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磊 夏勇刚
包头市公安局石拐区分局,内蒙古 包头 014000
基于现场工具痕迹的提取及检验技术研究
赵磊夏勇刚
包头市公安局石拐区分局,内蒙古包头014000
摘要:与指纹、手印、脚迹及枪支上的痕迹相似,现场工具痕迹也是一种刑事犯罪现场重要痕迹。然而,现场工具痕迹即便出现率很高,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其提取率和检验鉴定率均较低,同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待提升。笔者从我国现场工具痕迹的研究现状入手,首先介绍现场工具痕迹的概念及特点,然后分析现场工具痕迹提取及检验技术鉴定率低的原因,最后提出现场工具痕迹提取及检验技术的对策。
关键词:案发现场;工具痕迹;提取技术;检验技术
在刑事案件的案发现场,现场工具痕迹的出现率较高。据不完全数据统计[1]:现场工具痕迹的出现率在刑事案件的案发现场所占比例高达64%,近年来呈上升趋势,而其利用率却较低。某市公安部统计结果表明:全市公安部提取及检验技术鉴定室每年平均勘查9878起刑事案件案发现场,其中入室抢劫盗窃案8857起,约占89.7%。从提取的案发现场工具痕迹来看,指纹、手印和足迹等痕迹仍是实际勘查中的焦点,对现场工具痕迹只采取拍照处理,有时甚至不处理。
一、现场工具痕迹的概念及特点
在刑事案件的案发现场,现场工具痕迹是指犯罪分子在作案时由于使用某种协助工具而留下的痕迹,与指纹、手印和足迹等均属于现场犯罪痕迹[2]。现场工具痕迹既是公安部人员追捕犯罪嫌疑人及罪犯的基本依据,也是人民法院判定其犯罪行为的重要证据,为此保证现场工具痕迹提取及检验的准确性尤为重要。
一般来说,案发现场工具特点如下:①出现率高。据数据统计,现场工具痕迹在刑事案件的案发现场的出现率高达85%;②立体性。在实际刑事案件的案发现场,由于现场工具尺寸不同,呈现一定的立体性;③复杂性。因现场工具痕迹是由工具造成的,且同种工具使用时用力程度或方向不同,产生的痕迹亦不同;④利用率较低。在近年来刑事案件的案发现场,虽然现场工具痕迹的出现率很高,但其在刑事案件勘查中利用率取较低。
二、现场工具痕迹利用率低的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仍处于刑事犯罪的多发期,社会上滋生和诱发刑事案件的不良因素仍大量存在。在实际勘查中,现场痕迹的提取和检验是刑事案件勘破的基本途径,在法庭上,现场痕迹的物证及科学的鉴定结论是判定案件强有力的证据。
现场工具痕迹是案发现场勘查中较为常见的痕迹,不易被掩饰或破坏,出现率高,特征较稳定,鉴定价值较高。然而,从现场勘查的实际结果看,现场工具痕迹的提取率和检验率均较低,其原因主要有主观和客观两大因素[3]:①主观因素在人 一般情况下,司法工作人员均认为指纹、手印和足迹是案发现场痕迹的关键所在,各现场侦查人员更为重视勘查案发现场的关键证据,而对现场工具痕迹不做要求。有些勘查人员对现场工具痕迹的提取及检验技术能力较弱,这直接阻碍现场痕迹勘查工作的整体进展;②客观因素在与技术 案发现场工具痕迹提取及检验工作主要指现场工具痕迹的分析和鉴定,其分析和鉴定需要综合力学、物理学和材料学等多门科学,且现场工具痕迹的种类繁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难以把握。此外,现场工具痕迹的提取及检验技术单一,其设备落后也直接影响现场工具痕迹的提取和检验技术。
三、现场工具痕迹提取及检验技术的有效对策
根据现场工具痕迹的复杂性和立体性特点,公安部相关勘查人员在对其提取和检验时,应分析提取及检验产生痕迹的原物或制作原物模型,不可仅靠拍照这种辅助提取方式[4]。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对策:
(一)准确选择提取及检验方式
当前,在刑事案件的案发现场工具痕迹提取和检验中,公安部相关勘查人员尽量选用多功能数码照相,如切割、搏击或撬压等操作,若条件合适,可适当借助原物或制作的原物模型进行分析。此外,对于细小的现场工具痕迹,如砍、剪、钳和切等则采用原物提取法。
(二)真实再现立体性特点
一般情况下,公安部勘查人员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现场工具痕迹,则会得到不同的形态特征,现场工具痕迹本身具有立体性的特点,为充分发挥现场工具痕迹的重要作用,提取及检验人员应尽量满足所用同一认定及仿制工具痕迹的提取和检验,并做好相应的拍照记录工作。
(三)正确认识拍照记录
在刑事案件案发现场工具痕迹提取及检验中,有些勘查人员在认识上对现场工具痕迹仍存有偏见,现场拍照记录工作仅限于形式,只视为犯罪者破坏现场的证据,这使勘查人员在拍照记录时带着随意的心态,如未设三脚架、比例尺不合理、采光不准确等不能严格根据现场工具痕迹的特点拍照记录,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后期对提取及检验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为此,相关勘察人员需在思想上重视现场工具痕迹的拍照记录工作,并在案发现场将其思想落实到行动中。
现场工具痕迹的提取及检验技术利用率的提高,这是一个必然趋势,公安部对刑事案件勘查的工作效率也随之不断提高。因此,公安部的勘查人员应重视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并有效利用现场取证这种提取及检验方式,全面发挥其在刑事案件勘查方面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凌伟光,罗伟豪.试论如何提高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水平[J].法制与社会,2015,29:269-270.
[2]冯永平.工具痕迹的数字化提取与检验研究[J].警察技术,2013,01:11-15.
[3]曲耀国.分析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侦查工作中的应用[J].法制与社会,2015,31:246-247.
[4]杨敏.工具痕迹检验技术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4:52-56.
作者简介:赵磊(1978-),男,汉族,内蒙古包头人,本科,包头市公安局石拐区分局刑侦大队,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痕迹检验、影像。
中图分类号:D91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13-015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