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军形第四”

2016-02-01 23:49曹永孚
孙子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孙子兵法战胜孙子

《孙子兵法》“军形第四”

【原文】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①,以待敌之可胜②。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③。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④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⑤,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⑥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⑦不为多力⑧,见日月不为明目⑨,闻雷霆不为聪耳⑩。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t è)。不忒者,其所措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注释】

①不可胜:不被敌人战胜(与下段“不可胜者”语义不同)。

②以待敌之可胜:待,等待。可胜,可以战胜敌人。

③不可为:不能强求硬做。

④九地:形容极深。

⑤九天:形容极高。

⑥善之善:好中最好的。

⑦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出来的细毛,用以比喻纤细轻小之物。

⑧多力:力气大。

⑨明目:视力好。

⑩聪耳:耳朵灵。

【释义】

孙子说:过去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先创造自己不被打败的条件,然后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不被打败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而能否战胜敌人,则要看敌人能否给以可乘之机。所以,善于打仗的人,能够做到自己不被敌人打败,但不一定能做到敌人必然被我战胜。所以说:胜利可以预见,但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不可强求硬做。

当不具备战胜敌人条件时,就要采取守势;当具备战胜敌人条件时,就要乘机发起攻势。采取守势,是因为我方兵力不足;采取攻势,是因为我方兵力有余。善于防御的,如同把自己的兵力隐藏在深不可测的地方;善于进攻的,就像神兵从九霄云外从天而降,因此既能保全自己,又能获得全面的胜利。

预见胜利没有超过一般人的见识,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打了胜仗普天下都说好,也不算是好中最好的。这就好比能举起秋毫不算力气大,能看见太阳和月亮不算眼神好,能听见打雷的声音不算耳朵灵。古代所谓善于作战的人,总是战胜容易战胜的敌人。所以,真正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取得胜利,既没有智慧超群的名声,也没有神勇过人的功勋,是因为他们取得战争的胜利不会出现差错。之所以不会出现差错,是因为他们作战的措施建立在必胜的基础上,是战胜了已处于失败地位的敌人。所以,善于打仗的人,总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不放过任何打败敌人的机会。所以,打胜仗的军队,总是先造成取胜的条件然后再去交战;而打败仗的军队,总是先贸然同敌人交战,打起来以后再幻想侥幸取胜。善于用兵的人,注重修明政治,遵循法度,所以能够主宰战争胜负的命运。

兵法上说:一是要估算土地的面积;二是要推算物产的多寡;三是要计算兵员数量;四是要比较双方的军事实力;五是要得出胜负的判断。土地面积决定了幅员的广狭,幅员的广狭决定了物产的多寡,物产的多寡决定了兵员的数量,兵员的数量决定了军事实力,军事实力对比决定了战争的胜负。所以,胜利之师对于落败之师就如同以“镒”称“铢”,具有绝对优势;而落败之师对于胜利之师就如同以“铢”称“镒”,处于绝对劣势。胜兵作战,就像从千仞高崖上决开山涧的积水一样倾泄而下,势不可挡,这就是军事实力的表现。

【解析】

“军形篇”集中体现了孙子的“先胜”思想。通篇紧紧围绕一个“胜”字,重点论述了军事实力与战争胜负的关系,突出强调的是先胜而后战、自保而全胜。

“先胜而后战”思想,体现了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有人会问,“仗没打起来,怎么能知道胜负?这不是凭空想象吗?”其实不然。孙子所说的“先胜而后战”,主旨在于强调战前的“庙算”,尤其是对敌我双方的实力进行对比测算,得出胜算几何的判断,据此采取相应的对策。这一前提,不但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可以做到的。古今中外,相当多的败仗,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特别是有些主动发起的战争,缺乏清醒的估量、理性的思考、周密的研判、科学的论证、长远的预见,有的逞一时之勇,有的忿一时之气,有的因一时之争,有的图一时之利,具有很大的盲动性和冒险性。且不说那些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非正义战争,常常是决策者利令智昏,野心膨胀,穷兵黩武,铤而走险,错误估计形势,从一开始就埋下了祸根,注定了失败的结局,即便是那些具有正义性、合法性的战争,也有个时机和条件是否适当、是否成熟的问题。有些仗不在于本身打得怎么样,而首先在于该不该打。如果没有胜算,就贸然行事,即使付出沉重的代价和巨大的牺牲,也很难摆脱失败的命运。在这个问题上,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独裁专断,轻启战端。另一种是主观臆断,轻敌误判。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会给国家和民众造成不可估量、无法弥补的损失,甚至陷入灾难的深渊。仅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例,“左倾”教条主义和军事冒险错误,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使红军根据地损失了90%,国民党统治区的力量几乎损失了100%,其教训是极其惨痛而深刻的。所以,必须按孙子所言“先胜而后战”,也像毛泽东同志所说“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毛泽东1947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召开的会议上所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提出的十大军事原则第五条)。

那么,没有胜算就束手待毙、无所作为吗?否。孙子的“先胜论”不是机械唯物论,而是积极的权变论。在“军形篇”中,已经给出了几条原则性的答案。一要自保为先。这是最起码的目标底线。即使不能取胜,也不能输得精光。在确保生存的前提下,再寻机破敌,“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就是此意。也正如俗话所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当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由起初集中攻打大城市改为农村包围城市;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被迫撤离中央根据地,实施战略转移;在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之时,中共中央机关主动放弃延安等等,都是自保为先,再图“星火燎原”。二是攻守转换。孙子所言“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这是一个基本原则。即是说,当不具备战胜敌人条件时,就要采取守势;当具备战胜敌人条件时,就要乘机发起攻势。在实践中,这是一个动态多变的转换过程,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只能根据预见,因势而变、顺势而为。抗战初期,面对日寇的猖狂进犯,“亡国论”“速胜论”交互弥漫。“亡国论”表现为妥协态度和悲观情绪,认为,“中国武器不如人,战必败”“如果抗战,必会作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的旧称,于1936年被意大利侵占)”。而“速胜论”则表现为急性病和轻敌情绪,他们把日军估计过低,甚至以为日军不能打到山西,不会进攻武汉。1938年台儿庄战役胜利后,有些人说“这一战,就是敌人的最后挣扎”“只有静候末日审判”。毛泽东经过十个月的实践经验和对中日双方以及国际条件的深刻分析,批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提出了“持久战”的英明论断,并且作出了三个阶段的预见: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 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 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 还提出了“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这一作战方针,实践证明这些预见和论断是正确的。三是壮大实力。按照孙子的“先胜”思想,要想长久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具备足够的军事实力,形成以镒称铢的格局。壮大军事实力不会凭空而来,不是单一要素。孙子提出的“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是一个层层递进、环环紧扣的逻辑链条,在农耕经济和冷兵器时代,是颇具理性思维的。就是在当今时代,其思想精髓也不过时。和平发展与强军备战并行不悖。只有强大的军备,才有话语权,才有威慑力,才能左右形势、控制局面、应对挑战,也才能有效地遏制战争。即便发生战争,也能“自保而全胜”。我们要维护世界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就必须着眼未来反侵略战争,瞄准强军目标,依托各种条件,大力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实行军民融合、平战结合、人与武器的结合,形成强大的威慑力和战斗力,沉着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粉碎一切敢于来犯之敌。

注:本文采用的《孙子兵法》版本,系谢祥皓、刘申宁1994年编录出版的《孙子集成》中宋雕本“魏武帝注孙子”文本。

(曹永孚 整理并解析)

Chapter Four about Dispositions of The Art of War

猜你喜欢
孙子兵法战胜孙子
战胜“可怕”的一刻
《孙子兵法》组歌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孙子壵
我战胜了自己
孙子垚
孙子垚
孙子
战胜美军“绞杀战”
谈对《孙子兵法》原文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