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交沟通型手机依赖的社会心理学思考

2016-02-01 21:35黄嘉鑫卢潇灵
社会心理科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人格社交心理

黄嘉鑫 卢潇灵

(陕西理工大学陕西汉中723000)

大学生社交沟通型手机依赖的社会心理学思考

黄嘉鑫 卢潇灵

(陕西理工大学陕西汉中723000)

手机依赖会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大学生社交沟通型手机依赖行为发生的内部原因包括:人格差异、心理需求需要得到补偿、情绪需要得到释放、从众心理,外部原因包括社会支持不足、社会管理不协调。本文最后从这六个原因出发寻找对策,帮助大学生克服社交沟通型手机依赖,养成优秀的意志与品质,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

大学生,手机依赖,社交沟通,社会心理学

1.社交沟通型手机依赖的现状与危害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6年8月3日在京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10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6.56亿人,手机上网使用率为92.5%,年龄结构上看20-29岁年龄段的网名占比最高达到30.4%。根据国内多数研究报告发布的数据来看,随着移动通讯网络环境的不断完善以及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不断普及,全国大学生手机平均拥有率在95%-100%,这是大学生手机依赖发生的客观前提条件。走在大学校园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大群大群埋头刷手机的学生。

从功能使用的角度上来说,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社交沟通型手机依赖、娱乐倾向型手机依赖以及学习倾向型手机依赖。社交沟通型手机依赖是大学生手机依赖中很常见的一种。手机社交沟通指利用微博、微信等手机社交软件与网友进行实时的在线互动交流,也包括在微信朋友圈以及微博好友圈等“圈子”内发布自己的最新动态和查看好友的最新动态。这一类行为常出现在学生课余时间以及对老师所讲内容不感兴趣的课堂上。我国学者对于手机依赖症的定义大致分为两种。第一种定义从过度使用的角度出发,将那些对手机使用过度依赖,而对身体、心理以及学习进步产生多种负面影响的现象称为手机依赖症[2]。第二种定义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由于某种原因过度使用手机而导致手机使用者出现生理或心理上不适应的现象叫手机依赖症[3]。社交沟通型手机依赖是手机依赖症的一种所以笔者根据手机依赖症的定义,将社交沟通型手机依赖定义为:手机使用者不可控制地过度使用手机的社交功能,若阻止或中断其使用,使用者会出现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适应,这种现象称为社交沟通型手机依赖。

手机依赖一般会给学生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依赖。生理上的伤害是手机依赖带来的最直接的伤害。有调查显示,将近一半的大学生因过度使用手机导致手指不灵活,耳朵嗡嗡作响,睡眠受到影响[4]。同时,由手机释放的大量辐射也会给大学生的眼睛、皮肤和大脑神经系统造成大量的伤害。其次,手机依赖者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网络上,这行为也挤占了其参与线下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的时间,导致大学生的社会性参与减少和人际关系冷漠。若大学生长时间处于“人-机”互动的模式中,那么他们线下人际交往能力会被削弱,心理会走向封闭。研究社交沟通型手机依赖的成因,寻找解决对策,可以帮助大学生减少由手机依赖带来的生理伤害,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大学生从心理上戒除手机的依赖,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和社会交往能力。

2.大学生社交沟通型手机依赖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2.1 人格特质的差异是大学生社交沟通型手机依赖的内部因素

人格素质模式认为成瘾或依赖与某些人格素质和遗传性心理因素有关。顾海根,王 珂两人对手机依赖和人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宜人性、尽责性与大学生手机依赖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神经质、外倾型、开放性与大学生手机依赖之间存在相助的正相关关系[5]。还有很多国内外的专家对手机依赖和人格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自卑,内向。自尊心低,缺乏幸福感,依赖性强等这些人格特征更容易导致手机依赖的发生。黄靖茵等人的研究发现:粘液质-抑郁质的大学生每月手机发送的信息量最少,相比较而言,胆汁质的人发送的信息量最多[6]。胆汁质的大学生情绪比较活跃,需要与人交流,所以发送的信息是最多的。

2.2 心理需求的补偿是大学生社交沟通型手机依赖的动机

手机社交互动能弥补大学生的三大心理需要,其一,弥补大学生社会交往的需要。手机网络的移动便携性和即时媒体性使大学生的交往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网络在任何有手机信号的地方与其他人进行低成本高效率的网络互动。一般来说,网络聊天好友越多,每天使用的时间越长,说明社交网络就越大,手机的依赖程度就越深。其二,弥补大学生渴望父母关心的需求。在读中学时,学生很少与父母分开,但是到了大学阶段,大学生每年最多只有大约三个月的时间能和父母呆在一起。那么这个时候,大学生就会试图在网络中寻找亲密感。刘红、王洪礼两人就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和大学生孤独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其研究分析表明,孤独感能有效预测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孤独的大学生更容易产生手机依赖[7]。其三,弥补大学生归属感的需要。网络空间的交往不需要考虑样貌、地位和财富等一系列因素的。那些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的大学生会积极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寻找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

2.3 情绪释放是大学生社交沟通型手机依赖的持续动力

当外部的事物能满足我们的需要的时候,个体会产生正性的情绪。当外部事物不能满足个体需要的时候我们会产生负性的情绪。大学生正处在“第二次断乳期”,缺乏生活的磨砺,心理尚不成熟。当大学生感受到巨大的压力而无处释放时,他们可以通过网络沟通平台和网友聊天来达到宣泄自己压力的目的。当他们体验到挫败感时,他们可以通过网络聊天寻求安慰找回自信。当他们认为离开了网络就不会开心的时候,为了能振奋精神,他们会选择去上网,手机的便携性使得手机上网比电脑上网更方便。各种情绪的释放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情绪释放也成为大学生社交沟通型手机依赖的持续动力。此外,现社会竞争较为激烈,部分大学生压力比较大,产生无聊感或厌学情绪的时候也会通过上网聊天来进行排解。

2.4 从众心理是大学生社交沟通型手机依赖的群体因素

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受到他人或社会群体的一致性影响或者压力时,自己的认知或行为遵从大多数人的现象。大学生大多数时间都和自己的同学生活在一起。他们的团体之间有一种相互的吸引力和同一性。因此在高校中,从众现象是比较普遍的一种现象。受从众心理的影响大学生就可能会产生一种“别人网聊我也网聊”的思想。

2.5 现实社会支持的缺乏是对社交沟通型手机依赖的反向支撑

这里的社会支持特指现实社会的支持不包括网络社会的支持。纵观我国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的现状,社会支持的缺乏和不足是造成大学生社交沟通型手机依赖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不足表现在三个方面:家庭支持不足、高校支持不足、社会人际网络支持不足。在现实社会中,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支持不足,他们的需求就无法得到满足,那么他们就会转向更方便更容易获得支持的网络社会。当网络社会的支持刚好满足了大学生的某种需求时,大学生就会不遗余力地沉溺于网络世界。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大学生的社交沟通型手机依赖提供了反向支撑,强化了社交沟通型手机依赖的主观因素。

2.6 社会管理的不协调是社交沟通型手机依赖的主要客观原因

我们的家长一直给我们的学生灌输着这样一种思想:高中的时候你努力学,到了大学你就可以玩了。受这种思想影响的大学生到了大学就真的开始放松自己,一有时间就埋头刷动态,刷微博,进行网聊。有些家长溺爱孩子导致孩子的心理抗压能力极其低下。孩子一遇到挫折就去网络寻求安慰。这对社交沟通型手机依赖的形成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高校的管理也处于脱节状态。虽然我国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但离最终全部实施素质教育还有一段路要走。高校开设的课程多以专业课程为主,而那些针对大学生个人素养和自我约束能力的课程却是少之又少,学生控制力差便极有可能选择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虚度时间。同时,高校辅导员的配备不够也是高校管理不足的一个体现。不少大学都进行了扩招,但辅导员的数量并没有随之增加,这也就导致每个辅导员平均分配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减少了。当前辅导员和学生的配比是1:310,超出了正常值的两倍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思想工作环节出现疏漏的情况就很难避免了。

3.大学生社交沟通型手机依赖的解决对策

3.1 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从众心理的积极作用

学校应多多开展丰富的校园文体活动,营造健康、有序、和谐的校园环境。这些文体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个性,满足他们社会交往的需求。同时这些活动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帮助学校营造良好的学风、班风,为学生呈现一个健康向上的大学环境。良好的校园氛围能发挥从众心理的积极作用,有助于学生摆脱手机依赖。

3.2 大学生、学校、家庭三位一体帮助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人格

大学生要有良好的人格自我构建能力。人格的自我构建能力是指,个体在人格发展的过程当中能主动地依据外部要求去和内部需求进行价值判断和自我调控,有效促进人格健康成长的能力。孔子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好的人格,好的榜样是大学生人格培养的参考系;人格的缺点和不足是大学生自我反省的重要依据。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在其发展中扮演着组织者和推动者的角色,因此,大学生的人格自我培养应该放在首位。其次学校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加强学校心理咨询服务的开设,同时也要注重教师人格素质的优化,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影响大学生的人格发展。最后,家长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多与子女沟通倾听他们的感受。这种良性的沟通有利于提高孩子总体幸福感,对人格塑造大有帮助。

3.3 社会应加强对大学生发展成长的关爱

社会支持的缺乏是大学生社交沟通型的手机依赖的成因之一。学校专注于专业的培养,不容易注意到大学生心理的变化。大学生远在异乡求学家长只能通过电话传递关心之意。因此学校、家庭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关爱与教育。首先,我们不应谈“手机”色变。社交沟通型手机成瘾的发生是大学生个体发展过程中某种正常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产物,其本身不是病态的。学校可以多开展一些学生座谈会,走到学生中间去,通过与学生的亲切交谈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家长应该尊重大学生,平等地与其交流,不要给予大学生过多地压力,多说些鼓励性的话语。家长也可和辅导员老师联系,从侧面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

3.4 加强学校管理制度和心理干预系统的建立

社交沟通型手机依赖会出现在学生的课余生活中也会出现在大学课堂中。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我们不能过多干涉,因此我们可以从课堂这角度入手。我们的老师可以在每一学期的第一节课堂上与学生商量,能否在上课期间将学生的手机都交由老师保管。这样一来手机依赖的客体——手机就远离了学生。我们也可以制定相关的惩罚措施,惩罚学生上课使用手机聊天的行为,减少学生上课期间手机的使用。学校也因该加强手机依赖知识的普及;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评估,及时了解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对于心理健康水平偏低的学生,学校心理健康中心要及时对其进行心理方面的干预。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附报告全文),http://m.askci.

com/news/hlw/20160805/1706545082

8_11.shtml,2016年09月01日

[2]汤敏佳:当代大学生“手机依赖综合症”分析.《江苏高教》.[J].2010年第1期

[3]韩登亮,齐志斐: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心理学探析.《当代青年研究》.[J].2005年第12期

[4]徐成芳,顾林: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心理原因及防治对策.《教育理论研究》.[J].2011年

[5]顾海根,王 珂:大学生职能手机的依赖及其与人格的关系.《心理技术与应用》.[J].2014年第8期

[6]黄靖茵,刘江美,胡燕红,张珊,陈瑜:广东省大学生收集短信使用情况及其与气质类型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J].2010年

[7]刘红,王洪礼: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与孤独感.《心理卫生评估》.[J].2012年第1期

猜你喜欢
人格社交心理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心理小测试
社交距离
心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