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玲莉
中江藤树的伦理思想述评
朱玲莉
中江藤树是日本阳明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以“全孝”为主的孝道伦理,制定以“明明德”为道德教育目标,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他学识渊博,开办了以“藤树书院”命名的私塾,广招门生。藤树书院在日本培养人才、传承和发展学术文化、化育人生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中江藤树;藤树书院;孝道;道德教育
日本阳明学派的开创者“近江圣人”中江藤树(1608-1648)是江户时期著名的教育家。他曾当过武士,深受中国朱子学影响,而后又转变为阳明学者。他25岁辞官回乡,过着隐遁的生活,为了儒学的传播和儒家道德的通俗化,他在自宅开办私塾(1648年村里为他修建祠堂,命名为“藤树书院”)。因他经常在自家门前藤树下讲学,故被世人称为“藤树先生”。中江藤树一生治学勤勉,著作丰富。其主要代表作有《翁问答》、《大学解》、《论语解》、《鉴草》等。
中江藤树思想体系对以后的日本影响很大。他的伦理思想因其理论上的独特性和他的躬身践行,在日本思想史上绽放异彩。其伦理思想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孝”是中江藤树思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贯穿于他的思想的始终。他把孝道理论由传统的伦理道德意义,拓展到了本体论的高度。
中江藤树认为“心”是本体,是天地万物万理的本源。他说:“心,统体之总号,太极之异名也。合理气,统性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1](P34)而这个“心”即他所谓的“全孝心法”。中江藤树的思想体系虽然是以王阳明哲学体系为依据,但其逻辑结构却有自己的特色。他在《翁问答》和《孝经启蒙》两本著作中阐述了他的“全孝说”。首先,中江藤树把“孝”作为他的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认为“孝”是天地之本,“天地万物皆由孝生。”[1](P45)“孝”是实现圣德之要道。“孝以太虚为全体,经万劫无终而无始。无无孝时,无无孝者。”[1](P72)“义,孝之勇也。礼,孝之品节也。智,孝之神明也。信,孝之实也。”[1](P25)在中江藤树看来,“孝”这一日常道德规范不仅是人类社会的最高道德准则,也是万事万物的根本道理和宇宙万物的本源。他直接将“孝”这一道德规范作为本体,使其道德哲学更富于感情和自然的色调[2](P45)。
其次,中江藤树认为“孝”是“天地人三才的至德要道”。它可以生天,生地,生人,生万物,是宇宙的形成者[3](P93)。作为本体的“孝”,中江藤树认为是天神地示,太虚神明,皇上帝或上帝。“孝”既是宇宙的万物主宰者的别名,又是万物内在的法则和道理。正如《孝经》中所说的那样,“孝”是品德之根本,德是“孝”的具体表现。中江藤树强调道德教育的根本在于阐述“孝”的一般原理。因为我们身体受之于父母,父母受之于天地,天地受之于太虚(宇宙本体,即孝),因此天体万物是同根一体的,它不仅涉及普通家庭内部孝道,还涉及人世间的各种伦理道德。因此,他认为孝德不仅是对父母尽孝,这是基本的道德原理,而且它还适用于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各种人伦关系。
再次,中江藤树认为“孝”的主要内容是“爱敬”。“爱”是“亲”之意,指要爱天下之人;“敬”是敬上,不能鄙视他人[4](P64)。在《孝经启蒙》中他论述道:“亲是与生来俱来的,应尽心对待父母。圣人告诉弟子对人要敬,通过‘亲’父母来告诉人人要有爱心。”[5](P218)在这里“亲”即爱,它是人固有的良知良德需悉心培养。中江藤树经常告诫弟子要“爱敬”。在他的年谱中曾记载:“先生今年讲授《孝经》,经常提及“爱敬”,强调心之本体是爱敬。……时时保持“爱敬”之心者圣人也。”[6](P25)
他提倡的这种“爱敬”之心始于亲子之间,父子之间,但它也作用于其他各种人伦关系。人虽有等级之分,尊卑之别,但是在“孝”上都是无差别的,平等的。中江藤树强调要不断培养自己的“爱敬”之心,通过“爱敬”来实践自己的道德标准。
中江藤树认为人虽授之于父母,而最终究其根源则是太虚,源于宇宙。“孝”的最高境界是太虚之孝。中江藤树强调人间有“小孝”和“大孝”之别。他把日常生活中对父母的孝顺和对他人的爱敬称之为“小孝”。把“敬天”的孝行称之为“大孝”。这就是说,只有用孝顺父母的心情来祭拜上天,才能谓之“大孝”。中江藤树这里讲的“上天”也即他所说的太虚神明,皇上帝或上帝。他认为皇上帝是太虚的人格化。他每日诵读《孝经》,并且虔心敬拜皇上帝。这就为他的孝道伦理思想打上深深的宗教烙印。
中江藤树在强调孝的本体性和宗教性之的同时,还强调“孝”的价值,认为“道”的价值就具体体现在“明明德”和“致良知”上。
中江藤树认为“明德”是人永远要追求善道,初学者要陶冶自己的情操,首先就要明“理气之分”。人类从“上帝”那得到了“理”,形成“性”(本性);接受“气”形成“形气”。中江藤树虽然承认“理”和“气”同时存在,但是强调“理先气后”,即“理尊而为气之帅,气贱而为理之卒”[7](P679)。其次,人要懂得“善恶之源”。人善恶之举受到本性与形气的影响。如果个人通过自己本性,理性地来控制自己的喜怒哀乐,那么其行将“善”;相反,如果以“形气”为先,处处计较私利,将导致“形气之私”,其行将恶。
中江藤树认为人性本善,人人都有趋善除恶的本性。他指出:“明德者,上帝之人也,纯粹至善者也,尧舜孔子之心。其本然也。人皆固有之。然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所以有教而有学也。是故于意上,阐明恶之根源。”[7](P682)人们由于如私欲等外在原因的影响而丧失道德,并且指出“恶之根底,发生于意地之上,这是大学下功夫之处。其关键在于诚其意焉。”[7](P677)他认为恶之根源在于“意”,“意”又源于“气禀”(形气之私)。因此他强调个人一定要去私欲,才能恢复明德之本,即努力扩大明德,使之达到“明德”应有的境界。他进而认为:“明明德之本,在于以良知为镜而独慎。”[8](P157)在他看来,为任何人无论是聪明还是愚钝之人,都具有良知良能,都可以通过教育使其加以改变,成为圣人。
同时,中江藤树认为人世间的幸福是日常生活的因果报应,也是“明德佛性”修行的结果。每个人天生都具有儒家的“明德”和佛教的“佛性”,明德是成圣的依据,佛性是成佛的根本;排除个人私欲,复明德本然,是成圣的修炼;除去妄念,明心见性,是成佛的功夫。在中江藤树看来“明德”和“佛性”是相通的。他认为“人既为以明德佛性为根本而生者,则无人无此性者,因此性为人之根本,故又名本心”[4](P321)。中江认为:“培养‘明德佛性’的情操不仅会给家庭带来快乐,还会造福子孙,使之荣华富贵。它不仅能给现世的人们带来安定的生活,也会造福来世”。他告诉人们“明德佛性”的修行是获得来世佛果的必经之路。如果人们能坚持不懈培养“明德佛性”,那么今生和来世都会福泽深厚。反之,来世进入不了极乐世界。”[4](P319)
中江藤树以朱熹《白鹿洞书院学规》为模板制定了《藤树规》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纲领来鼓励弟子勤勉努力。他引用中国重要典籍《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确表明自己重德教的教育理念,其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国治”,“天下平”的人伦政治秩序的和谐。他认为持敬之要,修身之本即“畏天命,尊德性”。如果要想获得学问,就必须从修身开始,而修身的基本方法则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等。同时他告诉弟子修身之要就必须坚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为此,在处事上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在接人待物上,要“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藤树书院的《藤树规》是学校的教育纲领,它贯穿于书院的整个办学活动中。他认为人材必须明乎人伦,以修齐治平为己任。那么德教是如何将自我的内在潜能发展成一种崇高的道德精神?如何能从普通的日常生活中将自己培养成为理想人格的君子圣贤?如何通过格物致知的个体修养,最终完成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大任?藤树书院除《藤树规》以外还就日常生活制订了《学舍座右戒》,以警示弟子,例如:长幼有序,惠顺之义;与人交往以恭顺为主,和睦相处;每日清晨诵读《孝经》,培养平淡之气质。而后或读书,或受讲,或温习,或誊写,不能散漫。晚饭后可自行习武,如果身体怠倦,可自行休息放松。[9](P133)
中江藤树看来,教育活动中所传授的一切道德知识等均来之于人的生活实践,同时也应该以人的生活实践的需要为目的,并在人的生活实践中获得验证。所以,在藤树书院中,中江藤树常将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归之于生活实践教育,强调知行合一,强调知识教育与生活实践的紧密联系,认为生活实践能使知识深化,是知识的本原。他要求弟子每天起床洗漱后开始背诵《孝经》。他自己也以身作则,和弟子一同背诵《孝经》。同时他还为夫人写了假名的《孝经》,要求家人一起背诵。背诵完毕后,他开始以轮读或讲义的形式来传授学业。他要求弟子共同讨论,答疑解惑。他认为:“解惑的方法只有跟随老师和同学交流、讨论、切磋琢磨。”[10](P443)师生间通过问难论辩的方式答疑解惑,活跃书院学生的思想。这种重视弟子讨论切磋的教育方式在当时日本江户时代是独树一帜的。这种师生间的问难辩论也绝不只是为了寻求一种现存的答案,而是不同见解的相互碰撞,碰撞中引发思想的火花,从而提出新颖的思想见解。
同时在个人的道德修养上,他在《翁问答》一书中指出“教化的根本是德教。独慎自己行为举止,这就是德教”。[4](P87)教育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而且教师更应重视德性教育。“教以身教为基础,必以慎独为主,不可以声色之教。”[9](P362)他强调道德教育不应该以言传为主,必须以独慎为基础,倡导“无言的教育”[11](P91)。同时他十分强调静坐。他认为无论是在接人待物还是在独处时,人们可以通过静坐的方式培养自己“岿然不动的本体”,树立远大的理想。他认为静坐不仅能消除恶念,使人心静,避免浮躁,而且能培养自己至善、明德的道德品质。中江藤树在强调静坐的同时也告诫弟子要不断地自我慎独,消除杂念,将圣人的道德标准作为自己的立志目标。在日常生活当中,要不断反复思考推敲。他主张对弟子门生的教育应注意教育方法,需采取引导、发现、启发等方法来培养弟子们的道德品质。在他看来,教育本身也是教师自身修身养性的过程,教师只有从自我做起,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行为感染弟子,让弟子耳濡目染,就能促使他们不断努力学习。
[1]井上哲次郎.日本阳明学派之哲学·明德图说[M].富山书房,1938.
[2]王家骅.儒家思想与日本文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3]井上久雄.日本的教育思想[M].福村社.
[4]中江藤树.藤树先生全集三﹒翁问答[M].岩波书店,1940.
[5]中江藤树著,山井湧他校注.日本思想大系二十九[M].岩波书店,1974.
[6]中江藤树.藤树先生五·藤树先生年谱[M].岩波书店,1940.
[7]古川治.中江藤树的综合研究,ぺりかん社,1996.
[8]山下湧等校注.日本思想大系29﹒中江藤树[M].岩波书店,1974.
[9]中江藤树.藤树先生全集一[M].岩波书店,1940.
[10]中江藤树.藤树先生二[M].岩波书店,1940.
[11]加藤盛一.中江藤树[M].文教出版社,1943.
朱玲莉,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古代书院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13YJC880129);2015年度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CIT&TCD201504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