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专家主题研讨

2016-02-01 18:28丁小燕卢艳丽赵玉海
中国全科医学 2016年33期
关键词:东城区医养结合医养

丁小燕,沈 蔷,卢艳丽,禹 震,赵玉海,赵 悦,王 芳



·全科医学热点研究·

“医养结合”专家主题研讨

丁小燕,沈 蔷,卢艳丽,禹 震,赵玉海,赵 悦,王 芳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医养结合逐渐引起各界重视,本次主题研讨特邀全科医学专家对医养结合开展研讨,丁小燕认为落实医养结合需借力国家基本卫生服务项目;沈蔷认为应规范开展居家老年人的健康管理,以夯实医养结合基础;卢艳丽分析了三级架构老年人综合健康管理模式,以实现老年人各阶段的健康管理;禹震等认为助力“健康中国”,应让中医药完善健康养老服务模式;王芳认为以家庭医生式服务为抓手,可以扎实推进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主题研讨进一步指出医养结合对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旨在探索医养结合最适合的模式及最需要的政策,以促进医养结合更好的发展。

医养结合;社区卫生服务;老年人;公共卫生工作;中医基础理论;全科医学

丁小燕,沈蔷,卢艳丽,等.“医养结合”专家主题研讨[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33):4028-4033.[www.chinagp.net]

DING X Y,SHEN Q,LU Y L,et al.Thematic discussion of specialists on "medical-nursing combined"[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6,19(33):4028-4033.

落实医养结合 借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丁小燕 中国社区卫生协会健康科普部主任

当前,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身体各种器官逐步老化,随着子女成家、外出,空巢家庭越来越多,因此,老年人生病缺乏健康照料等问题已经成为不容小觑的社会现象,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广大医务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为解决这一问题制定了许多政策,从《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部门《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84号),到《民政部卫生计生委关于做好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许可工作的通知》(民发〔2016〕52号),均从不同角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和解决方案,为医养结合打下坚实的基础。纵观全国各地在落实国家政策的同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积极探索适宜的、惠民的工作方式,开展了诸如社会组织和家政、物业等企业参与到居家养老服务,公办民营、委托经营等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专业养老机构和服务队伍亦加入到居家养老服务行列,服务涵盖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且服务形式主要为上门服务,以上服务形式和内容均为开展和落实医养结合拓展了视野。

医养结合的精髓是让老年人得到满意的医疗和适宜的养老,尤其不能忽视“适宜”。老年人既希望安静又需要关心,矛盾的心理使得他们不喜欢陌生的环境和不熟悉的人,许多老年人宁愿独居也不愿请人陪伴。尽管近年来各种养老机构不断增多,但目前的养老机构无论从条件、数量上尚不能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仍是杯水车薪。医养结合是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是将医疗融入到养老当中。医养结合具体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中,除了与养老机构合作建立养老病房,以服务于患病且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更重要的应该是借力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通过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老年人的健康管理,以推动当前的医养结合工作。

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即对辖区内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健康进行管理。通过对老年人生活和健康、疾病等信息的采集,从而实现疾病早发现、早诊断,进而评估和判断老年人需要的医疗照护,且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宜的健康指导,包括减少家庭中的意外伤害等。同时还需关注老年人的情感健康,引导老年人与外界沟通和交流,并鼓励其参加老年沙龙、慢性病俱乐部等,提高老年人的社交能力,减少其孤独感。当发现老年人所患疾病需要进一步诊断或治疗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及时安排转诊,通过绿色通道为老年人实行双向转诊,并且保持连续性的追踪和照护。同时,通过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对老年人开展体质辨识,对不同体质类型的老年人采用中医药方法进行食疗、药膳、心理调摄、按压穴位等预防保健技术,促进老年人养生保健,达到防病、健身的目的。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已经开展了7年,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已收到较好的成效,国家每年投入的资金为各基层卫生机构提供了资金保障,目前主动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询问老年人健康体检的人数不断增加,说明老年人健康管理已逐渐深入人心。但是仍需强调的是,医养结合形式多样,为尽快缓解老年人医疗和养老的矛盾,涉及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借势借力,借着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对老年人的养护工作,两项互补,只有老年人获得真正的身体健康才会延缓入住养老机构的时间,从而缓解供需不足以及相应的社会压力。

本文背景: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3年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显示,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02亿,占总人口的14.9%,并以每年100万人的速度递增;同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决定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结合,更好地保障老有所医、老有所养;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基层医疗机构与社区、居家养老结合,为老年人家庭提供签约医疗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支持医疗资源丰富地区公立医院转为康复、老年护理等机构。不难看出,从《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到《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84号),再到《民政部卫生计生委关于做好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许可工作的通知》(民发〔2016〕52号),均体现出国家对医养结合落实及发展情况的重视。

规范开展居家老年人健康管理,夯实医养结合基础

沈蔷 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副主任,全科副主任医师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龄化速度较快。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叠加的趋势越来越显著,迫切需要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与养老相结合的服务。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久之计,2015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84号)指出,对于多数老年人,应以社区和居家养老为主,通过医养有机融合,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健康养老服务。该文件的出台标志着医养结合工作已逐渐成为医疗卫生机构新的工作任务。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根据地区特点和机构特点应认真思考如何开展医养结合工作,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5年12月出台了《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支持居家养老服务的指导意见》,指出在依法合规、安全有效、尊重意愿、重点优先、灵活便利、价格公开的原则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使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2016年6月,东城区作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及民政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率先开展了医养结合工作的探索。《东城区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方案》要求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居家老年人的医养结合工作,对居家老年人主动提供安全、有效、便捷、连续的社区卫生服务,开展健康管理,探索医养结合的工作模式。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的老年人健康管理是居家老年人医养结合的工作基础,而规范地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确保医养结合工作保质保量有序开展还要注意以下3项。

1 摸清辖区老年人底数,建档立册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需掌握辖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口底数、年龄结构、健康状况、疾病分类等基础信息,摸清底数时还应充分考虑当地政府针对居家老年人医养结合的服务要求,因为医养结合服务的居家老年人和现有机构健康管理的老年人的范围界定不完全一致,因此需明确医养结合的服务对象,如服务对象是户籍老年人还是常住老年人,老年人的年龄界定是60岁以上还是65岁以上;同时还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动与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民政局、老龄委等部门加强沟通。在准确掌握辖区居家老年人基础信息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及时完善并充分利用已建立的健康档案,结合老年人就诊及健康管理等情况,加强健康档案的使用,同时积极与民政、老龄委等部门进行有效衔接,多途径收集老年人的健康信息,及时更新非活档的健康档案信息,为开展居家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奠定基础。

2 明确服务内容,推进家庭医生签约

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的居家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工作内容以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为主,主要采取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的形式开展工作。(1)以老年人健康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教育。老年人可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免费进行6项健康自助服务,接受个体化健康教育。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定期推出新的、季节性的、中西医相结合的、有关各种疾病的科普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为老年人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结合各种宣传日开展进社区设点咨询服务,为社区老年人最关心的健康问题提供解答或健康检查;不定期发放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宣传手册及健康处方,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知识。(2)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开展个体健康管理。在充分告知并尊重老年人及亲属意愿的前提下,家庭医生团队与老年人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开展居家老年人分类健康管理,包括:健康需求调查、分类管理、健康档案管理、每年1次健康体检、家庭医生“健康通”健康咨询等服务。针对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的托底老年人,行动不便者的家庭医生可上门开展上述服务。政府承担托底老年人健康管理的相关费用。(3)按需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工作日、服务时间内为有需求的托底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护理服务,主要为更换导尿管、放置胃管、换药等,按照《北京市统一医疗服务收费标准》收费。其他时间段的上述医疗服务由辖区老年医院提供。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的老年人,符合转诊条件者及时转往医联体内的上级医院接受治疗,同时对经过大医院诊治并转回社区和家庭的老年人及时追踪,做好康复和健康指导等服务,为老年人提供连续的医疗服务。居民因个体健康需要提出的医疗服务,根据居民医疗保险类型由相应的医疗保险和居民支付相关费用。

3 制定相关工作规范,建立考核机制

参照《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技术与管理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北京市社区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手册》《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家庭病床管理办法》等技术规范开展各项工作,制定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具体的工作规范和服务流程,如患者自带药品治疗的管理规定、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庭治疗知情同意书、家庭病床病历书写规范等相关工作规范和操作表单等。成立专家组,建立区级三级考核体系,利用包括信息后台考核在内的多种方法进行考核,把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情况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绩效考核。并强化考核结果的利用,充分体现绩效优先原则。

总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从实际工作出发,做好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从而事半功倍地开展社区居家老年人医养结合工作。

探索三级架构老年人综合健康管理模式

卢艳丽 北京市隆福医院 东城区老年病医院院长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占到总人口的15.5%,为2.12亿,2014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净增加999万,增长率为6‰,高于自然人口增长率的5.21‰,老龄化进程加速。北京市东城区地处核心城区,60岁以上老年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6.25%,达到25.7万;8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6.3万,占60岁以上户籍人口的24.58%。东城区老龄化程度已经严重超过我国平均老龄化程度,每个家庭将面临4~8位老年人的长期照护。《2013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中指出,2015年中国人均健康年龄67.9岁,人均寿命76.3岁,因此每位老年人需忍受长达10年的病痛折磨,且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我国老年人带病生存时间有延长趋势,不仅加重社会和家庭负担,而且妨碍延长退休的年限。

老年人疾病并非一种病症,而是指与老年期罹患与衰老有关、具有自身特点的一系列疾病,患者常多病共存,且多重用药现象普遍,容易出现并发症。2011年北京市隆福医院对东城区4个社区60岁以上近2 000名老年人进行了医疗需求调查,发现96%的老年人患有1~4种疾病,且同一个体患多系统疾病。传统疾病系统论不能解决老年人的共病现状,老年人疾病的治疗存在其特殊特性,不追求疾病的治愈,而是立足于延缓老年人功能的丧失,因此,对于老年人群急需建立一种以人为本、连续性医疗服务的新模式。习近平主席出席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时发表重要讲话:“重视重点人群健康,为老年人提供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我国现有的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社区医院均是自行发展的,且管理模式均处于“碎片化”状态。近年我国大力发展妇幼保健,妇幼保健体系已经建成并在不断完善,但老年人的健康管理还没有形成体系。因此,构建三级架构老年人综合健康管理建设模式是实现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

构建三级架构老年人综合健康管理建设模式是指: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建全科团队、区域老年病医院组建专科团队、政府主导下成立区域老年专家团队的基础上,构建包含不同级别医院人员共同组成老年人综合健康管理服务团队。团队成员根据各自特点在团队中承担不同分工。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居家老年人健康教育、预防保健、慢病防控、日间康复、家庭随访、老年综合征和老年常见病的评估和转诊,对特殊需求老年人开展居家医疗服务等。

区域老年病医院负责老年人的急诊急救、老年综合征、多器官功能损害的诊断治疗;急性后期、亚急性和慢性病的功能康复;残障患者的长期照料、临终患者的舒缓治疗和死亡照料;担负区域老年人健康指导中心任务,负责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进行培训和指导工作;与区域养老机构合作,促进区域医养结合建设。与区域三甲医院建立“医联体”合作,开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

区域老年专家团队负责制定老年人综合评估标准,对区域老年病医院、区域医院老年病科医护人员承担培训和指导工作,针对区域老年患者向区域老年病医院、区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

三级架构老年人综合健康管理建设模式中医生分工明确,同时在技术上相互交叉,层层指导。并且三级架构老年人综合健康管理服务贯穿于老年连续性医疗服务的5个层级:健康、急性、中期、长期和临终。通过这种三级架构老年人综合健康管理模式,对居民以人为单位开展健康管理,为区域老年人提供连续性医疗、综合性服务,降低老年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

三级架构老年人综合健康管理建设模式的构建还需在政府主导下,实现区域内各个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整合和共享。可以利用“互联网+”及老年智慧医疗模式,解决老年人日常行动不便、主观客观就医困难等问题,也可部分解决目前老年“医护康”人才缺乏的难题,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快捷的咨询途径。

三级架构的付费方式目前是个难点,东城区政府为鼓励各级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保证老年人的健康权益,对老年健康指导工作给予大力支持,60岁以上老年人可免费体检,医护人员入户为70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进行随访和基本的健康管理,制订打包服务内容。政府根据老年人的家庭经济状况给予补贴,低收入人群给予免费治疗,普惠患者采取医保、个人及政府3方面各支付一部分的方式进行付费。政府补助主要用于医护人员的劳务及绩效奖励,培养老年健康管理服务人才,以有利于老年人综合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

助力“健康中国”,让中医药完善健康养老服务模式

禹震,赵玉海,赵悦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联合国有关机构数据显示,中国社会的人口老龄化正在加速,预计到2020年,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1.67亿,老龄化的社会结构将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尤其给养老护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考验,也将影响社会的稳定及和谐发展。而目前人均预期寿命逐渐增长,其与人均预期健康寿命之间的距离却逐渐拉大,健康老龄化还未形成。“关口前移、预防为主”不仅是卫生与健康工作的调整方向,也是医养结合模式的重点所在。

中医药在改善老年人亚健康状态,防治老年病、慢性病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对中医药健康养老做出探索,在东城区启动了中医药健康养老“身边”工程,通过在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内设置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专区、组建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联合体,探索中医药健康养老的“卡、包、岗”三结合服务模式,打造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圈,预计到“十三五”末,使北京地区无论是在机构养老的老年人,还是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老年人均能逐步享受规范、便捷、优质、贴心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试点还将在西城区、丰台区、石景山区、通州区、大兴区陆续开展。

北京中医药探索健康养老有6方面特点:第一,确定北京中医药健康养老机构试点,探索构建中医药健康养老时间圈。一是,以二级和三级中医医院为核心,联合辖区内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养老机构(街道养老照料中心、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等)组建中医药健康养老联合体。二是,在中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养老服务机构内建立北京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专区,让老年人根据不同需求享受规范、便捷、优质、贴心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三是,探索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活动备案制管理,试点发布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活动定点单位名单,支持依法依规有序开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

第二,探索建立分级分类中医健康养老人才体系。一是,组建北京中医健康养老技术导师团队,导师团队负责基层中医药技术培训,培育建立基层中医养老技术骨干人才队伍。二是,建立北京中医药健康养老三级服务队伍,其中一级团队主要包括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为核心的专业技术骨干人才;二级团队主要包括家庭医生、各级养老机构医务人员为核心的技术人才;三级团队主要包括志愿者、家庭保健员、家政员为核心的掌握中医技术的人员。

第三,启用中医药健康养老呼叫热线,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养老服务模式。一方面,在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专区内,根据提供服务机构的性质不同分别设立咨询岗、调理岗、诊疗岗。在社区居家助老中心、老年服务站等设立咨询岗;在中医医疗、康复、护理等机构设立诊疗岗;在养老院、街道养老照料中心、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等设立调理岗与咨询岗。另一方面,开展北京中医药健康养老网络平台试点建设,实现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信息发布、服务内容查询等一体化服务。并且,启用北京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呼叫平台,开通北京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96189热线,为老年人提供全市的中医药养老服务网点查询、功能介绍、服务预约。

第四,探索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付费方式,实行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定额补贴。一是,在“北京通”养老助残卡中开通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的支付功能,即80岁以上老年人可用养老助残卡在已开通服务的中医药养老服务专区刷卡购买相关的服务。二是,在政府为经济困难的失能老年人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补贴中明确可用于购买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同时鼓励各区设立区域化养老补贴。三是,鼓励商业保险机构探索开发中医药类的商业健康养老保险产品。

第五,开发北京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包,探索三位一体养老服务建设内涵。开发全市统一的标准化中医家庭养生保健服务包、中医康复护理服务包、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包。各区县依据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自优势,分别以老年医学中医药综合诊疗服务、康复护理与特色养生技法服务、延展性居家关怀与看护为重点开发个性化服务包。同时,鼓励运用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开发居家智能化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包。

第六,启动北京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标准化工作,探索构建北京中医药健康养老标准化体系。一是,组织研究中医药养老技术服务规范,按照服务性质划分类别,制定相关标准。二是,建立基层中医药健康养老科普团队,规范社区开展中医药健康科普宣传,提高社区老年人群的中医药健康素养。三是,成立中医健康养老民办非企业单位(组织),在各试点建立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市场监管指标体系和监督评级制度,严厉打击以中医药养生保健的名义欺骗并侵害老年人健康权益的违法行为。

医与养的结合模式是老龄化社会的客观需求,是新形势对供给侧服务模式改革的必然要求,各地均进行了许多积极地尝试,但面临的挑战仍较大。政策层面上:如何集成综合卫生、民政等社会福利保障部门的支持性政策,激励引导全社会的参与;体系建设方面:如何整合社会资源,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康复院(养老驿站)为枢纽、以大型养老院(老年康复护理院)为龙头的老年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基层服务提供层面:如何面对医务人员资源短缺,建立以社区家庭医生为核心、社会工作者、家庭护理员、家庭陪护员、志愿者为成员的社区健康养老服务团队;技术层面:如何进一步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理念及服务模式、中医康复技术及养生文化优势,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支持,该方面均有很大的发展创新空间。

以家庭医生式服务为抓手 扎实推进老年健康管理服务

王芳 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

2016年,东城区成为“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为此,东城区出台了《东城区关于加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按照文件要求,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积极行动,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的优势,对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了安全、有效、便捷、连续的社区卫生服务,几点体会如下。

1 完善开展医养结合的基础

1.1 合理规划,网格化管理 2015年东城区65岁以上老年人有12.9万,预计2016年底将达到14.8万。老年人分布在全区182个社区中,为了方便老年人就医,参照城市网格化管理的方法,于全区建立了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合理的布局保证了老年人能在15 min步行的范围内到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1.2 便民实施,人性化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出入口处设置无障碍通道,便于老年人及轮椅出行;统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识,便于老年人寻找;统一配备智能语音显示器,便于老年人收费结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老年人实行“三优先”,老年人就诊免收0.5元挂号费。近几年,通过加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标准化改造,构建良好的诊治环境,从而使老年人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时就能享受到体贴的照护。

2 开展医养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责任制管理

在充分告知并尊重老年人及亲属意愿的前提下,引导居家老年人与全科团队签约,通过全科团队的责任制管理,达到健康管理的连续性。同时还通过让二、三级医院医生加入团队中,构建三级架构的全科团队,提高团队的服务能力,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需求。

2.1 分类管理 为托底保障、扶助保障群体提供连续的健康服务。对轻度失能、中重度失能老年人开展入户巡诊、医疗、康复、护理、慢病管理、预防保健等各项卫生服务。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前提下为失能老年人提供更换胃管、导尿管、普通换药和社区用药范围内的医疗护理服务。对有需求的居家老年人,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家庭病床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家庭病床。面向普惠保障群体开展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开展分级诊疗,建立服务菜单,提供个性化医疗卫生服务,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需求。

2.2 签约服务

2.2.1 开展健康宣教,有效防治疾病 目前,老年人在全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免费测血压、免费咨询,通过健康自助小屋和“云医疗”移动医疗箱可免费进行身高、体质量、血糖、血压、体质分析、心电图等健康指标监测。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定期推出各种疾病的科普知识、定期为老年人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结合各种宣传日开展进社区设点咨询服务、发放各种宣传手册、知识书籍及健康处方。

2.2.2 将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与医养结合工作相融合 根据国家有关工作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每年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免费健康管理服务,涵盖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心电图,腹部B超等检查)、健康指导。

2.2.3 基本医疗服务,安全方便快捷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方便老年人就医,开展了老年人“三优先”(就诊、出诊、建立家庭病床优先)服务,实行社区卫生服务首诊制。2015年,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急诊量224.23万人次,老年人门诊就诊114.44万人次,首诊20 745人次,为老年人免挂号费88 0691人次。2016年前7个月,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急诊量127.51万人次,老年人门诊就诊65.62万人次。(4)实施免费接种,防患于未然。东城区各预防保健科作为北京市定点流感疫苗接种单位,均开展了为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的工作。2015年,共为16 239名老年人进行了免费接种。2016年的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的工作在10月中旬正式启动。

3 创新连续性老年健康服务模式

通过“互联网+家庭医生”为特色的“佳医东城”健康服务管理平台,引导老年人关注“佳医东城”微信平台,与自己心仪的医生进行网上签约。居民通过平台可获取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提供的各种健康知识,了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各种公示公告,和自己的签约团队在线进行一对一交流沟通。

4 医养结合引发的思考

4.1 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激励政策,解除绩效工资总额限制,对提供家庭医生式签约医务人员给予补贴,其收入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额。使医务人员提供上门医疗服务时,在劳务、通讯、保险、交通等诸多方面获得政府的补助。

4.2 研究制定多方筹资的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作为健康服务的补充险种。探索扩大医疗服务责任险保险范围,为医务人员入户治疗提供保障。

4.3 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继续加强社区卫生全科医师团队建设,提高社区卫生人员薪酬待遇,积极招聘引进全科医师及康复护理专业技术人员,解决社区卫生人员短缺问题。

【编后语】 本文多位全科医学专家主要分析了医养结合落实中需注意的相关问题,探讨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开展居家老年人健康管理、三级架构老年人综合健康管理模式、中医药健康服务模式、家庭医生式服务与医养结合的关系,为今后各地医养结合的落实提供了实质性的经验和帮助。但是目前我国基层卫生机构人员缺乏、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社区卫生人员薪酬待遇等问题均对医养结合的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因此欢迎更多全科医生专家或团队从医养结合角度出发,分享交流经验和建议,惠投本刊,以促进全科医学在医养结合方面的发展。

投稿邮箱:qkyxlstd@chinagp.net,投稿网址:http://www.chinagp.net/。

(本文编辑:毛亚敏)

Thematic Discussion of Specialists on "Medical-Nursing Combined"

DINGXiao-yan,SHENQiang,LUYan-li,YUZhen,ZHAOYu-hai,ZHAOYue,WANGFang

With the deepening of our country population aging,medical-nursing combined gradually attracted attention from all social circles.This seminar invited medical experts to carry out medical study and research on the combination of medical and support.DING Xiao-yan believed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medical-nursing combination needed relay on the basic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project.SHEN Qiang thought it should be standardized to carry out the elderly home health management,so as to consolidate the foundation of combination of medical and support.LU Yan-li analysed the three-tier structure of elderly comprehensive health management mode in order to achieve all stages of health management in the elderly.YU Zhen et al supposed that it should allow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to improve healthy pension services mode and it will contribute to "health China".WANG Fang argued that the family doctor-style service as the starting point would strongly promote the elderly health management services.This theme discussion further pointed out the importance of combination of medical and support to social development,and aimed to explore the most suitable mode and the most desired polic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medical-nursing combined.

Medical-nursing combined;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Aged;Public health practice;Basic theories (TCM);General practice

【编者按】 本期“医养结合”专家主题研讨特邀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副主任、全科副主任医师沈蔷为主持人,与中国社区卫生协会健康科普部主任丁小燕,北京市隆福医院(东城区老年病医院)院长卢艳丽,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禹震、赵玉海、赵悦,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王芳,共同探讨在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情况下,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开展居家老人健康管理、三级架构老年人综合健康管理模式、中医药健康服务模式、家庭医生式服务对有效开展医养结合的助力作用,为医养结合的落实与发展提供参照。

R 197.1

A

10.3969/j.issn.1007-9572.2016.33.001

2016-10-01)

猜你喜欢
东城区医养结合医养
东城区政协“工会界别委员工作室”正式启用
掀起热潮 学深悟透 奋勇争先 东城区总工会举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讲座
医养当兴
“三创三树”工作法形成共治合力
医养结合 我们这么做
刘贵芳和总理谈了谈“医养结合”
唐山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政策研究
医养结合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
医养结合真的难操作?
医养结合 大有可为