觉得体验感激和表达感激是重要的[4]。感恩还是一种对个体非常重要的积极心理特质[5]。研究表明,不同个体在感恩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上存在差别[6];感恩倾向强的个体感激体验的阈限值较低[7]。还有人把感恩看成是一种积极的人格特质,认为感恩的跨时间、情境一致性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支持[8]。关于特质感恩的研究表明,感恩是促进个体社会适应作用最大的人格特质之一,高感恩特质的个体更容易去帮助他人[9]。Lynn研究表明,特质感恩与积极情绪、亲社会行为有正相关,高特质感恩的个体具有更高水平的生活满意度,会做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而与嫉妒和对物质主义的追求负相关[10]。感恩可以使个体感知到他人的关爱,并激发亲社会行为。
1.2状态感恩与亲社会行为
状态感恩是个体受到恩惠之后产生的感激之情。持情绪观点的心理学家认为感恩是个体在受到恩惠之后产生的愉快情绪。感恩是一种“移情情绪”,它基于移情于他人的能力,与感恩紧密联系的是对亲社会行为的识别[11]。感恩是个体在受到恩惠时产生的一种感激和愉悦的感受,这种恩惠可以是他人给予的,也可以是自然美景所引发的内心的安宁[12]。Tsang认为,感恩是在得到他人有意给予的恩惠之后产生的一种积极情绪反应[13]。Emmons和Crumpler则认为感恩是一种人际间的情绪[14]。
状态感恩一般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特质感恩则具有稳定性。感恩特质和感恩状态有着密切联系,常常处于感恩状态有利于个体形成感恩特质,而具有感恩特质的个体会更频繁处于感恩状态。Wood、Froh和Geraghty在临床干预研究中发现,通过增加状态感恩,可以促进个体认知能力、人际关系、心身健康、主观幸福感等积极发展[15]。Bono和Froh研究表明,青少年是感恩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状态感恩干预对青少年的积极发展有帮助[16]。
1.3亏欠感与亲社会行为
亏欠感(indebtedness)与感恩在心理学中常常被等同看待。而新近研究则认为亏欠感与感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1)亏欠感伴随消极情绪(如不适、焦躁),而感恩是一种积极情绪[11];(2)亏欠感与回避动机有关,而感恩与亲社会动机相关[17];(3)亏欠感源于回报他人的责任要求,由互惠原则所引起,感恩的境界高于此[18]。并非每个人得到帮助后都会感恩,有的人在接受帮助后会感到亏欠感。Greenberg把亏欠感定义为一种有义务要偿还给施惠者的状态,遵从道德互惠原则,即个体不能伤害帮助过自己的人,而且应该帮助施惠者[19]。换言之,亏欠感是从另一个人那里得到好处,他感到有义务要报答这个人。
亏欠感与感恩既相似又有所不同,它们对不同情形的情绪体验不同。帮助情形的某些特征可能会影响到受惠者感受到感恩、内疚感或者是两者都有。Jo-Ann-Tsang研究了施惠者意图对感恩和亏欠感的影响,结果发现,施惠者是友善的动机,比起隐秘不明的动机,让参与者感到更加感恩[20]。感恩和亏欠感因为知觉到的施惠者的动机不同而不同。对帮助态度的决定性反应是推测到的施惠者的动机[21]。特别是他们发现个体知觉到施惠者是由于对他们积极的感觉而帮助他们,而不是出于成本效益分析,会在未来与施惠者的交往活动中感到更多积极情绪。Watkins等人研究发现,施惠者表现出的回报期望越高,个体的感恩水平越低,而亏欠感水平越高[22]。参与者同时也报告更愿意报答那些没有表现出强烈报答期望的施惠者。
个体为了表达感恩之情会做出亲社会行为,而由感恩激发的亲社会行为会促使个体加强与他人的联系[23],这是感恩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拓宽建构理论。感恩也是一种道德情绪,它可能是来源于个体道德上的亏欠感,从而做出回报的行为。当个体收到来自他人的有价值的礼物,产生这个礼物本不该得的认知,激发个体产生道德动机,并主动做出回报礼物的行为。积极情绪的拓展建构理论与道德情感理论就是感恩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主要支持理论。
2.1积极情绪的拓展建构理论
积极情绪的拓展建构理论是由Fredrickson提出的。他认为每种积极情绪都有着独特的进化目的和适应性功能;积极情绪能够拓宽个体暂时性的认知、思维活动,而且能够建构持久性的心理资源[24]。依据这一观点,作为积极情绪的感恩能够建构个体的心理资源,激发其做出亲社会行为,并提高个体的主观幸福感。研究发现,感恩具有动机和强化物两种功能,它不仅可以激发受惠者的助人行为,而且对施惠者表达感恩则可以促使施惠者做出更多的助人行为[25]。Peterson和Stewar研究发现,那些曾经接受过他人帮助的大学生,在中年时更易于投身慈善事业[26]。这些学生在做慈善时总会想到曾经给予自己帮助的人,内心充满感激,因而愿意去帮助更多的人。由于暂时思想行为倾向是拓宽的,感恩个体不仅仅以相应的方式回报给施惠者,由感恩激发的暂时思想行为倾向促使个体做出亲社会行为,这些亲社会行为指向的对象包括施惠者和其他社会个体[27]。
积极情绪的拓展建构理论研究表明,感恩可以拓宽人们的认知和思维,帮助个体建构和谐的心理和社会资源,个体在接受恩惠后会做出大量有利于他人的行为。久而久之,由感恩引发的这些亲社会行为就可以建构和强化人际关系和亲密度。
2.2道德情感理论
McCullough等人认为感恩是一种道德情感,同时提出道德情感理论[29]。该理论认为感恩是对他人道德行为的情绪反应,在人们的道德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当人们成为亲社会行为的受益者的时候,就会产生感激心情。把感恩看成是一种道德情感,是说感恩来自于并且能够激发道德行为。感恩来源于观察到自己得到的利益是来自他人的给予,内心意识到这种利益本来不是自己应得的,从而引起个体产生道德动机,做出亲社会行为来对得到的利益进行回报。感恩有三种特殊的道德功能:道德晴雨表功能、道德动机功能和道德强化物功能[28]。研究者尤其关注道德动机功能,因为它是感恩对个体亲社会行为的驱动。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把感恩定义为一种情操,这种情操以最迅捷、最直接的方式提醒我们去回报。Tsang认为,接受他人的恩惠可以激活互惠原则,即个体意识到应该帮助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并且避免伤害他们[13]。感恩有助于个体信任感的发展,尤其在捐助者做出一些慷慨善举的时候[29]。Emmons[30]和Tsang[15]研究发现,那些在GQ-6感恩问卷测验中得高分的人,对不幸的人抱有更多的同情心,而且这样的人在生活中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因此,感恩既是对道德行为的情绪反应也是道德行为的推动者。道德情感理论表明,对施惠者表达感恩可以激发互惠原则,促使受惠者在将来做出亲社会行为。
在心理学领域,研究者对感恩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曾经存在争议:一派极力推崇感恩,认为感恩与利他主义的亲社会行为关系密切[29];另一派则认为感恩与利己动机、责任感、亏欠感等相互交错,不一定会引发亲社会行为[17]。由于研究表明感恩与亏欠感是有所不同的,因此人们基本偏向前者的观点。感恩与一般积极情绪体验不同,它在促进亲社会行为上起着重要作用[30]。具有感恩倾向的人也更容易表现出亲社会行为。感恩具有亲社会的本质。被试在实验中报告,当他们体验了感恩后,亲社会行为的动机更明显[13]。McCullongh等人的研究也显示,有规律地体验感恩的被试比不体验感恩的被试更易于做出亲社会行为[25]。
3.1感恩对亲社会行为的直接影响
道德情感理论认为,感恩具有道德激发作用,可以激发个体内在的亲社会行为;同时它还具有强化物作用,即当个体表达感恩后,会使施惠者做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Emmons和Crumpler指出感恩是一种人际间的情绪[14]。受惠者接受施惠者的帮助或是关心后表示感谢,体会到美好的世界需要更多来自自己、他人的贡献。因此,具有感恩倾向的个体更易表现出亲社会行为。研究表明,得到帮助并产生感恩情绪的个体,在以后的生活中,对施惠者或他人表现出亲社会行为的可能性大大增加[31]。具有感恩倾向的个体在受到帮助后,更易表现出亲社会行为[13]。感恩是人们经历漫长的生活之后使内心达到平和、宁静的有效方式,也是使个人的人际关系和谐的有效方式[30]。感恩的个体在得到他人给予的帮助之后,大多会帮助施惠者甚至是陌生人[31]。Peterson和Stewart通过实验条件激发被试的状态感恩,结果显示被试倾向于在后来帮助施惠者和其他人[26];Bart1ett和Desteno[29]以及Tsang[13]通过实验操纵个体的感恩,然后评定个体真实的施助行为。这些研究都显示产生感恩情感的人更容易做出亲社会行为。中学生特质感恩对亲社会行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状态感恩启动对捐助行为存在显著的影响[32]。因此,特质感恩和状态感恩都可以直接影响个体的亲社会行为,感恩是亲社会行为的直接的积极影响因素。
3.2感恩影响亲社会行为的中介模式
中介模式认为,感恩本身并不影响亲社会行为,而是通过诸如互惠原则、人际信任等中介变量影响亲社会行为,中介变量是感恩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内在和实质性原因。感恩可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在信任的基础上个体会做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感恩通过人际信任来影响亲社会行为[29]。班美兰研究发现,感恩能显著地促进大学生做出亲社会行为[33];移情关注在感恩与助人意愿和助人行为间均起中介作用,自我价值只在感恩与助人意愿间起中介作用。由此可见,移情关注和自我价值也是感恩和亲社会行为的中介变量。研究发现,感恩倾向、移情能力、助人倾向三者呈显著正相关,感恩倾向在移情能力与助人倾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4]。此外,互惠观念、相信努力会有回报的信念等可能是感恩与亲社会行为之间重要的中介变量[28]。
3.3感恩影响亲社会行为的调节模式
感恩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强弱可能受调节变量的影响,即感恩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存在个体差异。目前人们主要从依恋、社会价值感、助人动机等调节变量研究感恩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班美兰研究表明,依恋可以调节感恩与亲社会行为[33]。依恋安全的个体得到恩惠后产生的感恩之情会增加其做出亲社会行为的可能性,感恩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强度受到个体依恋取向的影响。Grant和Gino指出,社会价值感可能是感恩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调节变量[35]。与低社会价值感者相比,高社会价值感者在经历感恩后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该研究假设感恩可以提高亲社会行为,当施惠者付出的努力被感谢时,他们体验到强烈的自我效能感和社会价值,促使他们去做亲社会行为。结果表明,感恩表达通过个人感到社会价值提高亲社会行为。研究表明,施惠者的动机是感恩与个体亲社会行为之间的调节变量,如果受惠者把施惠者的行为归因于自发的行为,而不是有目的的行为,会感受到更多的感恩,感恩反过来又会带来更多积极的结果[36]。
感恩研究虽然起步较早,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未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近年来国外的感恩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国内心理学家对感恩心理的关注还远远不够。作为对人类适应具有重要价值的积极情绪,感恩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研究的成果带给我们很多启发。纵观已有研究,我们发现感恩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还有待深入,以进一步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
4.1考虑东西方文化差异,推进研究的本土化
积极心理学发端于西方社会,受东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一些概念和研究结果并不一定适用于中国的文化背景。在强调集体主义的东方文化中,人们对感恩和亲社会行为关系的感受、认知和表达等与西方的个体主义不尽相同。在很多信奉宗教的西方国家,人们把感恩看作人类最本质的特性,有宗教信仰的人大多心怀感恩。那么,在没有宗教信仰的背景下人们感恩的方式以及做出的亲社会行为是否会有差异?西方通常将感恩对象大致分为四类:上帝、他人、万物和自己。在没有宗教信仰的国家,感恩对象是否有所不同呢?我国文化背景更多地倡导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朋友。这就要求未来的研究深入地挖掘中国文化背景中特有的感恩对象、内容和表达方式,并考察其对不同类型的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以期为青少年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塑造和培养提供可靠依据。
4.2采用量化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积极心理学承继了西方现代主流心理学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取向。同时也有一些学者主张积极心理学应当借鉴人文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习和继承质化研究的优势与长处。为了探明感恩与亲社会行为的作用机制,传统的问卷法需要加以改进,同时引入观察法、实验法以及现代实验技术 (如ERP,f MRI等),以提高研究结果的信效度。
研究表明,那些经常体验感恩的人有更多的亲社会行为[7]。感恩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相关研究,其结果并不能有力地支持感恩能促进亲社会行为。如果要论证这一关系,则应该引入实验范式,将感恩与其他因素(如亏欠感)的效果区分开来。已有的实验研究大多使用情景剧本法来激发感恩。虽然结果验证了研究假设,但应该考虑到情景剧本一般只能激发参与者较低的参与程度,心理现实程度不高。今后的研究可以采用更严格的实验条件来激发出被试参与度更高的感恩体验。以往研究的因变量大多采用自我报告法,虽然有利于研究的操纵控制,但对亲社会行为的测量只是一种观念上的倾向,而不是真实的行为。因此,未来可以尝试模拟真实的情景来考察被试的亲社会行为,需要创建新的研究感恩与亲社会行为的实验范式。
4.3关注特质感恩与状态感恩对亲社会行为的交互影响
感恩可以作为一种情绪,也可以作为一种人格特质,这两者既相互独立又互相影响。目前研究者都是分别研究特质感恩与状态感恩的,已有研究表明,感恩倾向高的人会体验到更强的感恩情绪,那么高特质感恩的个体做出亲社会行为的可能性是否一定比低特质感恩个体高,低特质感恩个体在被激发出感恩情绪时是否比高特质感恩个体更愿意去帮助他人,特质感恩和状态感恩哪个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作用更大,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4.4把认知条件纳入感恩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
已有研究很少考虑不同个体得到恩惠后对恩惠的认知是否会影响其做出亲社会行为。如有些个体乐于接受他人帮助,认为施惠者是出于善意真心帮助自己,因此会表达感谢并做出亲社会行为;而有些个体则可能并不相信施惠者是出于好意,帮助自己是为了某些目的,对施惠者并无感激之情,也不会有亲社会行为。因此,可以尝试研究帮助价值大小、施惠者付出努力大小、施惠者的恩惠动机、施惠结果的积极与消极等认知条件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作用。
1Froh J J,Yurkewicz C,Kashdan T B.Gratitud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early adolescence:Examining gender differences.Journal of Adolescence,2009,32:633-650.
2张利燕,侯小花.感恩:概念、测量及其相关研究.心理科学,2010,33:393-395.
3Rosenberg E L.Levels of analysis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affect.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1998,2:247-270.
4Watkins P C,Woodward K,Stone T,et al.Gratitude and happiness:Development of a measure of relationships of gratitude,andrelationships withsubjective well-being.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2003,3:431-452.
5Wood A M,Joseph M J.Gratitude uniquely predicts satisfaction withlife:Incremental validity above the domains and facets of the five factor model.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8,45:4-54.
6Wood A M,Joseph S,Lloyd J,et al.Gratitude influences sleepthroughthe mechanismof pre-sleepcognitions.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2009,66:43-48.
7McCullough M E,Emmons R A,Tsang J A.The grateful disposition: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topography.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2,82:112-127.
8胡瑜,孙灯勇.感恩:人格研究的新专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8:43-49.
9Wood A M,Maltby J,Stewart N,et al.Conceptualizing gratitude and appreciation as a unitary personality trait.Personalityand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8,44:619-630.
10Lynn M.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lf-attributed motives for tipping:Antecedents,consequences,and implication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2009,28:432-438.
11Lazarus R S,Lazarus B N.Passion and reason:Making sense of our emotion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134-204.
12McCullough M E,Tsang J,Emmons R A.Gratitude inintermediateaffectiveterrain:Linksof grateful moods to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daily emotional experienc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4,86:295-309.
13Tsang J.Gratitude and prosocial behavior:An experimental test of gratitude.Cognition and Emotion,2006,20:138-148.
14Emmons R A,Crumpler C A.Gratitude as a human strength:Appraising the evidence.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2000,19:56-69.
15Wood A M,Froh J J,Geraghty A W A.Gratitude and well-being:A review and theoretical integration.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2010,30:890-905.
16Bono G,Froh J J.Gratitude in school:Benefits to students andschools.In:GilmanR,Huebner ES,Furlong M J.(Eds.),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in schools.New York:Routledge,2009:77-88.
17Gray S A,Emmons R A,Morrison A.Distinguishing gratitude from indebtedness in affect and action tendencies.Post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SanFrancisco,CA,2001:5-27.
18Roberts R C.Virtues and rules.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1991,51:325-343.
19Greenberg M S.A theory of indebtedness.In Gergen K J,Greenberg M S,Willis R H.(Eds.),Social exchange: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New York:Plenum Press,1980:3-26.
20Tsang J A.The effects of helper of intention gratitude and indebtedness.Motiv Emot,2006,30:199-205.
21Ames D R,Flynn F J,Weber E U.It’s the thought that counts:On perceiving how helpers decide to lend a hand.Personality and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004,30:461-474.
22Watkins P C,Scheer J,Ovnicek M,et al.The debt of gratitude:Dissociating gratitude and indebtedness. Cognition and Emotion,2006,20:217-241.
23Emmons R A,Shelton C M.Gratitude and the science of positive psychology.In:C.R.Snyder&S.J. Lopez(Eds.),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459-471.
24Fredrickson B L.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The b roaden-and-b uildt heory of p ositive e motions.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56:218-226.
25McCullough M E,Kimeldorf M B,Cohen A D.An adaptation for altruism?The social causes,social effects,and social evolution of gratitude.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08,17:281-285.
26Peterson B E,Stewart A J.Antecedents and contexts of generativity motivationat midlife.Psychology and Aging,1996,11:21-33.
27Fredrickson B L,Branigan C.Positive emotions broaden the scope of attention and thought-action repertoires.Cognition and Emotion,2005,19:313-332.
28McCullough M E,Kilpatrick S D,Emmons R A,et al.Is gratitude a moral affect?Psychological Bulletin,2001,127:249-266.
29Bartlett M Y,DeSteno D.Gratitude and prosocial behavior:Helping when it costs you.Psychological Science,2006,17:319-325.
30Emmons R A,McCullough M E.Counting blessings versus burdens: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gratitud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daily lif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3,84:377-389.
31Graham S.Children’s develo p ing understanding of the motivational role of affect:An attributional analysis. Cognitive Development,1988,3:71-88.
32侯小花.中学生感恩的个体差异及其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3班美兰.大学生成人依恋与感戴、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4田喜生.大学生感戴倾向及其与移情能力、助人倾向间的关系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5Grant A M,Gino F.A little thanks goes a long way:Explaining why gratitude expressions motivate pro-social behavior.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10,98:946-955.
36Weinstein N,DeHaan C R,Ryan R M.Attributing autonomous versus introjected motivation to helpers and the recipient experience:Effects ongratitude,attitudes,and well-being.Motiv Emot,2010,34:418-431.
A Review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atitude and Pro-social Behavior
Xu Xingchun1,Li Zhenzhen2
(1 Faculty of Education,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2 Chengdu Jiaxiang Foreign Language School,Chengdu 610021)
Gratitude as human positive emotion and moral emotion can trigger more individual pro-social behavior.The researchers have not yet reached consensus with the concept of gratitude.Trait gratitude and state gratitude are the main tendency and they can promote pro-social behavior.In addition,indebtedness and gratitude have deep connections.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 and moral emotion theory both suppor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atitude and pro-social behavio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atitude and pro-social behavior is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the direct influence of gratitude on pro-social behavior,the mediation model and moderation model of gratitude and pro-social behavior.In the future,we should improve the research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atitude and pro-social behavior under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perspective.
gratitude;indebtedness;pro-social behavior;positive psychology
胥兴春,男,副教授,博士。Email:xuxc@s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